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了時代發展,新時代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小宇鴿


科技更好的發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醫療方面也在飛速進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便捷。

個人觀點,人們也會更加懶惰,依靠外力,軟化自己的能力。


澤西惡魔


新冠疫情期間很多需求呈爆發式增長,各種概念層出不窮,有些需求是大勢所趨,疫情會加速其發展,而有些需求只是形勢所迫,所謂“繁榮”只不過曇花一現,敏銳的投資者需仔細甄別二者的區別,順勢而為。

大趨勢的催化劑

很多人都說2003年SARS成就了一批電商巨頭。實際上,即使沒有SARS,中國電商的強勁發展勢頭依然不可阻擋。雷軍在採訪被問及這麼多年創業成功的心得時,並未對勤奮、聰明等因素賦予過高的權重,他覺得最重要的是順勢而為,“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雖然只是一個開玩笑式的調侃,卻也道出了創業成功者背後的關鍵點。

2003年SARS之前中國的時代大趨勢是什麼呢?互聯網。

1996年,中國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1997年,各省成立信息化小組,中國第一個細分領域B2B網站中國化工網上線。1998年,中國第一筆互聯網交易撮合成功,騰訊、谷歌相繼誕生。1999年,易趣、阿里巴巴、噹噹成立,招商銀行最先啟動網上銀行服務。2000年,慧聰網、卓越網成立,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成立,大洋彼岸的互聯網泡沫破裂,納斯達克開啟崩盤式下跌。2001年,中國12所高校試辦電子商務專業。2002年,阿里巴巴實現盈虧平衡。2003年,SARS爆發,5月份淘寶成立。

無論是互聯網泡沫的破裂 ,還是SARS疫情的爆發,都並未改變時代發展的大趨勢,SARS疫情還成為了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大潮的催化劑。因此,我們無須給予當下疫情過高的關注度,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真正的時代大趨勢上。

雖然時代的大趨勢有時會演化成投機泡沫,但是投機泡沫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能夠引起投資者狂歡的故事必然有一定邏輯支撐。退潮後才被發現裸泳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優秀的企業會順勢脫穎而出,潮水沒有錯,錯的是我們的偏見。

除了創業創新,在金融市場上,順勢而為四個字也是投資秘籍中的“至高心法”。索羅斯1992年成功狙擊英鎊就是洞察到英國的經濟基本面與德國經濟基本面趨勢出現背離,而此時同一個匯率體系必然無法協調好英國與德國的國家利益。索羅斯在接受採訪時,也說自己做空英鎊只是順勢而為罷了,他不做空,也有其他投資者做空。商業社會中最重要的是發現趨勢,順勢而為。

在明白了趨勢的重要性之後,最重要的問題來了,如何把握時代的脈搏,發現大趨勢呢?這個問題極其重要卻也極其難以回答,市場上絕頂聰明的VC/PE投資人也在探索這個問題的答案。

從目前的市場共識來看,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數字時代,各個城市、各行各業都將迎來一個數字化建設的高峰期。數字時代會成為時代的下一個大趨勢。此次疫情會加速這個趨勢在商業上的落地。

數字化時代能夠被眾多頂級投資人與創業者看好必然有很強的邏輯支撐。最大的邏輯在於數字化與互聯網一樣,都從根本上大幅度提升了社會各行各業的生產效率。根據索洛的經濟增長模型,人力、資本這些要素都不如技術提升帶來的效率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

當然,我們也可以從其他方面的數據來幫助我們進行判斷。在2003年淘寶成立之前的2001年,中國12所高校試辦電子商務專業。因此,我們找了一下中國高校在2018年和2019年新開設專業,看能否提供一些參考。數據顯示,2018年有250所高校備案新增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60所高校備案新增了機器人工程專業;2019年35所高校備案新增了人工智能專業,25所高校備案新增了網絡空間安全專業。從高校新開設專業的角度來看,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增專業也反映了學術界對於未來數字化時代的預期。

數字化時代,很有可能會在此次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成為下一個商業浪潮的主旋律,再一次深刻改變社會的方方面面。

偽需求的培養皿

疫情除了讓口罩成為了被瘋搶的日用品外,還毫無懸念的催生了一系列偽需求。

延遲復工下,雲辦公迅速站上風口。ZOOM在美股科技公司普遍遭受重創之下逆勢上漲80%,A股會暢通訊短期之內股價暴漲1倍多,阿里釘釘、企業微信等辦公軟件開放之後流量暴增,甚至曾一度擠爆後臺服務器。但我認為,雲辦公並非是未來趨勢,它只是目前形勢所迫下老闆和員工妥協的方案而已。

第一,雲辦公究竟採用什麼軟件是一個問題。商業競爭時代,沒有哪個公司會放心大膽的用其他企業開發的辦公軟件,無論是釘釘、企業微信、豆芽、飛書,哪怕軟件做的再完美,也無法解決至關重要的信息安全問題。從信息安全角度考慮,每個公司都有動力去開發自己的辦公軟件,這就決定了這個市場缺乏集中度提升的邏輯,無序競爭會極大的浪費社會資源。

第二,真正決定在線辦公能否流行的是企業老闆的利益權衡,而不是員工的一廂情願。老闆需要權衡在線辦公所帶來的房租成本減少與員工效率降低帶來的經營損失孰高孰低。房租成本的減少很好計算,但是員工效率究竟會受到多大影響,更多的取決於員工的自律。不可忽視的是,老闆為了考量員工對工作的投入度可能還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從成本計算這一角度來看,在線辦公弊大於利,相信疫情過去之後,雲辦公只會成為一個噱頭,無法真正普及。看似風光無限,實則迫不得已,最後一地雞毛。

人都是有惰性的,所以反人性的需求,我們都要謹慎理性的看待。在家雲辦公,大部分員工究竟效率有多高,相信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試驗後,各位心裡都有數。美國硅谷很多年前就開始的在家辦公模式,到現在也看不到大規模推廣的希望。

同樣的道理,網課催生的在線教育也是一種偽需求。工作與學習本質上都是反人性的,而目前所有通過互聯網線上模式成功的領域都是順人性的。因此,我可以斷言,雲辦公與網課模式本質上不可能取得成功。

值得探討的無人配送

無人配送一直是各家互聯網平臺關注的焦點之一,也被普遍認為是零售智慧物流的趨勢之一。無人配送以及無人倉技術一旦規模化推廣,每年會為企業節省大量的成本。儘管此次疫情會加速無人配送的商業化落地,但是目前的成本問題依然是制約其發展的最大因素。

2018年8月,美團推出無人配送開放平臺,試圖通過開放自身多重場景與能力,聯合各界合作伙伴共同打通無人配送在“產學研用”全生命週期鏈上的關鍵環節,加速無人配送行業發展,改善配送成本及效率。王興表示已經申請60項專利,計劃近幾年規模化使用無人車夜間送貨。2019年7月,阿里菜鳥ET實驗室主任也表示末端場景的低速物流機器人和無人倉落地可能就在這兩年。

有人做過測算,僅僅餓了麼一家的外賣訂單,無人車為每個訂單節省3元配送成本,那麼每天能節省數千萬元,每年節省數百億元。如果淘寶天貓、蘇寧易購、美團、盒馬鮮生等都普遍使用無人車配送,那麼每年節省費用會是千億級別。

未來如果解決了無人配送的成本端問題,還需要考慮用戶體驗問題。畢竟無論模式玩的如何花裡胡哨,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取得用戶在體驗端的認可。無人零售這幾年從概念的火爆到越來越被證明是個偽命題,除了成本端的考量,客戶體驗端被證偽也是重要因素。無人零售的教訓值得借鑑,無人配送未來究竟能否在商業上站穩一席之地仍然有待觀察和探索。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我們總是賦予短期影響過多的權重,而對未來信心不足。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恐慌會影響我們的理智判斷,跟隨別人恐慌而恐慌的人,從來都不會是最後的贏家。疫情之後,迎接數字時代。


蘇寧金融研究院


疫情的到來,讓華為5G和機器人成為了焦點,遠程會診,機器人送餐,機器人送快遞等等這些,都將意味著,廉價勞動力將逐漸被替代,未來的體力勞動,更多的角色扮演者將是機器人!如果不努力跟上時代,那麼就很容易被其替代!就目前機器人展現出的魅力以及AI技術的不斷迭代,很多互聯網企業都會轉逐步跟上腳步,加快AI和機器人在行業內的普及和應用,因為只有讓人們看到一些東西,他才會覺得是否有前景,自己的企業是否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毫無疑問,目前機器人已經成功吸引了大眾的眼球!而且就中國在疫情中展現出的大國形象來看,未來更多的國家將會考慮與中國的經濟貿易合作以及技術合作,所以,未來跨國貿易的數據量將會更大,而這,將成為經濟發展的又一大推動力!


