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终将过去,设计公司还应警惕这6个问题

疫情终将过去,设计公司还应警惕这6个问题


【卖蒙】

相信商业规律

相信人性光辉

用优质内容吸引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作者 | 王蒙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站酷网站上一位名叫cjs920的用户,因为喜欢得很,分享给大家




众所周知,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经济基本按下了“暂停”键,当然了也有人称之为按下了“重启键”,前些时日,朋友圈里几乎都是被各种负面消息刷屏,餐饮、KTV等企业倒闭的消息更是让各行各业的老板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当中。

好在,经过我国政府的一系列举措,

目前全国疫情局势已经得到有效缓解,胜利指日可待,刚看到新闻还在说巴奴毛肚火锅还拿到了资本的战略投资,一切似乎正在向着好的一面发展。现在除湖北以外,基本上都已经复工,社会运转机器似乎正在回归正常中。


那么在这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之际,设计公司又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疫情终将过去,设计公司还应警惕这6个问题

Q1:

疫情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并不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而立马结束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大系统,而我们每个个体、组织都只是其中的一个元素,此次疫情是对我们整个系统的影响,而不光是某个点。

在商业的世界里,除了直接交易双方,那怕是一些间接交易对象都会影响整个交易的完成。比如此次疫情造成的大面积停工,企业及个人现金流的影响,业主就可能造成其对装修需求的滞后。


疫情对整个经济运行的影响还不知何时才能完全消退,即使完全消退,整个经济运行也需要一定的恢复期,尤其是消费者心理建设问题。加之目前全球疫情爆发的影响,未来还充满变数,所以,此时还应该持有谨慎态度,切不可盲目乐观。

疫情终将过去,设计公司还应警惕这6个问题


Q2:

不要被合同额的假相所迷惑


很多设计公司都会提前一年甚至两年去开拓市场业务,常常会提前签订一些合作意向,在往年正常情况下,很多公司在开年没多久就已经把今年去公司目标合同额给完成了,这本来是一件很健康的事情。但是在这样的非常时期,设计公司不能过分沉溺与合同额的假相中。


虽然签订了一些合作意向,但是合同何时执行,还能否执行,一切还存在风险。有的时候不是说客户要反悔,有可能是对方的新年财务预算真的很紧张,亦或是发生了重大的战略调整,原先的计划被迫放弃。


总之,这次疫情给了所有人特别是一些企业一记闷棍,不仅你的公司疼,你的客户也疼。所以,不要因为那些已经签订的合同额就以为高枕无忧了,应该对业务量做一个合理的预期调整。

疫情终将过去,设计公司还应警惕这6个问题

Q3:

业务渠道的多样化拓展


近来,因为迟迟不能复工的原因,各种设计公司、装饰公司、供应商一窝蜂的涌向了在线直播,甚至很多企业总裁都亲自上阵,他们都希望能够通过直播促进成单。先不去评价这种方式的效果如何,但是起码有一点,这次疫情给所以的企业经营者提了一个醒,不能过分依赖传统的业务渠道,新渠道的建设必不可少。


近来在互联网领域流行的热词如:个人IP、私域流量、社群经济、社交电商、短视频、网红带货、MCN等等这些,作为一个设计师或者说作为一个传统的设计公司,这些东西可能都相对陌生,但是你原来的公司不会做这些,那么未来你的公司是否考虑去组建专业的部门来完成这部分工作?


对于很多独立设计师和工作室来说,我也看到很多人都在朋友圈里试图去塑造自己的个人IP,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仅仅是在朋友圈里发一下图片还不够,先不说什么思域流量社交电商,是不是可以考虑开通一个公众号,将自己的项目案例和施工日记等等记录在其中?


也许有人可能会说,开了有什么用,又没多少人,但是你要知道,我们这个行业建立信任最为重要,让别人对你还不太了解的时候,看到你工作室的公众号里长年累月的记录,你觉得他对你的信任度是不是更高一些?另外,有了公众号就有了阵地,起码人家知道在哪找到你,且再向其他人推荐的时候,转发起来也更方便。

疫情终将过去,设计公司还应警惕这6个问题

Q4:

优质员工流失的问题


对于企业经营来说,疫情期间,讨论最多的就是现金流,很多巨头企业都说现金流抗不过三个月。设计公司也一样,面对收入清零的状况,运营成本依旧摆在那,让一下公司老板倍感压力。


面对这种情况,有的老板采取了裁员降薪的举措,有的老板发朋友圈明确表态,公司员工一个都不能少,待遇福利不变。更有甚者,趁机在市场上捞一波优质人才加入。


正所谓患难见真情,如果在困难的时候,你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抛弃员工,那么可想而知,员工会回报给你的是什么。也许有的人会说,反正已经把他给裁员了,将来他也不会再来我们公司,但是不要忽视了你怎么对待那些离开的员工,留下来的那些人都看在眼里。


另外,每年年后三四月份都是跳槽的旺季,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这波跳槽潮有所延后,有些设计公司老板在疫情期间并没有克扣员工工资,但是当疫情结束之后,有些员工依然会选择跳槽,那这些老板不就当了冤大头吗?


其实这个疫情调整期,老板们正好可以停下来思考一下,其实能留住员工的从来都不仅仅是因为钱。


找到一个优质员工的成本远远高于留住一个优质员工,请各位老板引起重视。

疫情终将过去,设计公司还应警惕这6个问题

Q5:

修炼企业内功的好时机


在以往行情好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在一路狂奔,很少有企业能停下来去搞内部建设,有的是因为公司老板没意识,有的是因为业务一直在推着团队走,无暇顾及。


这次疫情期间,我欣喜的看到很多设计公司都纷纷开始注重内部建设。虽然公司业务停滞,大家都不能去公司上班,但却是搞内部培训的好时机。趁这个时候,多去总结梳理公司运营以及业务操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制作标准化、流程化、可交付的课件,全公司的人集中培训学习。

一来可以迭代团队的业务能力,提高运营效率。二来,也可以保持团队良好的竞技状态,等到疫情结束的时候,员工就正好可以无缝衔接了。

疫情终将过去,设计公司还应警惕这6个问题

Q6:

在线化协作的可能


疫情期间,各大在线办公软件大火,钉钉、企业微信、腾讯会议、飞书,连华为都出了welink,年后钱工参加的几场设计公司的面试都是通过视频完成的。

这些软件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家的远程沟通问题,但是目前更多的还是局限在沟通、文件传输、行政管理上面。但是在实际的项目协作过程中,还并不太顺畅,比如沟通模型和图纸,用上述软件还是有一些不太方便。

数字化的进程势不可挡,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好用的工具出现,特别是针对不同行业定制化开发的软件,到那时设计师与设计师之间、设计师与业主之间才能真正的实现在线化协作。

我们能够接受今天的钉钉,就能接受未来的在线化设计软件。当新技术来临的时候,希望大家不要意味的排斥和看不起,可以不用,但是一定要先关注起来。

最后开个脑洞,当在线化协作真的实现的时候,你们说现有的公司组织形式还会存在吗?会不会所有的设计师都可以真正的实现SOHO办公?实现自由职业?会不会五湖四海的设计师们来组建一个虚拟的设计公司呢?

借用前一段时间和朋友聊天时说的话

,万事万物,有阴就有阳,我们不能只接受阳的一面,也不要只看到阴的一面,静待雨过天晴。

我叫王蒙,前建筑师,互联网创业者,商业顾问,欢迎留言或者私信。

疫情终将过去,设计公司还应警惕这6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