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解讀1:適時迴應、語言溝通及安全依戀怎麼用?


《兒童心理學》解讀1:適時回應、語言溝通及安全依戀怎麼用?

我和各位網友父母的關係,算是同伴的關係,我們都是育兒同伴。而我們彼此間的“分享”有些是作為父母在養育過程中的經驗之談。這些經驗之談都是我們養育自己孩子時的觀察、總結,因為樣本有限且歸納方法不科學,所以適用性可能比較有限。


所以我們還需要找我們的“老師”,當然我們生活中很難碰到研究兒童心理和發展的專家,這時候一些經歷了時間檢視和被廣泛驗證的相關書籍、理論及研究成果就是我們出色的老師。這些已經被心理學家們大量重複驗證的成果,有更廣泛的適用性以及更深入本質的揭示。


現在互聯網獲取資訊非常的便捷,但魚目混珠,為了避免商業氣息和極端意見的影響,建議家長可以主動積極理解有根據的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尋求正確的值得信賴的老師的見解。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烏沙.戈斯瓦米的《兒童心理學》(牛津通識讀本),這本書主要

針對0-10歲兒童,總結近期在認知發展和社會/情緒發展方面的研究。作者是劍橋大學認識發展神經科學專業教授,劍橋教育神經科學中心主任。她曾獲英國心理學會協會頒發的斯皮爾曼獎。


很巧的是,前段時間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看到連嶽寫了篇關於它的文章,文章中提到連太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一直誇它是寶藏。這本書確實挺好的,內容只有112頁,沒有廢話和華麗的語言和包裝的故事,每頁都是濃縮的精華知識。大量精妙的實驗設計方法以及研究結論,都是很樸實但寶貴的。大家也都可以效仿這種實驗方式,檢驗裡面結論的適用性。


未來幾天我會分幾部分向大家分享這本書的內容,希望通過我的分享能讓更多的父母瞭解孩子語言、心理、智力、邏輯、行為、學習等各方面發展的研究成果。


今天內容包含適時回應、語言溝通、大腦學習、依戀關係

這四個小節。


溫暖和適時回應是兒童獲得最佳發展的關鍵

“適時回應”指照料者立即回應兒童的提議並關注兒童所關注的事情。當兒童的提議能獲得“支持性結果”時,他們就能夠更有效額學習。

當幼兒要某個玩具時,照料者如果能將玩具給他們,並延遲這一互動,比如和他說“這是泰迪熊,我覺得它餓了”這類的,就能促進兒童的認識發展。


《兒童心理學》解讀1:適時回應、語言溝通及安全依戀怎麼用?


我曾在很多場合看到這樣的場景,父母在旁邊玩手機,孩子在以便自顧自地的玩,當孩子有什麼興奮的事物要展示給父母看或者溝通時,父母連頭都不抬,敷衍地說:“嗯”。諸如之類的,如果照料者始終(而不是偶爾的)忽視兒童或者對他們很不耐煩,則不是在促進兒童的發展。

一個兒童,如果持續地被忽略、忽視或冷漠對待,便會有社會、認知和學業發展受到損害的風險。


語言的質和量對兒童語言發展都很重要

a、語言溝通的數量

兒童的大腦是個學習機器,要有足夠的輸入,大腦才能有效的學習。關於幼兒的研究顯示,他們每天能聽到5000各詞。

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高收入家庭的兒童平均每小時能聽到487個詞,而低收入家庭兒童則只有178個詞。研究人員推算,到4歲時候,高收入家庭的兒童已經聽到了4400萬個詞,而低收入兒童則只聽到1200萬個。這種環境差異對大腦會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兒童心理學》解讀1:適時回應、語言溝通及安全依戀怎麼用?

b、語言溝通的質量

和幼兒交流時用的語言質量也很很重要。提高語言質量最簡單的方式是圍繞圖書互動。每天帶兒童和圖書互動會很自然的引入更復雜的語言,為認知發展提供大量的刺激。

圍繞當下發生的真實事情的自然對話,對於最佳發展很關鍵。但在很多環境中,和幼兒的對話仍然不受重視。有些研究發現,對幼兒說的超過60%的話都是“空洞的語言”,比如“不要說話”、“不要玩那個”、“放下來”、“不要去那裡”等等。

研究顯示,如果兒童的環境中有很多類似的“限制性的語言”,那麼這對後期的認知、社會和學業發展都有負面影響。有效的照料者應使用語言去支持並協助兒童的活動。比如,一個兒童可能用根棍子去攪動水坑,照料者與其說“不要玩這個,你會髒衣服”,不如說“你是在用棍子攪動水坑麼?看你弄出的圓圈,你可以讓圓圈按另一個方向轉圈麼?是的,做得很好!”這樣的反應會將兒童關注的焦點擴大為一個學習環境。


