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破馬其頓方陣?

小坤001


馬其頓方陣,是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在希臘重裝步兵方陣的基礎上,改良發展而來的。

列陣完畢的馬其頓方陣,5米到6米的長矛密佈,層層疊疊的密不透風。一旦方陣攻擊得手,攻擊能力幾乎是無解的。並且,在進攻的時候,如刺蝟般的矛頭本身就是最好的盾牌,敵人幾乎是攻不進方陣的。

再加上方陣有騎兵、投擲兵等輔兵,如果將領能夠正確使用,馬其頓方陣在同時期的戰場上幾乎是無解的存在。但是什麼東西都有兩面性,馬其頓方陣也是有缺陷的。


一,馬其頓方陣列陣時,需要相對平坦一些的地形。如果地形過於崎嶇不平,方陣就沒法保持嚴整,從而給對手留下進攻的縫隙。

二,馬其頓方陣使用的武器是長矛,長矛是專門的長杆類刺殺武器。馬其頓方陣的士兵必須保持足夠的稠密度,才能把長矛刺殺的威力發揮到極致,並有效的阻止敵人的攻擊。一旦手持短兵的敵人衝進方陣內,展開貼身戰,對方陣的威脅性就是致命的。

並且,如果敵人擁有足夠強大的遠程武器,以弓弩飽和式拋射進攻,馬其頓方陣也只能嗚呼哀哉。


三,馬其頓方陣過於笨重,移動不便。

手持幾米長的沉重武器,體力消耗很大,還要保持方陣的嚴整,所以是無法快速或者長距離運動的。並且,方陣缺乏作戰的持久力。

碰上善長騎射的遊牧民族騎兵部隊,馬其頓方陣就會有打贏了追不上,打輸了逃不掉的尷尬。如果騎兵部隊再會“曼古歹”戰術,馬其頓方陣就更徒喚奈何了。

在歷史上,馬其頓方陣的傳奇是被羅馬人打破的。

公元前359年,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奪取侄子的王位,然後自己做了國王。成為國王后,腓力二世訓練了一支軍隊,就是日後威名赫赫的馬其頓方陣。

公元前338年,腓力二世帥領這支軍隊在喀羅尼亞戰役中擊敗希臘聯軍,確立了馬其頓對希臘各地的控制。

公元前366年,腓力二世被刺殺後,亞力山大繼位。亞歷山大帶著軍隊橫掃波斯帝國,馬其頓方陣名揚天下。在公元前333年的伊蘇斯之戰、公元前332年的高加米拉之戰,馬其頓方陣更是威名赫赫。



對於馬其頓方陣的犀利,馬其頓人一直有著迷信般的自信。但是,馬其頓人和羅馬人爭奪霸權時,馬其頓方陣卻不再犀利了。


公元前215年,馬其頓王國趁著羅馬被漢尼拔擊敗之機落井下石,對羅馬宣戰。雙方經過長達10年之久的戰爭,久負盛名的馬其頓方陣沒能打敗羅馬軍團,雙方未分勝負而握手言和。

公元前197年,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帶著2.5萬馬其頓方陣,在庫諾斯克法諾與2萬羅馬軍團大戰。不料,戰場上突降大霧。馬其頓方陣因看不清敵情,被羅馬軍團打敗。(可見馬其頓軍團的應變能力不如羅馬軍團,已經落後於時代的潮流了。)

公元前168年,羅馬與馬其頓人作戰連續失利後,派出了整個羅馬最優秀的將領――執政官埃米利烏斯·保盧斯。保盧斯帶著羅馬主力步兵1.4萬,騎兵1200人,發起對馬其頓人的決戰。

伯爾修斯帥領3萬馬其頓軍隊,在皮得那等待羅馬人的到來。

雙方到達戰場並擺開陣勢後,馬其頓方陣首先進攻。羅馬軍團的前鋒被打敗,返身往預設的戰場――山區撤退。


馬其頓方陣追入山區後,方陣之間出現漏洞。保盧斯抓住機會在中央陣地發起衝鋒,同時下令兩翼同時進攻馬其頓方陣。

在崎嶇不平的山地,馬其頓方陣相互之間不能妥善配合,失去了往日的威力。羅馬人手持短劍,與馬其頓人貼身格鬥。馬其頓人無法抵敵,被羅馬人一面倒的屠殺。

結果馬其頓人打敗,2萬人被殺,剩下的1萬人做了俘虜。馬其頓人統帥伯爾修斯,在逃跑時被生擒。

保盧斯帥領羅馬軍團乘勝攻入馬其頓本土,強迫馬其頓王國分成四個小國。馬其頓王國從此無力與羅馬匹敵,不久之後被羅馬徹底滅國。馬其頓王國滅亡後,馬其頓方陣也消失了。

所以,世界上沒有包治百病的藥方,也沒有百戰百勝的戰術。再厲害的東西,只要被人瞭解都會被化解掉的。馬其頓方陣伴隨壓力山大父子立下不朽的功績,卻因為羅馬人退出了歷史舞臺,也算是功德圓滿了。(本文原創。圖片源於網絡。)


