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如果孟达投诚不被司马懿识破,会统治天下吗?

经典影视段落集锦


这个问题看你从哪个层面分析。

演义里,诸葛亮但凡有一点额外的帮助就能统一天下。小说里的设定就是这样,跟逻辑和事实无关。

但如果从历史层面分析,不会。

三足鼎立,是有缘由的,这个缘由不是一两个英雄人物可以改变的。

三国的划界是因为地理因素引起的人文因素形成的。

蜀在古代一直都是自立一体的,所以蜀统一很容易,因为人们的认知相同。但如果蜀要出来,就需要整体上战胜中原这个文化。

所以,诸葛亮打仗可以,但不管结果胜败,下一次还是从起点开始打。因为,打完一算账,你的还是你的,我的还是我的。除非你有特别重大的胜利,越过自然因素的界限。

例如,像邓艾一战定成都,其他的地方传檄而定。诸葛亮想取得这样的局面,至少也要拿下洛阳才行。

而诸葛亮连长安的城墙都没有见过。

因为蜀中多山,骑兵发挥不了威力。诸葛亮的弩兵有很大的加成。诸葛亮很容易打出优势。

但一旦到坚城攻守,蜀国的国力和人口根本支撑不起来。


汉魏英雄传


从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军事实力和经济等情况来看,以魏国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下面我们来聊聊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如果孟达投诚没被司马懿识破,会统治天下吗?

首先我们来说下孟达的为人:“孟达这个人的能力并没有达到逆天改命的地步,所以他的价值来源于他常年镇守的上庸这一块地方”。

在三国并未鼎立前期,刘表病逝之后,尤其是荆州北部也就是上庸那一块地方的士族大家早就主张投降曹魏,并且正是他们的主导下刘综投降于曹魏。

因此即使孟达能保住上庸等到诸葛亮来接收上庸,也难保这个地方的世家大族能真正归顺这蜀汉,到时闹出什么内乱都很难说。

在者上庸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我们很容易看出来,虽然它靠近汉中,但它其实可以说是魏蜀吴三方交点处,如果诸葛亮占领上庸,那么上庸必将遭到魏国吴国的争夺。

这个跟关羽失荆州的问题类似,关羽为什么会沦落到败走麦城的地步?

就是因为荆州重要的地理位置,在三国时期实在不利于蜀汉,荆州东面孙吴,北对曹魏,人口资源非常丰富,东吴曹魏尤其是东吴不可能放着这么大一块肥肉不管。

可偏偏由于地形问题,导致刘备主力在进入益州后无法有效支援面临东北两面夹击的荆州,所以最后关羽把荆州丢了。

诸葛亮在看到这个结局后也认识到隆中对的重大缺陷,所以才把兵力投向曹魏民心影响力度较低雍凉地区,意图占领雍凉甚至关中等产马的地方,然后组织强大的骑兵力量,方能有可能进一步蚕食天下

再回到上庸的问题,上庸这一块地方如果被诸葛亮占领,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上庸南北两面对着吴国魏国。地利上就不利于蜀汉,加上先前说的士族等问题。

如果诸葛亮真的选择上庸这一块地方出征北伐,那蜀汉将面临第二次败走麦城。这种情况下的上庸,我想诸葛亮不会想要的。所以不在于孟达这个人怎么样。在于其治下的上庸,在他失去上庸后对蜀汉的北伐毫无价值。

总结:从当时诸葛亮北伐的情况来看,一两个人的率部投诚,对局部可能有利,但对整个北伐大业所起到的帮助很有限。

还有蜀国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兵力严重不足,除成都以外,大多都是未开荒之地,在加上诸葛亮是以一域对抗魏国整个北方。还有一个吴国,在虎视眈眈等等诸多因素,北伐焉能胜利。


左史右经


【精选回答】@杂谈会客室


历史上的假设,只能是两分论!就好比斗地主,地主剩俩王报双,俩农民还有一堆破单烂牌,问农民能赢不?答案在没结束前只能说是可能。牌局输赢已定时,再分析只能说是假如、要是......

如果孟达投诚不被司马懿识破,肯定是有机会统一天下的。

按小说《三国演义》记载诸葛亮前后 5 次北伐。最最成功的要数第一次和第五次。

第二、三、四次都因为粮草补给问题,无功而返。

第五次火烧上方谷,计谋都已经实施的很顺利,眼看就要把司马懿父子三人活活烧死在火中,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天突然下起大雨,把火浇灭,救了司马父子,又加上,东线诸葛谨不敌曹睿,东吴兵败,不能和蜀国夹击魏国。诸葛亮气上心头,旧病复发,郁郁而终。病势于五丈原,享年54岁。这一次已经兵至渭水,过来渭水就是一马平川可以直捣长安。

上庸很重要吗?

据史料记载,汉末上庸为一郡,上庸郡西、南均为崇山峻岭,东、北两面平坦。治所在上庸县。城池位于一三面环水的半岛上,易守难攻。

上庸郡向北可直达长安,向东南下危及襄阳,西南则扼守出入川要道。蜀国得之则威胁魏国东西二都、整个荆州,魏国得之则堵住蜀国东出道路,并将益州与荆州隔绝。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蜀汉要是得了上庸,诸葛亮就不用苦苦的六出祁山了!

