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對稱戰略”在選擇中獲取競爭優勢

“非對稱戰略”是頂層設計的戰略思維

,它既適用於軍事鬥爭也符合商業領域的需求,還具有深厚與廣泛的哲學思維和社會科學思維,它的生命力在於:揭示了非線性的批判思維方式;延展了非傳統的逆向思維模式;引導了非慣性的問題思維形式。劉啟明老師的“非對稱戰略”課程論述深入淺出,時刻閃爍著智慧的思想光芒和對商業領域不同尋常的思維邏輯判斷。

“非對稱戰略”在選擇中獲取競爭優勢

“ 非對稱戰略”要告訴我們什麼

“戰略”是什麼?劉啟明老師經典的解讀了這個深厚的概念,“戰略”就是:取捨;是贏的思維;是選擇獲取競爭優勢的思維邏輯及執行路徑;是定位和延著定位的方向一直走下去,就是戰略。戰略絕不是通過努力來做到第一,而是一開始定位就是第一。

“非對稱戰略”始於軍事領域,是針對“對稱性作戰”而提出的。有史料記載的第一次“非對稱作戰”是中國遠古的黃帝戰蚩尤的涿鹿大戰;最早對非對稱戰略戰術進行論述的兵書是《孫子兵法》;最早系統、完整的闡述並在實踐中高超運用,還取得了一個接一個勝利的是毛澤東軍事思想。軍事理論研究表明,西方國家最早帶有“非對稱思想”的論述是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真正的成體系運用是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當時,美軍在《聯合作戰》中首次提出“非對稱作戰”,即:在作戰全過程或某一階段,為謀求有利於己方的作戰態勢,充分運用己方作戰力量和選擇優勢的謀略、時空、手段及方法等作戰基本要素,使之相對於對方的相應要害形成明顯的不對稱作戰。

劉啟明老師將“非對稱戰略”凝鍊為三大核心目標:差異化、不競爭、做第一。他還指出:“非對稱戰略”是通過建立讓行業領先者不願意競爭或不能競爭的業務定位、品牌定位及商業模式,創建或重構一套顛覆和超越領先者的戰略系統。

“非對稱戰略”在選擇中獲取競爭優勢

我們如何理解“非對稱戰略”

在商業領域中爐火純青地運用“非對稱戰略”思維,是對企業領導人思維的考量,能否“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戰略的終極目標,是思維層次在第四維或是第五維上的一種質的較量。

劉啟明老師指出:建立競爭優勢,單純的定位也不是戰略,選擇有優勢方向的定位才是戰略。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要運用戰略決策分析工具、行業生命週期分析、行業吸引力分析、戰略定位方法、行業價值鏈分析、價值鏈模式分析、戰略再定位、三層面增長戰略等八個方面來綜合分析定下決心。這其中的關鍵是定位,所有的分析和思考都是為了把自己手中的牌看透、用準、打完,打出有自己特色和特點的牌,走出一條完全屬於自己的牌路,只有定準了、選對了、謀全了、走穩了,才能夠達到“人間正道是滄桑”的境界。

劉啟明老師把“非對稱戰略”定位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戰略定位;第二層是品牌定位,即根據心智,做出與競爭對手不一樣的思考;第三層是客戶定位、產品定位、價格定位、渠道定位、傳播定位。做為一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或新入行的企業,面對殘酷的市場,強大的對手,別人深耕細作多年的環境,日新月異的競爭手段以及快速迭代的各種模式,絕對要在戰略定位、商業模式等方面去找差異化,當然這裡面最關鍵的還是戰略定位中的差異化,因為這既是根本,也是核心。

我們如何在實踐中運用“非對稱戰略”

劉啟明老師經常引用一首小詩:“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軍事領域的“非對稱”體現在:首先,是不同類型作戰單位之間的戰鬥。其次,是用非常規手段和方法進行的作戰。例如,美軍擁有精確制導武器,敵人卻在坦克和指揮所裡放置難民或人質。最後,是強勢一方採用“技術差”,弱勢一方採用“戰術差”的作戰方法。例如,海灣戰爭,美軍就採用了“技術差”,打了一場伊拉克和全世界都不熟悉的戰爭。而阿富汗戰爭,游擊隊則運用“戰術差”,上演的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山地游擊戰,這與七十年代,越南人給美軍上演的“叢林游擊戰”如出一轍,這些都是“毛澤東軍事思想”中非對稱的“持久戰”、“游擊戰”和“人民戰爭”理論在國外現代戰爭中的經典運用。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誠然,這必然之中估且會有戰術的偶然,但偶然當中一定存在戰略的必然。市場經濟條件下,運用好“非對稱戰略”思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差異化”的路徑,“毛澤東軍事思想”要求“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有什麼武器打什麼仗”。“非對稱競爭戰略”要求建立與行業領先者不同的細分市場或區域市場。“非對稱商業模式”則要求通過與利益相關者的資源整合改變成本結構,建立和領先者差異化的業務系統和盈利模式。劉啟明老師還給出了商業模式創新黃金三步:1、通過對競爭對手的研究,挖掘客戶、企業和合作夥伴的痛點;2、改進或創新業務系統,重塑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3、改進盈利模式(邊際價值增加: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或增加收入的同時降低成本)。

“非對稱戰略”品牌戰略,一直強調中、小企業需要仔細研判品類中的細部分化,再認真尋找與領導品牌能夠形成非對稱的新品類。一個品牌成功與否,不是知名度,而是能否代表這個品類,所以“品牌的背後是品類,品類的背後是分化”,就直指品牌的定位。品牌定位可以分為兩步:一是品類定位,即建立與領先者不同的新品類或進入淺表層競爭品類,讓品牌成為品類的代名詞,例如九陽豆漿機品牌的成功打造;二是核心價值定位,即在老品類中創建區別領先者的獨特的核心價值,如霸王洗髮水,為了區別於寶潔的海飛斯去頭屑,就定位在“中藥防脫”上。

“品牌定位就是在尋找大腦中的一個空缺,品牌=瞬間聯想”,在品牌定位的過程中,“非對稱戰略”把能夠引起瞬間聯想的戰術動作也擺到了至關重要的位置,那就是注重發揮廣告、宣傳、媒體的作用,製造出有衝擊性,能夠進入顧客心智,能夠打動用戶的一切感觀,進而打動顧客、佔領市場,成為新的領導品牌。例如中國兩大醬香型白酒之一的“青花朗”,就是綜合運用了劉啟明老師總結的“好定位”、“信任狀”、“語言釘子”、“視覺錘”、“招牌菜”和“滾雪球”的“品牌打造黃金六步”才取得了成功。

“非對稱戰略”在選擇中獲取競爭優勢

“非對稱戰略”的思維,不是天生或與生俱來的,需要通過思考、實踐、學習、再思考、再實踐、再學習循環往復,才能獲得“非對稱”思想的修為。“非對稱戰略”強調的是戰略和頂層設計,依託的是理論聯繫實際和實事求是的辨證唯物主義哲學思想,依據的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博大精深的理論源泉,依靠的是對市場敏銳的觀察和洞察力,依賴的是最廣大的企業家不斷實踐和創新的總結。

“非對稱戰略”思想的引領者, “非對稱戰略”精研社的締造者劉啟明老師不止一次的闡述:做不同比做更好更有競爭;明天的方向比今天的地位更重要!

晉皇羊肥小米合夥人

劉啟明老師的學生

劉啟明老師“非對稱戰略”課程鐵粉

“非對稱戰略”導航班、品牌班、方案班學員

全軍優秀指揮軍官

衛國戍邊金質獎章獲得者

特種大隊大隊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