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胡亥:二逼青年的帝王人生,这么大的家底败精光!!!

公元前210年,千古一帝,兼并六国的秦始皇嬴政在沙丘驾崩。对于朝臣而言,他们只是面临要换一个boss而已,而对于胡亥来说,他永远失去了疼爱自己的父亲。

始皇生前一直很郁闷,长子扶苏不知为何总对他的政策方针屡屡说不,许多事都逆着他的意思。嬴政一怒之下,将扶苏赶出京城,让他去上郡蒙恬的军营中去监军,眼不见心不烦。

当胡亥提出要陪自己巡狩天下的要求后,嬴政愉快地答应了,自己二十多个皇子,独独这个胡亥总能讨自己的欢心,虽说胡亥看起来很傻很天真,没有多高的政治天赋,但他却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让自己开心的人。

嬴政不知道,因为他毫无节制地巡游,因为他对胡亥的偏心,大秦帝国这个几百年的集团公司将面临崩塌之危局。

胡亥看着父皇已经僵化的尸体,他痛苦,他抽泣,他茫然无所措,他从没想过,这位如天神一般存在的皇帝父亲竟然也会像凡人一样死去。

秦二世胡亥:二逼青年的帝王人生,这么大的家底败精光!!!

始皇驾崩的内情只有胡亥、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几个人知悉。赵高因为精通律法又书法极好,在教授胡亥的过程中,他和始皇的这位爱子建立了很深的私人关系(胡亥私幸之)。

始皇帝停止了呼吸,而赵高这个奴才却极其淡定。他面无表情,大脑却在飞速运转。在对局势做出权衡之后,他对胡亥淡淡一句,你父皇要把皇位传给你大哥,而你将屁也不是(长子至,即立为皇帝,而子无尺寸之地)。

胡亥已经接受了父皇已死的现实,对于赵高的话,他觉得基本算是废话。父皇本就有意传位于大哥扶苏,而今大哥做皇帝,名正言顺。况且自己几斤几两,他还是非常清楚。自己是什么货色,相信父皇一定也是明察秋毫,自己一直扮演的只是一个儿子的角色而已。

胡亥从没想过自己当皇帝,如今赵高提出篡改父皇遗诏让自己即位的要求,他觉得简直荒谬至极。他虽然没有怪罪于赵高,但他觉得抢哥哥的皇位是极其龌龊的。秦帝国的江山父皇说给谁就给谁,自己若违背父皇的遗愿,就是最大的不孝,和畜生没有什么区别。

赵高劝胡亥篡改遗诏,自有他的小九九。如果胡亥即位,他这个当老师的肯定也会跟着沾光,不说权倾朝野吧,荣华富贵总该没有问题。但最大的问题还不在于此,重要的是赵高觉得如果扶苏即位,自己将必死无疑。

当年赵高因为犯了错误,嬴政将他交给蒙毅处置,蒙毅判处赵高死刑。嬴政由于爱惜赵高的才华加之赵高一直比较敦厚,遂赦免了他的死罪。

扶苏在上郡蒙恬军中监军,他俩的关系天下人都知道,扶苏若当皇帝,肯定会重用蒙氏兄弟。一想到此,赵高就后背发凉,他坚信,扶苏即位,蒙氏兄弟必不会放过自己。

对于说服胡亥,赵高还是蛮有信心的。一者,他俩私人关系不错,二者,胡亥这孩子,虽然发育健全,但也属于行事不带脑子的那种,自己稍稍诱导必然心动。

赵高说的口干舌燥,胡亥终于撂了一句话,你只要搞定丞相李斯,我就跟你干这票。

李斯作为秦帝国庙堂之上的常青树,其智慧,其手段,有目共睹。对于说服这位人精,赵高还没开口已经倒吸一口凉气。不过,就算李斯是一块坚冰,赵高也得迎难而上,把他给化了。

赵高察言观色这么多年,知道李斯的弱点在哪。所以他只抓住一个重点,扶苏即位,肯定重用蒙恬,蒙恬若为丞相,你李斯算老几?我在秦宫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哪个被罢免的丞相有过好的下场。

权利,是李斯的生命,是他活下去的支撑。李斯在短暂的反抗之后,默认了与赵高的同流合污(于是斯乃听高)。

李斯、赵高、胡亥将他们君父的意志彻底篡改。

扶苏自杀,蒙恬、蒙毅兄弟也双双被赐死。

秦二世胡亥:二逼青年的帝王人生,这么大的家底败精光!!!

