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同时拥有连载版、三联版、新修版的《金庸全集》,应该先看哪个版本?确定版本后应该先看哪几本?

狂嗨之后的寂寞


首先说,金庸三个版本的区别:

1.连载版:是当时连载在报纸和杂志上而留下的版本;

2.三联版:70年代80年代几度删减的版本,也是大家最熟悉的版本;

3.新修版(全称:世纪新修版)20世纪后金庸新修的版本。

其实每个版本,金庸写作的意境是不一样的,需要结合当时的创作环境。

其中连载版可以说是最差的,我曾经读过电子书版的连载,恕我直言,读不下去,因为连载版在当时是应时之作,需要每天更新,内容非常简陋,无论文字还是故事,都比较粗,比如王语嫣当时叫王玉燕,周芷若设置成周子旺的女儿,让我们这个熟悉三联版,觉得故事的可读性大大降低。

当然文笔和故事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精神,因为金庸的武侠小说是给普罗大众闲暇休闲时光看的,金庸本人更是把武侠小说当提振自己所办报纸的重要卖点,所以写作上迎合大众口味。

当时很多当代文学家经常批评金庸小说有传播淫秽思想之嫌,当然如果他们读过连载版,那就不是嫌疑了,是坐实了,因为观众还就喜欢男欢女爱,暴力玄奇,金庸也就半推半就的写了。只不过金庸先生确实是天才,又素养极高,所以虽然是迎合之作,但也能维持不错的功底,为后续修改留有余地。

总之,连载版的特点,一言蔽之,就是媚俗。

这个问题,金庸先生也同样意识到,所以封笔前,写了一部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鹿鼎记》,可以视作对过去作品的超越,封笔之后,他又对过去的作品几度删减,务必去粗取精,将其文学性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不过武侠小说本身就是俗文学,所以再删减也免不了俗,但是这样也挺好。经过金庸的这次“雅化”他的小说总于到了一种雅俗共享的境界,成为我们记忆中的一代经典。

下面我挑了几个不同版本的区别。

在历次改版中,你阅读会发现金庸把笔下绝大部分人物都越改越善良。

旧版的杨康是个强奸犯,强奸秦南琴而生下杨过,三联版删掉了秦南琴这个人物。

旧版黄药师比三联版要更加邪性、无情、冷漠一些,然后到了新修版,黄药师性格更加温和。

旧版、三联版金轮法王是纯粹的反派,新修版改成了真心喜欢郭襄这个徒弟,并当真传授了她很多武功,最后为了救郭襄而死。

旧版、三联版的杨过性格更加孤傲冷淡一些,新修版的杨过变得有点婆婆妈妈,这个改动和黄药师的改动有点类似。

旧版的谢逊意图强奸殷素素,三联版则把这段改成了发疯。

旧版的张无忌小时候性格非常奸诈而且极其记仇,三联版改掉了。

旧版、三联版的三渡杀人不眨眼,新修版改成了三渡只把人打伤,成昆趁机补刀。

旧版、三联版的张三丰格毙宋青书,新修版改成宋青书伤发而死。

旧版、三联版的叶二娘就是杀婴儿的罪犯,新修版变成玩弄过婴儿后直接随意抛弃到其他人家。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会发现金庸也和绝大多数人一样,金庸早年写武侠小说纯粹是为了挣钱出名,按照历史的规律,一个人如果功成名就,就开始追求身后名了。曾国藩如是,李中堂如是,金庸也不例外。而事实也很清楚,能影响身后名的,一个是自己亲手创办的《明报》,一个是他的武侠小说,《明报》是他一生主要的成就,经营的很好,不必他担心。但文学作品可要比媒体有生命力的多,百年之后,或许明报未必在,但这些武侠小说一定还会有人看,到那时候,就靠这些武侠小说影响身后名了。

我也认为,正是这种心态,促使他再一次的修订自己的小说,但也是这种心态,影响了他的“个人发挥”

