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日本的“韓寒”,選擇在中國北大留學,從窮小子逆襲成精英

被稱為日本的“韓寒”,選擇在中國北大留學,從窮小子逆襲成精英

在中國,有一個日本八零後的北大畢業生,可以說是最出名的在華日本人了。

他的名字叫加藤嘉一,身高一米八五的北大留學生,被譽為日本的“韓寒”。

來北大留學的日本人其實並不多,而加藤選擇留學中國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家裡窮。

被稱為日本的“韓寒”,選擇在中國北大留學,從窮小子逆襲成精英

在他12歲那年,因為父親舉債投資破產,加藤甚至交不起學費,至今他都記得,黑社會上門索債的恐怖景象。

“那些為難人家的電話,我不知道接了多少次。現在我身上還有幾個傷疤,有的是永遠都抹不掉的。”

後來,為了貼補家用,年僅13歲的加藤開始送報紙打工,每天凌晨3點鐘就開始,一直送到6點鐘,風雨無阻,一送就是6年。

被稱為日本的“韓寒”,選擇在中國北大留學,從窮小子逆襲成精英

平日裡生活捉襟見肘,加藤就帶著弟弟妹妹去附近的大超市品嚐擺著的食品,以此勉強充飢。

再後來,高中即將畢業的加藤面臨上大學的選擇,很早的時候他就有留學的想法,但因為家庭條件不好,加藤就申請了北京大學國際學院。

但事情就是這麼不巧,加藤來北京的那一年,恰巧遭遇非典,但他不顧日本大使館返日的勸告,進了北大就被隔離。

被稱為日本的“韓寒”,選擇在中國北大留學,從窮小子逆襲成精英

事實上,剛來北大的加藤一句中國話也不會說,但他很快就琢磨出自己學習語言的竅門。

“每天早晨開始跟學校裡賣冰棍的阿姨比畫著聊天,聊到下午5點找傳達室大哥借《人民日報》讀,晚上7點準時收看《新聞聯播》,夜裡11點聽廣播裡各種人物訪談。”

讀《人民日報》,看新聞聯播,加藤一堅持就是7年。

很快,加藤就學到了一口京片子,甚至還能用精準的中文給中國媒體供稿。

被稱為日本的“韓寒”,選擇在中國北大留學,從窮小子逆襲成精英

徐小平有一次邀請加藤去新東方,向學生講解怎樣學語言,加藤直言不諱:“很簡單啊!一不要光聽BBC和CNN,二不能只看美劇,三不要花錢報任何培訓班。”

一席話說的徐小平啞口無言。

在北大上課時,加藤也相當刻苦,尤其喜歡上毛概課。

“每一次都坐在第一排,很認真地聽,毛概我基本都背了。”加之常年閱讀《人民日報》,所以考試時他的毛概得分很高。

被稱為日本的“韓寒”,選擇在中國北大留學,從窮小子逆襲成精英

在班裡,跟加藤關係要好的同學,基本都是來自貴州、內蒙古、新疆的貧困生。

“因為我跟他們經歷相似,所以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跟他們更合得來。”加藤經常自嘲是“貧二代、農三代”。

在同學眼裡,加藤是一個相當自律的人,每天早上4點多起床跑步,上午上課回郵件,下午上課寫文章,晚上看新聞聯播,看書,準點睡覺。

“大家總覺得我行動力強、做任何事情都比別人快,其實日本大學生比我勤奮的人多了去了,只不過在這裡,你太慢我就顯得比你快。”

被稱為日本的“韓寒”,選擇在中國北大留學,從窮小子逆襲成精英

自此期間,加藤經常在例如《環球時報》、《南方週末》等報刊寫專欄,以一個日本人的視角,來解讀中國現象和中日關係,另外,還出版了四本著作。

因為在校出色的表現,加藤擔任北大日本人協會會長,現任顧問,北京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研究員,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另外,他還經常是中文各大網站評論節目的坐上嘉賓,在節目裡,他會毫不客氣地以日本的標準批評中國,這也讓很多國人不舒服,但又不知該如何反駁。

被稱為日本的“韓寒”,選擇在中國北大留學,從窮小子逆襲成精英

甚至有一次他還曾在地鐵裡被圍攻。

但恰成對照的是,他也受到很多中國媒體和年輕人的歡迎。

新週刊甚至授予加藤“時代騎士勳章”,並對他評價道:“他有日本人的勤奮與能量、中國人的八面玲瓏。”

被稱為日本的“韓寒”,選擇在中國北大留學,從窮小子逆襲成精英

對於他和中國的緣分,加藤曾動情地說道:

“我是把自己的青春交給了中國,我希望中國的同齡人,看到外國人如此關心中國能夠有所反思。因為中國的問題是世界的問題,發展問題是未來的問題,沒有人把中國的問題純粹看做是中國國內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