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姓氏之——俞姓

商周時期山東西部有一個古俞國,俞國的國君叫作俞伯。俞國雖小,但文明程度頗高。清末曾出土過有關俞國曆史的七件精美絕倫的商代青銅器,俞國後來大概是被趙國所滅。

中華姓氏之——俞姓

姓氏起源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屬臣跗之後,屬於以物事稱謂為氏。黃帝時有名醫跗,其醫術高超,精於腧經之治,為中國傳統中醫經脈理論的奠基人。腧,為“脈之所注”,就是人們俗稱的“穴道”、脈之端口,故而大家皆稱名醫跗為腧跗。在古代,“腧”與“俞”二字相通,後簡筆寫作俞跗。後簡化為單姓俞氏。

源流二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官吏俞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春秋時楚公族有大夫俞人,相傳至今。”其實,俞人,並不是羋姓直接衍派的血緣氏族,而是官職稱謂。俞,在遠古時期就是指挖空樹幹做船(獨木舟),“以為河徑”,就是渡河的工具、途徑。

後在春秋時期的楚國泛指船。俞人,開始指製作船隻的工匠,後演變為督管船隻建造的官職稱謂,直接隸屬於尹司。俞人是不可或缺的職位

在俞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或職業為姓氏者,稱俞人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俞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欽察部首領玉里伯牙吾·不花鐵木耳,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因為名字中“玉”的諧音,更姓為俞氏。現玉里伯牙吾·不花鐵木耳家族的後裔俞氏子孫,廣泛分佈在今四川、安徽、雲南、貴州、重慶、湖南、江蘇、江西等地區。

源流四

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諸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松花江兩岸等地,後多冠漢姓為俞氏、於氏等。

源流五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彝族、土族、回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俞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俞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佈

中華姓氏之——俞姓

隋唐以前,已有俞姓人在湖北繁衍,並有俞姓人越過長江。唐代武則天時,荊州江陵人俞文俊斗膽進言,稱新豐之地無端冒出一座山來,是因武則天“女主居陽位”之故。此言激怒了武則天,於是就把他流放到當時尚屬荒僻之地的嶺南。俞姓的後裔也就由此到達了中國南方的廣東和廣西一帶。

因此,中國南方的俞姓人氏,應該有很多都是這位俞文俊的後裔。根據所載,俞姓地望分佈有四,這些資料表明,在隋唐之際或隋唐以前,俞姓曾長期生活在今山西、河南、河北、湖北等省,並人丁興旺,族大人眾。

進入宋代以後,俞姓突然光芒四射,今浙江、安徽、福建、江蘇、江西人,其後之俞姓名人也以上述之地分佈為眾。

明初,俞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陝西、甘肅、河北、天津等地。明清之際,俞姓仍以華東之地為眾,但散居之地漸多。如今,俞姓在全國分佈甚廣,尤以安徽、浙江、江蘇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俞姓約佔全國漢族俞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姓氏名人

俞桂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詩人。進士及第,曾守海濱,政事之餘,不廢吟詠。有《漁溪詩稿》。

俞敏洪:出生於1962年10月,在江蘇省江陰市第一中學上高中。兩次高考失利後,於1980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新東方教育創始人。

俞灝明:出生於廣州,青年歌手、演員、主持人。2007年參加湖南衛視舉辦的快樂男聲,獲得全國第6名。

中華姓氏之——俞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