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他們幾家主張治國的核心是什麼?

一個大書包


諸子百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百家爭鳴的過程中產生的諸子百家的思想的融合發展變化。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是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諸子百家的主張是在當時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過程中出現的社會問題的批判與解決的基礎上形成的政治主張,並不是文學藝術主張。雖然說是百家爭鳴,但真正有影響力的政治學派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這幾家。總體上說,儒墨道法各家的主張都在當時產生過巨大影響,最終取得勝利的是融合了各家思想的新儒學。治國主張需要融合與借鑑!

關於諸子百家治國的政治主張的核心內容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道家思想治國的核心主張是無為而治。

春秋時期的老子創立了道家學派,道家認為萬物的本源是道,道家在政治上的主張是無為而治。雖然道家學派是一個比較消極的學派,但其在政治上的無為而治是積極的無為,而不是消極的什麼事情都不做。

道家學派並不適應春秋戰國時期激烈的爭霸和兼併戰爭,道家學派也沒有成為春秋戰國時期的真正的治國思想。道家的無為而治思想是在漢初成為了治國思想,劉邦在無為而治的思想基礎上提出了休養生息的政策。為了恢復被秦末農民戰爭破壞的生產力,統治者需要用無為的思想彌補社會的創傷。

無為並不是政府什麼都不做,無疑是政府要減緩一些不必要的工程,無為是政府要給農民時間來恢復被破壞的小農經濟。由此可知,道家思想只是一種暫時性的統治思想。

第二,儒家思想治國的核心主張是以德治國及等級秩序。

春秋時期的孔子創立了儒家思想,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禮。所謂的仁就是以德治國,所謂的禮就是克己復禮,恢復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孔子代表的是奴隸主貴族的利益,奴隸主貴族希望恢復到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禮樂制度的正常狀態。

所謂的仁者愛人並不是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相處,所謂的克己復禮是要加強社會的等級秩序。雖然孔子的儒家思想不符合爭霸戰爭的需要,但漢朝董仲舒創立的新儒學卻適應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加強的需要。漢武帝最終接受的獨尊儒術的建議,儒家思想最終成為了正統和主流思想。

從董仲舒的新儒學到程朱理學都是對儒學的繼承和發展,都是為地主階級的利益服務的。儒家的以孝治國和忠君愛國都是在維護封建的等級秩序。究其原因,改革後的儒家思想維護的是地主階級的利益。

第三,墨家思想治國的核心主張是兼愛非攻,主張階級平等和反對非正義的戰爭。

戰國時期的墨子創立了墨家學派,墨家學派是下層勞動群眾的學派,墨家學派一度成為當時社會上的顯學。下層勞動群眾人數眾多,必然會使墨家學派成為一時的潮流。然而,墨家學派在等級社會中必定不能成為統治思想。

沒有統治者支持的思想是不可能一直有巨大影響力的,沒有統治者支持的墨家學派最終還是沒落了。墨家學派是被統治者的學派,主導社會發展的卻是統治者。統治者只會打壓被統治者的影響力,統治者不會擴大被統治者的影響力。

墨家學派主張平等,統治者就加強等級秩序;墨家學派反對非正義的戰爭,統治者發動的戰爭一直沒有停止。究其原因,墨家學派代表的是下層勞動群眾的利益。

第四,法家思想治國的核心主張是在依法治國及社會改革的基礎上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戰國時期的法家思想是當時社會上非常受歡迎的一種思想,因為法家思想適應了兼併戰爭的需要,因為法家思想有利於國家的統一。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韓非子和商鞅,法家思想的主要治國主張是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法學思想的主要治國主張是在依法治國的基礎上進行社會的改革。

依法治國是社會改革的保障,社會改革的過程就是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過程。法家思想是進步的社會觀,法家認為社會是在不斷進步的,法家認為只有與時俱進地進行改革才是治國的正確途徑,法家認為當時的社會應該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秦國和秦朝的治國思想都是法家思想,秦國在法家的商鞅變法的基礎上完成了國家統一的任務。秦朝二世而亡,法家思想也就失去了統治思想的地位。從漢武帝開始,儒家思想成為了治國思想;然而,此後歷朝歷代的帝王在治國時其實都是實行外儒內法。可以說,法家思想一直是中國封建社會治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畢竟,法家學派代表的是地主階級的利益,而地主階級是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

綜上所述,以儒墨道法為代表的諸子百家的政治主張和治國思想是在當時社會轉型的過程中產生的,是為了解決在社會轉型的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社會問題。在不同的時期要用不同的治國思想,治國主張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治國主張要符合當時的社會發展情況和人民意願,只有符合國情的治國主張才是有生命力的。改革開放的成果證明,只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治國主張才是真正有活力的主張。


歷史緯度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

這個時候,生產力發生了重大變化,就是鐵器應用逐漸普及、牛耕的方式逐漸普及。這兩項技術推動生產力進步,促進社會關係隨之改變。

諸子百家的治國主張,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春秋戰國的社會劇變:“鐵器與牛耕”這兩項技術推動生產關係改變

原來人們使用的是青銅或者石頭製作的農具、耕地需要人力拉犁,而有了鐵器和牛耕之後,生產方式隨之產生了重大變化:

