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下一个移动互联网大国

说起印度与信息技术(IT)的关系,或许很多人仍然认为印度只是欧美公司的IT外包中心,殊不知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曾提出时间机器理论,根据这一理论,进军中国就仿佛坐上了时间机器,回到几年前的美国。而现在,倘若进军印度,我们就是再一次坐上了时间机器。在印度,很多原来从事IT外包行业的技术人才,开始对移动互联网创业跃跃欲试。印度移动互联网市场正像数年前的中国,散发着无数等待发掘的机会。

雨后春笋:初创企业彰显印度活力

来到印度大半年,通过朋友们的口耳相传和各类媒体宣传的狂轰滥炸,记者竟然慢慢拼出了印度的移动应用(APP)拼图:从印度版的“去哪儿”——Cleartrip和MakeMyTrip,到印度版的“大众点评”——Zomato,印度版的“京东”和“淘宝”——Flipkart和Snapdeal,印度版的“支付宝”——Paytm,再到印度版的“滴滴打车”——Ola,俨然时光倒流,中国市场业已成熟的移动应用在印度大多可以找到对应物。

从去年看到朋友圈里有人炫耀在印度也能用手机买电影票,到年初刚到印度时宾馆电视里面不断传出的“Quikr……”(印度一平台网站)广告循环洗脑,到公路平面广告中亚马逊迫不及待地声称自己是印度头号电商,对印度人来说,这一切似乎都发生得很自然。在印度呆得越久,手机里印度本土APP就越多,渐渐甚至也到了没有APP出不了门的地步。

自2013年以来,印度智能手机使用者的数量急速攀升,2015年有望达1.68亿,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会上升到7.5亿。新用户的迅速增加导致印度的移动互联网迅猛成长,大量的初创企业企图复制中国、美国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成功经验,这直接导致了手机APP的涌现。

在今年8月的英国《金融时报》上,一篇名为《班加罗尔的秘密》的文章热情洋溢地描绘了印度初创企业带来的投资和增长热潮。该文称由于这些初创企业在班加罗尔正在经历“二次崛起”,“颠覆”一词迅速成为班加罗尔那些时尚的科技企业家们的谈论内容。“风投公司的数量、风投资金的规模、事情发展的速度……每个方面都遭遇了颠覆。”

弯道超车:移动互联网为印度带来机遇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曾给中国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这一点在印度也日趋明显。与中国相比,印度使用互联网的个人电脑(PC)时代更加短暂。相对于印度的人均收入,PC的价格较高,因此PC在印度不仅一直没有得到普及,而且沾染上了神秘的气质,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

随着智能手机价格近年来大幅下降,智能手机、特别是1万卢比(约963元人民币)以下的智能手机普及速度惊人,真正将互联网带入普通人的生活。现在,印度本土最大电商Flipkart每月800万份订单中有2/3来自城市和小城镇,而这些地方的绝大多数用户还没有使用台式电脑或者接入宽带网络。这就使得印度的互联网行业区别于其他更早发展的地区,接入移动互联网的包袱更轻、动作更迅速。

Flipkart联合创始人兼CEO萨钦·班萨尔明确表示:“如果你赢得了移动端,你就赢得了一切;反之,你就失去了一切。”与其言论一致的是,Flipkart正在推动停止其PC端入口,准备全部转入移动端。为提升移动端服务,Flipkart关闭了旗下的支付系统PayZippy,战略投资了一家移动支付公司Ngpay。Flipkart目前大部分交易来自移动端,被其收购的印度最大时尚电商平台Myntra移动端流量已超9成。

印度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印度发达的服务业基础。以印度的购票旅游网站Cleartrip为例,记者初用时曾经困惑这APP怎么买票还收费,而且挺贵。使用没多久,记者发现,原来通过Cleartrip能够购买很多城市之间的汽车票。由于缺乏统一的全国性订票系统,汽车票订票即使在中国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展也略显滞后。Cleartrip能够轻松搞定这一难题,原因在于其集成了印度各地为数众多的旅行社和代理商资源。Cleartrip本身作为一个超级代理商,对其服务收费也就显得理所当然。

群雄逐鹿:印度市场成全球焦点

莫迪今年9月访问硅谷期间,曾表示希望美国互联网巨头“协助印度成为互联网大国”。脸书、谷歌、推特等企业或新创企业和投资人,均视12.5亿人口的印度是未来最佳发展地点之一。

美国的科技公司早已开始在印度布局。社交巨头脸书目前在印度的每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1.25亿,谷歌在印度搜索市场份额更是压倒性地达到95%,亚马逊也频繁在印度追加投资。

中国军团也在积极开拓印度移动互联网市场。BAT三巨头在印度市场均有动作。2013年5月微信正式亮相印度。阿里巴巴今年8月向印度电商Snapdeal投资2亿美元,加上此前对印度手机厂商Micromax、在线支付平台Paytm的投资,已经基本成功打造了一个从电商、第三方支付到手机载体的购物闭环。百度今年11月在新德里正式发布了针对海外市场开发的第三方应用商店MoboMarket3.0版本,新版本将全面支持印度第一大语言——印地语。

中国手机厂商扎堆印度已经成为一个常态。从风头正劲的小米、魅族、一加、vivo和OPPO,到被称为“闷声赚大钱”的典范金立和联想,中国手机厂商已经习惯在印度开发布会、赞助板球队、搞线上抢购、设厂。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今年8月发布的报告,今年二季度,中国品牌在印度的智能手机销量同比翻了3倍,环比翻番,其中小米、华为、联想和金立四个品牌一共占到了印度市场份额的12%。

风云际会,印度的本土互联网企业虽仍未能出现统治性的巨头,却已与其他跨国公司在印度本土有了一拼。Flipkart估值已达到155亿美元,与亚马逊在印度市场的争夺几近白热化,印度互联网企业已经不甘心仅仅充当外包软件开发中心,而是开始努力创造自己的新天地。(半月谈驻孟买记者 佘勇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