益生君的vlog


疫情仍在持續。關於這次新冠疫情的影響,一個意外的結果是,中國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應用得到了一次涉及人群極廣的下沉。


因為疫情防控過程中,宅在家裡是有效的、被鼓勵的措施。所以,各線城市的人每天都有足夠長的時間 (可能超過 10 小時)使用各種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產品。尤其是,低線和下沉市場在封閉和宅的執行上更堅決和徹底,這將顯著減小各線城市消費者使用互聯網的習慣差異,用戶們都會變得更有判斷力。


作為結果,疫情過後,所謂的下沉紅利將很難再被特定公司所保有或者獨有,因為它本質上是由信息不對稱與用戶成熟度差異帶來的。


與此同時,疫情使一些專業性強、門檻高的低頻高價值應用得到了「強制轉化」,包括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遠程辦公,等等。


從某種意義上,經過這次疫情,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將開始 進入「好公司」的新時代。那些真正創造好產品、好服務、好內容,受人尊重的好公司們,會因為各線城市消費者的認知差被拉平、都變得成熟「見多識廣」,進而被更大規模的消費人群接受、認可,和喜歡。


對於非 (移動)互聯網行業相關的公司,疫情是一次對公司組織能力、文化和凝聚力的考驗,尤其是創始人面對突發問題時的趨勢判斷能力、調整能力甚至價值觀念的分水嶺。經此一「疫」,在困難中能形成向心力、協力向前的「好公司」,會在之後獲得更快的恢復、更好的發展。


以下,我們將就我們從始終在一線的創始人們交流所獲得的信息以及我們內部的討論與思考,來探討一下:


  • 100 餘位創始人如何看待疫情影響
  • 疫情帶來的短期困境與影響
  • 疫情帶來的長期機會與影響
  • 關於 2020 年資本市場展望


一線調研


100 餘位創始人如何看待疫情影響?


疫情仍然籠罩著我們。2 月 3 日,我們在線開工的第一件事,就是請每一位投資同事與自己負責的已投企業創始人深入交流,瞭解 CEO 與公司的狀態、面對疫情他們如何應對,以及有什麼是我們能幫忙的。我們的小調研覆蓋了 100 多家企業,結果是:

絕大多數 CEO 都在重新審視自己的商業模式並做出積極調整。用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的話,「儘管不情願,但是危中有機,恰是考驗,企業對社會最大的履責,就是在任何艱難條件下能夠經營好企業。」


超過 20% 的創始人試圖從困局中找到新的思路和突破口。在和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我們聽到了「可能會倒逼 SaaS 發展」、「迎來需求增長,用戶習慣被培養」、「我們看到了一個新的方向」、「短期受挫,中期利好」……


風險突如其來, 思考如何不只是「活下去」,而是從「危」中窺「機」,這是優秀創業者該有的姿態和動作。


不過,確實有超過 30% 的被投企業坦言受到疫情的不利影響。這沒有什麼好遮掩的。


目前,疫情帶來的較為突出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生產、物流快遞、服務等關鍵環節,主要是由活動範圍受限和延遲復工等因素帶來的。


具體而言,眼下創始人們短期心焦的是復工:「看樣子 2 月底開工都懸」、「園區封了,我們在努力申請復工」,而產業鏈上下游的延遲復工,則會影響項目進度:「大客戶就在武漢,測試產品的時間可能延後」、「供應商開工較晚,影響產品交付」;10 餘家被投企業受物流運輸影響,延遲了給客戶交付產品:「美國海關卡住貨物不讓入關」、「國際訂單延遲交貨, 要優先補齊, 否則面臨罰款」;8 家被投企業還在適應線上辦公:「遠程只能完成 60% 到 70% 的工作」、「辦公效率下降不少」。


疫情如何影響商業?


基於創始人們來自一線的聲音以及我們內部的初步思考,一個結論是,疫情對商業的影響,主要是通過物理上的政策和心理上的影響帶來的。


物理上的政策,主要是出於避免疫情擴散的目的,限制人們的活動範圍,包括鼓勵宅在家、少聚會,並延後上班/開學時間等。


心理上的影響,我們應該都能體會到,相比 SARS 爆發的 2003 年,當下社交媒體已經十分發達,不論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信息傳播的廣度和速度都史無前例,因而對公眾情緒的影響直接且猛烈。


因此,思考疫情對商業的影響,邏輯上要看兩件事:一是疫情改變了哪些行為,二是疫情改變了哪些心理。至於疫情影響到底是短期還是中長期,這取決於疫情對行為和心理的影響是短期的,還是持續性的。


疫情帶來的短期困境與影響


短期來看,目前疫情對行業的影響程度如下:線下服務行業>線下零售行業>線上零售行業>線上的其他行業。



線下服務行業是眼下受到衝擊最嚴重的行業


眼下受到重創的是那些產生聚集類行為的線下服務業,比如大家都已經看到的餐飲業。餐飲是我們投得相對較少的,我們拿其他相對熟悉的行業來分析。


  • 對於有些剛性需求,即便短期受影響,總量最終不會少。因為,存量會延期兌現,甚至會帶來增量。


剛需類:以婚慶服務為例


峰瑞已投企業美薇亭第一季度的訂單暫時取消了大半。沒辦法,今年 4 月之前大概率不會有什麼人舉行婚禮慶典了。之所以說是暫時,因為婚慶服務是剛需,大概率可以延期。


換句話說,今年第一季度不辦,可以延後到五六七八月份。因此,預測它們今年全年的訂單總量不一定會減少。


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疫情過後,婚慶行業會不會迎來新的增量?

這個問題的背景音是,受疫情影響,我們對家庭、伴侶以及生活中值得紀念的東西可能更重視,原本不打算辦的或者打算簡單辦婚禮的,可能打算辦隆重一點,或者想方設法辦得更有紀念意義。

  • 對於很多非剛需類的服務,短期內疫情會給它們帶來不可恢復的影響。從理性的角度,這是創始人重新審視業務發展新方向的時間點。


非剛需類:以攝影服務為例


我們另一家已投企業 VPhoto,它為各種各樣的線下活動提供雲攝影服務。儘管企業本身是高度互聯網化的,攝影動作和部分服務需要在線下完成。


與剛需類服務不同,VPhoto 所服務的客戶們原定的線下活動,有可能延期,也可能就真的取消了。毫無疑問短期內 VPhoto 的原有云攝影業務會受影響。


短期內,線下零售受到的影響大於線上零售


  • 剛需類零售短期受到影響,疫情過後會報復性反彈,可以恢復大半,甚至會激發新的需求。 (因為受到就業與收入影響而消失的需求除外。)


剛需類:以汽車零售為例


峰瑞在汽車零售領域投了兩家企業,花生好車、什馬出行。汽車行業已經處於低谷長達一年多,遇到疫情,它們的線下業務短期會受影響。但是,因為汽車消費是剛性需求,等疫情過去,這個領域大概率會迎來「報復性」反彈。