嬰兒大腦在出生前就已具備學習能力

a、胎教是有用且有效的

大家可能可能對“胎教能提高孩子的智商"將信將疑。這本書用實驗告訴我們,嬰兒在孕晚期(6-9個月)就能聽到媽媽的聲音。一個著名的”吮吸“實驗印證了,即使有羊水的過濾效應,在出生時孩子也能區分媽媽和陌生女人的聲音。


《兒童心理學》解讀1:適時回應、語言溝通及安全依戀怎麼用?


這是一個有趣的實驗。首先,實驗員測量了新生兒的自然或”基準“吸允速度。每當他們吮吸速度超過基準時,嬰兒就會聽到一段媽媽讀故事的錄音;每當嬰兒吮吸速度低於基準速度時,他們就會聽到一個陌生女人的聲音,讀著同樣的故事。嬰兒迅速學到了:只要快速吮吸就能夠聽到媽媽的聲音。第二天,實驗員調整了這種因果關係,這樣以來,嬰兒要想聽到媽媽的聲音就要吮吸得慢一些,結果是嬰兒調整的他們的吮吸速度。

類似的實驗還用過讀故事的方法。媽媽在孕晚期的時候每天對她們隆起的肚子讀一個特定的故事。在出生時,嬰兒便能夠區分出熟悉的故事和陌生的故事。所以,胎兒研究告訴我們,即使在子宮裡,孩子的大腦已經開始學習。


b、出生時個體大腦間差異雖不大,但早期更多的信息輸入可以讓未來的發展獲得優勢

構成大腦的絕大多數細胞在出生前就已經形成。在出生時,大腦並沒有很大的不同(除非子宮中的環境含有過多毒素,比如酒精和藥物),但一個大腦要是獲得早期的優勢(比如獲得胎教、理想的早期環境等),那麼在發展內部結構時會更有效。


《兒童心理學》解讀1:適時回應、語言溝通及安全依戀怎麼用?

c、出生時個體大腦存在細微差異,環境最終決定這些個體差異是會造成輕微、可忽略不計的後果還是重大後果

大腦個體差異主要體現在感覺處理(例如負責看和聽的神經機制工作效率,如語言障礙)和情緒不穩定(容易對刺激做出快速或敏感的反應)。如果環境足夠滋養,充足的學習體驗可以使較為低效的大腦達到較為高效的大腦發展的終點。

我們也經常看到有的嬰兒在某些能力方面發展相對較晚,但如果照料者能提供溫暖的環境以及充足的學習體驗,孩子也是能最終達到和同齡孩子水平的。


建立依戀和安全感,重要的是親密度和持續性

早期依戀體驗的持續性,在兒童形成“內在工作模式”(心理預期)的過程至關重要,他們覺得作為人值得被他人愛和支持。如果和照料者之間的互動是持續的、溫暖的,那嬰兒會表現出“安全的依戀”;如果嬰兒體驗到的是無法適時滿足需求的,或缺乏溫暖的,以及反覆無常的或忽視型的照料時,那麼依戀會是“不安全的”。

不安全的依戀,會使兒童發展出不同的“內在工作模式”,比如“迴避”型和“依賴”型嬰兒。迴避型嬰兒當照料者在身邊時不再尋求接觸,似乎是要防止自己再次失望,他們看上去好像接受了自己的命運;而依賴型的嬰兒會變得非常粘人且抗拒分離,就好像要試圖強迫成人做出恰當的照料行為。


《兒童心理學》解讀1:適時回應、語言溝通及安全依戀怎麼用?


研究顯示,這兩種不安全的依戀模式會抑制長期的正面發展結果,其中包括社會情緒結果(自信和自我控制)和認知結果(智力和學業成就)。

除了以上的依戀類型,還有一種因父母反覆無常的照料(這通常包含很嚇人的父母反應)而產生的“紊亂”型依戀,這類兒童通常會在某一方面有缺陷,他們感到自己不被愛和支持,會有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例如抑鬱症、品行障礙等。

最後,健康的依戀關係不一定是親生父母之間產生,依戀關係取決於學習。學習和社交需求可以通過適時回應和溫暖得到滿足,養父母、爺爺奶奶、哥哥姐姐都可以讓兒童形成安全的依戀。


以上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其他內容下期繼續。


歡迎您留言分享您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和心得,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