  • 第一,青銅和石器方式效率低。青銅軟、石頭脆,犁地刨地都不夠深,因此種子生長環境不好,土壤的肥力得不到充分發揮。有鐵器之後,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 第二,依靠人力拉犁,需要集體作業,單個家庭無法生存。犁地至少需要一個人扶著犁,前面拉犁的還需要兩三個人,一個人根本拉不動。而有了牛耕之後,一個人就可以犁地了,個人和家庭獨立生活成為了可能。

以上兩者合到一起,對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

  • 原來的人,只有大家在一起共同勞動,才能獲得食物生存下去;

  • 現在的人,依靠個人和家庭就能獨立生存了,而且比原來要活得更好。

因此,人們紛紛離開貴族,自己去開墾荒地獨自生活去了。

這樣一來,國君面臨的局面也變了:

  • 原來國君分封子弟、家臣,他們再分封下一級貴族,底層民眾則依附於各級貴族生活。

  • 國君想要錢糧、士兵,就得向下級子弟貴族和家臣貴族去要。因為貴族數量有限,國君能動員的力量其實也很有限。

  • 有了鐵器和牛耕之後,情況則變為:貴族成了空殼,國君直接面對眾多的自耕農。

到此,可以概括一下,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總體變化為:

  • 生產力(技術條件)向前發展,促使人們離開貴族,變為自耕農;

  • 貴族分封制隨之解體,社會變為國君面對眾多自耕農家庭。

因此,各個國家面對這種社會變化,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方案。

諸子百家為了應對這種社會劇變,提出了自己的治國主張

諸子百家的思想較多,很多側重於某一方面,比如縱橫家、陰陽家等,下面我們主要討論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三家:儒、道、法。

貴族分封制解體、自耕農社會崛起,國君們能動員的力量是原來的幾倍甚至幾十上百倍。因此,春秋戰國時期,戰爭不斷、戰爭規模越來越大,大國吞併小國、強國欺負弱國,整個社會一片動盪,殺人盈野。

這種局面當然是不好的,因此,為了解決社會所面臨的問題,儒道法三家分別拿出了自己的主張。

這三家的主張,簡單概括為:

  • 儒家認為:過去那一套(詩書禮樂)很好,現在禮崩樂壞,所以我們應該復古;

  • 法家認為:過去那一套不靈了,現在社會已經完全變了,所以我們應該變法;

  • 道家認為:過去那一套不好,現在的社會也不好,所以我們應該無為。

我們分析其實質可以發現,儒家推崇的是貴族分封制那一套做法(當然後來由孟子荀子發展了儒家思想),但貴族分封制解體了;法家則是順應分封制解體、自耕農為主的社會,提出變法,充分調動百姓的力量;道家則否定了過去和現在,主張不要聖人和制度,無為、順其自然就好了。

儒法道對世界的態度涇渭分明,儒家戀舊講究秩序、法家務實會辦實事、道家則超脫順其自然。

其實這三家的做法合起來就是完整的解決方案了:亂世的時候需要務實的法家來解決實際難題;穩定下來後則需要用道家思想,讓社會自然恢復;社會發展起來後需要用儒家建立人的精神秩序。

後來中國的歷史發展,每個王朝的實際政治都是儒道法並用。

比如漢朝,漢初因為經過長期戰亂,人少地多,此時採用道家超脫的態度就可以了,人們自然努力生產,人口滋生、經濟增長。等到社會都富裕起來之後,就要用法度約束人們,法家發揮作用。等到法制制度相對緊繃之後,就用儒家教化那一套,引導和控制人們建立精神秩序。

中國曆代王朝的政治,其實都是儒道法三家的混合。就像紅黃藍三原色能配出世間各種顏色一樣,儒道法三家混合就能應對各種政治局面。有時候法家多一點,有時候道家多一點,有時候用儒家多一點。

結束語

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大發展,促使貴族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這其實可以看做一種“去中介化”;在國君和百姓之間,貴族逐漸成為能耗高、低效的中介,變法就是用制度去除這個中介,讓供需雙方直接發生聯繫。

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其結果是儒道法三家脫穎而出,佔據了主流政治領域。

而在非主流政治領域,其實墨家一直在發揮作用。比如每到衰世,底層人們呈現出的團結互助、共同起事,就是墨家精神在起作用。

還有如陰陽家,成了非主流中的非主流,一直在影響著一小部分人。

---凌煙閣論史---歡迎你贊評轉+關注!