一方面,經歷了部分城市公共交通的階段性停擺,很多人突然意識到,沒有車是不方便的。另一方面,儘量避免乘搭交通工具成了抗疫時期的共識。疫情過後,除了之前積累的剛性需求會恢復性釋放之外,我預測會有一波因疫情影響而新激發的需求。


  • 非必需類零售短期內受到的影響會大一些,特別是產品和服務需要在線下交付的。

非剛需類:以咖啡、茶飲行業為例


相比汽車、日用品等剛需類商品,短期內,咖啡、茶飲這類可買可不買的非必需品受到的影響很大,特別是產品和服務需要在線下交付的。


然而,即便同在咖啡、茶飲行業,星巴克、喜茶的處境會比很多純線下咖啡店和茶飲店好,因為除了自提,它們還能外送 (產品交付通過線上完成)。也就是說,有線上能力的零售企業受到的衝擊會相對小一些。


線上其他行業,短期內,娛樂、社交行業增長最明顯


  • 佔時間長的甚至帶有輕社交功能的遊戲,廣受用戶青睞。


以王者榮耀為例,據 極光大數據 統計,其春節期間 (1月23日-29日)的 DAU 超過 1.09 億。


這是成年人短期在家不能外出,卻有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大家把更多時間用在了娛樂上。


需要思考的是,如果這些影響是因為短期的時間分配帶來的,那麼往長期看,大家的時間分配最終還是會回到正常。當大家不能像最近一樣每天花那麼多小時娛樂後,這對娛樂行業會帶來什麼影響?


考慮到無論是遊戲還是娛樂,都極大程度使用了視頻。所以,可以基本確定的是,即使大家時間分配迴歸正常,視頻相關的各種模式會越發成為主流。


  • 各種類型的社交在疫情之後也會獲得短期爆發。


和娛樂類似,社交的基數也同樣龐大,疫情過後,雖然我們會需要一段心理緩衝期,但是之後肯定會出現「報復性增長」,尤其是情感類社交領域。春節沒能赴的約,大概率會兌現甚至更甚,此外,因為在家悶著而被壓抑的社交需求會得到釋放,也會刺激線上線下的各類社交。


中長期的影響與機會


相比那些轉瞬即逝的機會,我們更應該關注疫情的中長期影響。即,疫情對人們的有些行為模式和心理所產生的影響或改變,會延續相當長一段時間,這會為許多行業帶來中長期的影響。


我們發現,因為近期大家待在家裡的時間更長,泡在網上的時間也更長,那些我們原來就信賴的商品和服務,我們用得更狠了,那些我們原來不太嘗試的商品和服務,我們主動被動嘗試了。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新的行為習慣和思想觀念在養成,與之相關的商品/服務品類和行業有了發展空間。


線上零售有了新的品類機會


  • 最典型的要屬生鮮


毫無疑問,之前線上售賣佔比不高的生鮮行業,疫情期間在線上有了爆發性增長。這不難理解,受疫情影響,用戶減少了出門頻次,將生鮮採購,尤其是買菜的行為由線下轉到了線上。


依據億邦動力的報道,叮咚買菜春節 7 天訂單量超 400 萬單;援引引證券日報報道,除夕到初八,每日優鮮實收交易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50%。


但是,有兩點,可能和大家想的不一樣。


一個是,除了線上,有供應鏈積累、有良好品牌的線下傳統商超,近期業績表現也很好。


聯商網報道,2020年1月,步步高超市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3%。中信建投提供的數據顯示:物美超市平日每天菜量約700噸,春節期間出現3倍增長;春節期間,永輝生活蔬菜備貨 20 萬份以上,是平時的 3 倍;同樣的,大潤發門店商品採購量同比增長 4-5 倍。

線下商超之所以好的一個原因是,按照傳統,線下商超在春節期間都持續營業,所以它們在商品供應、人員準備上,都更充分,儘管也遭遇了供不應求的情況。而互聯網零售企業,即便線上超市,在春節期間,因為物流和人員的原因,同場沒有做好持續營業的安排,因而可能更加措手不及。


另一個是,傳統零售轉型新零售、同時有線上線下能力的商超代表們更有競爭力。因為他們原本擁有的供應鏈能力和場景能力更強。我們看到,在蘋果 app store 的餐飲美食類裡,大潤發和多點都進了前5名 (肯定不是刷出來的),在 app store 下載總榜的前 100 名當中,有大潤發、永輝、多點,相信也不是刷出來的。


一個有待觀察的小話題:生鮮的爆發增長顯然是由於幾乎所有人都宅在家做飯造成,問題是大家恢復工作之後會如何?

  • 食品類消費可能會上新臺階

一種是現有大品牌的替代性解決方案。


以咖啡為例。平時街角樓下輕鬆可得的星巴克、瑞幸咖啡都喝不上了,咖啡的重度用戶們會做的,是去尋找替代品。對峰瑞天使輪項目三頓半咖啡這樣的線上品牌來說,就是難得的窗口期。


用戶嘗試後,只要認可它的口味還原度、體驗感、方便性以及價格,就可能帶來複購,用戶喝超速溶咖啡的習慣就可能延續。三頓半咖啡今年 1 月的訂單量與去年同期比,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另一種是升級後的方便類食品,特別是升級後,能滿足一人食場景的方便類食品。


在和我們交流的過程中,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說,「18% 的零食線上滲透率,可能會通過疫情被新教育;其次是經歷了品類升級的方便速食的崛起。」自熱小火鍋、升級後的速食拉麵和米粉,近一兩年頗受用戶青睞,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更甚,它們是宅家裡除了做飯之外的有效補充。


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這背後的挑戰是:生產型企業需要原材料才能生產加工,一是大家很難預見到這樣的特殊情況,二是廠家也很難在這麼短的週期裡組織足夠的存貨和物流能力,即便線上的用戶需求出現顯著上揚,也會出現線上需求難以全面滿足的情況。


這也讓線上零售行業更加意識到,無論是供應能力還是配送能力,歸根到底比拼的還是零售在長鏈條的全供應鏈效率。


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的發展,迎來了拐點,且會長期受益


教育和醫療行業有很強的相似性:用戶教育門檻較高、相對中低頻且專業。通過這次特殊的疫情,大量用戶主動或被迫接受並使用了在線教育和互聯網醫療,因而當下它們肯定迎來了足夠好的增長,並完成了用戶的初始教育過程。


但是,等到疫情過去,誰會是最長期受益的?


在我們看來,這主要比拼的是,誰真正提供了較好的教育和醫療價值,因而得到了用戶長期存留。


具體到教育行業,我們認為,最終能贏得用戶的公司符合如下特徵:互聯網化程度高、用戶體驗好,利用了時間的碎片化、更智能化更自動化、顯著提高效率。這會是峰瑞投的在線教育公司洋蔥學院、扇貝、迷鹿音樂等公司的機會。


相反,那些短期的應急解決方案、跟線下教育差別不大,只是短期利用了特殊時期時間和地點便利、且很佔時間的解決方案,用戶留存度將有限或者大打折扣。娛樂業也是一樣。


在線醫療短期內受益,主要是因為解決了大家當下「頭疼腦熱」避免去醫院轉而在網上尋求專業意見的問題。


最終會沉澱出來的好企業,一定是那些可以面向廣大家庭、互聯網化程度高、具有專業意見、與此同時對中國稀缺的醫療和診療資源能起到分流作用,並顯著提高效率的醫療企業。


峰瑞投資的母嬰在線平臺十月呵護與在線視頻全科醫生和緩醫療都符合這些特徵。和緩醫療自己培訓全科醫生,對現有醫療資源佔用少,提供面向家庭的醫療服務。十月呵護提供在線母嬰問診服務,具有分診和轉診的功能,提升了現有醫療系統的效率。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健康保健相關行業會變好


