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孫劉聯手對抗的人,難道曹操就沒有想辦法破壞“孫劉聯盟”嗎?

大馬哈魚12


曹操當然想要破壞“孫劉聯盟”,可誰都不是傻子,孫劉都明白如果不聯合,只有死路一條。

漢末天下十三州(後改為十四州),曹操佔有冀州、幽州等十個州,東吳三個州,劉備佔益州一個州,很明顯曹操是老大,東吳是老二,劉備老三。三方的實力對比,使得孫劉必須聯合才能存活,三方對此都心知肚明。三國不是戰國,孫劉沒得其他盟友可以選。

曹操也不是沒有去搞破壞,比如赤壁之戰後,劉備佔領了荊州幾個郡,曹操就以漢獻帝的名義任命孫權的手下做那幾個郡的太守,就是想引得他們互相廝殺。這一招確實也加深的孫劉聯盟的裂痕,可有曹操虎視眈眈,雙方都不會死戰,只是點到為止很快就平息,還得槍口一致對曹。三國能共存也得益於此,類似於圍棋上的連環劫,形成了一個平衡態。此時三方各自發展,等對方犯錯。如果三方都不犯錯,就繼續耗著。

後來孫劉聯盟破裂,有了夷陵之戰,蜀國元氣大傷,孫權也沒有討到什麼便宜,兩敗俱傷。三國之中,無論哪兩個國開戰,第三方都是坐收漁翁之利。只有孫劉l聯手,才能保持衡。何況,劉備打出的口號是“匡復漢室”,決定了他只能打曹操才體現正統性,如果打孫權就是明顯的搶地盤,違揹他一直以來的口號。


海力布


孫劉聯盟,一直是曹操的“眼中釘”。面對這一聯盟,曹操也曾有過針對性的破壞。但是,三分天下的侷限性,註定了一方勢大,必定會引起另外兩方的抱團取暖。再者,孫劉聯盟,也是因為利益的關係才能聯合。所謂天下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當孫劉聯盟有著利益糾紛時,就算沒有曹操的插手,雙方也會展開攻伐。

原因如下。

三分天下的侷限性,造就另外兩方抱團取暖

所謂唇亡齒寒,孫劉聯盟的首次聯合,就是在曹操南下荊州之時。當時劉備整體實力最末,又處在荊州的新野一帶,若曹操率軍南下,劉備勢力必定是首當其衝。因此,為了保留實力,避免和曹操碰撞,但又不想被吞併。這個時候,只能拉江東的孫權入局。

所以,劉備勢力在戰略性撤退後,便派遣諸葛亮去江東聯合。而在諸葛亮一番利害之說下,孫權答應聯盟。於赤壁之戰後,曹軍打敗,而劉備勢力開始搶佔荊南四郡。也因為這,孫劉聯盟埋下了關係破裂的惡因。

但在當時,曹操損失的多數為荊州投降過來的士卒,但其根基未有損傷。所以,孫權只能被迫的接受了劉備的舉動。但是,為了噁心一下劉備勢力,孫權還把江陵送給劉備,讓劉備勢力直面曹操,分擔了江東的壓力。

在整個210年——218年,孫劉聯盟一直在互相配合著牽制曹操,使得曹操勢力不得不東西連線作戰,苦不堪言。

因關羽的襄樊之戰,逼迫魏吳開始聯盟,對其進行前後夾擊

孫劉聯盟在劉備搶佔荊南四郡時,就埋下破裂的惡因,而在關羽襄樊之戰後,孫權更是有了更深的想法。

在公元219年左右,鎮守荊州的關羽,在得到曹操打敗孫權,迫使其投降後,認為雙方的長久作戰會產生疲倦,正是蜀漢“坐收漁翁之利”的時機。所以,在還未來得及向漢中的劉備申請作戰,關羽就發動了襄樊之戰。

