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我所理解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擁有一個和諧的人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中的“立”是什麼?“立於禮,不知禮,無以立也。”

三十歲,是人的一道分水嶺。這個年齡段的人基本已經確立了自己人生的發展方向,也應該能夠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承擔起自己應承受的責任。

所以這個三十而立,也可以理解為能夠立身、立家、立業。

三十歲的韓寒在《我所理解的生活》表達了他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

《我所理解的生活》是一部雜文集,2013年出版,是韓寒所有作品中,刪減幅度最小的。他把自己想要說的話都收錄在這部作品中,他討論革命、民主、自由,談及感情、家庭、偶像,分享個人成長經歷,誠懇地剖析自己,展示了生活中最真實的自己。

韓寒《我所理解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擁有一個和諧的人生

一、韓寒高中退學後一路開掛的人生

韓寒,1982年出生於上海,在很多人眼裡,韓寒是叛逆的代名詞——高一留級,重讀後仍有7門不及格,主動選擇退學。

可這樣的他,之後的人生卻像開了掛一樣,寫作出書,職業賽車,玩音樂,拍電影等,一路順暢,獲獎無數,活成了80後羨慕的對象。

2010年他成功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與奧巴馬、比爾蓋茨等人一同入選《時代週刊》“全球最具影響力一百人”,娛樂類排名第二。

作為一名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說《三重門》、《長安亂》、《一座城池》等,文集《零下一度》、《韓寒五年》、雜文集《青春》、《通稿2003》、《我所理解的生活》等作品。

作為一名職業賽車手,他獲獎無數。他是中國拉力錦標賽N組年度總冠軍,成為中國職業賽車史迄今惟一的場地、拉力“雙冠王”。他還衛冕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年度車手總冠軍,CTCC中國汽車場地錦標賽年度車手總冠軍,成為中國賽車第一人。

作為一名音樂人,他出版唱片《十八禁》,同時也為他人創作:《辭》、《在我想起來》、《似火年華》以及2014年的《平凡之路》、《後會無期》。

作為一名導演,他先後創作了《後會無期》、《乘風破浪》、《三重門》、《飛馳人生》等影視作品,反響俱佳。

他在多個場合裡說過,“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

韓寒《我所理解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擁有一個和諧的人生

二、三十而立的韓寒,如何實現立身、立家、立業

三十歲的韓寒,爭議不少,成績更多。在《我所理解的生活》的序中,韓寒對他所理解的生活總結了三點:第一:“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除了造謠以外,去造其他一切東西。我心中的造化,就是創造了多少文化。”

第二:“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養活自己,養活家人。”

第三:“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自己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他所理解的生活這三點,去了解一個不一樣的韓寒,從他是如何做到立身、立家、立業的經歷中給我們帶來的人生啟示。

韓寒《我所理解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擁有一個和諧的人生

1.立身:除了造謠以外,去創造其他一切

韓寒說,除了造謠以外,去創造其他一切東西,於他而言,就是創作更多的文化。

面對“新概念複賽時走後門,《三重門》抄襲,文章作品是別人代筆的”等種種爭議、質疑、誹謗和謠言,他和父親都試圖解釋說明,還曬出了自己當年寫《三重門》時的手稿。

但他寫給偶像的文裡寫的“這眼前的世界並不是你我想象的那樣,你改變不了,我也改變不了”,無論說什麼,做什麼,恨他的人不會停止恨。於是他選擇少說,多做,不解釋。

隨後,他出版了手稿集《光明和磊落》。當他看著自己十五年前的文章,他很歡樂。“這是我成長歲月的見證,是我青春期的化石。”

做事是你的原則,碎嘴是他人的權利,歷史只會記得你的作品和榮譽,而不會留下一事無成的閒言碎語。

他既活得通透,也活得豁達。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他樂觀與積極的心態,自立自強的精神;從他的作品中,他關心時事政治,愛憎分明,也看到了他的思想以及道德。

而作為一個社會屬性的人,都要有其特有的立身之本。韓寒的立身之本也許就如他所言,除了造謠以外,去創造更多的文化。

一個人真正優秀的人,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成功就多大。

韓寒《我所理解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擁有一個和諧的人生

2.立家: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養活自己和家人

韓寒說:“在做事情的時候,我希望看得遠一些;但在過日子的時候,我希望看得近一些。”

