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有人喜欢雪,有人喜欢厚厚的棉被,有人喜欢壁炉里的火,有人喜欢彩虹下的冰,但估计没人喜欢冷。


这种天气,如果碰巧再撞上朋友圈“性冷淡们”的个人营销秀,瞬间觉得自己不过是一只在寻找过年方式的企鹅,马上就要回到那片白茫茫的土地。


如果企鹅也会拍照的话。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很多人都想告诉我,“性冷淡”早就过时了,现在是XX风,XX感的天下。


要不是我还有手机,差点就信了。


毕竟单单把自己的地区设在“挪威”的朋友,就有32个,还有257个朋友还遍布世界各个鲜为人知的角落;他们分享的所见所闻,都在试图让烦躁的票圈变得冷静。


“性冷淡风”伴随着“小众”、“高级”的标签,依然是他们对抗花花绿绿的庸俗世界,彰显自我价值的战袍。


“高级感”进化论


“性冷淡风”在国内的走红程度,和这个词自带的孤高气质背道而驰。


当年三股风挂遍全球,“北欧风”、“ins风”和“性冷淡风”,这三者共有的“极简”、“冷色调”、“干净利落”、“素雅”等标签,随着MUJI在国内的崛起,都被国人大手一挥地混在了一起,统称为“性冷淡风”。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素雅”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追求


性冷淡风的正式称呼应该是:Normcore。由Normal和Hardcore两个词组成,在2013年10月19日被创造出来的,K-hole发布了“青年模式:关于自由的报告”,创造了这个词。


概念往往会在被定义的一瞬间升华,这种风格快速被时尚界接纳,很多设计师开始了这场“禁欲”狂欢。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马修米勒在2017的秋冬时装发布会大行其道


而这种风格被乔布斯看上后,APPLE终于凑齐了成功的所有条件,并以令人咋舌的创新和价格,给工业性冷淡风套上了“高级感”的标签。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这种风格朴素的如此浓烈,甚至给人一种非“冷”即“俗”的混乱感,在接受了这种设定后,一度认为自己迈入了审美新台阶。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英国旅游杂志“CEREAL”是网红们统一的背景板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一种审美能在如此短的时间获得各行各业的追捧,无疑代表了大家的共感是如此接近,让小众蜕变成经典。


但这种现象在国内还有另一层含义,即中国新一代对老一代审美的无声嘲讽,是年轻人们想把家里电视、桌子、遥控器、冰箱、洗衣机、马桶...上的大红布套掀开的决心。


但一边炫耀自己的美,一边diss别人的品味,就有点low了。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无论是穿搭、科技产品、装修风格都能代表一个人的品味,这背后的支撑无疑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态度”。


从脱下校服那一刻起,我们都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在豆瓣发现的冷门电影,在网易云音乐找到的小众歌单,都能另我们狂喜不已,如果没有这些,我们就会被淹没在人群里,自己都找不着自己。


性冷淡风自带的“高级感”,让我们抓到了希望的稻草。


当“性冷淡”成为模板


问:“一个女生宿舍4个人,有多少个微信群?”

答:“15个。”


如今社会割裂化实在过于严重,每个人都有各式各样的小交集,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地点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享受利益的同时,难免心累。


然后性冷淡风就出现到了你的面前。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它干净,清爽,既简约又高雅,想到这种简约的生活方式,再回头看看身边这些破事,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入它的怀抱。


一个人的理念是个很简单的词,而一群人的理念,往往杂糅了太多,所以“性冷淡风”这个本来就很概念化的词,也很容易被人曲解。


简约的生活意味着需求不多,简约的态度意味着需要放弃很多,说起简约和放弃,就不得不提到“断舍离”。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极简”=“性冷淡风”=“断舍离”这个奇妙的公式从何时出现已经无从知晓,但这种日式理念在传入中国后,很多人就自动把它和“极简”画上等号。


也许国内至今对于断舍离仍处于半信半疑的状态,在抵制和崇拜间徘徊,不过日本年轻人已经迷恋疯了。


普通的勺子可以用来调料,计量勺就扔了;大碗可以用来洗菜,洗菜盆就扔了;两条毛巾可以替代浴巾,浴巾就扔了。


占空间的沙发会让房间变小,扔了;老公送的第一个生日礼物,完全没用过,扔了;最后甚至连不经常带的结婚对戒也扔了。


最后家里真的空无一物。


上述情节出自日剧《我的家空无一物》,讽刺了日本一些年轻人对于“断舍离”的过度扭曲解读。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女主完全迷失在了虚拟的追求上,她已经分不清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只能感觉到空虚和痛苦。


