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OV纷纷停产,印度疫情下的砍单疑云

​导读:受影响停工的电子供应链产业主要集中在手机代工、消费家电和汽车领域。


小米、OV纷纷停产,印度疫情下的砍单疑云

图:印度将“封国”21天(来源:ET Online)


当地时间3月24日晚,印度总理莫迪宣布从当天午夜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为期21天的“封国”措施。截至发稿前,受影响停工的电子供应链产业主要集中在手机代工、白色家电和汽车领域,包括鸿海科技、纬创资通、三星电子、小米、联想、OPPO、vivo、TCL华星光电、美的、海尔、现代汽车等。


据芯片大师了解,在印度设厂的中国大型终端客户采用国内元器件供应的比例较高,且由于本地材料和基础制造业薄弱,整机工厂的大部分零部件仍然进口自中国,而数千万产能背后是更加庞大的元器件供应量,停产对元器件外贸造成的损失可能达到百亿级别。


大量产能停摆对于元器件供应链而言,是否意味着大规模砍单?


手机供应链


其中,鸿海科技自25日起暂停运作至4月14日。小米印度公司24日表示,包括办公室、仓库、服务中心、小米之家和制造厂等在内的设施都将实行封锁。


小米、OV纷纷停产,印度疫情下的砍单疑云

图:小米是印度手机市占率最高的品牌


此前,OPPO、vivo和联想均证实已经接到印度政府的停工通知,即日起位于印度诺伊达的手机制造工厂停产,年产能分别为5000万台(OPPO)和3300万台(vivo)三星也对媒体表示,将于3月23日至25日关闭其位于诺伊达的智能手机工厂(年产能6800万台)。


尽管停产是暂时性的,由于以上三家合计受影响的工厂总产能已经达到1.5亿台,占到2019年全球年出货量的11%,同时由于复产和国际物流存在的不确定性,将对国内往印度的元器件供应形成严重影响。


这次印度疫情的潜在影响,一是部分手机型号的短暂缺货

,例如主要在印度制造的iPhone X/XR、三星中低端型号、OPPO/Realme等。二是供应链砍单,叠加全球消费市场不景气导致的一季度高水位库存因素,不排除手机供应链再度出现砍单事件的可能性。


消费家电和汽车


除了手机制造外,印度也是消费家电制造业的重要据点,包括三星、LG、海尔、松下和美的在内的知名制造商,都已经关闭了位于印度浦那、诺伊达、提鲁帕蒂等地的工厂。3月23日,为三星和小米代工电视机的Dixon 也已停产。


小米、OV纷纷停产,印度疫情下的砍单疑云

图:海尔印度工业园


据钛媒体报道,对国内知名家电品牌海尔、TCL和美的而言,目前的生产禁令影响尤其明显。其中,TCL华星光电在印度的首个项目于2019年12月底刚在提鲁帕蒂举行了厂房封顶仪式,向印度本土的手机、电视整机厂商提供液晶模组


12月中旬,美的在苏巴帕勒的科技园也刚刚完成了部分相关厂房的建设封顶,主要生产冰箱、洗衣机、净水器、热水器等电器(年产能均达到50万台),以及家用空调(年产能150万台)、空调压缩机(年产能450万台)等产品。


另一家家电巨头

海尔位于浦那的工业园内已经建立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彩电五大产线,年产量380万台,印度本土订单的80%已经实现由海尔本地工厂制造。


3月22日,在印度设厂的菲亚特、梅塞德斯、现代和本田均已宣布停产。而印度本土规模较大的汽车制造商还有塔塔汽车、马鲁蒂铃木、巴贾吉汽车等也已关闭部分制造厂。


制造寒冬


由于巨大市场、廉价劳动力和MII(Make in India)政策,印度已经形成了以整机组装为代表的制造业形态,高度类似于越南。尽管印裔在IT领域和硅谷IC公司拥有非凡影响力,但印度的半导体产业尚未成形也并未形成产业链

,比如目前还没有一座晶圆代工厂,也缺乏任何领域的IDM企业,只有少量的本土IC设计公司和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


印度电子与半导体协会(IESA)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印度元器件市场价值预计达到323.5亿美元,也只相当于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的10%。而印度国内的元器件需求也主要来自跨国企业,印度本土的制造企业、方案商和分销商的进口需求占比较低。


中国大地春暖花开之时,却是全球制造业寒冬的开始,接下来对元器件供应链恐怕是冷暖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