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灭明的李自成没有什么出名的手下,而灭秦的刘邦和灭元的朱元璋手下那么多名人?

小小棣


李自成灭明,那是势,并不是真正实力具备了。而且,他手下,确实是有一些能人的,不管是文的、武的,还是文武双全的,都有。

比如,文的有:牛金星、宋献策;武的有刘宗敏、李岩;这四个,都是将相之才。其余没这四个有名的,也有几十余人,李自成的大顺朝,还是有人才的,但为何,李自成的大顺朝,没了呢:

第一,当时明王朝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只是,由于当时实在是天灾太多,又是地震,又是冰雹,又是全国普遍降温,又是蝗灾,简直不要太乱了。

而且,明末代皇帝崇祯帝,虽然勤奋有谋略,但太多疑,不善用人,做事有始无终,这样的君主,太平之时可以,乱世,那就完蛋了。

而且,崇祯帝不善用下,无谋略,缺少军饷,大臣家个个家有千万白银,却一毛不拔。他在乱世没有强硬手段,只能眼看着大明王朝完蛋。

第二,李自成起兵时,遍地是饥民,所以,很多人愿意跟着他一起起兵。而守卫各府的将兵,实力强的,要么直接放他们过,比如大同府;要么实力弱的,被流民冲散了。

这样导致李自成竟然越来越强,兵强马壮,把北京城给占了。

第三,占了北京城后,李自成本来该,一是招揽明朝守边的大将们,一切不变,继续守好边,还要奖赏他们;同时,管理好北京城事务,安抚各府。

但这些,他都没做,只顾着封赏手下,内部开始乱争,还占了不少明朝守边大将的女眷家私,比如陈圆圆。

这些作为,逼着守将们,大开边门,和女真人(也就是后来的清朝)一起把李自成给灭了。

所以,李自成和他的手下,基本上是自己作死的。

没办法,一群平民,夺了天下,没有治天下的意识和能力,确实也坐不稳,为清朝作了嫁衣而已。


董江波


历史是写给胜利者的。

刘邦、朱元璋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都是成功的胜利者,他们的手下肯定也跟着出名了。

李自成虽然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是自己又很快被消灭了,没有建立自己的政权,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不是最后的胜利者。

后人总结他们失败的教训,他和他的手下都成了反面教材,这也是为什么他的手下都不出名的原因了吧!

当然,历史也是公平的,如果李自成占领北京城后,放松了自己和对手下人的要求,大肆抢夺,杀人放火,可以说无恶不作。明朝灭亡后,许多地方的官员,仍然手握重兵,例如吴三桂镇守山海关。他们也是在观望,可是李自成不想着怎么收服人心,统一天下,还把吴三桂的小老婆抢了过去,吴三桂能不反抗吗?

历史这是一面镜子,他总会客观的反映出任何事件、人物的真实的面貌,你觉得呢?就像下面这个傻子,再怎么甩锅,也不会改变历史的真实面貌!



北方的铁拳


因为李自成从始至终都是流寇型作战,既没有成熟的军事体系也没有完整的文武官僚制度,他的失败就在于它的软件系统太过于落后,以至于虽然他依靠着人数和冲击力攻入了北京但最终也没能坐稳江山。

刘邦、朱元璋与李自成的区别在于,前两者已经在军事战争过程中洗去了自己原本的流寇作战风格,转为了正式军队作战模式,成为了地方势力和正规军队。而李自成从始至终都是流寇风格不变,即使他建立了政权也只是像《水浒传》中李逵设想的那种“宋江哥哥坐龙庭”式的大型山寨式国家,根本就成不了气候。

刘邦在被项羽封为汉王之后,实现了自己从臣到君的转变,他之前统治军队也许靠的是江湖义气,但之后他所依仗的却是君臣知遇。江湖义气可以结交兄弟,但是却不能聚拢大臣。朱元璋也是如此,他从起义军领袖一步一步变成了都元帅,又变成了江南行中书省平章事、吴国公,再进封为吴王。可以说,他正是凭借着统御群臣的能力才获得了成功。所以说,政权不是山寨,也不能是土匪窝。如果李自成早早地确定下来君臣纲纪和国家制度,那么手下文武大将都可以按部就班各司其职,刘宗敏等悍将不会失控,百姓也不会与他离心离德,那么历史就会改写。


