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媒體內容在網絡中的挪用:韓國教科書事件


摘要:


該篇論文主要研究了在線網絡抗議活動中對於傳統媒體內容的挪用。【挪用指的是將傳統媒體內容直接轉移至網絡平臺上。】研究事件為2015年的韓國教科書事件,政府決定統一使用國定單行本教科書(原來存在其他版本非中立意識形態教科書。)通過對抗議者在三個社交平臺上發表的文字進行內容分析,研究者發現,抗議者在某種程度上更傾向於使用傳統媒體內容而不是個人化的行動框架,而這種行為出於個人對於便利和私利的需要。除此之外,社交平臺的類型也和抗議者挪用的內容類型及頻率相關。


傳統媒體內容在網絡中的挪用:韓國教科書事件




研究方法:

該研究使用了混合研究方法。首先進行數據收集來定量分析,通過對抗議者在Facebook,twitter,blog上發表的內容進行抓取,獲得基本的數據。接著以半結構化訪談的形式來進行定性分析,以便更好地對之前的數據進行剖析和理解。


傳統媒體內容在網絡中的挪用:韓國教科書事件

具體過程如下:

(1) 識別出相關的發文:搜索關鍵詞, “statetextbooks” (국정교과서), “Korean-history state textbooks” (한국사 국정교과서), “stop state textbooks” (국정화 저지), “oppose statetextbooks” (국정화 반대) “oppose state Korean-history textbooks” (한국사 국정교과서 반대)等;


(2) 編碼,由於此前並沒有相關領域的框架,所以需要研究者自行完成。首先對其中關於發文進行是否相關的分類,接著對於傳統媒體內容進行明確的定義;接著識別傳統媒體被挪用的形式,圖片?鏈接?混搭?


(3) 在編碼框架完成之後,先進行隨機檢測確保其可行,接著由兩位編碼人員進行編碼,並對比其一致性


(4) 訪談方面,主要使用的是

滾雪球的方式獲得信源,通過線上查詢抗議者組織人員並詢問其相關人員,觸及到足夠的採訪對象。


(5) 最後在數據方面完成之後,進行數據分析。




結論:


傳統媒體內容在網絡中的挪用:韓國教科書事件


1 假設一,抗議者在網絡發言中更願意挪用傳統媒體內容而不是隻使用傳統媒體內容被支持。同時平臺也會影響挪用內容的使用,如僅48%的Facebook用戶會挪用傳統媒體內容,而twitter和blog平臺的挪用情況都超過50%。


2 平臺的影響還不僅如此,如Facebook是一個強調自我表達的平臺,抗議者常常使用個人內容(如陳述,圖片)等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受訪者表示他們在Facebook上更希望進行交流。一旦他們感知到自己處於一個公開的表達環境中,如blog和twitter,他們則更願意挪用傳統媒體內容委婉的表達自己的看法,並獲得更高的可信度。


3 而具體到形式上,超鏈接,文本,還是圖片則更多地取決於抗議者的個人使用經驗,如

使用超鏈接成為很多人的習慣,易分享,易閱讀,易理解。圖片形式雖然也不難,但是需要考慮到如何吸引受眾的問題,尤其是對於抗議活動來說,如何用一張卡通畫激起行動不是很容易。最後最複雜的是混搭,混搭需要圖片,文字的配合,且要保證全文流暢,對於發文者來說無疑是個挑戰。


傳統媒體內容在網絡中的挪用:韓國教科書事件


評估:

這篇論文主要評估的是傳統媒體在數字化時代中的挪用,通過韓國教科書事件可以看到,出於保證其合法合理性和可信性的需要,這種挪用普遍存在。




Source及註釋

YooriYang & Cynthia Stohl (2020) The appropriation of traditional media contentin online contexts: A South Korean textbook case,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87:1, 92-113, DOI: 10.1080/03637751.2019.1641730

Mash-up:混合式內容,包括文字,圖片等多種形式為 一體。

韓國教科書事件:韓國政府2015年宣佈,該國所有中學擬於2017年起統一使用“國定版”歷史教科書,以取代先前各自使用的“不中立”版本。屆時,韓國所有中小學的歷史教材都將得到統一,負責人表示,韓國中學現行歷史教材中,99.9%立場都不夠中立,其中不少含有左傾的偏見內容。

“在韓國曆史教科書內,繪製在了歷代韓國地圖,每個時期都有根有據瓜分著他國領土和疆域,上面甚至還有著這麼的描繪,他們從前侵犯過全球。”……

目前最新的新聞顯示,新修訂的教科書已經漸漸迴歸客觀。

但是回看一下人們的反對運動,又覺得當教育被意識形態左右,韓國整體對自己的歷史還是誤解頗深的。——夢中の世界霸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