經歷這次疫情,我們的健康保健意識會顯著提高,這將帶來兩類機會。


  • 健身鍛鍊行業與主打健康概念的食品飲料行業,有發展空間。


受疫情影響,大家更重視通過鍛鍊提高免疫力,再加上因為在家時間長,為了迎接春夏季的減肥需求會提前到來,普及範圍也會更大。


此外,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不限於食品飲料的各類對健康有輔助的行業,也將迎來發展空間。例如,更短保質期的產品,更環保健康的產品包裝。


  • 保險行業會迎來一波增長。


這主要是因為突發的醫療公共衛生事件對人們心理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公眾自身保護意識的提高。


▍遠程辦公相關,將迎來從技術到應用層面各種各樣的機會

遠程辦公是近期的流行詞。毫無疑問,經過大家對各種線上遠程辦公模式的探索,最終那些既能節約成本又能提高效率的服務與應用能夠脫穎而出,給這一領域帶來從技術到應用層面的各種變化。


重點說我們近期觀察到的 3 個現象。


一是,遠程辦公相關,在中國已經出現了平臺,所以更多的企業服務機會是做 isv (平臺上的獨立服務提供商)。比如,峰瑞已投企業、智能化背調服務機構 i背調,接入釘釘後,獲得了更快的增長。當然平臺型公司的形成,也會很快涉及到創業企業站隊的問題。


二是,體驗遠程辦公各類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一些基礎設施和底層技術上的挑戰和問題也暴露出來,比如視頻電話不穩定、網絡卡頓,等等。這意味著,能提供更好的底層技術服務的企業能有機會。


峰瑞已投企業光速已來正在這個領域發力,它做的是基於通訊傳輸的底層協議和功能來優化的數據傳輸服務,可以有效的解決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行業在跨區域、跨國、跨網絡運營商的複雜網絡情況下,大量用戶實時進行大量數據維度 (比如音視頻)的交互問題。


三是,各種細分場景下真正好用的互聯網化的遠程協同工具,也是會長期發展的方向。比如,產品經理遠程協作工具墨刀,之前已經盈利而且有較大的用戶基礎,在這次疫情中也獲得了很好的增長。玉符也是一樣,當我們在使用的在線工具和產品越來越多,統一 ID 這件事就變成很重要。


機器代人,會得到更多的重視


受疫情影響,特殊時期開工難、找人難以及人力成本高,製造業和服務業採用自動化的意願和範圍都會增加。我和幾家做自動化的已投公司創始人交流時,他們也印證了這一點。


無人機一飛智控創始人齊俊桐堅持認為,後續無人系統會越來越重要,無人機技術是個平臺通吃的機會,下力氣把飛行平臺做好是最根本的。

翼菲自動化創始人張賽說,「這次疫情會讓更多企業意識到自動化產線和無人工廠的重要性。短期看,疫情之後,極有可能會有一波自動化改造和趕工生產的浪潮,和疫情相關的包括醫療用品和試劑生產自動化。」


幾個開放性的問題


之所以說是「開放性問題」,是因為以下幾個行業我們確實在過往的投資中涉及較少。我把它們單拎出來,期待能與在行業里長期浸潤的創始人、行業專家交流請教。


短期受挫嚴重的旅遊行業,接下來會往哪個方向發展?


目前,旅遊業受影響最直接的是出境遊和酒店業,因為限制了出行。對從業者來說,當下是很難熬的。


不過,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得更遠,我的初步判斷是,疫情過去後,旅遊業也會出現所謂的「報復性反彈」。


除了經歷災難後的「及時行樂」的心理在發揮作用,如果疫情結束得早,可能五一時期的旅遊會比預期的增量更多。當然,具體而言,還要取決於疫情的持續時間和報復性消費產生的實際情況。


除了報復性增長,想與大家探討的是,這次疫情會不會加速旅遊行業從跟團遊向半自助遊演進?


原本過渡到這種半自助遊形式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它更多地由互聯網來做出旅遊決策。那麼,經過這次疫情,人們心理上對組團遊的顧慮,再加上報復性消費更多還是來自年輕人 (互聯網原住民),半自助遊這種模式可能是更多人願意嘗試的。


疫情結束之後,在家做飯的行為還會延續嗎?


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段時間有一個很大的生活習慣轉變:把所有的餐廳消費全都轉到家裡了,基本上大家都已經在家持續做了兩三個禮拜的飯了。

等到疫情結束生活迴歸正軌,我們是會迴歸到原來的「餐廳+外賣」形式,還是說部分延續在家自己做飯?


如果說增加了在家吃飯,可能餐廳外賣和堂食都會受影響,換一個角度,它是否會推動食品供應鏈更多的發展?比如線上賣菜、賣淨菜與預製品。以前這兩種模式都不容易,尤其是後一種太難,因為中國的外賣太發達了。


餐飲供應鏈品牌信良記創始人李劍和我交流時提到,新良記目前的很多經銷商和購買方主要是餐廳,最近它們發現 to C 平臺上的銷量起來得很快,正在加緊推進超市、到家等業務。畢竟,我們恢復到聚餐還有一段時間,而忙碌的上班族顯然沒有太多時間或者懶得買菜洗菜切菜,購買準成品可能會是一個選擇。

還有一個緊跟著的小問題,如果是賣淨菜和預製品,這又會是誰的機會?


理論上講,餐廳做會比超市做更合理。超市如果要賣預製品,它需要委託工廠單獨加工,這裡面其實有不好控制的因素。餐廳就不一樣了,它一般只有一個半或者兩個繁忙時段,那剩下的時間後廚是沒事幹的。無論你是中央廚房還是後廚,它都是會把買回來的鮮菜洗淨後分成一份一份的,甚至是連調料都歸好類,比如一份宮保雞丁、一份魚香肉絲這樣,這是自然動作。


這段時間,我們已經看到一些餐飲店為了出囤貨,在小區門口賣起了菜。雖然目前沒能形成什麼趨勢和拐點,未來還是很值得探究的。


靈活用工,會不會迎來一個小拐點?


前段時間,大家應該都注意到了一則新聞:2月5日,有媒體報道,將有 1000 多名上海西貝的員工去盒馬「臨時上班」。據盒馬介紹,除了西貝外,還有來自雲海餚、蜀大俠、望湘園、奈雪、探魚等 30 多家餐企員工到盒馬「上班」。


他們以臨時外借的形式與盒馬達成人員用工合作,以緩解餐飲行業受疫情影響人員閒置與人力成本的問題,也解決商超生活消費行業特殊時期因需求增長而導致的人力不足。

這則新聞背後,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這種應急產生的「靈活用工」和「人力資源外包」新型用工模式,在中國會不會在日後被更廣泛延用呢?

發達國家的「靈活用工」僱傭模式已經十分成熟。2017年,CIETT的一項調查報告就顯示,日本「靈活用工」在人力資源行業中佔比已到 40%,美國排名第二,佔比 34%,而法、德、意等歐洲國家「靈活用工」的佔比均超過 30%。但那時中國的佔比僅為 9%。


互聯網也加速了「靈活用工」經濟的發展。伴隨著Uber/Airbnb 等共享經濟的湧現,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零工經濟。


當線下商業受到衝擊,線下的商業地產會如何洗牌?這是誰的機會?


伴隨著城鎮化的進行,始於 1998 年的商品房改革在運行了幾年後,住宅地產和商業地產都開始下沉,從一線城市到二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再到縣城。現在,一二三四線城市的商業房地產都經歷了至少一輪漲價,零售項目去到線下的時候,已經沒有房地產紅利了,它們需要有足夠高的效率。

那麼,當疫情給線下商業帶來衝擊,那些客流銳減、損失慘重的線下商業退場,這會是誰的機會?關於線下店,它又回到了兩個問題:為什麼用戶要去線下,什麼品類能帶客到店?