德全不畏


首先為親們科普一下什麼是馬其頓方陣?只有瞭解了其中的奧秘,才能有辦法破之。

這好比穆桂英得到降龍木之後,“天門陣”很快也就破了;三國時,諸葛亮的老丈人瞭解“八卦陣”的秘密,他能輕鬆把困在陣中東吳大都督陸遜從生門領出去。

這就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所謂“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馬其頓方陣是古希臘重步兵的一種作戰陣法,它的特點和優勢就是能有條不紊作戰,士兵可以一抵十(見下圖)



在荷馬時代(前1100~前800年,對應我國的周朝時期),雙方開戰都是一窩蜂的互砍廝殺,場面很混亂,無從指揮、作戰效率很低。

另外由於青銅器和鎧甲的出現,這些東西被武裝到了士兵身上,防禦能力提高了,但笨重限制了單兵的活動,靈活性降低。

在這種情況下,古希臘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想出一個辦法,假如把單兵排列在一起過,士兵之間就能夠起到相互保護和共同進攻的目的,然後安排騎兵保護好兩翼和後翼,這豈不是一個攻無不克的陣法嗎?

經過演練,公元前七世紀,令羅馬軍隊聞風喪膽的馬其頓方陣就此。誕生了。

馬其頓方陣中的士兵都攜帶長矛和盾牌,長矛長度在14到18英尺(1英尺=0.3048米)14英尺相當於4.3米。

常規陣法是每64名士兵為一排,第一排的士兵一般都是半蹲著,將長矛對準前方。第二排的士兵則是講長矛搭在第一排士兵的肩上(見下圖)

一旦最前排的士兵倒下後,原先位於第二排的士兵將迅速填補上,與此類推。如此看來頭一排或邊上的是最危險最重要的位置,所以一般有經驗豐富的士兵站位。

馬其頓方陣能否大顯神威,靠的就是士兵之間的相互配合,齊頭並進,不能臨陣逃跑,對於臨陣逃跑的士兵基本是就地砍死,旁邊的騎兵有保護和監督的作用。

“方陣”剛開始時發揮了驚天地泣鬼的作用,畢竟是一個新的作戰方式,殺敵效果相當顯著,它能戰勝數倍於己的敵人。

隨著敵人對方陣的深入瞭解,破陣的方法也就出現了。



我們來看方陣有那些漏洞?

“方陣”在整齊統一指揮上無懈可擊,士兵也不敢輕易逃跑。當時前進的方陣就像一具超級坦克,無堅不摧。但是缺點和優點一樣突出,那就是笨重不靈活。

假如換做我破陣,我命令士兵不要和“方陣”正面交戰,避其鋒芒。方陣前排都是近5米的長矛,硬碰硬無異找死。

首先不要理會方陣,第一目標是消滅方陣的護翼騎兵,這好比是消滅航空母艦的護航和補給,航空母艦威力巨大,沒有保護和彈藥等於一尊廢鐵。同理,方陣失去了護翼騎兵等於任人宰割的羔羊。

方陣護翼騎兵被我消滅後,下令第二梯隊士兵手持寶劍和盾牌殺入陣中心,越往裡殺越安全。

為何這樣說呢?因為方陣士兵手持長矛無法轉身。此時“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的說法發生了逆轉,寶劍發揮了它的靈動性,笨重的長矛反倒成了累贅。(見下圖)



親們腦補一下《三國演義》中,趙子龍手持寶劍在曹營殺的七進七出的場景。



假如我能用上諸葛亮發明的連弩,破方陣易如反掌,免去了士兵持短刃的肉搏戰,埋伏一支強弩軍,等方陣進入埋伏圈,萬弩齊發,方陣士兵再不逃跑身上就成了馬蜂窩。

事實上,當弓箭出現後,威力無比的“馬其頓方陣”就此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秉燭讀春秋



馬其頓方陣被證明是古代最好的防禦編隊之一,這要歸功於它細長的長矛(從亞歷山大統治時期的5米長到公元前274年的7.5米長),而且它的隊形非常緊湊。長矛可以讓方陣將敵人擋在攻擊範圍之外,不知疲倦毫不費力地擊退對方部隊的衝鋒,以無與倫比的效率打破騎兵和步兵的每次正面進攻,同時幾乎沒有傷亡。方陣可以用他們長矛的青銅尖來阻擋最強大的敵人衝鋒(大部分是騎兵的,但有時戰車和大象),而且馬其頓方陣以正面攻擊幾乎不可戰勝而聞名。



馬其頓方陣是堅守陣地的理想部隊,因為只要他們保持良好的凝聚力,他們就能把對手擊退,讓他們在幾乎無限長的時間內保持在攻擊範圍之外。在公元前198年羅馬軍團的塞薩利圍攻戰中,馬其頓方陣被證明在衝鋒時幾乎是不可滲透的,即使是由訓練有素的羅馬士兵也是如此。羅馬人在突破城牆後設法闖入了這座城市,但隨後面臨著馬其頓徵方陣的密集隊形。羅馬人試圖進入長矛中間,但最終被前排士兵牽制住了,他們用短劍與闖入方陣的古羅馬軍隊短兵相接。



馬其頓方陣從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島到希臘、現代土耳其、埃及、敘利亞和波斯,一直到西印度邊境,統治了歐洲、北非和亞洲戰場大約兩個世紀,從公元前358年創建到公元前2000年,馬其頓方陣一直保持著完全不被任何非馬其頓軍隊打敗的地位。