经典守望者


明未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于明崇祯17年4月率军攻占了北京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在景山自缢殉国,大明王朝宣告灭亡。同年5月李自成亲率大军征伐明朝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而此时的吴三桂已与关外的清军有了勾结,于是在这两股力量的打击下,李自成经数日激战,最终兵败退回北京城。进城后李自成急忙称帝,建国号为大顺,可惜只做了42天皇帝,就被清军和吴三桂打得退出北京城。到后来李自成的军队履战履败,在退败到湖北九宫山时被地方武装杀死。

在李自成的队伍里,我们真找不出太多有名的部下,只有大将刘宗敏、李过,谋士宋献策、牛金星、李岩等少有的几个人较为出名。其重要原因就是李自成没能建立起一个真正的统治朝代,短暂的大顺政权在政治军事方面怎能留下什么有价值历史史料。

而反观建立大汉的刘邦和建立大明的朱元璋,都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汉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10多年。司马迁的就让刘邦众多的部下名留青史。文有张良、萧何、曹参、陈平;武有韩信、英布、樊哙、彭越、周勃等。这些人都有武能征伐平天下,文能安邦定乾坤的才干。

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前后也长达276年,而做为封建王朝统治者为自己歌功颂德必不可少。明朝开国功臣34人,著名的大将有徐达、常遇春、蓝玉、郭英、李文虫、廖永忠、汤和、邓愈等;闻名的谋臣有朱升、李善长、刘基等。这些人都是驰骋沙场,攻城掠地,运筹帷幄的干才。

总之,刘邦也好,朱元璋也罢,所有建立起封建王朝的历朝历代,凭借其详尽的史料记载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使得跟随其左右的开国功臣名扬天下,而李自成短暂的大顺政权又怎能留下让后人津津乐道的东西。





吕氏春秋话古今


你的感觉非常正确

李自成能攻进北京城,实不是他的团队有多厉害,而是大明朝烂得实在不能再烂了。

若不是崇祯疑心重,喜欢杀大将,自毁长城的话,李自成根本赢不了

从史料上看,李自成手底下的几个人

没文化的:刘宗敏

刘宗敏,陕西蓝田人,跟李自成是老乡。刘宗敏是打铁出身,身材非常魁梧,打仗从来不怕死。在李自成成功的路上,刘宗敏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李自成在潼关被围的时候,刘宗敏可以说是一直在李自成身边,跟他一起突围。所以,李自成对刘宗敏非常器重,把他看成好兄弟,两人之间更像是兄弟关系,而不是上下级的关系。刘宗敏掌握着大顺军最精锐的部队,在军队中很有号召力,虽然他没什么文化,说话直来直去,但是在军队中他稳坐第二把交椅。

没有文化注定了刘宗敏的能力有天花板。


有一点文化的:李岩、宋献策

宋献策是卜卦人。宋献策身高不满三尺,精通河洛之术

李岩,原名李信,些二人在李自成营中算是有才能的人,比较有远见,但他们的意见早期还能被李自成采纳,后期就不行了。

刚进北京城,李岩便向李自成提出,要严肃军纪,不要扰民、尽快招抚吴三桂父子,这些重要建议。李自成早就被胜利冲昏头脑,即批“知道了”,但并不采纳,更不执行。


牛金星

牛金星在李自成的队伍里,成为了二号首长。就连最早李自成以“但得宋某一人,免屠城”迫降的宋企郊,虽贵为六尚书之首的吏政府尚书,也屈居下位。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牛金星以左辅兼天祐殿大学士。但他心胸狭窄,又是一个典型的权力控,进北京城后以宰相弄权,每天导演登极礼仪,劝进李自成称帝,却不想办法正确招抚坐拥数十万大军的吴三桂。

最后还挑唆李自成杀死了李岩,赶走了宋献策。他应该是李自成兵败的罪魁祸首。


战斗力低下

比如李自成亲率的数十万精锐部队,攻克北京前夜,被周遇吉在宁武关打得落花流水,要不是城中缺粮,其他地方的明军见死不救的话,根本也打不进北京城。李自成军队在最强的时候,战斗力也就是如此水平。

郏县之战初期,李自成的数十万大军,也是被名将孙传庭率领的几万人杀得溃不成军。李自成账下的几位亲信和将领,竟然都想抓李自成向明军投降。

倘若不是崇祯皇帝关键时候瞎指挥,而葬送了大好局面,估计李自成很可能被部下捆了扭送到大明朝。


总而言之,李自成的部队,始终不能称为正规军,最多算是一群合伙的散兵游勇、乌合之众。真的没有什么战斗力,后来被清朝八旗兵追着打,丝毫不奇怪。



没有可执行的政治纲领

所提出了政治口号:“闯王来了不纳粮”,但是粮食从哪来呢?