2020年資本市場展望


2020 年是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為了保證經濟增長,國家已經逐步出臺財政與貨幣政策來拉動經濟。這將對創投市場帶來兩個影響:


中小企業得到更多的扶助。


應該會有更多的政策惠及中小企業,比如更多的面向中小企業的銀行貸款,幫助中小企業,尤其是受疫情影響的企業解決融資問題。


我們調研被投企業的過程中發現,增加資金保障確實是當下企業們最關注的問題。有些企業還因疫情調整了原本的融資計劃,有 5 家企業明確表示「預計融資要推後」,以及「年前溝通的投資人現在改為線上見了」。


峰瑞也在努力幫助已投企業爭取更多的政策優惠,提供融資支持。目前,我們已經統計了已投企業的融資需求,除了尋找下一輪投資方,我們也接洽了平安銀行、杭州銀行等金融機構,與它們達成合作意向,幫助被投企業獲得信貸服務。


假定國家經濟刺激政策得以進一步惠及二級市場,到今年下半年,一級市場也會受此帶動而回暖。


因為資本市場直接跟錢相關,所以它的反饋往往最直接。從這幾天股市的表現來看,不管是 A 股還是港股,鼠年的頭幾個交易日,都是先下跌然後立刻反彈。這可以視作用股價「表態」,認為疫情對經濟有影響,但應該是短期的。


國家已經推出了不少財政和貨幣政策,按照過去與現在國家的支持意願來看,最後都會更多地指向中小企業和直接融資 (資本市場、一二級市場等)。相信到了下半年,隨著疫情結束經濟恢復,這些政策很有可能首先帶動二級市場上好公司的良好表現,並最終從二級市場傳導到一級市場,使得一級市場變得更熱。


同時,國家這些積極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可能也會使得一二級市場的「錢」變得更多起來,這也能進一步推動一級市場轉暖。


寫在最後:相信經過這次疫情,每個人都會更重視健康,更敬畏生命;更珍視家庭的溫暖,更珍惜自己的工作;也更理解困難以及正在經歷困難的其他人。


也相信經過這次疫情,會有越來越多的產業與企業會加速並深化數字化進程,這將帶來極大的效率提升,也將在疫情復甦後給各行業在全世界範圍內帶來更多的競爭機會。

無論討論了多少危機中的「機會」,此刻我們仍在疫情中,讓我們一起,勇敢面對。


開悟科技


感謝大家的回答,確實是這樣的疫情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思考,我也分享一下我的想法,我覺得疫情加速了時代的發展,那麼我們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呢?我覺得在五六十年代的時候,國力微弱,以勞動生產為主,社會主要生產力是勞動力。就稱之為勞動力時代吧。到了八九十年代的時候,計劃生育,對外改革開放,工業技術是社會的主要生產力,就稱為工業技術時代吧!2000年中國入世,大力發展經濟,03年非典,實現了互聯網的應用,可以說科技和經濟聯繫到了一起走進了家庭,我們稱為科技時代吧!而如今,Ai智能,5G,量子應用,物聯網,一系列的新名詞走進人們的生活,大量的新知識湧入我們的腦海,我想現在的時代應該是知識代。勞動力時代崇尚吃苦耐勞,技術時代要有匠心精神,科技時代要有專業力,知識時代我想需要的是創新!


小宇鴿


疫情仍在持續。關於這次新冠疫情的影響,一個意外的結果是,中國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應用得到了一次涉及人群極廣的下沉。

因為疫情防控過程中,宅在家裡是有效的、被鼓勵的措施。所以,各線城市的人每天都有足夠長的時間(可能超過 10 小時)使用各種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產品。尤其是,低線和下沉市場在封閉和宅的執行上更堅決和徹底,這將顯著減小各線城市消費者使用互聯網的習慣差異,用戶們都會變得更有判斷力。

作為結果,疫情過後,所謂的下沉紅利將很難再被特定公司所保有或者獨有,因為它本質上是由信息不對稱與用戶成熟度差異帶來的。

與此同時,疫情使一些專業性強、門檻高的低頻高價值應用得到了「強制轉化」,包括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遠程辦公,等等。

從某種意義上,經過這次疫情,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將開始進入「好公司」的新時代。那些真正創造好產品、好服務、好內容,受人尊重的好公司們,會因為各線城市消費者的認知差被拉平、都變得成熟「見多識廣」,進而被更大規模的消費人群接受、認可,和喜歡。

對於非(移動)互聯網行業相關的公司,疫情是一次對公司組織能力、文化和凝聚力的考驗,尤其是創始人面對突發問題時的趨勢判斷能力、調整能力甚至價值觀念的分水嶺。經此一「疫」,在困難中能形成向心力、協力向前的「好公司」,會在之後獲得更快的恢復、更好的發展。

以下,我們將就我們從始終在一線的創始人們交流所獲得的信息以及我們內部的討論與思考,來探討一下:

100 餘位創始人如何看待疫情影響

疫情帶來的短期困境與影響

疫情帶來的長期機會與影響

關於 2020 年資本市場展望

100 餘位創始人如何看待疫情影響

疫情帶來的短期困境與影響

疫情帶來的長期機會與影響

關於 2020 年資本市場展望

01

一線調研

100 餘位創始人如何看待疫情影響?

疫情仍然籠罩著我們。2 月 3 日,我們在線開工的第一件事,就是請每一位投資同事與自己負責的已投企業創始人深入交流,瞭解 CEO 與公司的狀態、面對疫情他們如何應對,以及有什麼是我們能幫忙的。我們的小調研覆蓋了 100 多家企業,結果是:

絕大多數 CEO 都在重新審視自己的商業模式並做出積極調整。用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的話,「儘管不情願,但是危中有機,恰是考驗,企業對社會最大的履責,就是在任何艱難條件下能夠經營好企業。」

超過 20% 的創始人試圖從困局中找到新的思路和突破口。在和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我們聽到了「可能會倒逼 SaaS 發展」、「迎來需求增長,用戶習慣被培養」、「我們看到了一個新的方向」、「短期受挫,中期利好」……

風險突如其來,思考如何不只是「活下去」,而是從「危」中窺「機」,這是優秀創業者該有的姿態和動作。

不過,確實有超過 30% 的被投企業坦言受到疫情的不利影響。這沒有什麼好遮掩的。

目前,疫情帶來的較為突出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生產、物流快遞、服務等關鍵環節,主要是由活動範圍受限和延遲復工等因素帶來的。

具體而言,眼下創始人們短期心焦的是復工:「看樣子 2 月底開工都懸」、「園區封了,我們在努力申請復工」,而產業鏈上下游的延遲復工,則會影響項目進度:「大客戶就在武漢,測試產品的時間可能延後」、「供應商開工較晚,影響產品交付」;10 餘家被投企業受物流運輸影響,延遲了給客戶交付產品:「美國海關卡住貨物不讓入關」、「國際訂單延遲交貨, 要優先補齊, 否則面臨罰款」;8 家被投企業還在適應線上辦公:「遠程只能完成 60% 到 70% 的工作」、「辦公效率下降不少」。

02

疫情如何影響商業?

