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进士与唐代的什么制度有关?

天然馨雨


中进士与唐代的科举制度有关。“中进士”是明清时期的叫法,在唐代时称为“举进士”。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发扬于唐朝。唐朝的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是定期分科举行的科举,制举指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但常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科举、含金量高的优点成为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

唐朝常举的主要科目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生等十几科,但主要的有两科,即明经科、进士科。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进士考的难度比明经考的难度高,当时有俗语“三十考明经,五十少进士”,进士由于难中,所以非常尊贵,时人称进士及第者为“白衣公卿”。


包山种树


中进士与唐代的科举制度有关,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科举制度渊源于汉朝,隋朝时首创,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明清两朝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废除。从隋朝算起到清朝正式废除,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朝代中存在了近1300年。古代文人墨客想要改变自身命运唯有科举一条道路,于是有了“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蟾宫折桂”的名句!

科举制度首创于隋朝,到唐代时才正式确立,所以不同于宋朝,更不同于明朝,清朝。同志们肯定在古装电视剧中多多少少见过科举考试的场景,但唐代的科举考试是比较复杂的!

唐代科举考试科目分为常科(每年分期举行)和制科(皇帝下诏临时举行)两大类。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很多科目渐渐就废除了,到唐高宗时期明经、进士就成为科举经常要考的科目。唐代科举制度,不仅要看考生的成绩,还要有著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只有这些著名人士的推荐,考生才可以在众多考生中显露头角,跟现在的介绍信差不多、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各县乡镇推荐,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唐代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

总而言之: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是那些出生清苦但却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有机会到政府部门任职(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在唐代盛行。同时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唐朝的稳定、繁荣、昌盛。科举制度对此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小小千夫长


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明经、进士两科。

为科举制的完善作出突出贡献的帝王有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人。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考取难度也最大。

1、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 唐太宗提倡用人以德行、学识为本。为此唐太宗扩充学校,加强管理。管理中央学校的机构为国子监,其下有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2、武则天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 武则天特别重视科举,曾一连几天在洛成殿亲自测试贡举人,并曾命令把在吏部复试者的名字糊掉而进行暗考,开了后世“殿试”和“糊名”的先河。武则天称帝后,还破例开了武科,即在科举考试当年同时进行武举考试,内容有骑射、步射、马枪、负重等内容,考中的可以任用为武官。

3、唐玄宗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 唐玄宗时进士科转为兼考诗赋,而且诗赋成为最主要的考试内容。进士科也成为唐朝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人文历史经典传奇


大家好,我是历史爱好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中进士与唐代的科举制度有关,科举是唐朝选拔官员的一种形式。

1、唐代科举考试是分科的,第一科叫秀才,考方略策,按照成绩分四等。这科非常难考,如果秀才科的举子全部落第的话,州长官是要受处分的。所以,此科渐渐无人报名而被废弃。

2、容易考的是明经,比秀才容易比明经难的是进士。进士科是隋炀帝杨广发明的,目的是打破士族垄断仕途的限制,庶族(寒族)学子也可以参加考试。

3、明经看儒家经典,进士科考时务策略,前者只要死记硬背,后者却要真才实学。然而唐人对进士科趋之若鹜,因为比秀才科好考。但录取比例只有百分之一二,因此考中进士就是既有能力又面子的事。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一说法。

4、考中进士前程远大,进士是高级官员的候选人。

5、进士及第也是万众瞩目,用朝廷用泥金帖子向家人报喜,拜谢考官参谒宰相,出席各种宴会。





老庄说历史


中进士说的必须是科举制度了。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朝以前采用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制度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隋朝为了打破士族对官员选拔的垄断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科举考试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


中华小故事


唐朝科举,进士科最难,因此唐人有谚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即三十岁考上明经科,已算是年老,因为是而立之年,而五十岁登进士第,应该是不会存在,因为是知天命之年。因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一般每次只取二、三十人,仅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也因此,时人称进士及第者“白衣公卿”。


山海445


科举制

隋朝创立科举制之后,在唐朝进入迅速进入发展的时期,唐朝的科举有常科和制科之分。常科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大科。秀才科是在唐朝时期创立最早的科目,由于秀才科难度太大,应试的人数又少,在永徽二年(651年),秀才科从中国科举史上消失了。

在唐朝时期的读书人喜欢参加的科目还是明经科和进士科。明经主要是以儒家经学为考试的内容,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古代历代统治者注重用儒家学说统一人们的思想,这也就是明经科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明经科同样重要的就是进士科,唐朝初期,进士科主要时务策五道,文章词华的优劣来作为考试的标志。在这个注重文学的时代氛围中,许多还没经过吏部铨选的任命为官员的进士,身穿百姓的衣服救被人们视为未来的卿相。进士科吸引了很多的读书人来应试,导致竞争激烈,及第难度大。“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样的说法,如果三十岁考上明经就已经老了,五十岁考上进士还是很年轻的年龄。可见进士科的考试难度要比明经科大。


严瑞康


科举制度啊。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大量寒门学士得到选拔,不过唐代选中进士的人很少。因此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当烈焰恋上雪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到了唐代不断发展完善扩大,其中武则天时新增了武举,习武之人也可以参加科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