但是馬其頓方陣的形成也有它的缺點。雖然馬其頓方陣從正面衝鋒時幾乎是不可戰勝的,但其後方和側翼非常薄弱,主要是因為它們的裝甲和盾牌非常輕,在近戰戰鬥中提供的保護非常低。像這樣的輕裝部隊保護方陣的側翼,不太可能防止危險的敵人包圍行動。 在亞歷山大大帝去世和他的帝國的崩潰後,導致了第一次相同訓練和武裝方陣之間的戰鬥。

兩個馬其頓方陣之間的交戰只取決於交戰部隊的數量和質量,而且被證明是非常漫長、猶豫不決和致命的。作戰往往會延長,以獲得相對方陣的優勢,從而引發軍備競賽,這隻會限制方陣的耐力和武器本身的抵抗力。亞歷山大死後的五十年裡,長矛的長度增加了一半,在公元前274年的埃德塞圍攻戰達到了7.5米。步兵的盔甲和盾牌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重,因為他們的敵人不再是重裝步兵或波斯輕步兵,而是其他馬其頓方陣,他們可以用同樣長的長矛攻擊他們。這種新裝備在戰鬥中非常不舒服。但是由於當時對機動性和靈活性的需求不再是一個問題,因為整個已知的世界都在使用越來越重的馬其頓式步兵,所以方陣放棄了機動性和對抗更靈活部隊的效能,以提高方陣作戰的效率。

馬其頓方陣成為問題的時間越長,士兵的機動性現在由於武器過長而受到極大限制。後來的方陣不得不在非常理想的條件下戰鬥,因為它不能像過去那樣反應迅速。與早期馬其頓方陣不同,馬其頓方陣在東部惡劣的氣候和地理條件下作戰,人數遠遠超過對手,但總是獲勝,而後來的方陣現在凝聚力非常脆弱。較重的方陣面臨著亞歷山大方陣從未經歷過的問題,這隻能用他們的裝備太重而無法正常戰鬥來解釋。經過長時間的訓練,5米長的沙裡沙看起來輕巧,但是7.5米長的長矛,不管士兵們準備得多充分,都不能輕易使用。


方陣不能像過去那樣自由機動,他們的速度大大降低,為了保持整齊的隊形,他們必須在完全平坦的戰場上戰鬥。如果戰鬥的地形不平坦,方陣的隊形非常容易崩潰。在羅馬軍團中向後撤退之後,方陣不得不在羅馬軍隊後面泥濘的山坡上追擊撤退的羅馬步兵。方陣被他們過長的長矛弄得雜亂無章,組織變得混亂,最後被他們更靈活的對手屠殺了。這樣的問題似乎從未在亞歷山大的方陣中發生過(格蘭尼克斯戰役,海因斯佩斯河之戰)在戰鬥中保持良好的秩序,例如在梯隊中採用危險的隊形(高加米拉戰役),後來的方陣被證明幾乎無法掉頭。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不得不說,從互聯網在中國普及以來,代表著西方古典軍事頂峰的馬其頓方陣和羅馬軍團與咱們中國的大秦、大漢的軍隊在虛空中已經無數次的交鋒,戰況之“慘烈”,至今相互仍然難以征服對方。估計早已作古的亞歷山大和嬴政等人都沒有想到吧。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說打遍歐亞大陸,差點就殺進華夏的馬其頓軍隊吧。

正面戰場的無敵“坦克”

亞歷山大大帝繼承了腓力二世通過軍事改革後遺留的強大軍隊,一路東征,幾年之內就擊敗了龐大的波斯帝國,領土從本部馬其頓橫跨到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內。亞歷山大大帝在東征中主要依靠的就是馬其頓軍團,即著名的“馬其頓方陣”與“夥伴騎兵”,通常採取步兵方陣線性排列在正面戰場,騎兵為側翼的佈陣方式。其以希臘重步兵構建的馬其頓方陣在正面戰場中無往不利,幾乎沒有一合之敵,堪稱古典戰場中的“坦克”。


馬其頓方陣一般是64個人組成一個排,128個人分為一個連,256個人為一個營,1024人為一個團,4096人為一個師,還包括2048名輕裝盾兵,1024名輔助兵和一個1024人的騎兵團,總計8192人。每個聯合方陣由四個初級方陣組成,相當於現代一個小型的軍或野戰軍,約32,000人。其中每個重步兵身著重甲,手持6米左右的長矛,在樂手打出的樂曲下,有節奏的緩步向進,給予敵人巨大的殺傷。不得不說在兩千年前的古戰場,這樣一隻軍隊對任何敵人來說都是一場噩夢。

如何破解馬其頓方陣

我們必須要承認馬其頓軍團是一隻世界範圍內的強軍。那麼,要破解馬其頓方陣,我們必須用同一個時代範圍內的軍隊去試著設立戰術,縱觀世界,特別是亞歷山大宏大的東征之役之後,能有與之一戰的,也只剩下我們中華諸夏了。那麼,我們就依然試著用巔峰始皇帝時期的秦國軍隊來阻擊亞歷山大吧(實際亞歷山大東征在秦始皇以前一百餘年)

首先,兩支東西方的軍隊交戰前,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殘酷的現實,我們的兵器比亞歷山大落後了一個時代。是的,亞歷山大的軍隊的冷兵器已經鐵器化,而秦軍軍團則是青銅兵器,雖然秦軍的兵器以達到了青銅冶煉的高峰,其硬度已達80左右,但對比鐵器依然有先天的劣勢。但無論如何,畢竟是冷兵器時代,此種差距可以忽略不計。