基於創始人們來自一線的聲音以及我們內部的初步思考,一個結論是,疫情對商業的影響,主要是通過物理上的政策和心理上的影響帶來的。

物理上的政策,主要是出於避免疫情擴散的目的,限制人們的活動範圍,包括鼓勵宅在家、少聚會,並延後上班/開學時間等。

心理上的影響,我們應該都能體會到,相比 SARS 爆發的 2003 年,當下社交媒體已經十分發達,不論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信息傳播的廣度和速度都史無前例,因而對公眾情緒的影響直接且猛烈。

因此,思考疫情對商業的影響,邏輯上要看兩件事:一是疫情改變了哪些行為,二是疫情改變了哪些心理。至於疫情影響到底是短期還是中長期,這取決於疫情對行為和心理的影響是短期的,還是持續性的。

03

疫情帶來的短期困境與影響

短期來看,目前疫情對行業的影響程度如下:線下服務行業>線下零售行業>線上零售行業>線上的其他行業。

▍線下服務行業是眼下受到衝擊最嚴重的行業

眼下受到重創的是那些產生聚集類行為的線下服務業,比如大家都已經看到的餐飲業。餐飲是我們投得相對較少的,我們拿其他相對熟悉的行業來分析。

對於有些剛性需求,即便短期受影響,總量最終不會少。因為,存量會延期兌現,甚至會帶來增量。

對於有些剛性需求,即便短期受影響,總量最終不會少。因為,存量會延期兌現,甚至會帶來增量。

剛需類:以婚慶服務為例

美薇亭第一季度的訂單暫時取消了大半。沒辦法,今年 4 月之前大概率不會有什麼人舉行婚禮慶典了。之所以說是暫時,因為婚慶服務是剛需,大概率可以延期。

換句話說,今年第一季度不辦,可以延後到五六七八月份。因此,預測它們今年全年的訂單總量不一定會減少。

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疫情過後,婚慶行業會不會迎來新的增量?

這個問題的背景音是,受疫情影響,我們對家庭、伴侶以及生活中值得紀念的東西可能更重視,原本不打算辦的或者打算簡單辦婚禮的,可能打算辦隆重一點,或者想方設法辦得更有紀念意義。

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疫情過後,婚慶行業會不會迎來新的增量?

這個問題的背景音是,受疫情影響,我們對家庭、伴侶以及生活中值得紀念的東西可能更重視,原本不打算辦的或者打算簡單辦婚禮的,可能打算辦隆重一點,或者想方設法辦得更有紀念意義。

對於很多非剛需類的服務,短期內疫情會給它們帶來不可恢復的影響。從理性的角度,這是創始人重新審視業務發展新方向的時間點。

對於很多非剛需類的服務,短期內疫情會給它們帶來不可恢復的影響。從理性的角度,這是創始人重新審視業務發展新方向的時間點。

非剛需類:以攝影服務為例

以VPhoto為例,它為各種各樣的線下活動提供雲攝影服務。儘管企業本身是高度互聯網化的,攝影動作和部分服務需要在線下完成。

與剛需類服務不同,VPhoto 所服務的客戶們原定的線下活動,有可能延期,也可能就真的取消了。毫無疑問短期內 VPhoto 的原有云攝影業務會受影響。

好在創始人已經在思考如何開發符合趨勢的新業務了。他們看到了短視頻內容消費的快速增長,這是中長期的趨勢,然而視頻素材的優質供給仍然稀缺。VPhoto 決定利用過往積累的素材、視頻編輯識別技術,以及過往合作的攝影師資源,探索短視頻內容製作。

▍短期內,線下零售受到的影響大於線上零售

剛需類零售短期受到影響,疫情過後會報復性反彈,可以恢復大半,甚至會激發新的需求。(因為受到就業與收入影響而消失的需求除外。)

剛需類零售短期受到影響,疫情過後會報復性反彈,可以恢復大半,甚至會激發新的需求。(因為受到就業與收入影響而消失的需求除外。)

剛需類:以汽車零售為例

汽車行業已經處於低谷長達一年多,遇到疫情,它們的線下業務短期會受影響。但是,因為汽車消費是剛性需求,等疫情過去,這個領域大概率會迎來「報復性」反彈。

一方面,經歷了部分城市公共交通的階段性停擺,很多人突然意識到,沒有車是不方便的。另一方面,儘量避免乘搭交通工具成了抗疫時期的共識。疫情過後,除了之前積累的剛性需求會恢復性釋放之外,我預測會有一波因疫情影響而新激發的需求。

非必需類零售短期內受到的影響會大一些,特別是產品和服務需要在線下交付的。

非必需類零售短期內受到的影響會大一些,特別是產品和服務需要在線下交付的。

非剛需類:以咖啡、茶飲行業為例

相比汽車、日用品等剛需類商品,短期內,咖啡、茶飲這類可買可不買的非必需品受到的影響很大,特別是產品和服務需要在線下交付的。

然而,即便同在咖啡、茶飲行業,星巴克、喜茶的處境會比很多純線下咖啡店和茶飲店好,因為除了自提,它們還能外送(產品交付通過線上完成)。也就是說,有線上能力的零售企業受到的衝擊會相對小一些。

▍線上其他行業,短期內,娛樂、社交行業增長最明顯

佔時間長的甚至帶有輕社交功能的遊戲,廣受用戶青睞。

佔時間長的甚至帶有輕社交功能的遊戲,廣受用戶青睞。

以王者榮耀為例,據極光大數據 統計,其春節期間(1月23日-29日)的 DAU 超過 1.09 億。

這是成年人短期在家不能外出,卻有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大家把更多時間用在了娛樂上。

需要思考的是,如果這些影響是因為短期的時間分配帶來的,那麼往長期看,大家的時間分配最終還是會回到正常。當大家不能像最近一樣每天花那麼多小時娛樂後,這對娛樂行業會帶來什麼影響?

需要思考的是,如果這些影響是因為短期的時間分配帶來的,那麼往長期看,大家的時間分配最終還是會回到正常。當大家不能像最近一樣每天花那麼多小時娛樂後,這對娛樂行業會帶來什麼影響?

考慮到無論是遊戲還是娛樂,都極大程度使用了視頻。所以,可以基本確定的是,即使大家時間分配迴歸正常,視頻相關的各種模式會越發成為主流。

各種類型的社交在疫情之後也會獲得短期爆發。

各種類型的社交在疫情之後也會獲得短期爆發。

和娛樂類似,社交的基數也同樣龐大,疫情過後,雖然我們會需要一段心理緩衝期,但是之後肯定會出現「報復性增長」,尤其是情感類社交領域。春節沒能赴的約,大概率會兌現甚至更甚,此外,因為在家悶著而被壓抑的社交需求會得到釋放,也會刺激線上線下的各類社交。

04

中長期的影響與機會

相比那些轉瞬即逝的機會,我們更應該關注疫情的中長期影響。即,疫情對人們的有些行為模式和心理所產生的影響或改變,會延續相當長一段時間,這會為許多行業帶來中長期的影響。

我們發現,因為近期大家待在家裡的時間更長,泡在網上的時間也更長,那些我們原來就信賴的商品和服務,我們用得更狠了,那些我們原來不太嘗試的商品和服務,我們主動被動嘗試了。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新的行為習慣和思想觀念在養成,與之相關的商品/服務品類和行業有了發展空間。

▍線上零售有了新的品類機會

最典型的要屬生鮮

最典型的要屬生鮮

毫無疑問,之前線上售賣佔比不高的生鮮行業,疫情期間在線上有了爆發性增長。這不難理解,受疫情影響,用戶減少了出門頻次,將生鮮採購,尤其是買菜的行為由線下轉到了線上。

依據億邦動力的報道,叮咚買菜春節 7 天訂單量超 400 萬單;援引引證券日報報道,除夕到初八,每日優鮮實收交易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50%。

但是,有兩點,可能和大家想的不一樣。

一個是,除了線上,有供應鏈積累、有良好品牌的線下傳統商超,近期業績表現也很好。

聯商網報道,2020年1月,步步高超市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3%。中信建投提供的數據顯示:物美超市平日每天菜量約700噸,春節期間出現3倍增長;春節期間,永輝生活蔬菜備貨 20 萬份以上,是平時的 3 倍;同樣的,大潤發門店商品採購量同比增長 4-5 倍。

線下商超之所以好的一個原因是,按照傳統,線下商超在春節期間都持續營業,所以它們在商品供應、人員準備上,都更充分,儘管也遭遇了供不應求的情況。而互聯網零售企業,即便線上超市,在春節期間,因為物流和人員的原因,同場沒有做好持續營業的安排,因而可能更加措手不及。

另一個是,傳統零售轉型新零售、同時有線上線下能力的商超代表們更有競爭力。因為他們原本擁有的供應鏈能力和場景能力更強。我們看到,在蘋果 app store 的餐飲美食類裡,大潤發和多點都進了前5名(肯定不是刷出來的),在 app store 下載總榜的前 100 名當中,有大潤發、永輝、多點,相信也不是刷出來的。

一個有待觀察的小話題:生鮮的爆發增長顯然是由於幾乎所有人都宅在家做飯造成,問題是大家恢復工作之後會如何?

