齊桓公能成為五霸之首,為何沒有統一,只因此點原因實在不允許

近年來,除了以清朝作為時代背景的影視劇比較火熱外,描繪春秋戰國的電影也是有不少。一提到那個時期,大家第一想到的都是諸侯割據和群雄並起,而且好多人第一想到的國家也都會是齊國。齊國作為“公認”的第一強國,而且又是地處中原,物產豐盈,人口充足,為何卻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呢?

從綜合實力來看的話,齊國的實力確實是在秦國之上,那麼為什麼偏居一隅的秦國的卻能統一中原,而興盛的齊國最後卻落得了被滅國的慘烈下場。

齊桓公能成為五霸之首,為何沒有統一,只因此點原因實在不允許

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管是春秋或者是戰國,周王室日益衰微,諸侯之間互相討伐,一直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雖然歷史的趨勢是要歸於統一的,但是當時的各諸侯國人民的腦海中,對君權的思想還是尊敬的,哪怕已經是“禮崩樂壞”的局面。

雖然諸侯自立為王,而且也可以說得上是獨立於周朝之外,但是“君權神授”的思想,還是深深的烙在了他們的腦海之中。

齊桓公能成為五霸之首,為何沒有統一,只因此點原因實在不允許

所以,就算是已經擺脫周王朝的“枷鎖”,可是諸侯國表面上還是要說著忠君和愛國,沒有人願意第一個站出來說要完成統一,推翻周王朝。齊桓公在位時期,齊國的國力極為強盛,也是諸侯之間公認的第一霸主,但是統一二字,卻從未出現在齊桓公的計劃之中。

齊桓公只想做眾人敬仰的“霸主”,而非是整個天下唯一的“主人”。這就好比是武俠類影視作品中的一個高頻詞彙“武林盟主”那樣,雖然其對天下武林有一定的管制作用,眾人也要賣他個面子,但是關於別人家的事情,還是要人家自己處理,比如說土地或官爵的封賞。

一國之君都沒有這種野心,這便是齊國未能代替秦國率先完成統一的原因之一。

齊桓公能成為五霸之首,為何沒有統一,只因此點原因實在不允許

“統一”,這可是需要強大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作為基礎的,齊國地處中原,土地又適合耕種,對於以農為本的古代社會來說,齊國就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地方。所以說,齊國的經濟實力應該是不需太擔心的,那麼就剩下一個軍事實力了。說來大家可能不信,但是齊國的軍事實力確實有限。

有些人可能會說《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都是出自齊國,可是有兩本兵書並不意味著軍事實力強大,所以還要透過表面,細究其本質才行。

齊桓公能成為五霸之首,為何沒有統一,只因此點原因實在不允許

戰國後期,荀子就曾經初防過齊國,相對來說的話,作為一個外人,荀子還算是對齊國的瞭解程度比較深的,而荀子對齊國軍隊的評價就是“戰力低下”。包括史學家司馬遷也曾在《史記》中做出過這樣的評價“怯於眾鬥,勇於持刺”,這也說明齊國士兵的個人戰鬥力是不差的,可整體作戰的協同能力,就差得多了。

齊桓公能成為五霸之首,為何沒有統一,只因此點原因實在不允許

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而齊軍對個人能力的盲目追求,也導致了對整體作戰能力的忽略。個人能力雖然重要,但是放到戰場之上,也只是一瞬間就會被敵軍士兵包圍。

尤其是戰國時期一般都是以步兵為主的作戰方隊,如果對手整體實力不弱,齊軍就很難辦了,而且根據史書的記載,齊國的對外作戰案列,也是勝少負多。

齊桓公能成為五霸之首,為何沒有統一,只因此點原因實在不允許

至於前文提到的兩本兵法,其更多意義也只是為了彌補軍隊相對較差的戰鬥力。可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縱然效果不錯,可是既然打仗就意味著流血,光憑這套說法,又怎能統一六國。

這也就在較大程度之上驗證了,為何齊桓公能成為諸侯之霸,卻在領土擴張方面的建樹又比較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