馬其頓軍團的作戰力量全部由職業軍人和軍事貴族組成,有良好的戰鬥素養和軍事紀律。這也是其輕鬆戰勝由奴隸和農民組成的波斯大軍的原因之一。同時的秦軍雖然也主要由農民組成,但秦以軍功封爵,秦人聞戰而喜,而在春秋戰國連綿不斷的戰火中,也淬鍊出了秦軍過硬的軍事素質,同樣,秦軍也有嚴峻的軍法制度保障了嚴格的軍事紀律。

兩軍對壘,就戰術而言,馬其頓軍團作戰方式相對單一,主要依靠馬其頓方陣的正面碾壓和側翼騎兵的牽制與尋找空擋突擊為主。對於秦軍來講,中原幾百年的風雨,產生了無數的軍事天才,各種計謀層出不窮,如果打持久戰,那麼可以說馬其頓軍團是應付不了的。但我們這裡只對正面硬剛做假設,所以什麼放火、決水、斷糧、虛實等計謀就派不上用場。

秦軍正面擊敗馬其頓軍團的方法,就只能以擊破馬其頓重步兵方陣為基礎,但很遺憾,正面的步兵硬剛,同樣的人數下,我並不認為秦軍有擊潰馬其頓方陣的能力。但是,秦軍可以預先在現場設置陷坑、壕溝等,遲滯其方陣的機動能力,同時以騎兵對騎兵,牽制馬其頓側翼騎兵,估計可以和對方鬥得難解難分,但如何徹底擊破其步兵方陣,這裡必須要用到此時秦兵的獨有兵種——弩兵。

今天很多人對秦弩兵的作用有懷疑的態度,有很多人還復原了秦國的弓弩,認為其射程只有50多米,只能做騷擾之用。我不知道這些專家怎麼還原的秦國弓弩,你看看出土的秦國弓弩的器件,標準化的配件就不說了,每一件都配有“望山”,這是可以在不同射程調節瞄準的器具,除非是秦國富得不知道怎麼花錢,才能在物資緊缺的時代為每一架有效射程只有50米的弓弩配一個“望山”。曾經在網上看到一篇比較嚴謹的文章,秦弩的拉力應該在45公斤左右,也就是100磅左右,上面也列出了幾個數據:30磅弓,10米穿武警防爆盾; 40磅層壓傳統弓,15米穿1毫米鐵板,箭支透入20多釐米。秦弩為100磅左右,射程應該在兩百米以上,破亞歷山大早期的鐵甲應該在70到100米。

其實想想也知道,弩的威力非弓箭所能及,這也是為什麼西方中世紀時期,十字弩被運用於戰場後,被視為“魔鬼的武器”,一度被教會禁用。幸運的是,亞歷山大的時代,弩為華夏特有的武器,而秦國的弩兵就是馬其頓方陣的天然剋星,可以想象,當一個個整齊的方陣,踏著緩慢的步伐向秦軍襲來時,在秦軍的弩陣下,只


配有小圓盾的馬其頓士兵會作何感想,而弩箭過後,秦軍同樣也有重步兵的長矛方陣,還有陣前的輕裝“銳士”,步兵兩翼,亞歷山大的“夥伴騎兵”也會驚訝的發現,秦國的騎兵背上都有一副可怕的秦弩,正對他們虎視眈眈……硝煙過後,有史書記載“有金毛夷至西來犯,其勢壯,王遣將擊之,盡坑”。


歷史小兵感悟未來


馬其頓方陣嚴格說來是一種陣法,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左右,流行於當時的馬其頓國,由國王腓力二世創建,經腓力二世國王的兒子亞力山大發揚光大,讓馬其頓方陣達到頂峰,創造了輝煌的馬其頓文明。

馬其頓方陣鼎盛時期對應中國的戰國晚期,差不多相當於秦國的秦孝公到秦惠文王時期,馬其頓方陣雖然在歐洲非常歷害,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是拿到戰國時期的華夏大地來,就是一個笑話,分分鐘被吊打。



首先來了解一下馬其頓方陣的原理和結構,是如何動作的。

簡單的說,馬其頓方陣就是由一個一個的方陣組成的軍陣聯盟,一個方陣差不多是8192人,其中包括:4096名重裝步兵,2048名輕裝盾兵,1024名輔助兵,1024人的騎兵團。



其中4096名重裝步兵是主力,重裝步兵的武器就是將近4米長的長矛,長矛需要用兩隻手才能握住,左臂上用皮帶掛著一個盾牌,盾牌的直徑差不多是60釐米,作戰時,重裝步兵在最前,用近4米長的長矛組成方陣迎敵,與其它兵軍協同作戰。