自己又没有什么什么解决方案,只能采取最简单粗暴的办法:

吃大户。军队所到之处,专抓豪强、王公、地主,也就是“收其籽粒(家产)来饷军”。


因此,也无法得到中低产阶级的支持,更不要说地主阶级了。


“走一路吃一路”的办法,短期能解决问题,如果不生产,只是搜刮,坐吃山空是迟早的事,人心迟早被“吃尽”。

所以李自成山海关兵败,北京城的百姓不但不支持,反而都行动组织起来,追打大顺国的士兵,那些大顺占领地的老百姓也纷纷响应,把李自成派来的官员杀死赶跑。这就是民心向背,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胜者王侯败者寇

李自成败了,所以他手底下人的名气自然大不到哪去了


国内ERP专题


刘邦也好,朱元璋也罢,手下都是能人倍出,猛将如云,韩信、张良、萧何、徐达、常遇春……简直张口就来,可为什么李自成同样作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而且也杀入了北京城,过了一把皇帝瘾,建立了大顺政权。

但世人皆知李自成,对其手下将领却一概不知,要知道在明末的众多起义军里头,李自成可谓是最出风头的一支,难道他起义全凭他自己吗?

肯定是不可能的,若李自成真是光杆司令,他绝不可能打入紫禁城,推翻大明朝,他的手下必然有出色的谋士和将领,那么为什么世人对他们都从来没有谈起过呢?

其实也很显然,无论是刘邦建立的汉朝,还是朱元璋建立的明朝,那都是中国历史上正儿八经传承数百年的王朝,期间涌现了无数的风云人物。

而他们曾经的追随者,作为开国功臣,自然会被载入史册,民间为了纪念他们,也有很多广为流传的故事,千百年来口口相传,被传颂的多了,知名度自然就高了。

可李自成不同,他虽然推翻了明朝,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但是他的政权存在的时间太过短暂,甚至都不被承认,就更加不要说传承了。

随着大清铁骑的入关,一个如日中天的枭雄就这样陨落了,此时距离他称帝也不过月余。

作为一个失败者,本身就没有传颂的价值,要知道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古往今来唯一“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只有霸王项羽,李自成显然还不够分量,更何况他手下的那些个大将了,甚至连载入史册的机会都没有,如何还会为人所知。


古今嘚吧嘚


李自成和刘邦,朱元璋三人出身都差不多,都是低层人,可是他们的素质却差太多了,李自成跟刘邦和朱元璋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有什么样统帅就有什么样的手下,你李自成都不强,手下也强不到哪里去!


把明朝灭掉的李自成就不能说李自成有多强,那是因为明朝烂到头了,白给了李自成一个便宜!李自成的军队纯粹就是土匪和流氓的军队,加入进去的农民后来都变成了流氓,这样的军队欺负一下老百姓还可以,跟正规军打那就不行了!当初李自成谋反开始时,日薄西山的明朝派出孙传庭官军剿匪,那是打的李自成屁滚尿流,丢盔弃甲,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再要把李自成给灭了的时候,满清搅局,明朝军队不得不去东北防守满清,没有满清的帮忙,李自成早死了!由于明朝被满清消耗了精力,同时内部腐败堕落,才给李自成捡了个大便宜,李自成进军北京,在宁武关被明朝官军周遇吉生生阻挡!几十万农民军被小小的宁武关打的损失惨重,要不是明朝没有援军,李自成是拿不下宁武关的,打的李自成都差点放弃进攻北京城。后来因为其他城镇听到宁武关失守,纷纷投降,所以李自成才有信心攻打北京城!李自成的军队没碰到过什么强敌,能跟刘邦和朱元璋那样战胜过无数强悍对手的人比吗,没有名气也就很正常了!