在襄樊之戰中,關羽攻襄樊,擒于禁,水淹七軍等一系列軍事舉動,逼迫的曹操都開始考慮是否遷都。而孫權就更有想法了,他一直想把荊南給收回江東,且又有打壓劉備勢力的想法。所以,孫權便一邊暗中聯繫曹操,一邊派遣呂蒙等人去進攻荊州。

因此,孤軍深入的關羽很快被魏吳聯盟的前後夾擊所敗。關羽在求援無果之後,也不得不敗走麥城,最後被孫權所殺。但是關羽這一位蜀漢重臣的死亡,也讓孫權一度害怕劉備勢力的拼死反擊。所以,孫權又一邊向蜀漢求和,一邊派使者去許都聯繫曹操,支持曹操,且開始向曹操進貢。

孫劉聯盟有著核心的利益爭奪,無需曹操過多插手

劉備勢力前期的主要核心發展戰略,就是諸葛亮在南陽和劉備交談時的“隆中對”。在“隆中對”中,諸葛亮明確指出了劉備勢力想要發展,就必須要扼守荊州,穩佔益州,以待天時之變。另外,諸葛亮還特意的交代了,荊州這一塊地盤的重要性遠遠不是益州能夠比得上的。

至於江東前期的主要發展戰略,主要的就是魯肅的“榻上策”。在“榻上策”中,魯肅向孫權表示,江東目前不適宜出頭,主要的就是以長江為天險的同時,不斷的穩固江東的統治,以及掃平南越,收服交州,逸待天時之變。

而且,魯肅對於荊州的看法和諸葛亮差不多,而且更進一步的想要囊括益州。

因此,劉備勢力和江東勢力,在前期的發展過程中,他們都是想著穩佔已有的地盤,然後不斷地積攢實力,以待天時有變便展開攻伐。而最為主要的是,雙方似乎都對荊州和益州有著驚人的相似想法。所以,當雙方因某種利益不能夠均衡時,必然會導致孫劉聯盟的破裂。

總而言之,孫劉聯盟之所以存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曹操勢大,讓兩者不得不抱團取暖。所以,當孫劉雙方要不斷的積攢實力時,無論是曹操的何種舉動,他們都會在合理的聯盟之內對曹操進行牽制。(當然,當曹操的實力能夠在短時間內征服其中一家時,又會是另外一種情況)

但是,還有著另一種相對的可能,那就是利益的糾紛,而這利益的核心爭奪點就是荊州這一塊富饒的地盤。事實上,當孫劉為荊州而反目時,也不需要曹操的插手,靜觀其變就行。


韶華傾夢


曹操作為孫劉聯盟的對手,當然想過要破壞孫劉聯盟。



聯合抗曹是孫劉聯盟的唯一目標。孫劉聯盟成立的背景就是當時形成了曹魏一家獨大,孫劉兩家任何一家都無法與之對抗,不得不聯合起來抵抗曹操,以求的生存。當時,曹操佔領荊州,劉備幾乎無立足之地,同時,曹操又給孫權寫信,“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面對曹操的八十萬大軍,同樣讓孫權壓力山大。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上,孫權和劉備結成了聯盟,共同抗曹,而且在赤壁戰中打贏了曹操,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礎。

荊州問題是孫劉聯盟的脆弱紐帶。

孫劉聯盟的鞏固。孫劉聯盟可以說是成也荊州,敗也荊州。魯肅是東吳孫劉聯盟的堅定支持者和執行者,赤壁之戰後,正是在他的操作下,孫權將到手的南郡以及荊州的支配權借給了劉備。看到自己勢力即使吞併荊州,也無法與曹操對抗,就通過向比自己更弱小的劉備,作出大幅讓步,來扶植起曹操另一個對手。無疑這對於孫權來說也是十分必要的。據說曹操在聽到這個消息時正在寫信,他驚愕得連筆都掉在地上。由此可見,孫劉聯盟對曹操的威脅。


