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寧歷史傳說故事——王莽趕劉秀

洛寧歷史傳說故事——王莽趕劉秀

泱泱華夏有著悠久的五千年文明發展史;滾滾歷史長河不斷湧現傑出的精英人物。秦皇漢武,封狼居胥;唐宗宋祖,文治武功;成吉思汗,開疆拓土;元璋圖治,永樂大典;康乾盛世,萬民頌揚。一顆顆璀璨奪目的明星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的光芒。

然而,在老百姓的心中有一顆明星最為耀眼一一他就是漢光武帝——劉秀。尤其是在河洛一帶的民間他的遺蹟頗多,傳說最為廣泛,深入人心。恐怕是任何一位帝王將相,名人大賈亦難企及之多。這裡大地上的每一塊石頭都有一個神奇故事,這裡的每一片葉子都刻滿著歷史的痕跡。

請允許我追尋歷史的遺蹟,用拙筆還原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景,聊表崇敬,以飱讀者。

話說自劉邦斬白蛇起義,建立大漢政權,艱辛歷經了幾百年。然而劉邦斬白蛇時蛇魄沒絕,經過了幾百年的演變,白蛇成蟒成精化作人形。競然把宏偉的大漢帝國給顛覆了,建立號稱新的政權,從此民沸泱天,各路民眾紛紛高舉義旗,討伐纂權謀國的王莽。

某日,天現異象於南陽,真龍現世以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黎民百姓,萬物眾生。此乃後漢開國明君光武帝劉秀也。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真龍降世也不例外。

新奪漢政如日中天的王莽就對劉秀極力的追殺,由於此故事流傳甚廣,真假難辯,在這裡就只講王莽攆劉秀在洛寧的一段傳說故事吧!

一日,劉秀的義軍在洛陽附近被王莽的軍隊擊潰,劉秀帶著幾十個隨從落荒向西而逃,倉慌來到一條大澗河邊〈今渡洋河)山巍巍,水漣漣,雜草叢生,酷熱連天,此時王莽的追兵已到韓故都城地界,相距不過二十多里,隱隱似乎能聽到擂鼓馬嘶之聲,大河在前擋,追兵馬蹄疾,咋辦啊,人人驚的魂飛魄散。天要我命絕於此嗎。

洛寧歷史傳說故事——王莽趕劉秀

這時西北邊嶕嶢山周圍陰雲密佈,狂風大作,一場大暴雨即將來臨,大雨過後河水必定猛漲。忽然間河邊的蘆葦蕩裡一葉小舟乍現,向岸邊悠然划來。艄公高唱:“真龍天子兮就在前,我奉天意兮渡送對岸,社稷大定兮蒼民安然”。一群人急匆匆慌忙忙登上了小舟。艄公輕鬆地划向對岸。劉秀和幾十個隨從剛已上岸,小舟忽然不見,劉秀等長揖祈禱艄公平安。此時,河水暴漲,水下滾石隆隆,王莽的追兵幹噔眼看著劉秀上了西山。後來劉秀登基後封山為漢山,河為杜洋河。勒石作記。年代久遠失傳了,不過在崛山橋發現有一遺物,被人收藏了。誰也不讓看。他說,寶物豈能大白於人間。

洛寧歷史傳說故事——王莽趕劉秀

噗,算了,咱無緣。

大雨過後天氣晴,山風清,晚霞明。草蔥木隆人不靜,王莽追兵不鬆動。真龍天子藏草叢。劉秀跑呀躲呀藏呀,來到了長水地界。在一處山坡上躲藏,荊棘叢生,人驚鬼哭,前有猛虎,後有惡狼,慌不擇途,竄嶺越崖,身上的衣服也被掛的破爛不堪,在奔逃時競被溝溝崖邊一株酸棗刺掛住了衣襟,脫離不開,劉秀慌忙用手一擼,棗刺的刺齊齊被擼的淨光,釦子也掉下溝裡。等追兵過去,劉秀走下山來,到達名為峪口的村莊上,見到一位老婆婆,老婆婆看他衣衫爛縷的,釦子也掉光了,怪可憐的,就拿出食物給他吃,又拿出針線重新做了釦子給他縫上。後來劉秀當了皇帝后感思老婆婆的送食補衣之德,就封這個村名叫縫衣釦村,從古一直延用至今,並且村北坡上有處棗刺再也不長那個勾勾剌了,真龍天子到此樹木神豈敢違令,真的,本人見過確切存在,僅此一處。