凌煙閣論史


法家:

講究一切皆斷於法,法令一出,任何人都得遵從,即便是皇親國戚。

墨家與儒家堪稱難兄難弟:

墨家宣揚兼愛非攻,志在制止戰爭,還百姓以安樂。孔子則希望恢復西周時期的禮制,希望恢復周禮。春秋戰國本為亂世,非攻止戰自然也就是個笑話。

道家:

倡導逍遙自在,老子無為而治,莊子安閒自在。他們渴望恢復到小國寡民,路不拾遺的上古時代。

兵家:

他們混的還算不錯,國家需要爭奪地盤,爭奪地盤就需要戰爭,兵家自然能夠名利雙收。

縱橫家:

蘇秦張儀更不必說了。他們僅靠一張嘴一個舌頭就能吃遍天下,把各國君主玩弄於股掌,操縱著戰國時代各國的大勢。

名家:

熱衷於詭辯,總是弄一些諸如白馬非馬的奇談怪論,於治國用處不大。

陰陽小說家:

四處遊蕩,靠編故事養家餬口。

農家:

熱衷於製造各種工具造福百姓,最是務實。


風塵滾滾


諸子百家,是對先秦時期各學術派別的總稱。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最為著名的不過幾十家而已。歸納而言只有12家被髮展成學派。

分別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

但是這十二家並不都關心怎麼治理國家的。像陰陽家更多精力放在研究哲學這方面,名家更擅長辯論,雜家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雜家雖是以道為本集合眾說,兼收幷蓄,然而通過採集各家言論,貫徹其政治意圖和學術主張,所以也可稱為一家。農家主要是農業,縱橫家則更像是外交家,所謂的朝秦暮楚就是形容他們的。小說家是寫一些傳記小說的。兵家擅長打仗的藝術。醫家是救人的。

主要被後事記住的是四家: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法家

我國古代治理國家本質上就是外儒內法!法家一直是我國古代治理國家的重要思想!

法家治理國家的方針:權術勢。

主要是把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作為指導思想!

法、術、勢三者相輔相成。法和術是人主統治臣民的工具,而勢則是運用法術的前提條件。法是法律,是用來統治全體人民的工具。而術是君主駕馭群臣,用陰謀的手段考察群臣的手段,用術愚弄臣民。勢是權勢,是君主所掌握的生殺予奪的權力,是君主運用法和術的前提。其內容是利用群臣的好利心理,操德和刑二柄達到統治目的。

法家代表人物主要為管仲、士匄、子產、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劇辛、韓非,李斯。其中韓非子是法家集大成者。李斯則成功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

儒家

儒家是我國兩千多年來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思想!

儒家思想經過兩千年的發展不斷完善。從孔子的“仁”和“禮”到孟子的“民本”“仁愛”再到後來的程朱理學,陸王心學。

漢武帝時,董仲舒完善了孔孟的理論,更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使儒學更適合統治者用來維護穩定,因此成為此後近兩千年統治中國的主流思想!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穩坐儒家第二把交椅)、荀子、董仲舒、程頤、朱熹(繼孔子後最博學的大儒)、陸九淵、王守仁。

墨家

墨家主要活動在春秋戰國時期,漢朝開始漸漸退出中國歷史。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楊朱之學並稱“顯學”!墨家主要主張“兼愛”“非攻”!

主張人人參加國家治理,無才的人得下去,公平公正的治國理念。墨家提倡節約,反對浪費,相信世間萬物有因果報應,上天有懲惡揚善的能力。墨家思想提倡人人行善揚善伸張正義,反對戰爭,愛好和平。因為不符合統治者需求,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墨家主要代表人物:墨翟,孟勝!

道家

最後是道家,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統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道家是對中華藝術,養生、宗教等等最深遠的學派。道家思想也對中國古代哲學產生了重要影響!

道家主張無為而治,就是統治者不要太乾預人民的生活!老子主張回到小國寡民的狀態!漢初,蕭何採用道家治國理念,蕭何死後,曹岑繼續堅持道家理念!經過文景之治,經濟逐漸恢復,武帝廢除道家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


倚樓飲雨


諸子百家

法家

法家主要主張以法來治國,主張變法,改革軍爵制度,打擊老世族,承認土地私有。符合是新興的地主階級利益

但在推行變法方士上法家分為 法 術 勢 三派

首先,法派 以商鞅為代表,主張一切以法制來決定,令行禁止,就算是士大夫,王子犯法也仍然要懲治。

以申不害為代表,申不害曾經在韓國推行變法,主張玩弄權術,打擊自己的敵人,使自己得掌大權,信與國君。

以齊國慎到為代表,主張依靠國君的權勢,掃除一切障礙,推行新發。

儒家

儒家遵循禮制,孔子更是想要恢復周禮,仍要維護日益衰落的老世族的利益,認為混亂來源於禮樂崩壞,統治者應該仁政愛民使老百姓樂於為統治者服務,樂於維護國家權益。

實際上是日益衰落了貴族階級的代表

墨家代表普通老百姓利益

反對不義戰爭,主張兼愛,無差別的愛。

信仰神靈

主張選選賢任能,以能者為尊。重要的職位以有能力的人擔任,而不看出身是否高貴。主張勤儉節約,發展技術。崇尚勞動

道家

認為統治者不應該胡亂作為,懂得靜養之理,道法自然,無為而治。

其實諸子百家的治國思想不是單憑一兩句話就能夠說的清楚的。現在所傳的他們的所謂治國思想,只不過是書中的一個方面罷了。

其實我認為諸子百家真正的智慧並不在於他們所提出的治國思想如何如何,而是在於他們對於當時社會的精準的把握,能夠洞悉整個社會的局勢,甚至預測社會的走向。還在於他們對於人心的把握,雖隔千年年仍舊十分的讓人佩服,尤其是《捭闔策》短短數語,卻將遊說之道貫與其中,讓人不得不佩服。