孫劉聯盟的裂痕。但是,這樣的認識在整個孫吳集團中,也僅魯肅一人。很快,兩家因為荊州問題就起了衝突,建安二十年(215),也就是劉備取得益州的第二年,孫權向劉備索要荊州未果後,派呂蒙襲取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劉備感到事態嚴重,從成都回到公安,命令鎮守江陵的關羽奪回三郡。孫權也親自趕到魯肅駐守的陸口,派魯肅率兵抵禦關羽。吳蜀大戰一觸即發。但由於曹操進攻漢中,劉備只好與孫權講和,兩家以湘水為界平分荊州,湘水以東的江夏、長沙、桂陽歸孫權所有,湘水以西的零陵、武陵、南郡歸劉備所有。雙方暫時以重新劃分荊州暫時維持了瀕臨破碎的孫劉聯盟。

劉備做大給了曹操打破孫劉聯盟的機會

劉備取得漢中之戰勝利後,佔領益州、漢中以及上庸諸郡,再加上之前的荊州一部分,勢力已經超過了東吳。特別是這時,關羽發動了襄樊戰役,並通過水淹七軍,全殲了于禁、龐德的援軍。《三國志》記載”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可以說,此時劉備的事業達到了頂峰。曹操商議遷都,以避關羽鋒芒。這時,司馬懿和蔣濟勸諫曹操,劉備與孫權外親內疏,現在關羽做大,孫權必定不高興,把這事告之孫權。讓孫權牽制關羽,減輕襄樊壓力。於是,曹操派遣使者聯繫孫權,雙方一拍即合。孫權寫信給曹操表示願意襲擊關羽,又要求曹操替他保密。但曹操故意把孫權的信用箭射入樊城城內和關羽營中。得到消息,被關羽和洪水圍困的樊城守軍士氣大振。關羽只得從樊城撤兵。曹仁想趁機追擊抓獲關羽,但謀士趙儼勸他不要追,曹操也命令放走關羽。曹操本意想讓關羽和孫權互鬥,自己好坐享漁翁之利。可是,曹操的如意算盤落空了,他沒料到關羽這麼快就失敗被殺,孫權這麼不費力就取得了荊州。



曹操正是利用了孫劉聯盟外親內疏的本質,在劉備志得意滿之時,以荊州為突破口,最終破壞了孫劉聯盟,從而導致孫劉聯盟全面破裂,導致了之後的夷陵之戰。孫劉聯盟的破裂,雖然因為關羽迅速敗亡,沒有取得曹操預期目的,但是對他來說,與孫權講和使他從既要對付劉備又要對付孫權的東西兩線作戰裡解脫出來,能夠騰出手來處理內政,給曹丕在第二年稱帝即位創造了條件。



但是,只要曹魏一家獨大的局面不改變,孫劉聯盟就仍然有存在的必要,在夷陵之戰後,曹丕三路大軍伐吳。逼迫孫權只得再派使者到白帝城與劉備商談聯盟事宜。劉備死後半年,諸葛亮派鄧芝出使吳國,正式恢復了孫劉聯盟,一直維持到了蜀漢滅亡。


一壺清茗品春秋


首先,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我的答案,曹操是想過並做過破壞孫劉聯盟的事的。曹操挑撥孫權得荊州就是很好的例子。

首先,在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簡單說說,孫劉為什麼聯合?

眾所周知,建安十三年(即208年),發生了一件大事,赤壁大戰。

208年,於三國曆史上,是很重要的一個年份。在此之前,曹操已經將袁紹遺留下的地盤,整頓消化完畢。同時徵烏桓的勝利,讓他解決了遊牧民族的威脅。

電視劇,曹操形象

208年,劉表死了。劉表一死,荊州無人能扛起大梁,劉琮呢不戰而降。最搞笑的是,劉備當時作為荊州勢力的盟友竟然沒有在第一時間,知道隊友降了。

曹操何等人物,在他眼裡,此行只要收拾完劉備、孫權,天下一統就在眼前。

這個時候的東吳呢,聽說曹操要打來了,孫權問張昭,你有啥意見,張昭說投降。在當時東吳內部,投降派不少。

大敵當前,內部統一不了意見,孫權很猶豫。他總不能指望著一盤散沙,去跟曹操鬥吧。

關鍵的時候,魯肅來了,說了一句狠話“其他人投降了,不過換個主子。主公你投降了,人頭可就沒了”。

電視劇,孫權形象

在這種情況下,孫劉開始聯合抗曹。因為,面對生死存亡,所以置之死地於後生的,劉備和孫權,贏了赤壁之戰。

可是天底下,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很快,孫權和劉備鬧的不可開交。原因是什麼呢?

