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剩女是怎麼剩下來的?


優質剩女是怎麼剩下來的?

什麼擇男標準制造了優質剩女?

MM在北京做模特,各大品牌的成衣她都有走過秀,雖然不算熟臉,但是在圈子裡算是小有名氣了。她出身於東北某個學校的本科,單論長相有個75分,但個頭178cm,玲瓏小腰,白玉一樣的長腿,而且性格特別可人。她簽約的公司裡面人人都喜歡她,所以她的活兒也挺多,一個月賺兩三萬根本不成。

平時除了走秀以外她都乖乖待在家裡,還會自己做菜。不過,86年出生的她,也感覺到了一些壓力,身邊的小姐妹有的找了有錢的矮個子男做男友,有的和同行談著戀愛,還有的傍著大款。MM要求不高,他不能和她一樣吃青春飯,收入要比她高,個子要比她高,學歷不能低於她。但是現實讓她很失望,男人有錢的沒身高,有身高的沒錢,兩樣都有的沒學歷,三樣都滿足的吧,是她的資深同行,根本輪不到她嫌棄,人家身邊一票美女圍著,遠遠輪不到她。

用她的話說:我只不過很想找一個比我各方面都略強一些的男人,怎麼就那麼難呢?當然,因為她有很多擇偶的“非必要高門檻”條件,這些條件阻礙了她找到好男人。非必要高門檻條件,前面半截很好懂,非必要,也就是說不太重要,可有可無;高門檻呢,指由前者直接帶來的,造成女孩很難尋覓到合適對象的條件。拿這位女孩子舉例吧。

首先,她個頭178cm,而中國男性平均身高169c m。所幸她身處北京地區,北京地區男性平均身高174cm,高居全國前三。在這一點上來看,如果她希望未來的另一半比自己高一些,或者至少不低於自己身高的話。她已經在第一時間也淘汰了北京一半以上的男性,甚至可能已經淘汰了2/3。也就是說,她比同樣條件,身高168cm的女孩擇偶的難度要高三倍。同理,她的本科學歷又淘汰了一部分男性。最重要的是,她月收入一般在兩萬左右,旺季的時候可以超出三萬。這一點簡直令同齡男性望塵莫及。另一位有同樣煩惱的模特曾經說:“我每月收入在1-2萬,我覺得現在男人能掙到這個數,就會被人稱為小鑽石王老五了。但屈就這樣的男人,我是不甘心的。


優質剩女是怎麼剩下來的?

”對此,我不得不說:模特這個行業,吃的是青春飯。這樣的錢掙不了一輩子,而男人這個年齡掙1萬或者幾千,以後卻會越來越多的。男孩子的黃金時期在30-40,女孩子在20-30,用你最巔峰的青春飯錢去和正處於上升期的男性相比,那是不是對男性太苛刻了?再比如說,年齡也是一個非必要高門檻條件,對於男性而言,因為資源的積累需要時間,所以他們的社會價值和生殖價值呈現正相關;而女性的社會價值和生殖價值是有深層次衝突的,社會價值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但生殖價值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而減少。因為女性年齡越大,意味著她的生育能力越弱。

雖然高科技已經能讓女性在40歲的高齡懷孕生子,但是20歲的少女和她們比起來,少女的端粒更長,受到輻射等致畸變或者病變的可能性更低,這意味著她們更能承受流產、孩子夭折以及再生育的可能,還意味著她們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哺育後代,有更大的可能生育更多的後代。這些在實施獨生子女政策的社會下未必是男性們所真正需要的,但卻是男性的本能或者說潛意識所看重的。

一些女方自恃的條件,對男人來說完全不必要。對於男性而言,一個身高178cm,相貌75分的本科女孩,和一個身高168cm,相貌85分的大專女孩,只怕選擇後者的要佔絕大多數。如果前者28歲後者23歲,只怕選前者的寥寥無幾。君不見每期《非誠勿擾》,縱使女孩子看他再順眼,自身條件再好,十個有九個男人都還會選自己最初的心動女孩?


優質剩女是怎麼剩下來的?

