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一辈子政治,幼稚到死,还被后人评价“蝇营狗苟”的丞相

秦都咸阳,一座深墙大院的宅邸门前,来往的人络绎不绝。细看之下都是秦朝的高官贵族,王公大臣。拎着礼物在说些恭维的话语,这是一场属于贵族们的宴会。宴会上觥筹交错,每个人都似乎因为跟这家人攀到了交情而高兴不已,气氛越来越热烈,宴会也一直持续到了半夜。但到底是因为什么事而庆祝不已呢?


玩了一辈子政治,幼稚到死,还被后人评价“蝇营狗苟”的丞相


这座宅邸的主人正是我要说的秦相李斯。而这场宴会也不是因为李斯家有什么喜事,仅仅是因为李斯的长子三川太守李由回家了而已!

两只老鼠

本来嘛!出将入相这种事跟李斯是没多大关系的。李斯本来只是楚国上蔡郡一个看管仓库的刀笔小吏,也没什么大的志向,天天守着老婆孩子,下班了再去遛遛狗,日子过得也是称心舒坦。

一天李斯外出,突然腹痛如绞,急忙找到了一个厕所。当他进去之后里面的老鼠开始四散奔逃,而且每只老鼠都瘦不拉几的。这让李斯陷入了思考,因为在他所在的粮仓里的老鼠,每一只都肥硕异常而且见人也不怕。于是李斯就带了一只老鼠回了粮仓,过了不多长时间,他带回去的老鼠也变得膀大腰圆且不怕人了。这给了李斯当头一棒,原来环境对于动物的生存影响竟如此之大。那么人是否也是如此呢?

如若不是他看见两只老鼠在不同生活条件下的不同境遇,他这一生可能就这么秃噜过去了,而他的名字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在历史书中了。

拜师荀子,深受韩非影响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他的思想比孔孟的思想更具实用主义,作为一位儒学巨匠的他却培养出了李斯、韩非两个法家代表人,足见他的思想不拘一格。李斯虽然想成就一番功业,但他除了写的一手好看的篆书之外,并没有其他的长处,荀子所授的“帝王之术”也正是李斯所必需的。

玩了一辈子政治,幼稚到死,还被后人评价“蝇营狗苟”的丞相


在荀子处呆了几年以后,韩非也投身于荀子门下。韩非对李斯的影响是巨大的,韩非系统的提出了法家思想并著有《韩非子》一书,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将法家思想实践应用的则是李斯。这为后来李斯帮助始皇帝统治天下提供了理论基础,秦国重视法律的治国理念也是因此而来。

李斯入秦

才华有了,李斯先准备报效自己的母国楚国,但楚王并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君主。而秦国自商鞅变法后,是七国中首屈一指的强国。对李斯来说,秦国也是建功立业最佳土壤。李斯虽然得到了吕不韦的赏识,但他入秦时间却有点不合时宜。

玩了一辈子政治,幼稚到死,还被后人评价“蝇营狗苟”的丞相


战国末期,韩国眼瞅着秦国愈发强大,于是绞尽脑汁想出了一条“疲(富)秦大计”,派遣水利工程师郑国入秦,预计让秦国十五年老老实实修渠,不在东出挑起战争,正好也让韩国恢复下元气。但作为间谍的郑国被人发现了,始皇帝大怒,认为六国入秦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于是颁布了《逐客书》,驱赶六国来秦的人。临行之前李斯写下千古名篇《谏逐客书》。始皇帝看到后撤回了政令,李斯也得以留下。

十年后郑国渠修建成功,秦国的关中也因此成为沃野,直接灌溉良田达四万顷。这为后来秦国灭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拜相封侯,盛极而衰

吕不韦倒台后,李斯成为了秦相。始皇帝在位时期所有的功过几乎都有李斯的参与;

灭六国,称皇帝,制礼仪。

废分封,设郡县。

销锋镝,铸十二铜人。

焚书坑儒,禁私学,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

文章开头车水马龙的丞相府门前指的就是现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斯,此刻也迎来了他人生的巅峰!


玩了一辈子政治,幼稚到死,还被后人评价“蝇营狗苟”的丞相


始皇帝第六次出巡期间,不幸染上恶疾驾崩。始皇帝的遗诏明确是要公子扶苏回咸阳主持后事,这明显就是指定扶苏回来继承皇位。但赵高是一个野心家,他压住密诏不发,并拉着李斯跟他一起干这件事,李斯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赵高跟他说了一通歪理他信了。

赵高:丞相,依你之见,在才能、功绩、谋略、取信天下以及扶苏的信任程度这几方面,你与蒙恬将军谁强呢?

李斯:不及也

赵高:丞相是个聪明人,其中的利害关系恐怕比高看得更清楚。大公子一旦即位,丞相之职必定落入蒙恬之手,到时候,你还能得善终吗?胡亥公子慈仁敦厚,实乃立嗣的最佳人选,希望丞相仔细度量度量。

其实仔细想想,你李斯跟扶苏彼此之间的信任不如扶苏对蒙恬的信任,这不假。但是胡亥对赵高的信任,你李斯就比得上了?

最后他跟赵高一起篡改密诏,改立胡亥为皇帝,并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要求扶苏与蒙恬自杀。

与虎谋皮,必被虎伤

赵高权利急速膨胀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李斯的阻碍,再加上二世继位后,不思政事,终日只知吃喝玩乐。为了扳倒李斯,赵高想出了一条毒计;

赵高先装老好人,对李斯说:“陛下只知道吃喝玩乐,这也不是事啊。虽然我多有劝阻,但我毕竟人微言轻,如果丞相你对皇上进言,必然能使陛下迷途知返。”

李斯:“我也正有此意,希望你能在合适进言的时候告诉我一声,我去劝谏陛下。”

于是赵高每次都是二世玩的正开心的时候让李斯进言。结果可想而知,李斯几次都被胡亥骂了个狗血淋头。

玩了一辈子政治,幼稚到死,还被后人评价“蝇营狗苟”的丞相


二世对身边人说:“丞相是怎么回事,没事的时候不来,每次玩的正开心的时候,他就过来说一些扫兴的事。”

这一来二去的李斯也不是傻子,知道赵高摆了他一道。于是就不管不顾的直接对胡亥弹劾赵高。这就是我说的,你李斯跟胡亥的关系能和赵高和胡亥的关系比吗?一转眼,胡亥就把李斯卖了,对赵高说了李斯弹劾他的事。

不久后,赵高就以谋反的罪名,抓捕李斯。这罪李斯是不可能认的,但是监狱里棒子实在也是不好吃,于是李斯就承认了谋反。为什么说李斯到死都很幼稚呢?因为他太想活了,他虽然认罪,但是在认罪书中他写的不是自己的罪名,而是这么多年来劳苦功高,为了秦的事业如何如何……希望二世开恩能放他一马。

其实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跟赵高之间只能活一个,他写的东西根本连秦二世的面都没见到就被赵高截下来了!

身首异处

到了刑场之后,他终于放下了自己所有的幻想,李斯被处以腰斩,夷三族。恍惚间他仿佛回到那个曾经的那个上蔡郡。

历史给了李斯很多选择,一是沙丘宫变,二就是在监狱。如果他能不认罪,也不至于被夷三族。在监狱慷慨赴死,历史对他的评价起码不会有蝇营狗苟这四个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