輕裝盾兵是輔助重裝步兵作戰的部隊,由於重裝步兵的武器太長,機動性非常差,因為輕裝盾兵在作戰時負責對付衝到跟前的敵軍,協助作戰,輕裝盾兵配備短兵器及盾牌。



輔助兵配備標槍、弓箭等武器,也是輔助重裝步兵作戰的部隊。

騎兵團主要配備長矛的騎兵,機動性最好,負責對付側翼及後方的敵軍,協同其它部隊共同作戰。

四個方陣組成一個方陣聯盟,一個方陣聯盟差不多就是32768人。



馬其頓方陣的主要優點就是協同作戰,步騎配合,在正面戰場從正面攻擊,很難擊敗馬其頓方陣,因為方陣4米長的長矛陣,就算是重裝騎兵衝鋒也難以傷害到馬其頓方陣,4米長的矛騎兵根本無法近身就被長矛刺穿身體。

但是馬其頓方陣的缺點也非常明顯:機動性極差,雖然方陣兩側有騎兵護衛,但是如果敵方從兩翼或側後,衝破了馬其頓方陣的騎兵陣地,剩下的重裝步兵就只有被屠殺的份。



馬其頓方陣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弱點就是對地形非常敏感,適合在平原地區野戰,因為馬其頓方陣要發揮最大效果,必須保持陣型完整,而陣型完整在平原地區是好保持,可是一旦進入山區、丘陵或沼澤地帶的話,陣型無法保持,只能亂成一團,一亂就無法保持陣型,就容易被敵方衝散。

回到題目上來,怎麼破馬其頓方陣?



一、謀略完勝

我泱泱中華五千年文明,軍事思想不知道領先馬其頓方陣多少年,一部孫子兵法完虐馬其頓方陣,早在先秦時期,中國的軍事思想已經大行其道,你馬其頓方陣不是陣法歷害嘛,不與你硬碰硬,而是使用各種計謀來對付。

可以將馬其頓方陣引入地形複雜的山區、丘陵或沼澤地帶,讓其隊形展不開,先來一陣箭雨,尤其是把秦軍的箭陣拖出來,你盾牌再歷害,總有護不住的地方,再用步兵攻擊重裝步兵,騎兵攻擊騎兵,讓其徹底完蛋。



一計不成,再來一計,九九八一計,看你馬其頓方陣再歷害,也只能被攻破。

二、正面野戰

除了使用計謀,就算是正面野戰,我大秦鐵軍也是完勝馬其頓方陣,就不說別的,就拿秦國來說,只要用戰車兵+箭陣+騎兵+步兵就能攻破馬其頓方陣。

中國人從來不傻,不會拿正面去衝擊馬其頓方陣,採用迂迴+強攻的方式,馬其頓方陣兩側不是有騎兵嗎?我用秦國戰車兵衝擊騎兵,戰車兵通常是由2到4匹馬組成,有3個士兵,一個負責駕馬,一個手持弓箭,一個拿槍或矛,衝鋒時,一人射箭,戰車兵簡直是早期騎兵的剋星,三打一,騎兵肯定被衝散。



緊跟著戰車兵身後的是秦國騎兵,馬其頓騎兵一被戰車兵衝散,秦國騎兵就開始衝擊馬其頓方陣側翼的輕裝盾兵和輔助兵,簡直是屠殺啊,哪裡敵得過秦國騎兵,騎兵身後還跟著大量的弓箭手和步兵,只要突破了馬其頓的側翼,那整個方陣就是被屠殺的份,因為馬其頓的重裝步兵不善長近戰。

三、陣法對陣法

馬其頓方陣不是陣法很歷害嗎,我現在就用陣法對陣法,就用秦軍方陣對戰馬其頓方陣,都知道馬其頓方陣的長矛有4米長,可有人知道秦軍方陣的長矛有7米長嗎?秦始皇兵馬俑中已出土近7米長的長矛,說明當時已經有這麼長的武器了。



秦軍方陣最前面是步兵手持近7米長矛,長矛兵身後是弩箭陣,弩箭有效射程達150米左右,兩側是騎兵、戰車兵及步兵。

長矛對長矛,誰的更長,誰的贏會更多一些,而且秦軍的弩箭射程在當時無人能及,放眼整個歐洲,也沒有射程這麼遠的弩箭,兩陣對戰時,接近射程,秦軍弩陣先行發射,弩的力道遠遠大於箭,馬其頓人的盾牌都不一定擋得住,搞不好被射穿。



馬其頓人射程不夠,傷不到秦軍,秦軍已靠弩陣大量射傷馬其頓人,再靠近時,長矛對長矛,馬其頓人同樣佔不到便宜,接下來的戰爭可想而知了,馬其頓人完敗。

而且秦軍是軍功授爵制,虎狼之師,最喜歡搶首級,拿去換爵位,無法是武器,還是激奮及紀律性,秦軍不輸馬其頓人,戰勝馬其頓簡直是易如反掌。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馬其頓方陣看上去就像是人肉坦克一般,令人心驚膽寒。然而,儘管它稱雄一時,但終究還是存在著諸多弊端,在敵人瞭解了這一陣型後,很快就找到了破解的方法,打破了馬其頓方陣堅不可摧的神話。

公元前4世紀中葉,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在希臘方陣的基礎上,創立了一種新的陣型,稱為“鑽錘戰術”,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馬其頓方陣。這種陣型共設16排,每排設16人,共有256名士兵,方陣中的士兵均裝備有厚重的盔甲。

為了提升攻擊和防禦效果,方陣中的士兵採用長短相間的武器。外圍士兵配備盾牌、短劍、短矛,內部士兵手中的長矛依次加長,使得整個方陣就像一個行走的巨型刺蝟,以密集陣型跑步向前推進,具有很強的殺傷力。