我們都聽說過,“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可真實的歷史,劉備只借了半個南郡。

因為孫權和劉備早前有約定,等到劉備佔據了益州。你就還我地盤。

可真到了要地盤的時候,孫權獅子大開口,他要整個南郡再加荊南四郡。這等賠本的買賣誰幹?一時間孫劉兩家僵持著。

可很快,曹操又要打漢中了。劉備擔心益州,孫權因為和劉備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也害怕。就此,兩家重新劃分了荊州。不過最重要的南郡。劉備還握在手裡。一時間,孫劉相安無事。

安撫好孫權的劉備,開始反擊曹操了。於是乎,關羽水淹七軍,圍困樊城。

電視劇,關羽形象

因為英勇表現,此時的關羽當真算的上天下聞名。

眼看己方壓力越來越大,曹操坐不住了。有人給他出主意,勾搭孫權,前後夾擊劉備。

關羽敗走麥城之前,還得提一件事,孫權曾替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

在後世的演義裡,有人說,關羽目中無人,說什麼:“犬子焉能配虎女”,惹的孫權大怒。其實我們應該這麼想,一個在外鎮守的大將,和另外一個割據勢力的頭頭要是結了姻親,劉備晚上還睡不睡覺了?

就這樣,在關羽,在前線攻擊曹軍時,呂蒙趁關羽後方空虛白衣渡江,偷襲荊州。東吳政權,藉此機會有了完整的長江防線。從此天下正式三分。

總結

因為魏蜀吳國力差距較大的的原因。有危機時,吳蜀怕被曹操吞併,因此結盟報團取暖。

但曹操不可能一直準備大規模行動,去時刻準備打孫權和劉備。這時候,平日裡孫劉被掩蓋的矛盾就會大爆發。

就整體而言,孫劉兩家和平共處居多,但要說,有嫌隙,且被曹操利用的最好的,就是東吳政權奇襲得荊州了。


郭思秦


曹操最有名也是最成功破壞孫劉聯盟的事就是遊說東吳,背後襲擊關羽,最終導致關羽丟失荊州、敗走麥城,諸葛亮“跨有荊益,保其巖阻”的計劃直接落空,間接上來說,這是司馬懿第一次算計諸葛亮一回。

遊說東吳的使臣正是魏國的滿寵,關羽圍樊城,時大水至,滿寵勸曹仁固守,以待援軍,不可棄城。而後,經司馬懿舉薦,曹操令滿寵為使節去遊說東吳襲取關羽後方。關羽傲慢自大,單刀赴會輕視魯肅、呂蒙等東吳將領,諸葛瑾討還荊州大失所望,東吳君臣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誓要奪回荊州,關羽意氣用事,看似膽識過人,魄力非凡,實際上能伸而不能屈,實在不是大丈夫所為,種種失當行為為其失敗埋下了禍根,這是孫劉聯盟破裂的根本原因。

在滿寵的一番遊說之下,孫劉聯盟頃刻間土崩瓦解。關羽前線英勇作戰,圍樊城、斬龐德、擒于禁威震華夏,後面正在攻打合肥的孫權轉手派呂蒙偷襲荊州,傅士仁、糜芳投降,關羽進退失據,最終敗亡。

所以說這是曹操最成功的一次策反孫權,也是給了劉備集團致命一擊,相當於削去了劉備的右手。這麼說,為了保住江東基業,孫權選擇孫劉聯盟,後來為了取得荊州,孫權選擇和曹操聯盟,狠狠地擺了劉備一道。