当然还是有文人投奔李自成的,比如李岩,宋献策,牛金星等人,只是这些人的素质还是比不过刘邦手下张良,萧何,韩信等人,连朱元璋手下的刘伯温也不能相比!能拿的出手的谋臣就李岩一个。攻破北京城之后,李岩就告诉李自成早严肃军纪,善待百姓,招降吴三桂,结果就是李自成什么都不听,大肆搜刮百姓,扣押吴三桂家人,最后李岩因为内讧而死!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和满清联合,在一片石把李自成的军队打的落花流水,仓皇而逃,足以证明李自成的军队就是土匪流寇,战斗力不强,碰上强点的官军都打不过,更不用说更强的满人骑兵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了!所以说名声好点就说李自成是农民起义的先锋,差点就是土匪流氓嘛!你说李自成能有什么好名声呢,李自成最拿得出手的就是“闯王来了不纳粮”口号,只是这个口号也是虚的,不纳粮吃什么啊,所以李自成是靠抢掠地主,后来连百姓都抢了,才有粮食维持军队的发展,这样的人和跟在他手下混的人能有什么名气呢,李自成眼光短浅,手下的谋士也强不到哪里去,有眼光的谋士不会投奔没有眼光的李自成啦,能投奔李自成的都是文人投机分子,顺便坐个便车捞一笔富贵罢了,能有什么名气呢!


所谓君主选谋臣,谋臣也选君主,你李自成就不是什么贤明的君主,就农民一个,没有谋略眼光的人,能吸引什么顶级的人才做幕僚呢!也许你会说因为李自成失败了,所以没有什么名气,如果李自成成功了成了开国君主,就有名气,道理是这个道理,只是李自成最后还是失败了,就证明他强不到哪里去,不是强人哪有什么名气,手下自然就没有什么名气了,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嘛,胜利者自然名气大了,这是很正常的道理,历史是属于强者的!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中国农民起义军,反抗封建统治阶级自大泽乡陈胜吴广以降,历朝历代特别是在王超末期多有出现,中国农民自古就比较忠顺,不到万不得已生存不下去他们都坚持守着一亩三分地安贫乐道。

而农民起义军能够成功的却微乎其微,明洪武皇帝以贫民身份成为大明朝太祖皇帝,是上下五千年独一无二的人。当然他的成事,并不完全依靠农民起义军。两百年后,历史就是这么戏剧化,给大明朝掘墓的居然也是一位农民,河南的李闯。

题主提出的问题:同样是覆灭一个王朝,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麾下名将辈出,为何李闯麾下却籍籍无名?

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相比于李闯,汉高祖与明太祖,他们都稳住了局面,并使得国祚得以传递几百年,享国已久,他们的军法战策得以印证,并未后被所记录神话,自然广为流传。而李闯攻入北京屁股还没坐热,就被吴三桂引领清军返工,惶惶如丧家之犬,后再也无法再回巅峰,死于九宫山。

其二,领导者个人色彩能力超强。朱元璋与刘邦,更多的是在后方当做用人的领导者,很少亲自冲锋陷阵,而李闯就像项羽一样,带兵打仗本身就是一位军师强人,在如此强大的领导下,麾下那些有军师才能得人,未必有机会展示其才,因为没有机会,所以项羽本队里除了他自己与亚父范增,都是名声不彰,李闯部下刘宗敏与李岩,却也没有什么名气。

刘邦曾谈论他部下与自己人才的比较,曾有一段言论。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此为一道理也。


北望大坡滩


你好!我是文史外鉴的作者,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中国历史文化,从来以成败论英雄!任何一个英雄人物如果没有做成一两件醒目的大事,亦或是没有任何一种精神或气节的传承,是肯定不会被人们所铭记的。人们之所以还记得李自成无非是因为他偶然的灭亡了明朝,勉强当个42天的皇帝。其手下本身既没有足智多谋的文人,也没有能攻善战的武将。仅有的几个,诸如:刘宗敏、李岩、牛金星、宋献策等也是资质平平,称不上是名人的。

李自成当皇帝的偶然性和失败的必然性证明他的手下是没有人才的。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先看这个资料:1957河南省黄县发现“荒年志碑”记述了明末河南地区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的悲惨情景,从崇祯二年到崇祯七年(公元1639--1644年)年年都发生灾害,老百姓五谷不收,导致粮价暴涨,人们以树皮野菜充饥,中原地区,瘟疫流行,死者大半,还出现人吃人的现象。李自成就是在这样在境地下发展起来的,他的起义队伍拉起来,很大程度只是为了吃饱肚子,生存下去,于是去劫富绅,抢官府,起义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推翻明朝,建立一种理想的政权,是没有伟大的目标指引他的行动的,当皇帝之前是“抢”,当皇帝之后也是“抢”,唯一能够闪耀一下的就是他倡导的:“均田免赋”的口号。当然在这10多年的烧杀抢劫中历练了一定的指挥才能,逐渐形成了与朝廷对抗的庞大实力。最后只所以能够灭亡明朝,也只是因为明朝国力凋敝,面临两线作战,李自成乘虚而入罢了。