不過,步兵方陣在戰場上機動性差,容易遭到敵方弓箭和騎兵的衝擊,所以在方陣後方還設有八排輕裝長矛病,在方陣兩翼也有騎兵和長矛並進行保護。如此一來,整個方陣最具攻擊力的部位就是正前方,其左右和後方主要其防護作用。

就馬其頓方陣的陣型來看,其最大的缺點就在於其左右和後方,尤其是兩側的騎兵。因為一旦驅散了方陣防禦的兩翼,手持長矛、配備重甲的士兵,很難靈活調轉方向,將瞬間暴露於敵方的攻擊之下。

馬其頓方陣還有一個巨大的缺點,那就是它合適在平原作戰,可一旦遇到山地、丘陵,便會使得其殺傷力大打折扣,很容易陷入被動挨打的窘境。

也正因如此,在公元前168年時,曾經驕縱一事的馬其頓方陣,在於羅馬軍團交戰時遭遇了滑鐵盧。由於羅馬軍團掌握了馬其頓方陣的弱點,所以在交戰時先避其鋒芒,重點進攻其左右兩翼的騎兵,在驅散了騎兵後,整個方陣內的步兵便只能被動挨打了。

另外,在應對這種步兵方陣時,還有一個最為行之有效的方式,那就是用遠程武器進攻。比如投石器、弓箭,都是對付步兵最為有效的攻擊性武器。對於馬其頓方陣而言,儘管士兵配備有盾牌和重甲,但由於陣型密集,更容易成為對方的活靶子。

其實,在軍事史上,並沒有哪一種方陣能夠佔盡一切優勢。馬其頓方陣是在希臘方陣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在其誕生之初,確實如同人肉坦克一般,在歐洲戰場上所向披靡。可是,一旦敵人熟悉了這一陣型,它的優勢也就不再具備了,勢必要退出歷史舞臺。


史海爛柯人


馬其頓侷限性太大了,雖然正面防禦效果以及推進能力極佳,但太死板,缺乏機動和靈活性。

就看這個刺蝟一樣的陣,只有傻子才會想從正面去和他對剛。這個陣全員都配置了一種被稱之為莎麗莎的長6米的雙頭矛(後邊的金屬頭子是用來配重的)

陣前面五排人放矛刺擊,後邊的45度朝天等前面的撲街之後頂上。這種陣最大優點在於這個矛足夠長,而且第一排的敵軍會遭到4-5支矛的同時刺擊,根本hold不住。


但前邊就說了,只有傻子才會想去從正面和他對剛,這種陣雖然正面猛,但側翼很薄弱且機動性太差。

側翼薄弱就得靠騎兵保護側翼,這增強了配合的難度,而如果地方直接正面牽制,然後猛打側面,那馬其頓方陣就特別難受了。

機動靈活性差就更要命了,直接被一些擲矛手之類的輕步兵吊打。打又打不到,追也追不上,尤其投射性武器在戰場上逐漸普及,這種緩慢、需要各兵種補充配合、缺乏靈活性的戰術就幾乎是被血虐了。


瘋狗的輕武


馬其頓方陣☞

馬其頓方陣,是古希臘步兵作戰的一種軍事戰術,由原來希臘重步兵方陣改良而來的,在荷馬時代之前,這種戰術可以說是一種戰術上的創新。

馬其頓方陣的歷史淵源:公元前4世紀, 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在古希臘底比斯方陣的基礎上,創建了聞名於世的馬其頓方陣。在腓力二世去世後,他的兒子亞歷山大,進一步發展了馬其頓方陣, 使之成了一個綿密系統的戰術體系, 並憑藉其方陣的巨大威力,建立起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

馬其頓方陣簡介:馬其頓軍隊由重步兵、輕步兵、重騎兵、輕騎兵以及輔助兵組成。

  • 重步兵是馬其頓軍隊的主體, 數量是最多的一部分,士兵在作戰時,手持長矛和圓盾,身披“鎧甲”(一種帶有金屬保護的皮毛)。作戰時,士兵組成一隊方陣,同心協力,齊頭並進。
  • 輕騎兵的主要武器是投射器—標槍(短矛),在士兵近距離作戰中,短矛是主要的攻擊武器,在騎兵等待作戰時, 他們往往將長矛擱在肩頭, 矛頭稍向下;衝鋒時, 長矛向下方刺出。當刺到第一個敵人後, 士兵們往往不立即拔出長矛,而使其留在敵人的身體裡, 然後繼續用短矛進行戰鬥。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在最短而時間內,殺死敵人!
  • 輔助兵主要是重步兵的勤務兵,和糧秣的徵收員,他們主要作用,相當於今天我們的(後勤人員), 在戰場上,士兵們身披裝甲(輕裝甚至無甲), 以標槍、弓箭和投石器作為主要兵器。

馬其頓方陣的核心:以重裝步兵方陣為核心, 多兵種密切協同,共同作戰的戰術體系。

馬其頓作戰的主要戰術:在戰場上,作戰的主要戰術是,以重騎兵軍團作為戰場的主要突擊力量, 對敵人較為薄弱的側翼和後方進行突擊和包抄, 或對敵方戰線上的破綻和弱點進行重點突破。