至於如何治國的,我認為只是他們得出的結論,不同人有不同的結論,有的人看得多了就消極了,但有的人卻是更加積極而已。


王建國xxy


[一] 什麼是諸子百家

諸子百家,出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書。文帝召以為博士”。(賈生名叫賈誼,是洛陽人。在十八歲時就因誦讀詩書會寫文章而聞名當地。吳廷尉擔任河南郡守時,聽說賈誼才學優異,就把他召到衙門任職,並非常器重。漢文帝剛即位時,聽說河南郡守吳公政績卓著,為全國第一,而且和李斯同鄉,又曾向李斯學習過,於是就徵召他擔任廷尉。吳廷尉就推薦賈誼年輕有才,能精通諸子百家的學問。這樣,漢文帝就徵召賈誼,讓他擔任博士之職)。

諸子百家是對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總稱,諸子指的是中國先秦時期管子、老子、孔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學術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學術流派的代表家。諸子百家是後世對先秦學術思想人物和派別的總稱。

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最為著名的不過幾十家而已。歸納而言只有12家被髮展成學派。諸子百家之流傳中最為廣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中國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中國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文化典籍極其豐富。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幾經周折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宋朝時期全面上位;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其他少數民族,甚至影響到與中國相鄰的國家。

[二]諸子百家主要的治國思想

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

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相傳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勵志。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稱「巨(鉅)子」。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墨翟死後,分裂為三派。至戰國後期,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遊俠。

四、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李斯。

作品:《韓非子》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集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漢書·藝文志》著錄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書》和《韓非子》。

五、名家:代表人物:鄧析、惠施、公孫龍和桓團。

名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從事論辯名(名稱、概念)實(事實、實在)為主要學術活動而被後人稱為名家。當時人則稱為「辯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為惠施和公孫龍。

六、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

陰陽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歷數的統治階層,代表人物為戰國時齊人鄒衍。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可用以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原素組成,其間有相生和相勝(葜)兩大定律,可用以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鄒衍綜合二者,根據五行相生相勝說,把五行的屬性釋為「五德」,創「五德終始說」,並以之作為歷代王朝興廢的規律,為新興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根據。《漢書·藝文志》著錄此派著作二十一種,已全部散佚。成於戰國後期的《禮記·月令》,有人說是陰陽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屬陰陽家之作,《呂氏春秋·應同》、《淮南子·齊俗訓》、《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保留一些陰陽家的材料。

七、縱橫家:代表人物:蘇秦、張儀。

主要言論傳於《戰國策》縱橫家是中國戰國時以縱橫捭闔之策遊說諸侯,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謀士。列為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等。戰國時南與北合為縱,西與東連為橫,蘇秦力主燕、趙、韓、魏、齊、楚合縱以拒秦,張儀則力破合縱,連橫六國分別事秦,縱橫家由此得名。他們的活動對於戰國時政治、軍事格局的變化有重要的影響。《戰國策》對其活動有大量記載。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縱橫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八、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

雜家是戰國末期的綜合學派。因「兼儒墨、合名法」,「於百家之道無不貫綜」(《漢書.藝文志》及顏師古注)而得名。秦相呂不韋聚集門客編著的《呂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雜家著作集。

九、農家,農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

因注重農業生產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農業生產的官吏。他們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應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記有許行其人,「為神農之言」,提出賢者應「與民並耕而食,饔饗而治」,表現了農家的社會政治理想。此派對農業生產技術和經驗也注意記錄和總結。《呂氏春秋》中的〈上農〉、〈任地〉、〈辯土〉、〈審時〉等篇,被認為是研究先秦農家的重要資料。

十、小說家,小說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採集民間傳說議論,藉以考察民情風俗。

[三]諸子百家學說是如何產生的

諸子百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產生的,是當時大社會環境背景下,人民尋求自身突破與追求下產生的。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春秋戰國時代是一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社會大變革時期。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導致先秦文化思想開放,競爭性很強,各家學說也因所代表的不同的社會階層而進行自己的遊學活動,從而實現自己的學術主張。

在後世看來,百家學說的產生不外乎以下五個因素:

一、政治因素。當時處於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各諸侯國林立紛爭。各諸侯國的國君為了在爭鬥中取得霸主地位,競相招賢納士,運用不同思想學說以使自己的國家富足強大起來。這便給百家爭鳴創造了一個寬鬆的學術氛圍。

二、經濟因素。當時經濟有了極大發展,這使得有某些人成為有閒階層,有時間從事自己的學術活動。

三、科技因素。科學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如天文學、數學、光學、聲學、力學、醫學等方面在當時均達到較高水平。這些科技成果標誌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

四、文化因素。當時"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其結果是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使原來有貴族壟斷的文化學術向社會下層擴散,下移於民間(這種歷史現象被稱為"文化下移"),致使"私學勃興"。

[四]為什麼會出現"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諸子百家的學術,當分兩方面觀之:其一,古代本有一種和宗教混合的哲學。其宇宙觀和人生觀為各家所本同,如陰陽五行,以萬物為原質為氣等思想。其二,則在社會及政治方面,自大同時代降至小康,再降而入於亂世,所以,他們各思救世之道。儒家想先恢復小康之治,所以,以堯舜三代為法。道家則主張徑復大同之治,所以,歸真反樸。法家則分法術兩方面,法以整齊其民,術以監督政治家。墨則舍周而法夏。主張貴儉,兼愛。

班固評價漢武帝“雄才大略”。漢武帝當朝大臣汲黯卻當面批評自己的“老闆”:“內多欲而外飾仁義!”搞得漢武帝十分尷尬,“默然良久”。退朝後對身邊的近臣說,汲黯這傢伙太粗暴了!

