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青年,這個時代的病?

佛系青年,這個時代的病?

在不知不覺中,90後已經禿了、胃已經垮了、已經出家了。

2018年,最小的90後都已經成年了。他們也都逐步走上了工作崗位。

很不幸的是作為90後我們將面臨比70後80後更加艱難的人生選擇,面對各大城市的搶人大戰,然我們很苦惱不知道該去哪?

當然,這只是個玩笑話。不管去哪,我們大部分人都面臨難以企及的房價。

在高企的房價背後,還有計劃生育帶來的養老問題。

一對夫妻要承擔四個老人的贍養問題,壓力巨大。

今年2月份的冬天,一遍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傳遍了整個盆友圈。

關於生病關於死亡,幾乎耗盡了我們所有的焦慮。

旅行青蛙的風靡,宣告佛系火了。

佛系青年用在這一代90後身上,再貼切不過了。

反觀這一代人,他們身上沒有父輩們年輕時代所有的生存壓力。

有了基本且較好的物質保障,再加上互聯網的快速普及,深刻的影響且改變了這一代人的心理。

佛系青年,這個時代的病?

相較於建國初期、文革時期、改革開放時代,90年代至今,中國平穩的發展了幾十年。

沒有核心思想、沒有動亂革命、沒有激盪人心的商業變革,這一代90後生活在相對舒適的環境裡,漸漸變成了佛系。

一個流行語的誕生以及快速傳播的原因,就是它很好的解釋了這個時代,與這個時代無比的貼切,它不會出現在10前,更不會出現在30年前。

30年前法系青年應該更加那一帶的青年。

在韓寒導演的電影乘風破浪中,就很好的刻畫了那一代的小鎮青年,他們渴望財富渴望成功的原始動力無比強烈,雖然電影中刻畫了一個狹義的男主角徐正太,可以說是一部描寫小鎮青年兄弟情義的一部電影。

但該片中,徐正太開錄像店賠了錢,小馬的OICQ,販賣黑車的羅力,地產商人黃志強,這些無不反應了那個時代的大無畏精神。

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六一單槍匹馬入虎穴,為了夢想小馬遠赴南方,為了金錢羅力幹著非法的買賣,為了夢想徐正太除暴安良、數次受傷、家中失火。

佛系青年,這個時代的病?

他們的這種無畏的精神在現在的這一代年輕人中已經變得很少見。

他們安於手遊、安於旅旅遊、刷刷盆友圈。他們變得更加安於現狀,為了房子、車子奔波勞命。

那個時代的夢想已不再屬於他們。

時代鮮明的印記烙印在他們的身上,於是就有了佛系的稱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