馬其頓方陣的運用:在伊蘇斯經典戰役中, (波斯與希臘大戰),當右翼的波斯騎兵,在取得對當面的馬其頓輕步兵,和輕騎兵聯合部隊的戰場優勢之下, 右翼的波斯卡爾達克重裝步兵,卻並沒有配合本方騎兵,繼續擴大突破口,並進而攻擊馬其頓方陣的側翼, 而是選擇了按兵不動,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致使馬其頓輕步兵和輕騎兵聯合部隊,在得到增援後展開反擊後,迅速反擊,轉危為安!。

從伊蘇斯戰役中,我們可以看出, 馬其頓方陣戰術的成功取決於三個關鍵因素:

(1) 重騎兵突擊集團能否迅速、有效地突破敵方的側翼防禦;

(2) 重步兵方陣能否抗住敵方重兵集團的正面衝擊, 為友軍突破爭取時間;

(3) 輕步兵和輕騎兵聯合部隊能否頂住敵方的側翼攻勢, 保證友軍的側翼安全。

馬其頓方陣的優勢:機動性作戰能力非常之強,以橫隊的作戰方式,衝向敵人隊伍,給敵人造成沉重的打擊。

馬其頓方陣的劣勢:兩翼和背面是馬其頓方陣的致命弱點。

攻破馬其頓方陣的辦法:從側面攻擊馬其頓方陣,使他不能形成一個整體,讓陣中的士兵不能用長矛以之攻擊,大大減小陣型作戰的威力,只要能打亂馬陣的陣型,列陣的長矛手,就不能發揮他應有的功能,這樣一來,馬其頓方陣幾乎就是一個擺設而已。

在公園前371年,底比斯在攻打希臘時,採用集中縱深多達16層的部隊,並主要從右側攻打馬其頓方陣,結果大勝而歸。


文史議春秋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馬其頓方陣是亞歷山大東征時期戰無不勝的殺手鐧,在當時的世界來說,馬其頓方陣是最為優秀的重步兵方陣。

馬其頓方陣的特點

馬其頓方陣是古代最好的重步兵方陣,特點就是攻防能力極強,弱點就是移動速度非常慢。

馬其頓方陣的士兵手上都有6米多的長矛,前排士兵配有堅硬的盾牌,基本是在對方衝過來的時候,前排的士兵用盾牌擋住對方,然後後面的士兵用長矛刺殺敵人,從而造成敵人的大量殺傷。

當然,雖然這是一種攻擊和防禦完美結合的陣型,但是很多時候也要看指揮官的水平,好的戰術只有在優秀的指揮官手裡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這個陣型在亞歷山大大帝時期發揮到了極致,當然,馬其頓方陣只是亞歷山大獲勝的一個方面,亞歷山大能夠贏下一場又一場的戰役,還在於他完美地運用了騎兵,在他的部隊當中,往往配有大量的騎兵,他的戰術就在於,把馬其頓方陣放在中間,騎兵在兩翼,有的時候也會大部分騎兵安排在一側,敵人的正面進攻由馬其頓方陣擋住,然後他充分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在對方露出間隙的時候親自帶領他的精銳騎兵殺向對方的主將,或是殺到對方背後,打亂對方的佈局,實現正面馬其頓方陣,後面騎兵衝殺的效果。

所以馬其頓方陣能夠獲勝,其實只是一半,另一半的原因就在於騎兵的運用。

我們看一個戰例

如高價米拉戰役戰役,是亞歷山大東征波斯帝國時候和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的一場主力對決。

圖中這個形狀代表步兵,粗線條為重步兵,細線條為輕步兵。

圖中這個形狀代表騎兵。

紅色為亞歷山大方,紫色為波斯帝國軍隊。帶星號的是國王親自帶領的軍隊。

這是戰役開始的情況,亞歷山大把騎兵佈置在兩側,中間是馬其頓重步兵。剛開始的時候,是由亞歷山大親自帶領的夥友騎兵在右翼對戰波斯帝國的左翼騎兵。

然後波斯帝國發動了全面的進攻,亞歷山大在面對對方優勢兵力的情況下,主要靠馬其頓方陣穩住了陣線,防住了對方的進攻,在這個過程中,波斯帝國的陣線出現了空檔,亞歷山大親率精銳的夥友騎兵殺向了波斯國王大流士。

大流士三世在好幾次和亞歷山大對戰中,都丟下了部隊獨自逃跑,這次面對亞歷山大親自向他衝來也認了慫,逃跑了,戰場局勢也就是瞬間發生了變化,波斯帝國軍隊從戰場潰退,亞歷山大獲得了勝利。

所以,很多人認為是馬其頓方陣厲害,其實是亞歷山大的戰術厲害,馬其頓方陣並不能獨自獲得戰爭的勝利,只是其中一半的因素,另一半因素是在於騎兵。

對付馬其頓方陣的最有效方法——輕騎兵

對付馬其頓方陣的方法有很多,網上也說了很多情況,那麼我只說我認為最有效的辦法,那就是輕騎兵,當然是能夠騎射的輕騎兵。

在冷兵器時代,不論是對付重裝步兵還是重裝騎兵,輕騎兵從來都是最有效的應對手段,當然這也需要指揮官有足夠的能力指揮作戰。

具體作戰戰術就是輕騎兵衝到馬其頓方陣面前就放箭,放完了就跑,這樣馬其頓方陣根本追不上。然後再折回來再放箭,然後再跑,如此反覆,馬其頓方陣雖然防禦力強,但是也經不住不斷的弓箭襲擊,打的時間長了就會精疲力盡,而且傷病滿營,在精疲力盡的時候再發動進攻,就基本職能被屠殺了。

