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之死可有價值?

謁方孝孺墓有感

陳魯民 陳魯民自由談 今天

方孝孺之死可有價值?


謁方孝孺墓

去南京雨花臺遊覽,我原本另有目的。但無意看到路邊指示牌上有方孝孺墓字樣,不由喜出望外,就順著一條小徑,蜿蜒曲折,幾經上下,找到了方墓。墓前很冷清,但方孝孺的銅像上有散落的野花,說明還是有人來過,並沒忘記這位名士。

方孝孺墓位於南京市雨花臺東北山麓,為東南——西北朝向,四周青松翠竹環繞,風景宜人。墓園最北側為墓園牌坊,上刻對聯“十族殉忠天遺六氏,一抔埋血地接孝陵”,橫批“天地正氣”,為國民政府時期江蘇省省長韓國鈞所書。

幾百年來,方孝孺墓屢建屢毀,屢毀屢建。最早是明萬曆年間,湯顯祖為其修墓立碑建祠,後毀於戰亂。同治五年,清李鴻章在兩江總督任上又重修,民國期間再重建。文革時再被毀,現存之墓,乃是1999年重修。

方孝孺墓牌坊南側為墓園神道,兩側設12塊書畫碑,依次雕刻“明代大儒”、“文學博士”等生平經歷,直到“魂歸雨花”。神道南側為墓冢,墓冢下部呈圓形,上部為半球形的頂,墓前立有“明方正學先生之墓”神道碑。墓冢東側為重修方孝孺墓時所立的記事碑,以及李鴻章所題的“明方正學先生之墓”墓碑。墓冢西側立著26方歷代褒獎方孝孺的題字碑,一直延伸到墓冢南側。周邊樹高林密,松柏參天,環境幽靜,肅穆凝重。

來到方孝孺墓前,我的心情很複雜,覺得沉甸甸的,有些透不過氣來。我佩服他的氣節操守,寧死不屈,也為他的十族無辜被誅而遺憾。我有些困惑,他堅守的那些東西真的很重要嗎,有必要用873人的血來換取嗎?雖然我知道,後人對方孝孺的評價極高。湯顯祖稱其“天地正氣”;黃宗羲說他是“有明諸儒之首”;胡適說他是“為殉道之了不起的人物”;郭沫若則說他“骨鯁千秋”。魯迅在《為了忘卻的記念》中為了紀念柔石,曾將他與同鄉台州的寧海方孝孺相提並論,說他有點台州式的硬氣,還有點迂。不過,近年來也有一些不同的評價聲音,說方孝孺迂腐、愚忠、冷血,不知與時俱進,為了自己能名留青史,居然不惜用眾多親友來殉葬。也算是見仁見智吧。

端詳方孝孺銅胸像,這是一個儀表堂堂的帥哥,堅毅的眼神,緊抿的嘴角,高高的鼻樑,下巴留有一綹山羊鬍。我在想,一個人慷慨赴死,固然也很難,但能做到的人畢竟很多,僅殉建文帝而死的大臣就有好幾十人之多,可是能眼睜睜在7天時間裡,看著自己872個親友一個個慘死在自己面前而不改其志,該要什麼樣的鐵石心腸?據說,在這血光四濺的7天裡,只有在殺他的胞弟方孝友時,他才流了眼淚。慶幸的是,他的妻子、孩子都在大屠殺之前自殺身亡,使他免於看到至親被殺的殘酷情面。可是,當著他面受刑的也都是他的親朋好友,有白髮老人,也有黃口小兒,而他只要改口服軟,就立馬能救他們的性命,他們可都是無辜的。7天7夜的時間裡,殺戮一刻沒有停止,頭顱遍地,血流成河,不知方孝孺的心裡是如何煎熬,有過什麼樣的思想鬥爭。

今天,方孝孺排排場場地葬在金陵名山,世代受人拜謁,可是他的那872個殉難的親友姓甚名誰,骨骸又在何處,他們在哪裡安魂?我想,如果有可能,也應該在附近給那872個殉難者修墳紀念,哪怕只是衣冠冢;再不然,應該在方孝孺墓旁立座石碑,一一刻上那些殉難者的名字,讓他們也享受後人的祭奠。畢竟,方孝孺的流芳千古,是以他們的犧牲為代價的,從生命的意義上來說,他們每個人的生命與方孝孺是等值的。

如果再有可能,我覺得可仿照杭州岳飛墓,前邊再安置一尊朱棣的跪像,不論他有什麼樣的文治武功,在誅殺方孝孺十族的慘案上,他是有滔天大罪的,有罪就應受到懲罰,如果生前沒有受罰,死後也要補上。當然,朱棣的濫殺無辜,看似出了口惡氣,其實他也輸得很慘,不僅自己落下歷史罵名,有明一代,文化事業都慘淡冷清,再沒出過方孝孺那樣的文化大家。

清風陣陣,寒鴉聲聲,把我從沉思中驚醒,不覺已是夕陽西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