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講 農學:未必不是好專業

廣義的農學是指農學門類,狹義的農學是指農學專業。農學門類下設植物生產類、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動物生產類、動物醫學類、林學類、水產類、草學類等7個專業類,約含27種專業。其中最主要的專業類就是植物生產類,共設農學、園藝、植物保護、植物科學與技術等11種專業。今天,我們來重點說說植物生產類中的農學專業。


一、專業解析

1、什麼是農學?

廣義的農學涵蓋了農、林、牧、副、漁等多個行業,狹義的農學是指農作物栽培與育種。農學專業主要研究四大塊內容,一是遺傳育種理論方法;二是新品種;三是高效栽培技術;四是耕作制度。簡單地說,如何選種、育種;如何增加農作物產量;在全國範圍內,哪些地方種植什麼作物最好;在同樣一個地方,怎麼樣進行輪作、兼作等等。這些都是農學需要研究的問題。

2、新農學新內涵

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已經融入到現代農業中,我們稱之為現代農業。比如說測產,我們過去測量整個作物的產量很傳統,現在可以用遙感測,用衛星測。另外,生物技術在農產品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原來搞育種和搞新品種改良,基本靠人工雜交,現在利用基因工程就能夠得到抗蟲棉花、抗除草劑的大豆等,這是老方法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二、專業與就業

1、農學主要就業方向

目前,全國大陸總人口13.9億人,面對如此龐大的人群和不斷減少的耕地,唯有農業科學才是促進農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而致力於農業科學研究的農學人才,將會是農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總體來說,農學專業畢業生就業與地域性關係比較大,也與農業經濟的發展有關。農學類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有:

一、公務員。畢業生可在國家、省、市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相關工作。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支教、支農等工作很普遍,大學生“村官”的身影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基層。農學專業的畢業生專業知識豐富,具有很大的優勢。

二、農業科研單位。除了公務員以外,該專業畢業生還可以到各省市、鄉鎮的農業、園林及植物等部門從事科研、技術開發、生產及管理等工作。

三、農業類院校。除此之外少部分畢業生會進入各類農業院校,從事相關教學及科研工作,但這對畢業生的學歷要求一般都比較高。

四、還有一大部分畢業生會去農場、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業類企業和公司工作。如在種子、農藥、化肥公司從事生產、銷售、研發等相關工作。

2、“務農”也要高學歷

據國家人社部的預測,今後急需的人才主要有8大類,農業科技人才名列其中。高學歷、高技術的農業科技人才更受市場青睞。

目前市場對農學人才的需求是相對穩定的。很多學生畢業後不會馬上就業,一般會選擇繼續深造。我們這裡的學生50%至60%都考研或出國了。剩下40%左右的畢業生,有的到了政府部門,有的到了企業,有的到鄉鎮當幹部。


三、報考指南

1、報考優勢院校競爭也激烈

農學專業並不屬於特別熱門的專業,不是所有學校的錄取分數都高,各批次院校的招生計劃人數有多有少,錄取分數有高有低。

我國在傳統的農學作物學領域的科技成果較多,很多院校也是實力雄厚、人才濟濟,代表院校主要有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這些院校大多集中在本科一批次中。從近年來這些院校的錄取情況來看,優勢專業的錄取分數和在一志願錄取率都是相對較高的。

2、部分院校按專業大類招生

農學專業的招生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按照農學專業招生,二是按“植物生產類”大類招生。目前全國開設農學專業的院校有近80所。其中大部分院校是以農學專業招生,如南京農業大學、北京農學院、華南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等等。

還有一些高校是按“植物生產”大類招生,如華中農業大學、西南大學、吉林大學等。以西南大學為例,植物生產類包含園藝、農村區域發展、農學、植物科學與技術、植物保護等分流專業,該校植物生產類新生,第一年由學校隨機分配到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植物保護學院、園藝園林學院按大類統一學習,再分流到各專業及相應學院。

吉林大學該專業學生入學後實行按植物生產專業類厚基礎、寬口徑培養,第二學期後進入分專業培養階段。專業類主要面向的專業包括:農學、植物保護、園藝、農業資源與環境、生物技術。

3、特殊要求要看清

在報考農學類專業時,考生家長還要留意查看招生章程,特別是各高校對該類專業是否有身體條件等要求。

例如,北京農學院在招生章程中就有明確規定:色盲色弱考生限報我校生物技術、生物工程、應用化學、農學、種子科學與工程、園藝、植物保護、農業資源與環境、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園林、風景園林、林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包裝工程、釀酒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類(中外合作辦學)、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中外合作辦學)、會展經濟與管理等專業。

所以,考生在報考時,一定要看清《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和各高校招生章程中的具體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