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鉅貪和珅的別樣人生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祖上為滿洲開國功臣,父親為高級武官,官至正三品福建副都統。

滿清鉅貪和珅的別樣人生

悲催童年造就學霸級人物

和珅年少時代命運非常悲慘,三歲喪母,十歲喪父,幼時靠舉債過活,生活的不幸磨鍊了和珅的意志,依靠自己的努力被選進鹹安宮官學學習,在這所面向八旗子弟的免費學府,和珅廢寢忘食汲取學識,練就了強悍的記憶力,並精通滿、漢、藏、蒙四種語言,在書法、詩詞、繪畫方面也有很深造詣。(此相關信息在《清史稿 和珅列傳》有記錄。)

學識和應試不能劃等號。這在和珅身上很適用,一心想通過勤奮刻苦努力,走科考之路來改變命運的和珅,兩次應試軍落榜,最後只得以文生員承襲三等輕車都尉,後又被授三等侍衛,被挑選為補粘杆處侍衛,用現在通俗語講相當於現在的司機兼保鏢!這似乎於和珅的命運之路相去甚遠......

小侍衛誦讀經典 得皇帝寵愛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少年時期刻苦求學的和珅對四書五經熟稔於胸,偶然機緣巧解乾隆帝"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誰之過與?"使乾隆對身邊小侍衛刮目相看。更甚的是和珅竟然可以將《孟子》原文和朱熹註解一字不落背誦出來,使皇帝對其稱讚有加!

滿清鉅貪和珅的別樣人生

其實,早在和珅十多歲在鹹安宮官學唸書時,就顯示遠超其他八旗子弟們的心機和城府,他刻苦學習同時,還刻意下苦功臨摹過皇帝的字體,這絕非一般十三四歲少年所能想到且做到,他的老師吳省蘭看到後,不由暗暗歎服。

和珅對經典誦記顯示的是其博聞強記的一面,在文化推廣上他也做過一件巨有很大貢獻的事情。在清乾隆年間,《石頭記》為禁書,只在文人間流傳,和珅對此書看的如痴如醉,還請高鶚續寫了後半部的幾十回,並改名的《紅樓夢》,並請皇帝御批解禁此書,由此才有了我們如今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的傳世流傳。

滿清鉅貪和珅的別樣人生

千叟宴和"和珅鍋"

清朝以"孝"治理天下,推崇:孝敬父母,尊重老人,能平安得福,子孫滿堂。皇帝為了踐行孝德,要舉辦千叟宴,在清朝歷史上一共舉辦過四次千叟宴,康熙帝兩次,乾隆帝兩次。

年輕時風流倜儻,晚年好要面子的乾隆,首次舉辦的千叟宴並不算成功,主要原因是老人在等待乾隆帝過程中飯菜放涼,加上天氣和老年人身體原因,千叟宴結束後,許多老人因為飯菜的原因病逝,使得乾隆帝覺得有損顏面。在其第二次組織千叟宴時特意囑咐解決飯菜變涼的問題,和珅作為組要組織官員,要攻克這一難題!和珅則改革了舊式小火鍋,在大火鍋內加煙囪,通過不斷添加木炭,使飯菜保持熱度,讓千位老人吃上熱呼呼宴席,使其眉開眼笑,為乾隆帝賺足了面子!也為我們後世流傳下來一道經典的大銅鍋涮羊肉!

結語

和珅的人生是一段開掛的人生,可以貪到史無前例,也可以做到富可抵國!野史雜文記載他是靠溜鬚拍馬上位,追尋歷史蹤跡,你會發現開掛的人生背後也是靠真才實學支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