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道強:一件往事一段情一一讀褚晨光《古城記憶》


師道強:一件往事一段情一一讀褚晨光《古城記憶》

晨光的《古城記憶》系列,記錄了他在少年時,用純真的目光看古城世界,因而看到什麼都新奇。包括他親身經歷的故事,更像一個個美麗的童話。

首先他對古城商業街講得像《清明上河圖》一樣,清清楚楚,如歷歷在目:"從中陽樓到樓門起,各種各樣的商業經營應有盡有,基本保證了百姓所需。每個月還有農曆初五、十五、二十五的三個集會,吸引了周邊各個鄉鎮的農民,人如潮湧地走進這條千年不衰的商業街。"

接著,他像導遊一樣,一步一步地向人們介紹這條街上的每個具體商店:“從樓門開始,西邊第一家商店是一個菸酒糖果門市,有幾個年齡比較大的職工守著。走不了幾步,斜對面就是廢品收購站,再往前到南門口有三家供銷社的門市,(兩家是生產資料門市,以農機具為主,只有一家是生活用品)有國營小吃部,有兩個交電門市,有雜一門市,有副食品加工廠,有飲食服務公司,有照相館。南門東西有兩大市場,西市場已經成為舊城零售公司和舊城供銷社的辦公場所。東市場裡面也沒有什麼,只有外圍是蔬菜門市、水果門市和肉食門市。對邊有鞋帽社,五金廠。

師道強:一件往事一段情一一讀褚晨光《古城記憶》

有特殊印象的是南門國營飯店,這裡是百姓憑糧票買饅頭、蜜酥的地方。路東就是佔地面積比較多的郵電局了。郵電服務大廳裡經常是人頭攢動。這裡有雜二門市,有賣甜甜酸酸的幾個小門市。再往北走,就是縣巷口。巷口有一家雜貨和一家賣布的百貨商店。新華書店最顯眼,也是我經常光顧的地方。新百貨是孝義古城最新最大的綜合性百貨商場,裡面很大,像一個大大的禮堂一樣,商品種類也齊全。凡到城裡的人幾乎沒有不去新百貨的。在新百貨附近我們可以看到銀行、工商局、公安局、文化館等行業管理機構,老百姓就很少涉足這些地方了。"

在講他的經歷中,像回憶一段段有趣的故事。比如,他在講他買豆腐時,還不忘插了一個美麗的幽默,"我曾經冒著嚴寒手裡拿著副食號在南門蔬菜門市前排著長長的隊去割只有市民才供應的豆腐。在學校許多農民同學面前也是有一種特權的自豪感,沾沾自喜過幾年。後來,我把縣蔬菜公司周經理的如花似玉、貌若天仙的二女兒娶為媳婦的時候。還想過如果倒退幾年,我肯定不用我去排隊買豆腐了。"

師道強:一件往事一段情一一讀褚晨光《古城記憶》

在他優美的筆下,這些人和事甚至古城的一草一木無不生動有趣,其中的一條主線是飽含著人間的大愛,讓人讀來心裡暖暖的,甚而嚮往那個雖然物質比較貧困,但人們的精神無比豐富的年代。而這一切,正是緣於他對古城的深情厚意。正如他在文中所講,"我是古城的兒子,古城有我剪不斷、理還亂的千頭萬緒。我的生命永遠和古城交融在一起……"

還值得稱道的是其文風樸實無華,把自已年少時對古城的印象和自已的親身經歷,一五一十地向讀者真誠地娓娓道來,亳無一絲虛偽,甚至點粉飾,因而讓人感到真實可信。

比如,在講述他在副食品加工廠當臨時工時,說,"有好幾次我都被嗆得暈在了甕邊上,還是師傅揹我出來透氣緩過神來。由於白天太勞累,我晚上睡覺有好幾次連被子帶人掉地上都不知道,還是同宿舍一個叫衛平的職工叫醒我再回到床上。聽大傢俬下里議論師傅二猴在他賈莊村裡有打麻將的嗜好,所以,我看到他上班時候經常打哈欠,沒有睡好睡夠的樣子。好多活兒本來應該兩個人一起幹,他就扔下不管讓我一個人完成,他卻抱頭呼呼大睡了。我沒有辦法,又不敢告訴任何人,包括我父親。這個秘密一直守到現在才敢說出來,感覺一吐為快。"

師道強:一件往事一段情一一讀褚晨光《古城記憶》

在平靜地講述往事時,他還不忘把當年他俏皮的一面透露給大家。比如買年畫一段中他說:新華書店裡,我是有錢沒錢就去。一是瀏覽一下各種戲劇年畫,二是看看有啥好書,喂喂眼睛的慾望。有一次過年前,媽媽給了我一毛錢去買年畫,我把珍寶島英雄戰士鮮血淋淋、頭上包紮著滲血的紗布,肩扛反坦克炮的一張畫買了回去,媽媽看著畫面對我說,“解放軍英雄戰士應該學習,可這是過年喜慶的日子,家裡牆上掛上流血畫面不好”我狡辯說“新華書店沒有了其他年畫,只好買了這一張”……

其實,無論什麼體裁的文學作品,都離不開一個"情"字。梁鎮川先生曾寫過一篇短文,題目叫《情感是文學藝術的生命》。文中道,“我很欣賞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的‘情往以贈,興來如答’這八個字了。首先你必須‘情往以贈’,就是你必須對大自然的景象,贈給無限熱愛的情感,要對大自然有強烈的審美情趣。只有你先贈予景象無限的‘情’,景象才能回答你無限的‘興’。這個興,就是你審美得來的回答、回報,也即是你流之於筆端的美文。”

師道強:一件往事一段情一一讀褚晨光《古城記憶》

晨光的《古城記憶》這個系列,是用情所作的,因而字字句句離不開這個情字。在這點上,與梁鎮川先生的孝義美食系列的文風,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可說是晨光學習借鑑了梁老師的文風,走出了自已創作的新路子,讓人可敬可賀,希望一直走下去,使古城系列文章更加充實、完善,在孝義文壇的歷史上留下一筆重彩!

2020.03.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