2010年,韓寒與金麗華結婚,11月他們迎來了的女兒出生,取名韓小野。為了能光明正大的帶女兒出入公開場合,2013年他在微博曬出小野的照片,引來網友熱捧,被網友直呼“國民岳父”。

很多人都是在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後,才會更明白愛與責任。

韓寒也不例外。除了陪伴愛人和孩子,每年比賽接近二十場,還寫新的小說和遊記,偶爾進棚拍雜誌。

他對待感情的態度是,愛者不疑,疑者不愛

他主動把所有的卡和錢都放在太太那裡,信任,就是全部的信任。對妻子如此,對其他人也是這樣。

“只要是我的愛人,我會給她力所能及最好的,哪怕有天生活不濟,他吃八塊錢的盒飯,也會給愛人吃十六塊的。”

他不在乎別人是否理解,只要他理解就行了。他認為只要對得起自己在乎的人,不需要對得起大家的好奇心。

韓寒《我所理解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擁有一個和諧的人生

對待女兒,他說只希望女兒高興,只要人品好,他願意為她創造一切的條件,願意為她生造一個世界,讓她不用在這個殘酷而缺德的社會里受苦。

但對於男孩,就要求他扎到這個現實裡,奮力拼搏,養活自己並盡力改變社會,爭取給天下的小女兒們創造更溫暖的環境。

他比賽上拿了很多冠軍,很多是因為女兒一直對他說,爸爸冠軍,這是爸爸的杯杯,厲害耶!在她的激勵下,他比賽更加認真投入,希望每次比賽回來都能給她杯杯玩。

他說在這個世界上,他最愛的女人就是他的女兒,如果一輩子只能和一個人在一起,就和她在一起。

愛與責任不是一句話,而更多的體現在行動上。韓寒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

生活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潛海溝,它只是在一張標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愛與責任,體現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體現在我們對待家人的點滴行動中。

韓寒《我所理解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擁有一個和諧的人生

3.立業: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熱愛並堅持

在韓寒的父親眼裡,他不是一個喜歡應酬和交際的人,別人可能在玩的時間,他在想東西,寫作,閱讀,練字,練車。他把別人可能拿來應酬和娛樂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

賽車是他最大的興趣愛好。他也是國內最出名的賽車手之一,不管技術或名氣,當然並不是一開始就如此。正如他太太曾回憶道,“他最鬱悶的時候應該是有一段老拿第四,後來好不容易拿了第一,卻要讓賽,那次他哭了!”

雖然做車手對他來說一點都不划算,投入產出比很低很低,“但這是他的愛好,喜歡就行。”

韓寒坦言他喜歡的事情遠不止寫作和賽車,從學校出來以後到現在他做過很多事情。有些做的不夠好,有些做得很失敗,大家看到的只是他成功的時候。

韓寒《我所理解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擁有一個和諧的人生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們眼前光鮮亮麗韓寒,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總結經驗,最後才取得成功的。只要沒死,不停的幹就行了,人們只會記住你成功的那一次。

失敗了可能會失望,但不嘗試你將註定敗亡。他“活出感性”,你可以後悔,但不留遺憾,有很多事情做了以後會發現自己傻了或者失敗了,但還是要去做。

正如他所言,寫作最快樂的事,莫過於讓作品成為閱讀者心中的光芒,只要你敢,總會有光芒指引你。對他來說寫小說是與世界對話的方式,賽車則是與自己對話的一種方式,而拍電影則是跟自己跟世界對話的另一種方式。這三個事業都是他生命計劃中的一部分,也都是他喜歡的事。

對於立業,他建議,無論作家還是別的行業,首先你要確定自己是真的適合這個行業,而不僅僅是熱愛。因為如果發現你熱愛這個行業,但是你並不適合它,其實是一種更大的痛苦。

韓寒《我所理解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擁有一個和諧的人生

寫在最後:

《我所理解的生活》中,通過一篇篇作品,一個個問題,我們認識了一個更真實存在的韓寒,瞭解了他這三十年來如何實現立身、立家、立業成名背後的故事以及他所理解的生活的本意,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才能擁有一個和諧的人生。

正如他說的,沒有人能夠讓所有人滿意,所以讓自己和你中意的人滿意就可以了。你所判定的一切,也許就是你自己內心的投影。

人生就是一段不斷接納和拋棄的過程,我們要做的是盡己所能,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為我們在乎的人以及在乎我們的人創造各種價值。


我是 ,家有5歲男孩,踐行親子共讀,分享育兒、讀書、成長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