他们进了北京又是怎么样的呢?队伍迅速腐化堕落、天天吃喝玩乐、四处烧杀抢掠,甚至将明朝官员们的豪宅占为己有,对明朝官员打开杀戒,为的是抢夺豪宅和金银财宝。最后也是因为一美女,逼的吴三桂联合清军击溃了自己刚建立的大顺,被赶出紫禁城。所做所为,体现的只是土匪,贼寇这样一群乌合之众的嘴脸,是没有半点才略可言的,当然也包括李自成本人也是没有雄才大略的。连部属都约束不了或者根本就没有约束,雄才大略在哪里呢?

我想:不论李自成的属下是什么人员组成,农民也好,山贼土匪也罢,只要是有一位足智多谋人物,断然是不会看着这么多人胡闹,以致大败的。所以说李自成手下根本就没有名人,就算有也是鸡鸣狗盗之才而已!

谢谢!


文史外鉴


确实都不出名,除了刘宗敏有点名气(还是因为霸占陈圆圆逼反了吴三桂),别的都不行。简单来说三个字“没人吹”。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明粉还是明黑,甚至是教科书,都找不到任何理由去宣传李自成手下那些将领。

一、古代

1、李自成的大顺:灭亡太快来不及著书立传


题主说到刘邦、朱元璋手下的将领,那能一样吗?刘邦建立汉朝,西汉东汉加起来三百多年,有《史记》、《汉书》为这些将领立传,自然广为传颂。明朝也有二百多年,也有正史记载。况且明清还是古典小说的巅峰,靠着《大明英烈传》这样的小说,将刘伯温、徐达、常遇春等等吹得神乎其神。自然为人津津乐道。

再看李自成这边呢,他确实灭了明朝,可正月建立政权,三月打进北京,四月山海关战败,月底匆匆登基,随后落荒而逃,之后一路惨败,到次年五月李自成就在九宫山挂了。之后基本就是流亡状态。这种政权的武将,都没享受过安定的日子就草草收场了,谁给你著书立传?

2、清朝:视李自成等人为贼寇


虽然清朝后来通过李自成的大顺取得了明朝的江山,但清朝显然也没领李自成的情,相反,为了统治的“合法性”,清朝还宣称为明朝“报仇”。将李自成视为贼寇,倒是对明朝皇帝“尊敬有加”。安葬崇祯,康熙还拜谒明孝陵,清朝皇帝也派兵看守十三陵。但李自成、张献忠这种起义军,清朝就是一个字:杀!

也就是说,清朝,即使你可以吹明朝,却不能吹李自成。民间的小说、戏曲、评说,谁敢给李自成的将领编故事?那是要抓起来的。就算有也没人爱听爱看啊。民间只有崇拜封侯拜相的,谁崇拜几个月就死翘翘的?

二、现代

1、明粉:恨他们


现在的历史爱好者,可是有不少明粉,这些人对明朝崇拜有加,自然对灭了明朝的李自成咬牙切齿。毕竟,没有李自成他们瞎捣乱,光靠清朝在关外闹腾,也灭不了明朝。这种政权的将领,明粉怎么可能喜欢呢?

2、明黑:鄙视他们

有粉就有黑。也有人不喜欢明朝,那就会对灭了明朝的李自成他们刮目相看吗?才不是呢。他们就算喜欢清朝也不喜欢李自成的大顺。逻辑很简单啊,他们觉得明朝已经这么烂了,你灭了明朝居然还守不住,倒台这么快,哪里值得人喜欢?

3、吃瓜群众:成王败寇,败军之将何足言勇

对明朝不吹不黑的,也不喜欢李自成他们。毕竟,成王败寇,历史爱好者喜欢秦皇汉武,喜欢唐宗宋祖,谁喜欢几个月就玩完的人?遥想李自成当年……你都吹不出来。

4、教科书:一句农民起义军就概括了


因为某些原因,教科书倒是一度对李自成这种起义军评价不错。但是,教科书一向推崇“人民大众的力量”,记录这种起义军,说个首领李自成的名字就够了,其他的将领,不重要。

所以,不管打了多少胜仗,都要有人吹,有人夸才行。李自成手下这种……得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