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論語易解」7.14 三月不知肉味

【原文】

7.14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譯文】

孔子在齊國聽到《韶樂》,很長時間吃肉不知其味。後來他說:“想不到欣賞音樂居然能到這樣的地步!”

【註釋】

(1)《集解》引周生曰:“孔子在齊,聞習《韶樂》之盛美,故忽忘於肉味。”

(2)《康注》:“圖,計劃也。不知肉味,蓋神注於此,則所忘在彼也。《韶》為舜樂。蓋天下為公,太平之治,大同之道,孔子所神往者,故讚歎觀止,曰不圖至斯也。”

【解讀】

據《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年三十五,魯昭公奔於齊,魯亂,孔子適齊。或孔子彼時得聞《韶樂》也。孔子曾贊《韶樂》雲:“盡美矣,又盡善也。”(3.25)又吳季札見舞韶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孔子於齊聞《韶樂》而“三月不知肉味”,當於其中深得舜時太平之治之三昧,乃借樂以觀政、觀德也。有關孔子的音樂思想,請參看3.23和3.25 的解讀,此不贅。


《論語易解》作者,孫福萬教授,1964年生於山東省臨清市,現為國家開放大學教授,中國成人教育學會、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學術委員。1986年山東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1989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長期從事哲學、教育學及遠程教育研究及教學工作,曾在英國、比利時、馬來西亞等國的多所大學或機構訪問或學習,並在本校負責哲學引論、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管理學、教育學等課程教學。著有《遠程教育哲學導論》、《敝帚集》,《遠程教育百詞辨析》、《遠程教育概論》和學術論文多篇。

「特稿」「論語易解」7.14 三月不知肉味

孫·教授的《論語易解》是他潛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讀《論語》,是一部比較全面而系統的以《易》解《語》,以《語》證《易》的學術性著作。書中提出了諸多新見解和新認識,對於弘揚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本書的重點在於對《論語》的解讀部分,書中大量彙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對於研究者來說是一部很好的學術性參考資料。同時,對《周易》和《論語》的愛好者來說,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讀物。好,我就說到這,隆重向您推薦孫福萬教授的《論語易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