根據董仲舒的意見,“《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可是,當今的局面是,“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搞得“上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因此,他提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那麼,“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資治通鑑》卷十七)

董仲舒的這個建議,有利於鞏固大一統王朝,也符合那個時代的需要。為此,漢武帝採取了一系列提升六經和儒學地位的政策。比如,設立五經博士,建立太學,招收博士弟子員五十名。更重要的是,“經明行修”(熟悉六經,修養品行),射策選士,成為士人進入官場獲得利祿的最重要途徑。官府的引導作用,自然使得天下的讀書人“靡然鄉風矣”。

但是,就漢武帝用人實踐來說,絕對是不拘一格的。其中有兩點特別值得注意。

首先,他們都能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上做出成績,建立功業,如公孫弘為相、倪寬為左內史及御史大夫,趙禹、張湯主管法律工作,司馬遷、司馬相如的文學成就,張騫、蘇武的外交風采,衛青、霍去病的戰功,霍光、金日磾作為顧命大臣的作為,等等。可見,是否儒學出身,有多少儒學水平,不是漢武帝用人的絕對標準。相反,就儒學知識素養來說,董仲舒(前179-前104)遠遠超過公孫弘(前200-前121),而且足足比公孫弘年輕21歲。但是,公孫弘心思比較靈活,具有實際政務操作能力,得到漢武帝重用,官至宰相。對於比較迂闊的董仲舒,漢武帝卻是嘉許其說,而不重用其人。

其次,這些官員雖然不是儒生出身,但是他們或者在道德品行上有上乘的表現,不悖於儒家的價值觀;或者努力向學,向儒家價值觀靠攏。前者如石建、石慶為人篤實,汲黯、卜式為人質直,韓安國、鄭當時為人忠厚。後者最典型的是張湯,本出身文法吏,但是,自從知道部下倪寬以經書判案獄,得到漢武帝的肯定,張湯“由是鄉學”,重用倪寬幫助自己“以古法義決疑獄”。

總之,漢武帝的所謂“獨尊儒術”,首先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倡導,統治秩序的構建,社會行為的規範,即所謂“教化”的功能。為了將這種意圖貫徹下去,必須有制度化措施,作為保障和驅策工具。於是,就有了太學和博士弟子員的設置,有了徵辟、察舉的入仕途轍。然而,在實際的治國理政操作中,漢武帝是非常務實的:“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可以這樣說,就仕進渠道而言,朝廷並不崇尚法家和縱橫家;另外一方面,在實際人才選拔中,又是不拘一格,注重實際幹才。這樣就出現了看似矛盾的現象,其實,這裡並不矛盾。尊崇儒術,是道、是經,悉延百端之學,是術、是權。不變的原則(經或者道),與變化的世界,難免有不完全契合之處。於是,就要採取變通的措施和做法,這就是“權變”。

可是,外儒內法,也不能僅僅要從“道”與“術”、“經”與“權”的角度去理解。這還涉及利與弊、時與勢的關係問題。

有一利,必有一弊。我們都知道,漢武帝“獨尊儒術”(儘管此“獨尊”兼容幷包“百端之學”),有利於糾正漢初陸賈、賈誼提出的道德滑坡、社會失序問題,對於後來的中國歷史發展也影響深遠。儒學的教育深入人心,到了西漢後期,特別是東漢,儒學成為一種神聖化了的意識形態。於是,腐儒、陋儒、偽儒、神儒(讖緯化了的儒學)也紛紛出現。漢元帝為太子時主張“純用儒生”,已經令漢宣帝憂心忡忡:亂漢家天下者,必太子也!王莽更是成功地借讖緯化的儒學,為取代西漢王朝造勢。東漢儒學的影響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同時“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的偽君子也比比皆是。於是,才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魏晉風度出現。這就是利而生弊。

怎麼解決利中有弊的問題呢?這就涉及“時”與“勢”的問題。社會的發展,時勢的變化,對於治國之道、化民之術,也需要與時俱進。如何做到張弛有度、剛柔兼濟、禮法合治、德刑並用,考驗著執政者的政治智慧和治理能力。所謂審“時”度“勢”,就有這個意思。如果不懂世異,不知時移,就會膠柱鼓瑟,適得其反。假如把由此而產生的問題,歸罪於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就十分可笑了。


YANLIFUZI


一、孔子

孔子在治國的方略上主張“為政以德”,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為政以德以道德原則治理國家,它代表了孔子的為政的思想,強調道德對政治生活的決定作用,主張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原則。這是孔子學說中較有價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國的基本原則是德治,而非嚴刑峻法。


