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苏家屯区“理旧账”更要“理好账”750户超期回迁居民将要搬进新家

“今天是个好日子,在外漂泊了十来年,终于有自己的家了。”12月10日,在苏家屯区浑河农场四分场的回迁现场,刚刚在长堤湾选到可心楼号的陈兆北激动地说。

这份喜悦来得实属漫长。最早于2003年,随后是2010、2012年前后,涉及苏家屯区十三委、浑河农场四分场、施官屯、苏家村及七家村五个地块相继拆迁,750户居民等待回迁。一等便是十年八年,最长的达到16年之久。由于最初回迁地块预留不充分,再加上拆迁实施主体多次变更、资金短缺等多方原因,拆迁居民未能如期回迁,政府需要每月向拆迁居民支付双倍租房费近67万元,一年的财政负担多达800余万。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苏家屯区委、区政府坚持“刀刃向内”,直面历史欠账,对全区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梳理,将“大力推进安居工程,全力破解超期回迁问题”作为2019年的重点工作。为此,苏家屯区城市更新局和区城乡建设事务服务中心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回迁安置工作,逐一分析回迁安置难点,征求群众意见,商讨解决方案并紧急成立联合工作组,统一思想、集中力量,共同推进回迁的各项工作,最终以集中购买商品房的方案,在位于南京南街的核心地段选购了商品房,分配给回迁居民。至此,长达10余年的“历史”难题终于破解,750户超期回迁居民就要有了自己的家。

“理旧账”更要“理好账”。做好回迁安置需要先对地块进行核实认证,再对回迁户型进行认证,根据户型匹配房源。但由于时间久、原有的工作人员更换、被拆迁户情况错综复杂等因素,拆迁资料的核实工作面临巨大阻碍。为了确保拆迁户资料准确无误,工作人员昼夜不停,对每个拆迁户进行了3次核实,最多一天仅电话就打了800余次,终于在三个月时间内完成了多年陈旧档案的重新梳理。

“群众利益无小事。他们等了这么多年,现在每分每秒我们都不能耽搁,再多的困难都必须克服。”苏家屯区城乡建设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赵成国告诉记者。目前,750户居民已经完成了楼门号的挑选,预计今年底或明年春节前将拿到新房钥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