如果连载版是讨好大众,归为“媚俗”,那么新修版就可以理解讨好文学家和批评家,称之为“媚雅”也不为过。

其实,武侠小说本来就属于俗文学,非要用纯文学的玩法进行改造,一定会出现不适应,反而真正伤害了小说本身。金先生也可能是眼界太高,希望以文学家真正的留名青史,而非以武侠小说家。但大仲马不也是写的连载作品,那岂不是也俗到家了,但这种俗有影响到他垂名青史嘛?大俗既大雅,雅俗共赏才能恒久远吧。这可能也是三联版能成为我们心中武侠记忆中的那份经典的原因。

金老爷子本人,还是不如他笔下的大侠痛快呀。

读到这,我想题主心中一定有了答案。


无日不瞻望


建议看过电视剧的阅读三联版,这一版最经典。10后的话也可以尝试看下新修版。

金庸武侠最早都是在香港《明报》连载,随写随更,难免有不少疏漏错误,后来金庸封笔后花费数年进行了一次全面集中的修订,对整体行文进行了一次系统性地统稿,修订后出版的就是三联版,也是我们目前最熟悉的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相关电视剧也大都根据此版本改编。

进入21世纪后,金庸对自己的作品再次进行了修订,这就是新修版,新修版对部分文本进行了大幅改动,使得思想上和逻辑上更加圆满自洽。以《天龙八部》为例,本版中乔峰练的是降龙二十八掌,而且最后结局没有自尽,而是和虚竹去了大雪山,两人通力钻研武学,最后将降龙二十八掌精简成降龙十八掌。王语嫣在本版中最后没有嫁给段誉,最终跟着发疯的表哥走了,段誉则娶了自己所有的妹子。改过之后,更符合《天龙八部》“天下众生,有情皆苦”的立意初衷。但是对有共同回忆的读者来说确实有些不太友好。

连载版就像玉材原石,虽是宝玉,尚未雕琢;三联版属于因势利导,对玉石进行了雕琢修饰,天然人力各参其半;新修版则是全随心意,精雕细琢,却不免失玉石之真。

综上建议老读者、老观众阅读三联版。10后要是感兴趣的话,没有先入为主,倒是可以尝试看一下新修版。

金庸全集一共收金庸15部武侠小说,除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之外,还有一个短篇《越女剑》。

这些书整体都很不错,先看哪一部书都可以。这里仅提供2个阅读思路:

1、按书中朝代、时间顺序来看:从古至今大概排序为《越女剑》《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连城诀》《侠客行》《笑傲江湖》《白马啸西风》《鸳鸯刀》《碧血剑》《鹿鼎记》《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雪山飞狐》。优点:可以正看,也可以倒看,自成一个武侠源流世界。缺点:武功越近越弱,部分小说朝代时间不明确,篇幅长短不一。

2、按朝代分组来看:宋元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明清组《碧血剑》《鹿鼎记》;清代组:《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雪山飞狐》;疑似明朝组《笑傲江湖》《连城诀》《侠客行》;短篇组《越女剑》《鸳鸯刀》《白马啸西风》。优点:可以选择一组按顺序阅读,前后关联性强,缺点:个别组描写偏于阴暗,集中阅读容易怀疑人生。

其实也不必太在意阅读顺序,每本书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一个自行运转的世界,大家大可随手拿起一本,深入阅读就好了。



子不语新


我最不看好金庸作品,他最突出的作品都是武侠,把一些高手写的神乎其神,把小孩子和年少之人看得走火入魔,甚至把他们引向犯罪的深渊,坑了一代人!


慧远悟博


看三联的,金庸的书大都是独立的,先看那个无所谓。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三本有些关系,就照这顺序看。

飞狐外传,雪山飞狐有些关系。

建议先看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


西行降魔


都没看过,不喜欢武侠文艺作品。


spring66


先看三联版,三联版是在大陆正式出版第一版,里面内容也是大家最熟知的,新修版有很多内容修改,连载版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