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劉姓王,天下共擊之”背景下,揭祕吳氏長沙國的獨存之道。

前言:在西漢初期,漢高祖劉邦總結秦末的歷史教訓,為國家的長治久安計,在大漢土地上實行“郡國制”,即實行郡縣制的同時分封了一系列諸侯王,這些諸侯王有劉姓諸侯王,也有一部分異姓諸侯王,比如:臧荼、 張敖、 韓王信、 彭越、 韓信、 英布。但是隨著劉邦步入晚年,深感這些異姓諸侯王會對劉氏江山造成威脅,於是開始打壓這些一起打天下的功臣。

“非劉姓王,天下共擊之”背景下,揭秘吳氏長沙國的獨存之道。

劉邦分封的諸侯王疆域地圖


劉邦晚年的猜忌,造成共有七位異姓諸侯國被剪除,更是留下了白馬盟誓的典故,即訂下誓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作為當時唯一的異姓長沙國,吳氏如何在劉邦剪除其他諸侯中倖免於難的呢?在這期間,吳氏又付出了怎樣的努力來保護長沙國長存的呢?如果僅僅依靠漢高祖的仁慈而能倖存的話,那就顯然十分牽強,不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顯然其中還有許多未解之謎,今天就來揭秘吳氏長沙國的生存之道。

吳氏長沙王的努力(主觀原因)

在秦末的一場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中,順應時代的變化,吳芮成為第一個棄暴秦響應起義的秦吏,可以說在當時是具有很大影響的事件,於是在吳芮的手下雲集了一大批反秦義士,從當時的評價可知:衡山王吳芮,從百粵之兵,佐諸侯,誅暴秦,有大功;諸侯立以為王,項羽侵奪之地,謂之番君。其以長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芮為長沙王。身居高位的吳芮對於時局卻時刻保持冷靜,無論在何時何地,這樣的態度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非劉姓王,天下共擊之”背景下,揭秘吳氏長沙國的獨存之道。

第一任長沙王吳芮畫像


吳芮先是跟隨項羽,在張良的幫助下,吳芮果斷採取棄暗投明,投向了劉邦的陣營之中,在楚漢爭雄之中,堅定支持劉邦,在側面戰場襲擊項羽的後方,積極支持了劉邦的正面戰場,其後,吳芮又率先擁戴劉邦為帝,因此被劉邦重用,晉封為長沙王。在其他異姓王發動叛亂時,長沙王吳氏仍然堅定不移的站在了劉邦一邊,而不參與任何不軌的行動,在劉邦心中留下了堅定耿直的好印象。

針對劉邦的“吳,古之建國也。昔荊王兼有其地,今死亡後。朕欲復立吳王, 其議可者”的言語試探,吳芮保持冷靜的態度,巧妙應對,十分聰明地提出:“沛侯濞重厚, 請立為吳王。”的看法,消解劉邦對自己的猜忌之心,避免了步韓信之流的歷史悲劇。

在劉邦打天下的過程經歷了數次大起大落,吳芮始終堅定立場去支持劉邦,不討價還價;在恰當的時機,率先擁戴劉邦為帝,贏得了劉邦的信任;在劉邦起疑心之際,巧妙應化解了劉邦的猜忌等等。正是在這樣的第一任長沙王吳芮的努力下,使長沙國有驚無險地躲過了劉邦的剪除異姓王的行動,為長沙國的長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僅僅依靠長沙王吳芮的個人努力去贏得長沙國的長存顯然是不足的,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一代又一代長沙王始終堅持“忠實”西漢王朝,取得了朝廷的信任才是關鍵。

“非劉姓王,天下共擊之”背景下,揭秘吳氏長沙國的獨存之道。

淮南王英布叛亂進軍路線圖


在數位手握重兵的諸位異姓王中,數位異姓王身死國滅,而長沙王吳氏始終不參與叛亂,甚至是大義滅親,誘殺英布更是大功一件,根據《史記》的記載:

“高祖破布軍。布走度(渡)淮,數止戰,不利,與百餘人走江南。布舊與番君婚,故長沙哀王使人誘布,偽與俱亡,走越,布信而隨至番陽。番陽人殺布茲鄉,遂滅之。”正因為如此在劉邦剪除異姓王的行動中,吳氏長沙國躲過一劫,保留了吳氏長沙國既體現了劉邦的仁義之心,又算是對於異姓長沙國大義滅親的政治回報吧。