維摩詰de花雨滿天


此問,我來答

曹操是有意瓦解孫劉聯盟的,而且以襄陽為根據佈局了多年。

赤壁之戰大敗,曹操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最好機會,因此,曹操對對孫劉聯盟是恨之又恨的。說曹操不想毀掉聯盟,那是不可能的。

因為利益的爭奪,聯盟瓦解是必然的

我們都知道,曹操斬袁術、滅袁紹,統一了北方,然後率領幾十萬大軍南下,而此時,落魄的劉備和勢弱的孫權面對曹操的大軍根本就是以卵擊石。在這種情況下,聯盟是孫劉兩家唯一的出路。

赤壁之戰,孫權費力不討好,劉備撿了便宜,就實際結果而言,孫權在赤壁之戰前就奪得了江夏郡的一部分,戰後,南郡還是自己費力打下來的,更主要的是,在防線上,孫權集團幾乎是憑自己一方主力獨自抵抗曹氏集團,劉備呢?在孫權的庇護下倒是趁機擴大,劉備成為了赤壁之戰的最大的贏家,本來戰前真的相當於是喪家之犬了,沒想到一年的光景,就瞬間成為可以染指天下的一方勢力,你讓孫權怎麼想,本來荊州就應該是孫氏集團的,現在卻被盟友一口氣吞了大半,這誰心裡能受得了,所以曹操更是雞賊的在孫權心頭點燃了一把火。

曹操是沒事就去招惹孫權一下,而且都是在江淮一線,曹操沒有一次是從襄陽發動進攻的,這段時間相當於是孫權自己獨自抵抗曹操,劉備倒是悶聲謀發展,也是趁機奪取了益州。孫權向呂蒙徵詢北上攻佔徐州的軍事計劃時,呂蒙也是表示反對,的確就當是孫氏集團的實力,即便經過惡戰拿下徐州,地處平原,面對曹軍鐵騎,孫氏集團即便投入重兵也難以守住徐州。

於是,孫劉聯盟不可調和的矛盾就被曹操暴露出來了,無論是孫權還是劉備,都是希望抓住曹操暫時不會大規模南下的時機擴充自己的實力,可是江淮戰區孫權一點甜頭都佔不到,那麼就只能向劉備下手了,而劉備自然也不想將吃到嘴的肥肉吐出來,因為利益而聯盟的雙方,也終究因為利益而分裂。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就是在曹操和孫權兩方的密謀下,最後身死,聯盟破裂。

曹操的佈局,瓦解聯盟的手段——襄陽

赤壁之戰後,曹氏集團丟失了到手荊州的大部分,最後只是保下了南陽郡,以及荊州重鎮樊城和襄陽,後來曹操和分割了南陽郡的一部分,設置了襄陽郡,所以在10年間,荊州都是三方勢力交錯的情況,曹操“玩弄”孫權劉備,也是圍繞著襄陽計劃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襄陽的地理位置是何等重要,可以說曹操劉備孫權三方誰佔據誰就佔便宜。

《讀史方輿紀要》夫襄陽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並東南,東南得之,亦可以圖西北者也。

曹操要讓荊州這塊大肥肉成為孫權劉備兩虎相爭的動力,而且是無法化解的,曹軍一直在襄樊一線保持守勢,不主動進攻,因為曹操知道,一旦自己由襄陽發動進攻,那麼孫劉聯盟必然又會再度緊密結合在一起,自己在襄陽施壓越重,雙方的結盟也就越牢固,所以曹操果斷在拋出荊州這塊肥肉後,在另一個方向上,製造孫權和劉備難以消除的矛盾,在江淮一線對孫權極度施壓,逼迫孫權不得不擴大勢力,在長江以南,劉備和孫權都在擴大自己的勢力,不免兩虎相爭。

最後,聯盟也確實破裂了,蜀漢和東吳也的確滅亡了,雖然不是曹魏,但曹操為了對抗聯盟所做的一切卻永遠印在了歷史上。


日暈三更雨


三國時期,魏國主要控制了北方九州,吳國割據揚州、交州和荊州大部,蜀漢只據有益州。魏國實力遠超吳蜀兩國,但是吳蜀聯手則和魏國可以勢均力敵。

那魏國為什麼沒有破壞吳蜀聯盟呢?