她扔掉了烟火气生活的快乐,扔掉了追求的简约风,从“性冷淡风”变成了“性冷淡”。


比起过度解读,刻意模仿更加幼稚。


去年,上海浦东出现了一家“性冷淡风幼儿园”,一时间引起热议。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超低饱和度的黑白灰,毫无生气的蓝和黄,让家长们痛斥这不过是一间厂房。


想象一下,孩子们从隔壁的整齐小区中走出,看了看背后的“钢铁森林”,又走进了另一个“工业厂房”,日复一日,他们做梦都是后现代主义的忧伤。


东施效颦, 最尴尬的就是对比,我们来看看这家幼儿园的参考原型,日本熊本县的Dai-ichiYochien幼儿园: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别的不说,单单这原木和纯白的搭配,就够国内这个设计师学到孩子们毕业。


“简约而不简单”是现在很多品牌的口号,可惜,很多品牌仅仅做到了简单。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图标可以换色,内部必须相同


“你的XXX不错,可惜下一秒就是我的了”,这种很方便的思想价值观在国内也非一天两天,性冷淡风只不过恰巧被推到了这些年审美的缺口之上。


于是,cutipol goa的刀叉才是早餐的标配,莫兰迪色才是艺术的根基,无脑黑白灰才是有品的成年人...想把人生过出高级感,最终活成了别人的翻版。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颜色本无好坏,线条也无对错,一切的差距都来自有没有彰显真实的自我。


凭什么叫高级脸


这几年,和“性冷淡风”一样变成模板的,还有“网红脸”。


半年前,有人跟我说倪妮是高级脸。我问她,那什么是低级脸,她随口说了一句,就那些网红脸呗。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截图选发型


大欧双、高翘鼻、圆润的额头、饱满的苹果肌、半永久的一字眉……这些流水化的印象让不懂医美的人本能地对于整个医美行业嗤之以鼻。


一边说抄就抄,另一边说审美疲劳就审美疲劳,如今有些人的三观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能把脸都划分三六九等的人,是有多害怕没有标签的身份?


他们也许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到什么人的审美熏陶。


木心曾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但如今,很多“知识”甚至会成为审美的阻力。


举个例子,一说到整容,有个标题绝对是营销号的爱,“在没有整容,没有PS的80年代,这些香港女星才是真的美”。要说80年代香港女星美,我服,但要说80年代没有整容,闹呢?


别说80年代的香港整容业正值黄金期,甚至早在民国时期的上海,明星都已经开始靠整容上热搜玩炒作了。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当年红的发紫的女星白杨和男星白云都公开承认整容,并把照片放进了广告里


这些基本常识都一无所知的“媒体”,举着“天然”的大旗,一边抵制医美,一边靠接着各种“美容合作”赚钱。


“网红脸”和“高级脸”的对立,正如“俗世”与“性冷淡风”之间的矛盾,建起审美界的新型鄙视链。


多元不一定美,但美一定要多元,审美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事儿,所有人都有发言权。


而这一切鄙视的源泉,无外乎一个观点:我对待审美有意见,你对待审美很随便。


一些人也确实缺乏对美的理解,干脆做一张别人的脸: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大家还记得这个把自己整成范冰冰的女孩吧


这称不上追求美,这只算COSPLAY。如果靠着这种行为得到了什么,也多半会招黑。


女人变美是为了取悦自己,别把脸当成工具。变美也不是换成别人的脸,而是发现自己的特点。


你可以是花400万去打造完美的吴晓辰: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也可以是157cm200斤,但活出自信的渡边直美: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只要你能够因此变得自信,那有何不可?


接受真实的自己,才会发现你想要的美,到时候无论多丑多秃的头,多浓多狂的妆,你都能活出自己的嚣张。


而一味的套模板,只会让你迷失在鄙视与被鄙视的轮回里,填满尴尬与不适的回忆。


灰姑娘恰恰塞进水晶鞋的脚是恰到好处的完美,两个姐姐割掉脚塞进去则是强扭的瓜,永远都不会甜。


该不该diss朋友圈里的“性冷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