孔子名言

1、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2、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3、不學禮,無以立。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7、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
  
  8、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0、小不忍則亂大謀。
  
  11、匹夫不可奪志也。
  
  12、道不同,不相為謀。
  
  1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4、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15、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1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9、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二、孟子

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仁政學說。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道德倫理。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係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名言

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2、窮困便獨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5、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稿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氵孛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6、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7、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義,而先且以自利,則不交相殺奪,故不足自飽饜。言必殺奪。

  8、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9、則天下歸之,以政傷民,民樂其亡,以梃服強,仁與不仁也。

  10、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11、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12、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13、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4、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15、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16、,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17、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18、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19、遠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無人君之威儀也;就而近之而不見所畏焉,言無人君操柄之威也。

  20、有為者闢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三、荀子

荀子是一位儒學大師,在吸收法家學說的同時發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稱霸力;崇禮義,又講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時,又主張“法后王”。孟子創性善論,強調養性;荀子主性惡論,強調後天的學習。這些都說明他與嫡傳的儒學有所不同。他還提出了人定勝天,反對宿命論,萬物都循著自然規律運行變化等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荀子名言

1、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不讓,然後為德。聞之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不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2、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

  3、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荀子名言

  4、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汙。

  5、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荀子·勸學》

  6、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7、仁義禮善之於人也,闢之若貨財粟米之於家也。

  8、人知貴生樂安而棄禮義,闢之是猶欲壽而刎頸也。——荀子

  9、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10、人之於文學也,猶玉之於琢磨也。

  11、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12、尊嚴而憚,可以為師。

  13、良醫之門多病人。——《荀子·法行》

  14、長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15、不知戒,後必有,恨後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荀子·成相》

  16、怒不過奪,喜不過予。——《荀子·修身》

  17、天不為人之器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之匈匈也,輟行。——《荀子·天論》

  18、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19、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20、學無止境。


四、老子

《道德經》一書充分體現了老子在“道”的基礎上構建的自成體系的治國思想。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以“無為”為目的,而是以“有為”為目的。


老子名言

1、希言自然。——《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2、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正臣。——《道德經》第十八章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道德經》第七十二章

  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7、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

  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道德經》第七十四章

  9、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10、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11、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經》第七十三章

  12、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www.lz13.cn)

  13、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經》第六十六章

  14、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15、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道德經》第七章

  16、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17、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道德經》第十九章

  18、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道德經》第二章

  19、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道德經》第六十五章

  20、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第五章


五、莊子

莊子在哲學思想上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觀點,使道家真正成為一個學派,他自己也成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道家之祖”。莊子之學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字,大多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漁父》《盜蹠》《胠篋》等篇,都是用來辨明老子的主張的。他把“貴生”“為我”引向“達生”“忘我”,歸結為天然的“道”“我”合一。

莊子認為,“道”是客觀真實的存在,“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莊子·讓王》說,大道的真髓、精華用以修身,它的餘緒用以治理國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莊子·秋水》又說,不要為了人工而毀滅天然,不要為了世故去毀滅性命,不要為了貪得去身殉名利,謹守天道而不離失,這就是返璞歸真。他認為,“道”是無限的、“自本子根”、“無所不在”的,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氣耳”和“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莊子名言

1、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子·田子方》

  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莊子·讓王》

  3、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養生主》

  4、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逍遙遊》

  5、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

  6、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齊物論》

  7、“不樂壽,不哀夭,不榮通,不醜窮,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為已處顯。顯則明。萬物一府,死生同狀。”《莊子·外篇·天地》

  8、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齊物論》

  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人間世》

  10、謀無主則困,事無備則廢。

  11、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仁義存焉。《胠篋》

  12、絕跡易,無行地難。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難以偽。《人間世》

  13、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蹠不得聖人之道不行。《胠篋》

  14、“凡人心險于山川,難於知天。”《莊子·雜篇·列禦寇》

  15、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外物》

  16、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莊子·雜篇·徐無鬼》

  17、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人間世》

  1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遙遊》

  19、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途中乎?……吾將曳尾於途中。《莊子·外篇·秋水》

  20、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大宗師》


六、韓非子

韓非繼承和總結了戰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對於君主,他主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韓非子·揚權》),國家的大權,要集中在君主(“聖人”)一人手裡,君主必須有權有勢,才能治理天下,“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徵諸侯者,以其威勢也”(《韓非子·人主》)。為此,君主應該使用各種手段清除世襲的奴隸主貴族,“散其黨”“奪其輔”(《韓非子·主道》);同時,選拔一批經過實踐鍛鍊的封建官吏來取代他們,“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韓非子·顯學》)。


韓非子名言

1、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韓非

  2、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國有家法,雖危不亡。——韓非《韓非子》

  3、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4、內外相應,言行相稱。——韓非

  5、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攖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之者能無攖人主之鱗,則幾矣。——韓非子

  6、人有福,則富貴至;富貴至,則衣食美;衣食美,則驕心生;驕心生,則行邪僻而動棄理。行邪僻,則身夭死;動棄理,則無成功。夫內有死夭之難而外無成功之名者,大禍也。而禍本生於有福。故曰:“福兮禍之所伏。”——韓非子《解老》