胡亥,成为了大秦帝国的二世皇帝。胡亥在父皇的葬礼方面充分显示了他的孝心,除了数以万计的珍器重宝作为陪葬外,胡亥还赐死了那些没有为老爹传宗接代的妃子们,老皇帝战斗过的地方,怎么能轻易撒向民间呢。

那些工匠们在安葬好嬴政之后,也没有从墓穴里再走出来,对不起,你们知道的太多了。

一切安顿妥当,胡亥陷入了极度的空虚之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瞬间而已,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皇帝的权利自在地度过此生是胡亥当下思考的最重要问题。

当胡亥将疑问的目光投向赵高时,赵高会心一笑,胡亥表面上虽然穿上了皇帝的新衣,实际上他还是个孩纸。

赵高建议胡亥,要想安心享乐,首先得解决掉那些威胁他皇位的兄弟和大臣。

胡亥一道旨意,他的那些兄弟姐妹们全都被以最残忍的方式处决。他借着巡游的机会将那些始皇朝的大臣来了个大洗牌。胡亥终于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但忠臣孝子都做了冤魂,小人、刽子手却从此大行其道。

由于始皇的突然驾崩,阿旁宫的营建工程不得不暂时按下暂停键。大臣们装傻充愣,但胡亥却一直惦记着阿旁宫的蓝图。先帝都说咸阳宫太小,营建新宫殿的工程自然不能停止。胡亥大量征发徭役来咸阳进行义务劳动,还不管饭。

当然,胡亥之所以如此,也是为了向天下人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

胡亥即位,赵高狐假虎威,缺德事干了不少,整过的人成群结队。为了防止有人向二世告状,赵高又一次计上心来。他劝胡亥没有必要天天上朝处理朝政,您刚上位,实习期还没有过,专业水平明显不足,这样,您的短处与不足肯定会不经意间就展现在大臣们面前。以后呀,您就深居宫中,朝政咱们商量着来。

胡亥大喜,言之有理,赵高真是他的知己。

秦二世胡亥:二逼青年的帝王人生,这么大的家底败精光!!!

从此大秦帝国的皇帝,人们是只闻其声而不见其影,胡亥真正做到了来无踪去无影,彻底成了传说哥。当然,这样也方便他享乐。

赵高的阴谋进一步得逞,帝国的大小事务都控制在了他这个郎中令的手里(事皆决于高)。

其实在胡亥即位的元年,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当使者将这个惊天消息报给胡亥时,胡亥却采取了鸵鸟式的应对方式,杀掉使者。呵呵,掩耳盗铃。

赵高一手操纵着朝政,一手又在忙活着如何处理丞相李斯。李斯在朝,他赵高怎能安心紧握大柄。

赵高略施小计,丞相李斯被处以腰斩之刑。赵高成了一人之下的丞相。

李斯、冯劫、冯去疾,这些重臣都已被除去,赵高仍在紧密注视朝中的汹涌暗流。

赵高为了试探朝臣,以“指鹿为马”的游戏将异己分子彻底清除。赵高成了秦帝国实际意义上的“天子”(后群臣皆畏高

)。

但,刘邦此时已经入了武关,正在朝着咸阳城急行军。赵高再也不能忽悠胡亥。

随着章邯的投降,赵高的恐慌日甚一日。为了保住项上人头,为了在乱世之中割秦帝国的韭菜,他将屠刀伸向了秦二世。

胡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满脸尽是央求。他乞求只做一个王,做一个侯,甚至只做一个平民老百姓,只要赵高能留他一命。

秦二世胡亥:二逼青年的帝王人生,这么大的家底败精光!!!

但赵高的狠毒他真的是一无所知。赵高压根就不想给他活命的机会。

胡亥自杀。没人知道,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的是什么,是他的父皇,还是秦国的万里江山,亦或只是他宫中的一个美人。

赵高将胡亥以老百姓的方式草草下葬(以黔首葬二世)。

历史从来不按套路出牌,谁能想到胡亥这号货色能够成为大秦帝国的掌门人。他玩着玩着,就把秦国几百年的江山给玩丢了。

或许胡亥就不应该生于帝王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