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餘頭犛牛被狼咬死 馬爾康日部鄉採取放鞭炮巡邏方式驅狼

川報觀察 記者 徐中成 周琳/視頻

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駐紮巡邏兩天後,3月25日下午,12名“驅狼大隊”隊員順利返回日部鄉。“這幾天,我們沒有收到狼咬死犛牛的報告了。”日部鄉黨委副書記、崇州援藏幹部何鑫告訴記者,通過半個月左右的巡邏、驅趕,狼的蹤跡目前基本沒看到了。

據瞭解,自去年底入冬以來,阿壩州馬爾康市日部鄉居里日崗村和若古村的犛牛不同程度受到狼襲擾。其中,居里日崗村約20頭犛牛被狼獵殺,若古村約300頭犛牛被狼獵殺、咬死。

“今年狼群的活動比較猖獗,也比較反常,狼群下山後,一晚上要咬死六七頭犛牛,還專挑母牛和小牛下手,吃一點就跑了,過幾天又來咬死幾頭犛牛。”若古村村支部書記託木來說,牧民家裡被咬死最多的有20多頭,雖然買了犛牛保險,一頭犛牛能獲得2000元左右的補償,但牧民們仍感到很痛心。

若古村是是日部鄉唯一的牧業村,距平均海拔3800米,全村113戶567人,共養殖犛牛1萬餘頭,犛牛也是當地牧民最大的收入來源。犛牛被狼咬死,對牧民損失也非常大。“上個月底,我們接到了報告後,通過走訪調查,初步判斷狼群有3群,總數在30只左右。”何鑫說,在得到馬爾康市林草局的批覆後,鄉上決定成立由民警、醫生等12人組成的“驅狼大隊”,採取巡邏、鳴槍、放鞭炮等方式對襲擊犛牛的狼群進行驅離。

“狼的警覺性很高,還有巡邏狼,看見人和車就會繞道走,對驅狼來說困難也很大。”參加驅狼的日部派出所指導員朱洪告訴記者,在與狼鬥智鬥勇後,他們對狼群的活動範圍和路徑也有了一定的瞭解,發現狼群基本在每天17點至21點從若古山下山到牧場襲擊犛牛,次日凌晨6點至9點返回到若古山上,而巴爾達溝和讓古塘就是狼群上、下山的主要兩個點。

根據掌握的情況,日部鄉“驅狼大隊”隊員分成兩個小組,迎著冰雪天氣,通過開車和步行相結合的方式,趕到兩個點位進行蹲守,對發現的狼進行驅趕,確保當地牧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通過持續巡邏、驅趕,目前,當地狼咬死犛牛的局勢基本被控制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