西漢頗有建樹的監察體系(客觀原因)

漢初的諸侯國制度和中央制度基本相同,國家雖小五臟俱全,因此諸侯國在當時可以以說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外託君臣之名,內有敵國之實”這樣的結果顯然是劉氏統治者不想看到的,於是在諸侯國中掌握實權的國相和太傅則由中央政府任命,在西漢的封建體系中這些,“協助”諸侯王治理封國的行政長官。到底是在“協助”還是在“監視”,大家就心知肚明瞭。

“非劉姓王,天下共擊之”背景下,揭秘吳氏長沙國的獨存之道。

西漢的郡國並行制度


於是在漢初,漢高祖就委派利倉為吳氏長沙國出任長沙國的國相,利倉曾在劉邦打天下中建立功勳,而被冊封為侯,吳芮和利倉此二人,一人為王,一人為侯,二人既是同朝聽命,還是同庭共事,也許各懷鬼胎,還是如表面上的和諧共處,二人相互監視,劉邦才得以遠在千里之外,而無疑心,利倉沒有看出吳芮有反叛之心,劉邦打消猜忌,吳芮的長沙國得以倖存,而利倉也享受著安定的政治福利而太平終老,何樂而不為呢?

吳氏長沙國的長存離不開此”三利“

天時:長沙國躲過難料的三劫。

漢高祖劉邦在位期間,為徹底解決異姓諸侯王的問題,以“反叛”之名行剪除“異姓王”的行動,劉邦在剪除韓信為首的異姓諸侯王的行動中,第一任長沙王吳芮早薨,此時的劉邦忙於剪除其他異姓諸侯王,長沙國躲過一劫,劉邦不得不從漢初的形勢出發,冊立吳臣為第二任長沙王,即位後不久,長沙王吳臣助劉邦平定英布的叛亂,受到了劉邦的褒獎,重拾信任,讓劉邦不得不又一次對異姓長沙國放下屠刀,此為躲過“第一劫”。

劉邦在實施剪除異姓王的行動中,箭傷復發加上地方諸侯接連叛亂,劉邦深感力不從心,還沒有實行消滅吳氏長沙王的行動,就倒在了未竟的事業的路上。而劉邦的駕崩,使西漢王朝放鬆對吳氏長沙國的行動,吳氏長沙國又一次倖存,此為躲過“第二劫”。

“非劉姓王,天下共擊之”背景下,揭秘吳氏長沙國的獨存之道。

漢高祖劉邦畫像


劉邦的駕崩,太子劉盈即位,是為漢惠帝,惠帝即位,皇帝之位的交接期間,西漢中央的任務重心在於處理先帝的善後事宜和新帝即位的各種問題,此時的長沙國又一次躲過了西漢的政治日程,即位後的惠帝年輕而又仁慈,大赦天下,對於毫無叛亂之心的吳氏長沙國就沒有采取進一步的行動,此為吳氏長沙國躲過的“第三劫”。

“非劉姓王,天下共擊之”背景下,揭秘吳氏長沙國的獨存之道。

西漢初年最大的威脅匈奴


北方崛起的匈奴成為西漢初期很長的一段時間面臨的主要問題,匈奴時不時南下侵犯西漢的邊境,給西漢的邊境的安定造成了嚴重的威脅,這種現實的威脅,也為長沙之地成為“封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地利:長沙國的地位不可妄動。

我們根據《漢書》的記載:“以長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芮為長沙王。”這五個郡就是漢高祖劉邦冊封吳氏長沙國的大概疆域,這些地區位於西漢帝國的邊遠地區。

早在秦朝,始皇帝就曾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最終以武力手段將之納入中原的文化圈,但是好景不長,秦二世而亡,嶺南地區又重新脫離中央的管轄,其中象郡、桂林、南海為趙佗所控,趙佗後為南越國第一任王。

