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石峽——塞上碑林


紅石峽——塞上碑林

從鎮北臺西去,經過易馬城,就到了榆溪河。榆溪河發源於刀兔海子,刀兔海子是個不大不小的內陸湖,它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塞北的大地上。


紅石峽——塞上碑林

榆溪河穿過古水磨、古長城,就到了紅石峽。這可是古代涇渭分明、古代遊牧民族與漢民族分界的地方。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創修觀音堂記》碑刻記載:"榆林城北十里許,有山名紅石峽,其土壤夷曠,介乎與虜境交界。"說明了這裡是古邊境、古戰場。


紅石峽——塞上碑林

北宋期間,李繼遷聞仙葬祖於此,"蛟窟龍窩",後起兵反宋,成西夏王,在永樂城(今榆林上鹽灣無定河兩岸一帶)大敗宋軍二十萬。又是一個"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宋神宗聞訊震驚,臨朝痛哭,被迫與西夏議和。這裡一度成為西夏屯兵的重地。

到了明朝,成化十年(1475年),才把"舊界"的秦、隋長城補修成明長城,而且修建了鎮北臺,依然是邊塞、邊關。


紅石峽——塞上碑林

紅石峽,地處烽火邊緣,前哨陣地。它因山皆是紅石,環列如屏,榆溪河穿過而得名。

整個峽谷長約三四百米,崖高十二三米,東西對峙,勢如刀削,最可貴的是兩壁上的摩崖石刻,琳琅滿目,題詞、題字、碑碣,大小不一,竟有一百六十多塊。都是幾百年來,封疆大吏、文人墨客,甚至武官將士,到此邊塞,抒發情感,宣揚志向,把酒臨風,揮毫題刻。使這名冠邊塞的紅石峽,竟成了長城書法藝術的寶庫,有"塞上碑林"之美譽。


紅石峽——塞上碑林

我是喜歡書法、詩詞的,大多有關碑林、摩崖石刻的地方我都去。這裡也不能錯過。到了紅石峽山門樓洞,門額聽說是我國著名軍事家劉志丹的老師教育家、美術家王森然所書,更是肅然起敬。


紅石峽——塞上碑林

進了山門,懸崖峭壁上,多是建有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的石窟廟殿,最有名的就是紅山寺。進入寺內,上有"天門",可登峽頂,下有"地門",可通河谷。中有"翠然閣",又稱"凌雲閣",古香古色,勢若凌雲,視野開闊,幽靜曠野,是文人墨客,飲酒會友,賦詩吟哦的地方。據說,單收錄在康熙《延綏鎮志》中的詩詞就有四十多首,其中不乏讚美翠然閣、紅石峽的詩篇。如明嘉靖年間榆林舉人馬希龍就詩云:"兩巖屹倚青天險,一水中分赤石開。山色空濛留宿霧,河聲湧噴逐奔雷------"在革命戰爭年代,這裡更是隱蔽的場所,劉志丹、劉瀾濤等革命志士,都曾在這裡主持或召開過會議。


紅石峽——塞上碑林

特別有意思的是,下面還有一條古水渠,穿幾個石窟暗洞而流,至今仍起著灌溉作用。這裡又稱為"若渠、若殿、若洞、若神------兩擅其美"的"神靈赫灌殿",集渠、廟、神為一體,令人觀止。古代勞動人民就是聰明,天成奇巧,人工手藝。


紅石峽——塞上碑林

過普渡橋,來到西崖,石窟不多了,但摩崖石刻幅面較大。這正是求之不得的。漫步峽谷,俯仰閱覽,一幅幅題詞,一壁壁石刻,它不僅僅展現的是書法藝術,更可貴的是記載著榆林邊關的史冊,反映出蒙漢民族由對抗發展到團結的必然趨勢。


紅石峽——塞上碑林

突出盛行於明嘉靖年間,每個鎮守官員到此都有題刻,或紀勝,或報喜,或宣誓,或表白,或感慨,或抒懷。如萬曆九年,巡撫王汝梅題刻"龍盤虎踞";萬曆十四年,巡撫李春光題刻"萬里長城"------萬曆四十四年,巡撫劉敏寬題刻"華夷天塹"等等。

就在這個期間,萬曆二十一年,巡撫鄭汝璧還不嫌過癮,為了宣威紅石峽雄秀,以及明軍在此武備的強大,特將紅石峽改稱為"雄石峽",並摩崖明刻:"取桓桓我武與石峽雄乃偕計------為易之名。"


紅石峽——塞上碑林

這一幅幅摩崖石刻,內容嚴厲,言辭犀利,無不是為保護蒙漢互市易馬城、紅山市所建設的軍事設施——鎮北臺,相呼應,相襯托,相得益彰。


紅石峽——塞上碑林

到了清代,雖然紅石峽的摩崖石刻愈演愈熾,但多是感嘆歷史,題詠山水,讚美勝境,形容險要,如"天開畫圖"、"榆關雄峙"、"威震九邊",當然也有呼喚民族和解的"中外一統"等。

到了抗戰時期,又有"力挽狂瀾",以及東北抗日義勇軍將領馬占山題書的"還我河山"。從不同角度,反映出紅石峽摩崖石刻的時代性與實用性,從真草隸篆行,雄健的筆力,蒼勁的字跡,反映出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真不愧為是"塞上碑林",長城書法藝術的寶庫,為紅石峽錦上添花,為各時期吶喊喝彩。


紅石峽——塞上碑林

高興之餘,我也賦詩一首:"塞上風雲交界邊,紅石峽谷水纏綿。窟鑿駁岸斯文地,碑刻摩崖博古園。尋勝探幽峰對峙,撫今追溯字知年。榆關雄鎮三秦月,盛世平和一統天。"

九口2020-3-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