  7、欲成其事,先敗其事。——韓非子

  8、人主無威而重在左右。——韓非子

  9、澹臺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久而行不稱其貌。——韓非子《顯學》

  10、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韓非子

  11、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導之,因隨物之容。故靜則建乎德,動則順乎道。——韓非子《韓非子》

  12、外舉不避仇,內舉(www.lz13.cn)不避子。——韓非

  13、愛多則法不立,威寡則下侵上——韓非子

  14、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韓非子《喻老》


七、墨子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 “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等主張。“兼以易別”是他的社會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體行動綱領。他認為只要大家“兼相愛,交相利”,社會上就沒有強凌弱、貴傲賤、智詐愚和各國之間互相攻伐的現象了。他對統治者發動戰爭帶來的禍害以及平常禮俗上的奢侈逸樂,都進行了尖銳的揭露和批判。

在用人原則上,墨子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主張“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他還主張從天子、諸侯國君到各級正長,都要“選擇天下之賢可者 ”來充當; 而人民與天子國君,則都要服從天志 ,發揚兼愛,實行義政,否則,就是非法的,這就是“ 一同天下之義”。

在《墨子·魯問》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張。即“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尊天”“事鬼”“非樂”“非命”“節用”“節葬”。他認為,要根據不同國家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十大主張中最適合的方案。如“國家昏亂”,就選用“尚賢”、“尚同”;國家貧弱,就選用“節用”“節葬”;等等。


墨子名言

1、官無常責而民無終賤,有能剛舉之,無能則下之。

  2、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良才難令,然可以致君見尊。

  4、兼相愛,交相利。

  5、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6、無言而不信,不德而不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7、義人在上,天下必治。

  8、君子戰雖有陳,而勇為本焉;喪雖有禮,而哀為本焉;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

  9、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

  10、天欲義而惡不義。

  11、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12、天之行廣而無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聖王法之。

  13、故當若天降寒熱不節,雪霜雨露不時,五穀不孰,六畜不遂,疾災戾疫,飄風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罰也,將以罰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14、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15、故古者聖人之所以濟事成功,垂名於後世者,無他故異物焉,曰:唯能以尚同為政者也。

  16、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故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

  17、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18、故大人之務,將在於眾賢而已。

  19、備者,國之重也。食者,國之寶也;兵者,國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國之具也。

  20、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獨無節於此乎?


一十六畫生


先秦時期,有九流十家,分別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縱橫家、小說家”,其中主張治國思想的有四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其他家都是長於某種技藝,可以作為治國的一種輔助手段。下面我就來介紹下這四家治國思想。

1,儒家。儒家思想主張仁,。儒家提倡民本思想。“民為貴,社會次之,君為輕”,強調仁政,反對霸道。在先秦時期由於與社會發展不符並未受到重用。西漢時期,董仲舒提出罷戳百家,獨尊儒術。成為官方正統思想,且在這其間吸收了道家法家之中的有利於帝王統治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學。

2,道家。道家創始人李耳,道家在治國方面強調的是無為而治,主張小國寡民,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但這隻適合少數人的城邦制國家。在西漢初年,統治者採用道家的黃老學說主張無為而治,主要是為了恢復封建社會的經濟政治穩定。緩解戰爭帶來的傷害。漢武帝時期被儒家思想取代,其治國思想也被儒家思想吸收。

3,法家。法家代表人物有商鞅,韓非子,李斯。法家主張“法,術,勢”,通過這三者來管控群臣。先秦時期,主張富國強兵達成霸業。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實力超過其他六國並一統天下。在治國方面強調嚴刑峻法,秦朝時期法家思想成為治國思想,在嚴刑峻法和秦統治者暴政下,秦建立後十五年就亡國了。


4,墨家。墨家創始人是墨翟。墨家治國思想主要主張;人與人之間平等(兼愛),反對戰爭(非攻),提倡節約(節用)。可以發現墨家思想與儒家思想中強調的“禮”封建等級制度是相違背的,在西漢時遭到打壓並逐漸滅絕。


呲牙哼


諸子百家是對先秦時期各學術派別的總稱。史書上記載的諸子百家實際上有上千家,但是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最終留下來的不過幾十家而已,最後就只有12家被髮展成學派。諸子百家中流傳最廣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

說起諸子百家的治國思想,我們可以列幾大名家來看一下。首先是儒家。儒家的思想包括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在治國的時候啊,儒家就強調遵守“禮制”,國君要實行仁政,也是強調民貴君輕。第二,道家。道家的思想主要為崇尚自然之道,所以道家的治國理念就為“無為”“小國寡民”。第三,墨家。墨家的思想為“兼相愛,交相利”,提倡兼愛、非攻、節用、尚賢、尚同,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民本的思想。第四,法家。顧名思義,以法治國,絕對不能手軟。

以上簡單提及了一下各大名家的治國的思想。其實從歷史上來看,法家的思想其實是最實用的,但是呢,很多時候國家又不能把它擺到明面上,所以我們很多時候看到的可能是儒家的治國思想,就是要實行仁政,但每個朝代它都有剛需的一面,不然它是無法強大起來,尤其是對外的時候,必須強硬,對內自然更溫和些。



