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企業稅負問題如何解決,核定徵收政策詳解

近段時間,全球經濟受到動盪十分嚴重:3月9日,美股第一次熔斷;3月12日,美股第二次熔斷;3月16日,美股第三次熔斷……美股斷崖式下跌,讓巴菲特都直叫驚訝,直言活到89歲,第一次經歷在8天時間、6個交易日內見證美股3次熔斷。國際上的形勢如此嚴峻,反觀國內的,肯定是要好很多的。企業相繼復工,市場經濟正在逐漸回升,企業在沉寂的近兩月裡,厚積薄發。

企業復工後,肯定會著手解決企業的利潤,稅負高的試圖通過合理的籌劃方案將稅負降低,目前稅負不高但是預計後期會有高利潤的企業也會開始做稅務籌劃。但凡涉及到稅收問題,企業就格外上心,畢竟企業運營肯定是希望納稅後能拿到手的利潤越多越好,但是按照現行的稅率而言,似乎不太可能,人工把賬做平只是為後期留有隱患,買票抵扣也只是在將自己往虎口送。所以,只有通過正確的降稅方法才是正道。


復工企業稅負問題如何解決,核定徵收政策詳解


一、有限公司的稅收優惠政策:

增值稅:入駐的有限公司在園區正常納稅,納稅後園區會按照企業繳納的增值稅稅費地方留存(50%)部分的30%-70%返還給企業(即所納增值稅稅費的50%的30%-70%)。

假設:企業當月納稅增值稅稅費100萬,企業可獲得100萬的50%的50%即25萬。

企業所得稅同理,只是所得稅地方留存是40%(即企業所得稅稅費的40%的30%-70%)。

假設:企業當月納稅所得稅稅費100萬,企業可獲得100萬的40%的50%即20萬。

適用行業:有限公司對行業沒有特別嚴格的要求,但是再生資源不行。


復工企業稅負問題如何解決,核定徵收政策詳解


二、個人獨資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很多人質疑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的合規性。核定徵收政策確實是國家允許的一種徵收方式,只不過嚴格說起來是強制性的徵收方式。企業註冊個人獨資企業享受核定徵收政策,在業務是真實的情況下,按照這種方式納稅並沒有錯啊,該繳納的稅按時繳納,並沒有偷稅漏稅違反稅法。並且也是在核定通知書規定的時間內按照核定政策納稅申報的。所以,個人獨資企業的合規性是毋庸置疑的。

目前,園區對入駐的服務型個人獨資企業個人所得稅是按照應稅所得率10%進行核定的。

個人經營所得稅:

大致算法:應納所得稅額=開票額*應稅所得率*適用稅率(五級累進制)-速算扣除數;

即:應納所得稅額=400萬*10%*30%-4.05萬=7.95萬

增值稅:

大致算法:稅費=開票額/(1+1%)*1%(疫情期間增值稅減按1%徵收)

即:稅費=400萬/(1+1%)*1%=3.96萬

附加稅

大致算法:增值稅*12%(小規模減半徵收)

即:稅費=3.96萬*6%=0.24萬

個稅+增值稅+附加稅:12.15萬(總稅率3%)


復工企業稅負問題如何解決,核定徵收政策詳解


3%左右的總稅率解決400萬的利潤問題,做到稅負大減壓!像環保科技、網絡信息技術、建築工程設計、市場營銷策劃、文化創意等服務型企業,都可以通過個人獨資企業降負,而且企業辦理還不需要法人到場。想要減稅的企業,不妨可以試著瞭解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