劉秀和隨從謝別老婆婆後,蓬頭垢面的來到洛河邊洗滌,河水清瀅,潺潺東去,洗呀洗,洗去幾天來的疲憊和恐慌,搓呀搓,搓去汙垢和淒涼。一夥人正洗的暢快,不料想被王莽的一個小弁牽馬來河邊飲水時看到,急忙回長水鎮報告王莽,王莽追來,眾人四散奔逃,有的被活捉,有的被刺殺,劉秀沿河而上,登雙巖坡,逃到了一處山嶺,然,天旱草矮,難以隱身,僅有的一株柏樹在嶺顛的風中搖曳。劉秀急急爬了上去,樹小人重,難以承託,樹身倒伏,穩紮根腳。霎時枝繁葉茂,把真龍天子包括得嚴嚴實實,王莽的追兵在樹邊經過,劉秀在樹上抖縮,險情一晃而過。此樹至今尚存,形似人體而活著,縣文物局重點保護著,洛寧人沒有不知道吧。

洛寧歷史傳說故事——王莽趕劉秀

待追兵過後,劉秀孤身一人下得樹來向西南而去,經陽峪河,在古人倉頡造字臺回首望,嶺顛那棵人型柏樹在風中搖頭點腰,似在向他致意話別。經祟陽進溝,採食山果,卻被追兵看見,尾隨而來,又是山洪暴發,上游洪水面上競漂下一條石頭小船,向劉秀漂來,就在他身邊的水裡打旋轉,劉秀急忙跳上石船。洪水更大了,把岸邊的人、物全淹了,後來石船就這樣擱淺在今崇陽溝的石璧上了,人稱劉秀船。劉秀下船後登崇陽的最高處望夫樓向東瞭望,洛河向東流去,莽莽群山此起彼伏,我大漢的錦繡江山被王莽這逆賊遭踏的支離破碎,悲痛傷懷,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匡復先帝創下的基業。然而此時的山下到處都是追兵,不由哀上心頭。化險為夷出奇計,折原路而返吧,於是繞過追兵,渡洛河,經玄艫澗,藏龜窩,跌跌撞撞來到一處萊園,向一老農問路。

洛寧歷史傳說故事——王莽趕劉秀

老農曰:此地東邊屬商山寺地盤,僅住三戶人家,種菜為生,大多數菜果都送到寺院裡去了,一部分送到西邊上戈(鍋)去,路很難走,要過兩道深溝,溝裡狼蟲虎豹很多,人們結伴而行才敢過,劉秀把戈聽成了鍋,古人迷信,我若奔那裡去不是一束菜上了鍋,任意蒸煮嗎,實在不願去,可是王莽的追兵更恨如狼虎,毒過蛇蠍,在後緊追而來,又不能不去。劉秀獨自一人向西逃去。來到溝邊不由暗喑吃驚,好大的一條溝,蛇形蜿蜒。走兩天雨夜也走不出去,況且溝下面虎蟲眾多,可憐的劉秀就小聲啼哭起來,哭歸哭,逃還得逃,邊哭邊逃。劉秀走進溝裡狼蟲虎豹紛紛躲避,劉秀乃真龍也,眾畜生豈能不避讓,劉秀卻不知道啊,迷迷濛濛走出了第一道溝。第二道溝就擺在面前,比前溝更深更暗,陰森森的,劉秀放聲大悲的啼哭起來,蒼天啊大地呀你為何這樣對我。先帝呀我對不起你們了。哭聲撼天動地感動鬼神。俗語云,蟬燥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忘情的哭聲卻引來了追兵。當追兵將要靠近劉秀時,天降奇兵,漫山遍野狼蟲虎豹向追兵捕去,追兵死傷無數,五條吊晴白額虎馱著劉秀進入一條金燦燦的石洞裡,此洞後來為劉秀起兵提供了許多黃金,此乃羅嶺鄉大鐵溝(啼哭)小鐵溝(啼哭)金洞溝的由來。