一個有待觀察的小話題:生鮮的爆發增長顯然是由於幾乎所有人都宅在家做飯造成,問題是大家恢復工作之後會如何?

食品類消費可能會上新臺階

食品類消費可能會上新臺階

一種是現有大品牌的替代性解決方案。

以咖啡為例。平時街角樓下輕鬆可得的星巴克、瑞幸咖啡都喝不上了,咖啡的重度用戶們會做的,是去尋找替代品。對於線上品牌來說,就是難得的窗口期。

用戶嘗試後,只要認可它的口味還原度、體驗感、方便性以及價格,就可能帶來複購,用戶喝超速溶咖啡的習慣就可能延續。

另一種是升級後的方便類食品,特別是升級後,能滿足一人食場景的方便類食品。

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說,「18% 的零食線上滲透率,可能會通過疫情被新教育;其次是經歷了品類升級的方便速食的崛起。」自熱小火鍋、升級後的速食拉麵和米粉,近一兩年頗受用戶青睞,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更甚,它們是宅家裡除了做飯之外的有效補充。

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這背後的挑戰是:生產型企業需要原材料才能生產加工,一是大家很難預見到這樣的特殊情況,二是廠家也很難在這麼短的週期裡組織足夠的存貨和物流能力,即便線上的用戶需求出現顯著上揚,也會出現線上需求難以全面滿足的情況。

這也讓線上零售行業更加意識到,無論是供應能力還是配送能力,歸根到底比拼的還是零售在長鏈條的全供應鏈效率。

▍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的發展,迎來了拐點,且會長期受益

教育和醫療行業有很強的相似性:用戶教育門檻較高、相對中低頻且專業。通過這次特殊的疫情,大量用戶主動或被迫接受並使用了在線教育和互聯網醫療,因而當下它們肯定迎來了足夠好的增長,並完成了用戶的初始教育過程。

但是,等到疫情過去,誰會是最長期受益的?

在我們看來,這主要比拼的是,誰真正提供了較好的教育和醫療價值,因而得到了用戶長期存留。

具體到教育行業,我們認為,最終能贏得用戶的公司符合如下特徵:互聯網化程度高、用戶體驗好,利用了時間的碎片化、更智能化更自動化、顯著提高效率。

相反,那些短期的應急解決方案、跟線下教育差別不大,只是短期利用了特殊時期時間和地點便利、且很佔時間的解決方案,用戶留存度將有限或者大打折扣。娛樂業也是一樣。

在線醫療短期內受益,主要是因為解決了大家當下「頭疼腦熱」避免去醫院轉而在網上尋求專業意見的問題。

最終會沉澱出來的好企業,一定是那些可以面向廣大家庭、互聯網化程度高、具有專業意見、與此同時對中國稀缺的醫療和診療資源能起到分流作用,並顯著提高效率的醫療企業。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健康保健相關行業會變好

經歷這次疫情,我們的健康保健意識會顯著提高,這將帶來兩類機會。

健身鍛鍊行業與主打健康概念的食品飲料行業,有發展空間。

健身鍛鍊行業與主打健康概念的食品飲料行業,有發展空間。

受疫情影響,大家更重視通過鍛鍊提高免疫力,再加上因為在家時間長,為了迎接春夏季的減肥需求會提前到來,普及範圍也會更大。

此外,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不限於食品飲料的各類對健康有輔助的行業,也將迎來發展空間。例如,更短保質期的產品,更環保健康的產品包裝。

保險行業會迎來一波增長。

保險行業會迎來一波增長。

這主要是因為突發的醫療公共衛生事件對人們心理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公眾自身保護意識的提高。

▍遠程辦公相關,將迎來從技術到應用層面各種各樣的機會

遠程辦公是近期的流行詞。毫無疑問,經過大家對各種線上遠程辦公模式的探索,最終那些既能節約成本又能提高效率的服務與應用能夠脫穎而出,給這一領域帶來從技術到應用層面的各種變化。

重點說我們近期觀察到的 3 個現象。

一是,遠程辦公相關,在中國已經出現了平臺,所以更多的企業服務機會是做 isv(平臺上的獨立服務提供商)。比如,峰瑞已投企業、智能化背調服務機構 i背調,接入釘釘後,獲得了更快的增長。當然平臺型公司的形成,也會很快涉及到創業企業站隊的問題。

二是,體驗遠程辦公各類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一些基礎設施和底層技術上的挑戰和問題也暴露出來,比如視頻電話不穩定、網絡卡頓,等等。這意味著,能提供更好的底層技術服務的企業能有機會。

三是,各種細分場景下真正好用的互聯網化的遠程協同工具,也是會長期發展的方向。比如,產品經理遠程協作工具墨刀,之前已經盈利而且有較大的用戶基礎,在這次疫情中也獲得了很好的增長。玉符也是一樣,當我們在使用的在線工具和產品越來越多,統一 ID 這件事就變成很重要。

▍機器代人,會得到更多的重視

受疫情影響,特殊時期開工難、找人難以及人力成本高,製造業和服務業採用自動化的意願和範圍都會增加。我和幾家做自動化的已投公司創始人交流時,他們也印證了這一點。

無人機一飛智控創始人齊俊桐堅持認為,後續無人系統會越來越重要,無人機技術是個平臺通吃的機會,下力氣把飛行平臺做好是最根本的。

翼菲自動化創始人張賽說,「這次疫情會讓更多企業意識到自動化產線和無人工廠的重要性。短期看,疫情之後,極有可能會有一波自動化改造和趕工生產的浪潮,和疫情相關的包括醫療用品和試劑生產自動化。」

05

幾個開放性的問題

之所以說是「開放性問題」,是因為以下幾個行業我們確實在過往的投資中涉及較少。我把它們單拎出來,期待能與在行業里長期浸潤的創始人、行業專家交流請教。

▍短期受挫嚴重的旅遊行業,接下來會往哪個方向發展?

目前,旅遊業受影響最直接的是出境遊和酒店業,因為限制了出行。對從業者來說,當下是很難熬的。

不過,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得更遠,我的初步判斷是,疫情過去後,旅遊業也會出現所謂的「報復性反彈」。

除了經歷災難後的「及時行樂」的心理在發揮作用,如果疫情結束得早,可能五一時期的旅遊會比預期的增量更多。當然,具體而言,還要取決於疫情的持續時間和報復性消費產生的實際情況。

除了報復性增長,想與大家探討的是,這次疫情會不會加速旅遊行業從跟團遊向半自助遊演進?

除了報復性增長,想與大家探討的是,這次疫情會不會加速旅遊行業從跟團遊向半自助遊演進?

原本過渡到這種半自助遊形式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它更多地由互聯網來做出旅遊決策。那麼,經過這次疫情,人們心理上對組團遊的顧慮,再加上報復性消費更多還是來自年輕人(互聯網原住民),半自助遊這種模式可能是更多人願意嘗試的。

▍疫情結束之後,在家做飯的行為還會延續嗎?

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段時間有一個很大的生活習慣轉變:把所有的餐廳消費全都轉到家裡了,基本上大家都已經在家持續做了兩三個禮拜的飯了。

等到疫情結束生活迴歸正軌,我們是會迴歸到原來的「餐廳+外賣」形式,還是說部分延續在家自己做飯?