“非劉姓王,天下共擊之”背景下,揭秘吳氏長沙國的獨存之道。

南越國的疆域


由南征秦軍建立起來的“南越國”,不僅在秦末中得到長足的發展,甚至是仿照中央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帝國政治體系,儼然成為了一個獨立的王國,南越國成為最有可能對西漢帝國南部安定構成威脅的外部因素,於是在該地區設立長沙國,使之成為了西漢帝國和這個不服從中央的獨立王國之間的緩衝地帶,避免了西漢中央和南越國直接碰撞,使長沙國成為了西漢帝國在南境的最為重要的依託和屏障,尤其是飽受戰亂的西漢來說,急需休養生息的發展機遇,南越國的存在,使長沙國的地位得以保留,甚至是重用。

“非劉姓王,天下共擊之”背景下,揭秘吳氏長沙國的獨存之道。

長沙國的地理位置


吳氏長沙國的地區為西漢帝國的南境地區,在古代該地區為蠻荒之地,氣候炎熱潮溼,多有瘴疾,中原人到此,水土不服,很容易滋生疾病,人稱之為畏途,《漢書》曾對該地區有詳細的介紹:“南方暑溼,近夏癉熱,暴露水居,腹蛇生,疾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十二三。”正因為長沙國地區環境如此惡劣,中原人少有至此的,因此西漢帝國從實際出發,採取因地制宜的手段,任用楚人吳芮為長沙王,代替中央來行使權力,捍衛西漢帝國的南境。

“非劉姓王,天下共擊之”背景下,揭秘吳氏長沙國的獨存之道。

長沙國、南越國境內的瘴氣


最後西漢帝國深知長沙國地區的氣候,對於大規模用兵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西漢帝國總結秦朝的歷史教訓,在西漢初期並未對長沙國,乃至南越國採取大規模用兵,不利的氣候因素卻成為了長沙國長存的有利因素。

人和:吳氏的地位不可替代

相傳吳芮吳王夫差的後代,吳芮所屬的吳氏家族,在贛江下游地區幾百年的經營,早已在該地區積累了豐富的人脈資源,外來勢力短時期內還無法他們地方豪強的地位,更是在大秦帝國最強盛之時,行政管理尚有一席之地,更何況西漢初期的不利局面呢。因此西漢帝國如果想要重新收復大秦往日的榮光,將長江以南的這片蠻夷之地重新納入中央的行政管轄,甚至是抗衡南越國在此地區的影響力,吳氏家族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而劉邦將長沙國重新冊封給吳氏,只不過是無奈之舉,於是聰明的漢高祖劉邦做了順水人情,將既定事實使之合法化,此舉一則收復地區人心,二則贏得了吳氏長沙國數代的忠貞不二,在當時來看是最好的選擇。

“非劉姓王,天下共擊之”背景下,揭秘吳氏長沙國的獨存之道。

最後的異姓王:長沙王


在當時的南方地區,甚至是在湘江、贛江流域的山地當中,也同樣存在許多未服王化的邊緣民族,從西漢版圖自北向南出現了諸多獨立的王國,甌越、閩越、南越幾個王國,經過長期的發展,吳、越文化幾乎可以說是合為一體了,時至今日,我們都很難說出吳、越之間到底有怎樣的區別。

“非劉姓王,天下共擊之”背景下,揭秘吳氏長沙國的獨存之道。

長沙國的疆域圖


正是在這種相似的文化背景下,半獨立的長沙國的存在可以拉近西漢帝國與百越地區文化認同感,而長沙國的存在更可以成為後來的西漢帝國重新進入百越地區的戰略前沿地區,就像如今的祖國大陸、金門島和臺灣一樣,如果將西漢帝國比作大陸地區的話,那麼長沙國無疑就是金門,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正因為長沙國的存在,西漢的統一就只是個時間問題罷了。

總結:西漢至始至終對吳氏長沙國從未採取武力的措施,將百越地區收歸中央的統一管轄和保留半獨立的吳氏長沙國相比,前者維護國家的統一則顯得更為重要,早幾十年還是晚幾十年削藩,對歷史進程並不會有大的影響。因此最後一位長沙王吳著薨,因無子而國除。至此,吳氏長沙國曆時五代46 年終除國,漢初異姓諸侯王的封國局面終於落幕。從此,在中國封建歷史上,異姓王分封天下的制度未曾重現。

參考文獻:《漢書》、《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