說來劉秀也真可憐,被老虎馱進金洞溝,依然是飢腸轆轆的。人是鐵飯是鋼一天不吃心發慌,所謂有人端著金碗銀筷子去逃飯,還有真龍天子躲在金洞子裡來逃難。劉秀已幾天沒吃飯了。餓啊,不得不走出金洞去乞飯,當劉秀走出金燦燦的山洞,洞口轟的一聲閉合了,天空飛起一道彩虹,呈龍飛之形,後來人才明白此乃龍臥之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許多人還真在那裡發了一筆洪財,比如我,XXX等等, 話說劉秀從金洞出來尋食,到上戈地界到處都是高山密林,溝深嶺高,山道奇嶇,不知不覺競昏倒在山道上了,鳥兒銜來山果給他果哺,一隻野羊跪下腿給他餵乳,維持著他的生命氣吸。一日午時,從綠樹掩映的小道上走來一個十五六歲的村姑,上穿粉紅小夾襖,下著綠色燈籠褲,面色紅潤,慈眉,善目,發如青絲高挽起,鼻似準頭端又正,櫻桃小口似含丹,削蔥手指提飯罐,翩翩遷遷移步來。

這個女子是山那面莊上的,姓李,小名金花。今日哥哥在山坳下面田裡做農活,奉母之命給哥哥送飯來了。正走著走著突然發現路邊的地上躺著一個青年男人,氣息奄奄,想必是餓昏了。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金花來不及多想立馬蹲下身來,扶著青年男人坐了起來,攬在懷裡用飯罐中的飯餵食起來,青年男人食下飯後漸漸的甦醒過來。大致給金花說了自己被人追殺的經過,並說:救命之恩,銘記在心,來日定當重謝。作揖叩謝。金花說那你趕快走吧,男子起身速速逃了。此時金花才想起哥哥還在田裡等她送飯呢 。急急地又往回趕要給哥哥重新做飯。然而,剛才金花攬著陌生男人餵飯的情景被在山林遠處一個人看到了,此人,愛好傳別人的閒言碎語,曾經被脾氣暴躁的金花哥哥揍打過。於是跑回村子把金花和陌生男子有私情的話添油加醋說的活靈活現,像風兒一樣迅速在村子裡傳開了 。

金花哥哥在田裡做了一中午農活了,餓的頭昏眼花,左等右等不見妹妹送返來,在地上躺了一會,收拾農具蹣跚著開始回家,當他飢餓的邁入家門時,只見金花妹妹淚流滿面跪在父母的面前。父母一臉怒氣罵著金花,家裡咋出了你這個敗壞門庭的女子,讓我們今後咋在村子裡面見人。本來就脾氣暴躁又飢又餓的哥哥明白原因後,上去就是一個耳光,又一腳把金花踢到在地上。金花本沒做什麼出格的事情,心裡那個冤屈恐怕只有天知道,金花可對誰說,天啊你不辨事理枉為天,地啊,你不分好壞屈作地。加上性格剛烈,越想越氣。晚上偷偷找了根繩子,就掛在村外的樹上歸西去了 。三年後,劉秀登基做了大漢的天子。劉秀是個感恩圖報的人,心裡一直惦記著在上戈山路上救過自己命的女子,於是,輦車華御浩浩蕩蕩過來尋找,卻再也見不到那個救他命的恩人了,查明緣由,殺了那個傳謠言的人,欽令建小廟一座,栽植松柏樹木,封金花娘孃親自拜謝報恩,此娘娘廟現存在上戈的那個村頭,年年都有善男信女燃香祭拜。

洛寧歷史傳說故事——王莽趕劉秀

作者簡介:張耀辰,網名遊天下,河南洛寧人,喜好文學,旅遊,作品有中篇小說《山風》,喜旅遊,足跡遍涉祖國各地,現居雲南石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