从上庸郡往北400里左右就是关中平原南部的武关,穿过武关就能进入曹魏控制的关中平原,到达长安。

从上庸郡的正东边1000里左右就是当时曹魏在荆州地区的军事重镇襄阳和樊城,上庸郡的东北方向1200里左右就是曹魏在荆州军区的驻军所在地宛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市。复得荆州,北伐洛阳,都是可行的。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我们都知道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后,蜀汉昭烈皇帝刘备顷全国之力伐吴,但是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打败,令蜀汉国力大减。丞相诸葛亮辅助后主刘禅,蜀汉国力慢慢回复,同时派出陈震、邓芝与东吴重新修好。225年,诸葛亮南征,平定蜀汉南方乱事。

公元228年,经过三年的准备,蜀汉兵强马壮,此时镇守上庸三郡的孟达准备弃魏降蜀,让诸葛亮看到了北伐克复中原的机会来了。

一、诸葛亮首战告捷

诸葛亮箕谷设疑兵,兵发陇右,由于魏国事先毫无防备,突闻诸葛亮率大军杀来,导致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无力抵抗,天水、南安太守甚至弃守城向东逃窜,魏国天水守将姜维、梁绪、尹赏、上官雝等投降诸葛亮,雍州刺史郭淮则退往上邽固守待援。顷刻间陇右五郡(陇西、南安、天水、广魏和安定)有三郡投降了诸葛亮,仅有广魏郡和陇西郡拒不投降。陇西郡太守游楚坚决抵抗。曹魏整个朝廷“朝野恐惧”。

二、假设孟达投诚不被司马懿识破

(1)一种可能是孟达投诚,只是一种试探,毕竟他是三国头号反复无常之人(曾三次背主投降)。此时孟达拥兵自重,两边观望,准备再做一次墙头草。就看蜀汉和曹魏谁能取胜了。即便是这样按兵不动,以上庸的战略位置,必定会令曹魏派兵攻打或牵制。对诸葛亮的北伐有益而无害。

(2)另一种可能,孟达真心投诚,和诸葛亮约兵起事,相互互为犄角,以当时的情形夹击长安,或者奇袭襄樊都是一种可能。

同时,第一次北伐时刚刚蜀汉和孙吴重新修好,再次确立联合抗魏的基本国策。那么,约上东吴共同伐魏。

形成三路围攻之势,那么统一天下亦未可偿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你小小的 点赞,是对我大大的 鼓舞~~@杂谈会客室

大家觉的,要是诸葛亮能像越王勾践那样“十年生育、十年准备”是否有机会北伐成功???

期待您的点评......


杂谈会客室


我认为不会,1,诸葛亮就算打败司马懿,也统一不了天下,以一仗,论成败,没有说服力。2,魏国,没有司马懿,还有很多能打仗的将士,魏国不会轻易灭亡。3就算魏国灭亡了,还有东吴,东吴也不是那么好打的。4,按当时,蜀国的国力,想统一天下,是不可能的,所以,历史就没了所以!



高飞再高飞


也不可能成功,蜀国之所以输掉这场战争,说到底还是因为两国国力差距实在太大了。魏国能够调动的综合军事力量大概是蜀国的五倍,除非魏国国内出现危及国本的重大变乱或者蜀吴完全同步进攻加上北方叛乱才有可能成功。第一次北伐是成功率最大的一次,然而因为两国国力差距太大蜀国最多短暂占领长安周边地区,防守成功都很困难



炜哥的天空


不会。三国之中蜀国国力最弱,诸葛亮长久以来都坚持联吴狼魏的战略方针,在和平时期必须时刻警惕魏国的进攻。所谓最好的防守便是进攻。再当时来看,魏国人材济济,文有安邦之人,武有订国之策,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反之蜀国基本上是诸葛亮一人行使决策权,权力集中,不利于人材培养。孟获座为内应从根本上改变不了蜀弱魏强的局面,天下大事能者为之。


沁禾苗苗


诸葛亮协助刘备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国基业,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夷陵战败后,蜀国岌岌可危,在诸葛亮的治理下有所恢复,给诸葛亮北伐赢得时机,但失去荆州的蜀汉只能偏于一偶,依据蜀道崎岖之险拒守,诸葛亮北伐也不容易,蜀道崎岖运粮不便,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诸葛亮几次北伐都因粮尽而归,山高路险,千里迢迢,伤财劳命,空耗国力,但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那时候司马懿还没有出山,魏国没人是诸葛亮的对手,只要孟达做事周密,出其不意兵发洛阳,诸葛亮在直取长安,大事定以,打仗靠天时,诸葛亮不成功乃天命也,蜀汉弱小,其安要何也苟存,但是历史没有假设,曹魏占据中原,基础雄厚,吴蜀联合尚不能成功,就算诸葛亮在有才不得天时,上方谷都没把司马懿烧死,天不亡其也


逝去的青春75493449


个人感觉有点难。蜀国国力太弱..人口比起魏国来少,经济不如魏国,后勤运输出蜀地也难损耗也多..

蛇一口是吞不下大象的..小国是不能一口气吞并大国的...

而一口气吞并不了的话大国凭借国力人口经济的优势,很容易就可以打败小国


香洲谢霆锋


简单的回答一下,历史的进程,包括统一天下的因素不是哪一条起决定的,都是很多因素组合而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说诸葛亮拿下长安,拿下邺城,也不一定就能统一天下。想统一天下,不只是一座城一场战役就能解决的,即使打败曹魏集团,还有江东集团,有时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孟达投诚就算不被司马懿识破,顶多就是给诸葛亮赢得一些优势,这也不是曹魏集团的残余势力,赢了天下就是你的


折梅相问


不会。我们看到的三国历史并不是真实的历史,蜀国无论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无法与魏国相比,出川攻魏本就是险中求胜,即便诸葛亮能力再强再神,当综合国力无法撑起一统天下的野心时,一切都是徒劳。谁能统一三国,只能靠实力说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