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罐墳”到底多殘忍?子女把60老母送入墳墓,每送一餐加一塊磚

引言

中國擁有著數千年的文明,這麼多年發展下來自然也隨之誕生了許多稀奇古怪的民間習俗,其中有一部分至今仍然延續下來,只不過還有一些卻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消亡。中國的民俗數量眾多,且種類各不相同,比如說有一些民俗是祈求上天,希望來年的莊稼能夠有好的收成,還有一部分民俗則頗為詭異,是一種比較靈異的習俗。


01

比如說在我國古代民間曾有一種叫做“問米”的習俗,指的就是讓神婆把陰間的鬼魂召喚到現世,並附身在神婆的身上與人進行對話。,因為每次在做這種儀式時都會在旁邊放一碗白米,因此將其稱之為問米。問米這一習俗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出現,其最早記載於我國古籍《地理志下》中,後世袁枚所著的志怪類小說《子不語》中也對其進行過詳細的描述,因此可以推斷出這一看起來頗為詭異的民俗在我國古代社會影響力很大,甚至直到今天仍然在一些地區有所流行。

“瓦罐墳”到底多殘忍?子女把60老母送入墳墓,每送一餐加一塊磚

除此之外在我國南方還曾流行過一種聽起來非常詭異的墓葬儀式“拾骨葬”。它的意思是在人死後三年或是五年或是更久之後,將其屍體重新從土裡面挖出來,這時基本上只剩下一些骨頭,於是就將這些屍骨按照順序重新下葬。在古籍《列子》和《隋書》中,都曾經記載過這種喪葬儀式,而根據專家的推測之所以會出現這種二次下葬的民俗,和當時人民經常遷移有一定關係,為了將死者的屍骨帶回家鄉或是籍貫地,才會這樣下葬。


02

如果說上述兩種民俗只不過是聽起來非常詭異,但還有一定合理性,那麼接下來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民俗可就是實打實的有些恐怖了,它的名字叫做“瓦罐墳”。顧名思義意思就是說這個墳墓的外表看起來非常像一個瓦罐,而它建成的目的則更為驚悚,那就是子女親手用磚塊活埋自己的父母。

“瓦罐墳”到底多殘忍?子女把60老母送入墳墓,每送一餐加一塊磚

影視劇中關於瓦罐墳的部分

這個“瓦罐墳”到底有多殘忍?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到匪夷所思。相傳在遠古時期,子女會把60老母送入墳墓,每送一餐加一塊磚,就這樣隨著時間的發展,磚塊越壘越多,最終將自己的母親完全封死在裡面,從外面看起來就好像一個大瓦罐一樣,呈“拱形”,因此把它叫做瓦罐墳。

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習俗,和上古時期人類落後的生產力有關。當時國家還未形成,人類文明的誕生地附近大多數都是一個又一個的部落,部落的人數無非也只有幾十人而已。那個時期的人類想要自己一個人生存下去十分困難,無奈之下只好選擇依附於一個部落之中。

“瓦罐墳”到底多殘忍?子女把60老母送入墳墓,每送一餐加一塊磚

出土的疑似瓦罐墳的古墓

而食物的來源則依靠打獵或是耕種,但是由於落後的生產力,導致很多農耕工具以及打獵工具還沒有發明出來,因此部落裡面的年輕勞動力往往會成為首領,而年紀大的人則會遭到嫌棄。

因為那個時期部落每天要考慮的事情無非只有兩個,第一就是儘可能地生存下去,找到食物,而第二件事就是吞併其他的部落,擴大本部族的勢力。因此部落裡面更願意吸納年輕人,而老年人則會遭到排擠,因此一旦出現上歲數的老人,即使他並沒有去世,也會用這種方法來強行讓他離去。

“瓦罐墳”到底多殘忍?子女把60老母送入墳墓,每送一餐加一塊磚

疑似瓦罐墳

03

但是瓦罐墳的真實性到目前為止還尚無定論,畢竟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很多上年紀的人,像孔子活的年紀就特別大。因此即使歷史上真的有這一習俗可能也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直到國家出現這一習俗也就自然消失。

而且據說這一習俗的消失還附帶著一個小故事,那就是當時民間突然出現了一種非常奇怪的怪物,它每天都會吞食人類,無論派出多少兵力也無法將其降伏。而且根本沒有人聽說過這個怪物的來歷,也不知道它的弱點,就只能這樣眼睜睜的看著它胡作非為下去。

“瓦罐墳”到底多殘忍?子女把60老母送入墳墓,每送一餐加一塊磚

影視劇中的瓦罐墳部分

而這時部落裡面唯一一個年紀比較大的老人,還沒來得及被他們活埋,站出來說出了這個怪物的來歷以及它的弱點。軍隊們再一次出征討伐這隻怪物時果然獲得了勝利,就這樣大家才意識到原來老人頭腦裡面過人的閱歷和知識是無人可比的,就這樣才廢止了這一恐怖民俗,而隨之出現了尊敬長輩的風俗習慣。

結語

無論結果為何,現如今流傳下來的大部分都是積極向上的風俗習慣,它們無一例外的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優良品格,比如尊老愛幼,敬重師長等等,值得我們去發揚並傳承。


參考文獻:《地理志下》 《子不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