如果說增加了在家吃飯,可能餐廳外賣和堂食都會受影響,換一個角度,它是否會推動食品供應鏈更多的發展?比如線上賣菜、賣淨菜與預製品。以前這兩種模式都不容易,尤其是後一種太難,因為中國的外賣太發達了。

如果說增加了在家吃飯,可能餐廳外賣和堂食都會受影響,換一個角度,它是否會推動食品供應鏈更多的發展?比如線上賣菜、賣淨菜與預製品。以前這兩種模式都不容易,尤其是後一種太難,因為中國的外賣太發達了。

餐飲供應鏈品牌信良記創始人李劍提到,新良記目前的很多經銷商和購買方主要是餐廳,最近它們發現 to C 平臺上的銷量起來得很快,正在加緊推進超市、到家等業務。畢竟,我們恢復到聚餐還有一段時間,而忙碌的上班族顯然沒有太多時間或者懶得買菜洗菜切菜,購買準成品可能會是一個選擇。

還有一個緊跟著的小問題,如果是賣淨菜和預製品,這又會是誰的機會?

還有一個緊跟著的小問題,如果是賣淨菜和預製品,這又會是誰的機會?

理論上講,餐廳做會比超市做更合理。超市如果要賣預製品,它需要委託工廠單獨加工,這裡面其實有不好控制的因素。餐廳就不一樣了,它一般只有一個半或者兩個繁忙時段,那剩下的時間後廚是沒事幹的。無論你是中央廚房還是後廚,它都是會把買回來的鮮菜洗淨後分成一份一份的,甚至是連調料都歸好類,比如一份宮保雞丁、一份魚香肉絲這樣,這是自然動作。

這段時間,我們已經看到一些餐飲店為了出囤貨,在小區門口賣起了菜。雖然目前沒能形成什麼趨勢和拐點,未來還是很值得探究的。

▍靈活用工,會不會迎來一個小拐點?

前段時間,大家應該都注意到了一則新聞:2月5日,有媒體報道,將有 1000 多名上海西貝的員工去盒馬「臨時上班」。據盒馬介紹,除了西貝外,還有來自雲海餚、蜀大俠、望湘園、奈雪、探魚等 30 多家餐企員工到盒馬「上班」。

他們以臨時外借的形式與盒馬達成人員用工合作,以緩解餐飲行業受疫情影響人員閒置與人力成本的問題,也解決商超生活消費行業特殊時期因需求增長而導致的人力不足。

這則新聞背後,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這種應急產生的「靈活用工」和「人力資源外包」新型用工模式,在中國會不會在日後被更廣泛延用呢?

這則新聞背後,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這種應急產生的「靈活用工」和「人力資源外包」新型用工模式,在中國會不會在日後被更廣泛延用呢?

發達國家的「靈活用工」僱傭模式已經十分成熟。2017年,CIETT的一項調查報告就顯示,日本「靈活用工」在人力資源行業中佔比已到 40%,美國排名第二,佔比 34%,而法、德、意等歐洲國家「靈活用工」的佔比均超過 30%。但那時中國的佔比僅為 9%。

互聯網也加速了「靈活用工」經濟的發展。伴隨著Uber/Airbnb 等共享經濟的湧現,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零工經濟。

▍當線下商業受到衝擊,線下的商業地產會如何洗牌?這是誰的機會?

伴隨著城鎮化的進行,始於 1998 年的商品房改革在運行了幾年後,住宅地產和商業地產都開始下沉,從一線城市到二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再到縣城。現在,一二三四線城市的商業房地產都經歷了至少一輪漲價,零售項目去到線下的時候,已經沒有房地產紅利了,它們需要有足夠高的效率。

那麼,當疫情給線下商業帶來衝擊,那些客流銳減、損失慘重的線下商業退場,這會是誰的機會?關於線下店,它又回到了兩個問題:為什麼用戶要去線下,什麼品類能帶客到店?

那麼,當疫情給線下商業帶來衝擊,那些客流銳減、損失慘重的線下商業退場,這會是誰的機會?關於線下店,它又回到了兩個問題:為什麼用戶要去線下,什麼品類能帶客到店?

06

2020年資本市場展望

2020 年是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為了保證經濟增長,國家已經逐步出臺財政與貨幣政策來拉動經濟。這將對創投市場帶來兩個影響:

▍中小企業得到更多的扶助。

應該會有更多的政策惠及中小企業,比如更多的面向中小企業的銀行貸款,幫助中小企業,尤其是受疫情影響的企業解決融資問題。

我們調研被投企業的過程中發現,增加資金保障確實是當下企業們最關注的問題。有些企業還因疫情調整了原本的融資計劃,有 5 家企業明確表示「預計融資要推後」,以及「年前溝通的投資人現在改為線上見了」。

▍假定國家經濟刺激政策得以進一步惠及二級市場,到今年下半年,一級市場也會受此帶動而回暖。

因為資本市場直接跟錢相關,所以它的反饋往往最直接。從這幾天股市的表現來看,不管是 A 股還是港股,鼠年的頭幾個交易日,都是先下跌然後立刻反彈。這可以視作用股價「表態」,認為疫情對經濟有影響,但應該是短期的。

國家已經推出了不少財政和貨幣政策,按照過去與現在國家的支持意願來看,最後都會更多地指向中小企業和直接融資(資本市場、一二級市場等)。相信到了下半年,隨著疫情結束經濟恢復,這些政策很有可能首先帶動二級市場上好公司的良好表現,並最終從二級市場傳導到一級市場,使得一級市場變得更熱。

同時,國家這些積極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可能也會使得一二級市場的「錢」變得更多起來,這也能進一步推動一級市場轉暖。

寫在最後:相信經過這次疫情,每個人都會更重視健康,更敬畏生命;更珍視家庭的溫暖,更珍惜自己的工作;也更理解困難以及正在經歷困難的其他人。

也相信經過這次疫情,會有越來越多的產業與企業會加速並深化數字化進程,這將帶來極大的效率提升,也將在疫情復甦後給各行業在全世界範圍內帶來更多的競爭機會。

無論討論了多少危機中的「機會」,此刻我們仍在疫情中,讓我們一起,勇敢面對


米湯剪輯


回答你提出的問題,感到很榮幸!這次疫情是對人類生死存亡的一種考驗,自然界、人類並不是很強大,還有比人類更強的敵人,病毒。人類和大自然應該和平相處,人類更要珍惜生命,每一個國家也要和平相處,團結互助,為人類文明作貢獻。新時代對人類有新要求,努力發展高端科技,為改造大自然,再上新臺階。人類的每一個人愛自己,也要愛別人,人人獻出一點愛,讓世界變成美好人間。


段端元


(1)生活習慣的改變

分餐制,公筷制,自助餐應該盛行。

(2)出行方式改變

可能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自駕遊可能大發展。

(3)飲食習慣改變

不食用野生動物等非主流食品。市場上可能現點現殺的點菜方式變少甚至沒有了。

(4)消費觀念改變

人們更加重視健康,食物選擇和就餐方式必然導致餐廳改變。

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可能會控制提前消費,懂得存錢的重要性了。

(5)學習方式改變

在線學習可能迎來大發展,更多人會選擇在線學習。

(6)購物方式改變

網購改變購物模式,超市銷售額必然下降。很多老頭老太太都會在網上採購生活用品了。

(7)國家觀念及對西方國家觀念改變

國外的月亮比中國的園的觀念過去了,人民更加愛國了。


蒲哥731


疫情期間加速了自媒體領域的發展。許多人宅在家裡,無從事事。而我宅在家裡,申請了自媒體賬號。把以往的騎行經歷、故事、經驗和拍攝美景分享給大家。

新時代讓我收穫了成長,也創造了自身價值。


破風騎遊


上天眷顧中國,中國國運當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