這樣的戰例是有的,如公元前53年的卡萊戰役。

當時是羅馬帝國對戰安息帝國,羅馬帝國主要是重步兵,有50000人,安息帝國觸動了10000人,都是騎兵,其中重騎兵1000人,弓騎兵(輕騎兵)9000人。

安息帝國的戰術就如上我所說的,接近了就放箭,然後就跑,如果反覆下來,羅馬帝國的重步兵基本都被打殘,而羅馬帝國的軍隊也追不到安息帝國的騎兵部隊,就這樣等到羅馬帝國的軍隊都精疲力盡的時候安息帝國軍隊發動突擊,一舉殲滅了羅馬帝國軍隊,此戰羅馬帝國死亡45000人,被俘5000人,全軍覆沒,而安息帝國僅僅傷亡3800人。

這種戰術就等於是一場不對稱戰爭,只有輕騎兵打到重步兵,重步兵打不到輕騎兵,所以戰爭的結局一開始就註定了,只可能是輕騎兵獲勝,而重步兵沒有獲勝的可能。


老威觀史


從古至今,對於戰爭來說,戰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冷兵器盛行的古代,人們為了提高獲勝的機率,相互作戰時經常會採取排兵佈陣的方式。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排兵佈陣一直以來都是作戰時必不可少的一種戰術,因為在擺陣者看來,好的陣法如同銅牆鐵壁堅不可摧。


其中最負盛名的是來自古希臘的馬其頓方陣,它能夠輕易打敗人數眾多但較為混亂的敵人。那當我們面對如此厲害的陣法時應該怎樣破解呢?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所以首先要對馬其頓方陣要有足夠的瞭解,並且要知道它的奧秘之所在,最後才能找到其破解之法。

馬其頓方陣是一種早期步兵作戰時的一種特殊戰術,是希臘重步兵方陣經過改良後的方陣。

在荷馬時期,戰鬥雙方在進行作戰時都是一群人衝上去一團亂的互相廝殺,場面非常混亂,無法控制,領導者無法對其軍隊進行有效指揮,所以取勝的幾率也完全看老天安排。

古希臘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在看到如此混亂不堪的作戰方式時眉頭緊皺,為了提高作戰的勝率,於是便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軍隊整齊有條理,這種做法不但便於指揮而且還能更好的相互保護和共同進攻,這就是所謂的馬其頓方陣。

這種新的作戰方式剛開始就發揮了它強大的優勢,以至於敵人聽到這種陣法時都會不戰而慄。



這種方陣為何有如此強大的威懾力,它的陣形是怎樣的呢?

馬其頓方陣的方陣佈置也是非常的獨特,不僅整齊有條理,而且方陣的形狀也很特別。

馬其頓方陣的每一列都有16個人,橫隊的長度要根據主戰場的情況而定。每個士兵都配有6米多的長矛和圓盾來作為武器,前五排士兵將長矛持平對準前方敵人,而後排士兵則將長矛以不同的角度向上傾斜,形成五層有層次的矛陣,在戰鬥當中如果前排士兵被擊倒,後排士兵能夠及時的接替前排士兵以確保隊形的完整性。

而且馬其頓方陣為了保護方陣的側翼和後方不被敵人所破壞,一般會在戰鬥開始前安排一些輕裝長矛兵在方陣的後面排成一個差不多8個人的橫隊,然後在又讓輔助兵在方陣前面排列一隊散兵橫隊,最後在方陣兩邊配置一些騎兵和一定數量的輕裝長矛兵對方陣進行保護。

除此以外,馬其頓方陣還需要和騎兵進行緊密配合,因為單純的依靠方陣來取勝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僅如此,馬其頓人在作戰時通常會把方陣排成不同的陣形,形狀像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這種陣形的好處是它們的斜面都一致向外,在進行作戰時就能根據具體需要從某一側對敵人進行包圍。

儘管如此,馬其頓方陣還是有它的缺點之處存在的,馬其頓方陣這種方陣防禦性和攻擊性很強,但它的靈活性很差,場地的侷限性也很大,這些缺點也正是破解它的突破口。

如果想要破解它,比較簡單的一個辦法就是在它陣地前挖幾個大坑,在坑底放一些尖刺物和易燃物,這樣就可以破壞它方陣的整體推進,在方陣兩側用騎兵放箭進行干擾,等陣形被破壞後就可以對其進行攻擊然後一舉拿下。

還有一點就是馬其頓方陣貼身攻擊性強但是它的遠程能力弱。只要保證一定的安全距離,用遠程武器慢慢消耗方陣的勢力。可以試想一下,幾百支火箭射到方陣中將會有怎樣的場面。士兵們可能會因此混亂,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最後肯定一敗塗地。


不僅如此,馬其頓方陣要是碰上中國秦朝的箭陣,估計也會被打成馬蜂窩。

總體而言,再厲害的方陣也有它的破解之法,如同再難的數學題也同樣有解一樣。世上沒有無敵的方陣,戰場上地勢條件複雜多樣,所以需要根據特殊情況做出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