一、\t魏國統一北方,是通過一系列的戰爭,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就有了思維慣性,認為滅蜀滅吳也可以通過同樣的方式,自我感覺良好之後,非要強擼赤壁,兵臨城下後導致孫劉聯盟。

二、\t曹操當時年進六十了,感覺自己時間耗不起了,所以想來個直接點的,結果沒有想到大敗而回。

三、\t孫劉聯盟達成以後,渡過了很長時間的蜜月期,但是孫劉聯盟都是利益關係,脆弱不堪,“夷陵之戰”打得昏天黑地,蜀軍全軍覆沒,兩國元氣大傷。也讓雙方認識到都沒有能力吞滅對方,之後又是為了利益,走到了一起共同抗魏。


明月西西


曹操,劉備,孫權三人的關係很微妙,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生存,他們總是從朋友轉換成敵人對手,又從敵人對手轉換成朋友。曹操在沒有赤壁兵敗之時挾天子而令諸侯,對孫權封官許願威逼利誘,其目的就是要破壞孫劉聯盟,達到消滅劉備為目的,最後吞併江東,一統天下。諸葛亮出使東吳,舍戰群儒,辯倒東吳三代元老謀臣張昭,對孫權曉以厲害,講明唇亡齒寒的道理,讓孫權堅定了聯劉抗曹的決心,取得了火燒赤壁,大破曹軍的勝利,從此奠定了三家鼎立的基礎。曹操兵敗赤壁,兵援潰乏,不得不扯兵荊州,襄陽䓁城,於是又設計叫孫權,劉備為奪取荊州䓁城發生爭鬥,劉備最後不得不採取借荊州的辦法緩解了緊張局勢,使曹操破壞孫劉聯盟削弱他們的軍事力量,最後達到消滅他們二人的計謀落空。曹操,劉備,孫權三者之間,曹操力量最強大,是孫劉聯盟對抗的對象,曹操也用了不少計謀破壞孫劉聯盟,只是計謀沒有得逞。


肖定才


其實不是不想,而是不屑於。

曹操當時什麼段位,挾天子以令諸侯,手裡一把猛將謀士。幹掉袁紹,北驅烏桓,整個長江以北都是曹操的地盤,兵馬數十萬。而劉備呢,還在為了找地盤到處狼狽,吳國也是剛剛立足,兩國的整體實力,跟曹操根本不是一個檔次。曹操第一次揮師南下,就把劉備殺的四處逃竄,帶著樊城百姓一路逃命。若不是張飛長坂坡一聲吼,曹操弄不好把劉備趕盡殺絕。所以赤壁之戰時,曹操所帶兵馬如果順利過江,那吳國蜀國都玩完,最後緊急關頭,諸葛亮、龐統、周瑜聯合施策才把曹操打了回去,這是啥計謀水平。那時候單論硬實力,曹操根本不把他們放在眼裡,所以他不屑於去挑撥這兩家。





糊塗小葫蘆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孫劉聯合對抗曹操,曹操起初也非常苦腦想了很多辦法來對付孫劉,比較出名的有蔣幹盜書,蔣幹乃曹操帳下謀士,和東吳周瑜大都督乃是幼年同窗,一日毛遂自薦說是能睡服周瑜來降曹,曹操大喜故命前去,誰知周瑜早已知曉曹操計謀將計就計,使蔣幹盜得假文書計謀敗漏。還有曹操讓蔡帽弟弟詐降欲裡應外合,均被周瑜識破都將計就計。所以說曹操想了很多辦法但終無法逃脫慘敗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