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李玫瑾教授:坚持4个基本原则,轻松搞定

小美的女儿今年3岁多了,最近总是让小美闹心,比如说,母女俩逛街,孩子见到有新上市的娃娃,就挪不开脚步了,一定要小美买。小美说,家里已经有好几个娃娃了,而且刚买了没多久,再缓缓,过几天买不好吗?孩子不高兴了,开始哭闹,坐在地上蹬腿。小美没辙了,就又给孩子买了一个新娃娃。

当小美将这件事讲给姚姐听时,姚姐说,当初,自己的孩子也有类似的“哭闹要挟”的情况发生,一开始时,姚姐就坚持住了,后来,孩子就不再哭闹了,因为孩子知道,即便哭闹也不管事。姚姐告诉小美,孩子的小脑袋瓜转得很快,一直处于和家长“较劲”的过程中,相信孩子的这次哭闹肯定不是第一次了,正是因为上次哭闹管事,孩子似乎抓住了家长的软肋,才会如法炮制。

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李玫瑾教授:坚持4个基本原则,轻松搞定

许多时候,孩子的这种哭闹行为都属于“无理”的范畴,若是孩子能够通过正当的渠道和家长商量而达到目的,孩子就不会以哭闹来“要挟”家长了。而当孩子第一次这样做时,不管是自己学来的,还是想来的,就是在试探家长的反应,以便今后孩子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当孩子用哭闹的方式来要挟父母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一、当孩子用哭闹的方式来要挟父母时,父母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1、家长冷静处理讲道理。

当孩子哭闹时,有些家长还是蛮有耐心的,会以温和的态度来劝说孩子,给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不买娃娃的理由是什么等等。但在情绪激动的孩子面前,这种冷静的处理方式往往不太理想,很大的可能就是考虑到家长的面子问题,最终以家长的让步为结局。

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李玫瑾教授:坚持4个基本原则,轻松搞定

2、家长采取迂回手段处理。

这种家长不是直接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会用一种迂回的手段来进行,比如,孩子要买的玩具比较贵,家长可能用一种较为便宜的玩具来取代,并且试图通过哄诱的方式和孩子达成一致协议。家长采用这种方式,有时管事,有时不管事。

3、家长威胁孩子,硬碰硬。

孩子哭闹,家长也不示弱,甚至搬出“警察”等厉害的角色来“镇压”孩子,让孩子因产生恐惧而听话,不再哭闹。此时,孩子可能因为害怕而听从了家长的话,但在孩子内心深处,可能会留下阴影,也不是一种上上策。

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李玫瑾教授:坚持4个基本原则,轻松搞定

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对外界的好奇心也在不断增强。孩子的哭闹就是想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若家长在孩子第一次哭闹时就满足了孩子,孩子就会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要挟”方式,可以得到外界的回应,以后就会重复利用了。针对此现象,心理学家有话要说。

二、李玫瑾教授:坚持4个基本原则,轻松搞定孩子哭闹要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玫瑾长期致力于青少年和幼儿犯罪心理研究,她发现,应对3~6岁孩子的哭闹要挟行为,只要掌握并且坚持住以下4个基本原则,就可以轻松搞定“熊孩子”。

1、不骂。

家长不要轻易地骂孩子,会给孩子留下不文明的印象。而孩子也是会有样学样的,会将家长施加给他身上的一切,最终记在心里,遇到类似的情况,可能实施于其他小朋友。

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李玫瑾教授:坚持4个基本原则,轻松搞定

2、不打。

骂不是办法,打也不是办法,这些行为都会产生负能量,何况,孩子还小,现在对孩子施以拳脚,对孩子也是一种不公平的待遇,打也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让孩子滋生反抗心理。

3、不说教。

当孩子在哭闹时,家长的大声说话都不管事,孩子怎么能够听进去家长的说教呢?家长在此时的说教,起不到丝毫作用,还可能会激起家长的烦躁心理,变得也很激动。

4、不走开。

个别家长在孩子哭闹时,或许是碍于面子,会走开而不想看孩子,其实,家长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当孩子哭闹时,家长就站在旁边,沉下心来,看着他闹,等他闹累了,闹烦了,情绪平静下来为止。

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李玫瑾教授:坚持4个基本原则,轻松搞定

李玫瑾教授曾经在多个场合强调,3~6岁是孩子形成性格的关键时期,若在此阶段,家长能够正确地认识到拒绝哭闹孩子的要求,不是不爱他,而是不迁就他。家长要在具体的事例中学会向孩子的“任性”说“不”!若此时不在孩子心中树立起权威,以后会更加难以管教孩子了。

三、父母要在孩子心中树立权威,向孩子的“任性”说“不”!

1、让孩子清楚地意识到规则的界限。

孩子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拒绝和禁止,家长要让孩子从小意识到,不是什么事情都会顺着孩子的主观意图来进行的,孩子要懂得世界上还有一种规则叫“不”,只有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允许做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才能在今后的生活或者工作中被拒绝之后,不会太过心碎。

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李玫瑾教授:坚持4个基本原则,轻松搞定

2、对孩子说“不”并不是不爱他。

当孩子心情平静时,还是要和孩子讲清楚,家长拒绝孩子的请求,是有一定的理由的,不是毫无理由的满足,也不是没有由头地拒绝,家长的目的是什么?是如何全面考虑的?这些都可以给孩子讲明白,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家长拒绝了孩子的行为,并没有拒绝孩子本身,还是喜欢孩子的,避免孩子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心理。

3、家长的态度要简洁明确

当家长拒绝孩子时,在不会伤害孩子的前提下,态度一定要简洁明确,斩钉截铁,不能有犹豫或者含糊的语气或者语调,孩子是能够从家长的细枝末节中感受到家长的心理。所以,家长要说到做到,不给孩子留下任何一点儿幻想。

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李玫瑾教授:坚持4个基本原则,轻松搞定

孩子小时,即便是哭闹,也不会犯本质上的、严重的原则性问题,家长们这一点是需要放宽心的,家长也不能因为第一次反应较弱而让孩子形成惯性思维,试图突破家长的弱点,将家长掌握住。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哭闹,掌握以上四种原则,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此不再烦恼。

今日话题互动:各位家长,您家的孩子会经常以哭闹的方式“要挟”家长吗?您又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呢?欢迎您积极留言,一起参与话题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