我無意在這裡吹捧相貌至上論,但事實是:不管多少人義憤填膺地批判相貌論多少年,男性的本能還是會指引他們去追求長得漂亮一些年輕一些的女孩們,縱使選擇她會面臨著被拒絕的風險,他們還是會義無反顧的撲上去。漂亮和年輕的生物學意義遠遠大於社會意義,它意味著更好的基因和更好的生育力。女孩也許會說,那些不選我的男人,都是我不需要的,事實也許正是如此。

只是青春苦短,你要的萬里挑一能否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尋覓到你,並且和你一見鍾情然後再白頭偕老嗎?千萬不要因為學歷或者收入自恃自驕,以為自己條件好。從前段時間的被炒得沸沸揚揚的越南新娘也可以看出,只要長得漂亮,性史清白或者相對清白,經濟要求低,男人會寧願接受語言不通的不便和低文化素質給後代帶來的劣勢。

有很多女性所自恃的優越條件,是男人們並不必然需要的,這些表面上的“好條件”,會構成女性的擇偶障礙。比如像學歷這東西,微軟和Facebook的創始人都沒讀完大學呢,沒準碩士女錯過的本科男,就是日後的黃金男。

同理,女孩子太高的個頭,其實還不如矮個子。誠然我國剩男比剩女多,但是這些剩男多數剩在農村,城市裡卻是以好條件的女性為主。所以我們才把女孩們的某些擇偶條件叫做“非必要高門檻”條件。一方面,它們不是男人真正需要的條件,另一方面,它又構成了女孩們不願意接受對方的理由。好比一把金色的匕首,它雖然昂貴,但是很不中用,除非男人們就是願意拿它的金屬屬性來做炫示物。

也有某些男人個子不高學歷也不高,但很有錢,所以想找個高學歷或者高個子女孩搭配自己,但說實在的,女孩很難接受這一點。我有一個78年生的博士女友,其實長得不錯,我們試圖給她介紹一個79年的白手起家的鑽石王老五,可是人家一聽她這倆條件和收入,面都不願意見。至於原因,她也沒多解釋,不過前幾天音樂人高曉松一番驚世駭俗的爭議言論大概能代表這個世界上很大一部分“成功男人”:“她跟我一起的時候還很年輕,甚至還沒進入社會,所以她的基本世界觀都是我塑造的。

相比之下,找一個年齡比較大的、被周圍圈子的人塑造出來後你再去改的妻子,後者多累人啊,而且更容易產生分歧。我老婆對這個世界的看法,甚至聽什麼音樂、看什麼電影,都是受我影響的,所以我們大部分的想法都很一致,我覺得這樣很幸福。”高曉松的看法是否主流我們不多加評論。至少我認識的好幾個老幫瓜級人物,馬上奔四十了還死死盯著二十出頭的少女想要撈一個回家做老婆呢。


優質剩女是怎麼剩下來的?

綜上,年齡、學歷、身高、收入等等都很容易成為女性擇偶的“非必要高門檻”條件。當然,在同樣的外貌條件下,比較好的學歷,高挑一些的個子,相對還不錯的收入會受追捧,但是這個度是很難把握的,一不小心,就容易過頭導致男人們望而卻步了。男人選女人經常是在看性價比,前者指這個女人能夠和願意為自己付出多少(包括青春美貌以及好性格),後者指自己願意和能夠為這個女人付出多少;有的人喜歡買5塊錢一斤的餅乾,因為覺得經濟實惠;有的人喜歡買上百元一斤的餅乾,因為就是喜歡這個口味。

不過,願意購買後者的肯定比願意購買前者的來得少就是了。所以每逢我的閨蜜自己買了房子,我都會反覆叮囑她們:千萬不要告訴任何追求者你有房子,直到你們結婚的時候再說。同樣的,我也會建議女性朋友打扮年輕一些,穿著漂亮一些,高個子的穿平底鞋,博士完全可以說自己是研究生,收入高的可以說低一些,或者只說有穩定收入就好,實在太高的,可以說自己收入雖然高但不穩定。

當你想要找一個你喜歡的優質男生,你的“好”條件又並不是男生必然需要和看重的好條件的時候,你還是先把他吸引過來再說吧。說難聽點,即使你看不中他,吸引多一些男生再拒絕他們總比被冷落來得好吧?

我是雲帆老師,擇偶需要智慧,你學會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