繁琉璃


中國封建社會的治國套路大家都很熟悉:外儒內法,兼之以道。即諸子百家中,被後世統治者採用的主要是儒、道、法。

儒:我們最熟悉的流派,幾乎成為了中國乃至東亞國家的人文標籤

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等,提出了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等幾大主張,明確君臣、父子之禮,劃定夫婦、長幼之別;

到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在前代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三綱五常的思想。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也就是所謂的“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五常則是“仁、義、禮、智、信”,滿滿的積極正能量。

可以看出,儒家的內核,是以倫理確定上下尊卑關係;外在的體現上,卻用仁義等極為義正言辭的理論包裝,可以說是一種標準的統治之術,天生就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

法家,強調建立規則

春秋時期的管仲是法家的先驅,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則有李悝(kui)、吳起、公孫鞅、韓非子等。

顧名思義,法家的主張就是用法治國,重農抑商、獎勵農戰,反對分封、建立郡縣制、實行君主專制,他們的主張,是其後中國大一統王朝的思想基礎。

但是,法家所指的“法”,跟我們如今的概念不一樣,它實際上是為了實現帝王的個人意志,而確立的法規,本質是為了加強君主集權。

同時,法家極力避免個人意志對法令的干擾,反對人情、走後門,雖然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甚至在理論上看似比較公平,但其手段往往很嚴苛、血腥,伴隨著殘忍的殺戮,為後世廣為詬病。

道家,主張無為而治、順其自然

又稱黃老之術,代表人物老、莊。在筆者看來,這個流派比較玄乎,從理論上來看,它主張無為,但又無不為,看似簡單,實際很難。所謂“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

落實到治國上,主要是減少對社會的不必要干擾,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道家思想,在特定時期確實有奇效,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西漢初年的休養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就是產生於貫徹了數十年的黃老之術。

但是,放任的自由經濟必然會帶來資源的過度集中,土地兼併嚴重、貧富差距拉大,往往是道家治國之術的副產品;比如在漢武帝即位後,雖然享受著文景之治帶來的繁榮,但也面臨著急需解決的隱患(《資治通鑑·漢紀八》):

罔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兼併;豪黨之徒,以武斷於鄉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爭於奢侈,室廬、輿服僭於上,無限度。物盛而衰,固其變也。

說的很明白了:若不加以扭轉,將會盛極而衰。這就是為什麼漢武帝要重用董仲舒等人,著急摸索出新的治國理論。

墨家的治國思想,則太過於超前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他的思想和儒家正好相反,主張“兼愛、非攻、節用、節葬、非樂”,要博愛,不要戰爭;要平等,反對階級壓迫;要儉樸,杜絕奢侈浪費;提倡薄葬,反對厚葬、殉葬,甚至儒家提倡的守孝三年,在墨家看來正是對人性的摧殘;不要搞虛頭巴腦的音樂,多把精力用來幹實事。

在我們今天看來,墨家思想簡直太合理了有沒有?他的這些平等博愛思想,直到文藝復興時西方人系統的提出,墨子可謂超前了世界2000年。

然而,沒有階級,那就沒有尊卑了;踐行儉樸,那統治者還怎麼名正言順的享受奢華生活?所以很明顯,墨家思想根本不可能進入統治者的法眼。

不過,墨家的“強本節用”思想,在封建王朝立國初期,無疑是一種積蓄實力、休養生息的靠譜措施,在後世還是挺受歡迎。

其他流派

兵家,可以理解成軍事家,跟治國關係不大。但戰國時期的兵家,往往跟法家有關聯,比如吳起;

縱橫家,實際上是兩種外交思路:連橫是主張秦國對東方諸侯國各個擊破,聯合一兩個、打壓另外幾個;合縱則主張各國聯合抗秦。看得出來這更像外交政策,跟治國沒關係;

名家,是一種哲學流派,著重邏輯辯論,著名的“白馬非馬”就是這一流派整出來的。

陰陽家也是一種哲學流派,齊國人鄒衍是創始人,其核心內容是“陰陽五行”。

其他的就不扯了,畢竟筆者也是一知半解。

回到文頭,“外儒內法,兼之以道”之所以能夠形成,很大程度上得歸為秦國、秦朝的做出的“犧牲”與貢獻。嚴刑峻法治國,推行郡縣制、拋棄分封制,這種流派對於加強中央集權、提升國家實力的積極作用,已被戰國的實踐證明。但過於赤裸裸的嚴苛手段,顯然不符合和平時期各階層的述求,開天闢地的秦王朝正是因此而亡。即賈誼說的“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但是,給它加一層包裝不就行了?西漢初年,為了儘快恢復國力、休養生息,暫時兼用了道家的無為之道;但漢隨秦制,西漢幾乎完全照搬了秦朝的各項制度,不然為仁慈的漢文帝時期,會發生“緹縈救父”這種案例?那時的肉刑,就是來源於秦朝。

而待到國家實力恢復後,漢武帝時期摸索出了外儒內法的絕妙路子,給嚴刑峻法加上了一層仁義的外衣;特殊時期,再兼用些道家思想。至此,這一套路就成了其後兩千年中國封建社會的祖傳治國方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