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更要保障,遇到欠薪怎么办?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当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时,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全部报酬。

但以下情形除外:

(1)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

(2)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3)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

(4)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但支付给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5)因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等。

工资应当按月发放,因此当用人单位超过30天还未结算工资的,即为无故拖欠工资。

疫情期间更要保障,遇到欠薪怎么办?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但不包含以下情形:

(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

(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属无故拖欠。

疫情期间更要保障,遇到欠薪怎么办?

遇到拖欠工资怎么办?

从《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来看,如果用人单位拖欠了工资,劳动者可以选择的救济途径还是很多的,可行的办法主要有:

一、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果通过劳动仲裁、诉讼来索要被拖欠的工资,花费的时间要长一些,还需支出部分维权费用,相反协商解决既省时省钱,而且还能与用人单位心平气和地解决劳动争议,因此,通过协商的办法来追讨工资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二、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者可以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与用人单位就拖欠工资的问题进行调解,如果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

三、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用人单位如果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举报,通过行政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权。劳动者在被拖欠工资后,既可以通过协商或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来解决,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农民工欠薪或经济困难职工被欠薪,可向工会申请法律援助,帮助维权。

劳动仲裁是先置程序,也就是说,如果劳动者被拖欠了工资,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是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大部分是需要先经过劳动仲裁的。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应在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如果超过了仲裁时效,那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就不会受理劳动者的仲裁请求,劳动者虽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但人民法院受理后,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的,应当依法驳回劳动者的诉讼请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