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薪百万,到被拜耳开除,澳籍“跑步女”哭了,但为时已晚

在综艺节目《80后脱口秀》中,有一段模仿当代父母把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比来比去的片段。孩子上了私立校,背的诗比其它孩子多,就更聪明。父母从中获得优越感,孩子也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父母给孩子穿名牌、花大把零花钱,更是让孩子的优越感过强。这样的后果是,孩子总有一天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澳籍“跑步女”就是一个例子。


从年薪百万,到被拜耳开除,澳籍“跑步女”哭了,但为时已晚

从年薪百万,到被拜耳开除,澳籍“跑步女”哭了,但为时已晚

澳籍“跑步女”梁某,3月14日回到北京后,在3月15日不按规定居家隔离,竟然还要外出跑步,而且不戴口罩。

当社区防疫人员劝说她时,梁某还不听劝告,声称“我要出门锻炼身体,我病了谁管我?”且还大喊“救命骚扰”。

疫情面前,人人平等。胡闹的背后是3月17日,拜耳公司连夜发布声明,做出对梁某开除的决定。

3月18日,梁某在失去百万年薪后,又被依法注销工作类居留许可,限期离境。

痛哭一场,也不能悔过。网友们责骂,那是自作自受。教训足够惨痛,后果需要自己承担。怪就怪她自己优越感太强了。


从年薪百万,到被拜耳开除,澳籍“跑步女”哭了,但为时已晚

从学业上看,梁某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而这所学校是我们国内数一数二的985高校。之后他进入昆士兰大学深造学习,这所大学也是澳大利亚名列前茅的重点高校,实力非常雄厚。不难看出,她是一个十分优秀、有才华的人。

从职业生涯看,她就职于世界500强中,排名第294位的跨国大公司拜耳公司。且还在不到50岁的年龄成为了公司的主管,年薪百万。这样的资历让很多人仰慕。

这样光鲜的学历和高薪的工作,让她有很强的优越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她把这种优越感投射到生活中,但是在原则或者规则面前,谁也没有优越感,该遵守的得遵守。

浙大教授这样说:国家花那么多钱培养你,华南理工寄予你厚望,你毕业以后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回报国家,回报华南,而不是成为外籍劳工,到国内秀优越感。

教授的话很深刻,也告诉我们做父母的引以为戒,正确引导孩子的优越感,避免悲剧重演。


从年薪百万,到被拜耳开除,澳籍“跑步女”哭了,但为时已晚

怎样才能正确培养孩子的优越感?

1.不要过度夸奖孩子

我们说孩子需要鼓励表扬,但需要把握度。比如:孩子的字写得漂亮,得了很多奖。父母可以肯定孩子的辛苦付出,才换来今天的成绩。

千万别见谁就夸,见谁就赞,告诉别人孩子有多厉害。

这样就过度了,等于炫耀。孩子也会从中获得过高的优越感。这并不一定是好事。

2.教会孩子分辨,引导孩子做有益的事

比如:孩子想在打游戏上超过同学,于是天天花费很多时间练习。终于赢了。这种方式获得的优越感,父母就要重视引导,引导他做比打游戏更有意义的事情来。

因此,加强孩子对社会价值的认同感。不然,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可能就会偏离社会价值观,最终演变成问题儿童。


从年薪百万,到被拜耳开除,澳籍“跑步女”哭了,但为时已晚

3.引导孩子看到真实的自己

每个孩子都有优缺点。作为父母的我们,要看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表扬赞赏,也要指出孩子的缺点,适当批评指正。

这样才能让孩子看到真实的自己。不会因为过度的夸奖,使自己优越感过高,滋生出像“跑步女”类似的问题。

4.懒惰的孩子也偷偷追求优越感

个体心理学认为,孩子天生都有一种追求优越感的心理需求。懒惰的孩子也有,只是他们用懒惰掩盖了现实。

比如:懒惰的孩子稍有一点成就,就会听到“这孩子如果不懒惰,就没有他干不成的事。”相比于愚笨,孩子更喜欢懒惰的评价。


从年薪百万,到被拜耳开除,澳籍“跑步女”哭了,但为时已晚

这样父母对他们不会有太高的期望。就算没什么成就,也不会被指责。他们更喜欢这样的状态。

想对您说的话:

莎士比亚说:一个骄傲的孩子,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作为父母的我们,用心为孩子创造给予优越的条件,与此同时,也不要忘记正确引导孩子的优越感,切忌攀比成风,做一个懂规则的人。


今日话题:你对条件优越的“跑步女”,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留言分享。

我是 ,一个爱思考,也爱码字的妈妈,愿一生以文字为伴,愿文字能温暖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