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有“批判性思維”有助自己成長,但無需去“批判”任何人事物


人要有“批判性思維”有助自己成長,但無需去“批判”任何人事物

《道德經》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混亂,有忠臣。

社會的公正被廢棄了,才會提倡仁義;聰明智慧出現了,才會產生虛偽巧詐。家庭有糾紛,才有所謂的孝子慈父;國家陷於昏亂,才會出現忠臣。

老子的思想言論,是把自己從社會中“孤立”起來,站在“出世”狀態之中,指明社會人群一切生存出發點,並沒有看清人事物發展的起源。用個人的規則規定社會人群的生存動態,必然會讓人失去看清自己的本性,也就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事物發展錯綜複雜,導致人人自危。古代國家發生混亂時,必有不怕死的忠臣站在公平正義一方,來維持社會文明繼續向前發展。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人們自己提倡什麼,就是給自己帶了一個“帽子”,這個“帽子”的作用,目的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搞出來的虛設,那麼用“名”來不斷擴張自己的慾望,當有人聽從認可自己“名”時,生存在“名存實亡”規則下的人們,必然會學著帶有“名”的利益可圖去做人做事。慢慢,人們都學會了用“名”來達到自己目的,自然社會發展就沒有公正性。

“無”為萬物的本源,“有”為萬物的根源,“本”與“根”是不同的概念,本是萬物初始的真象,根是萬物發展的原因。我們都說要尋根,而是要找到最初自己從哪裡來的真象。如果自認為是從母親的肚子裡來,只是看到肉體生命的發生點。

人類文明發展在時代下是有侷限性的,也可以說我們被自用“名”來掩蓋真象的人騙了。那麼,他不是“真騙”你,因為這些有“名”的人認知是在條條框框下產生的,他把假象當成了真象,所以“假騙”也成為了事實。

這個時代,如果人不提升自己的認知,學會看清人事物發展的規律性,看到實實在在的本質,生活就會感到越來越艱難。天道有自然發展規律性,這不是人為能力與意志力可以改變的。

天道無親,常於善人。

意為上天不分親疏,但它會特別眷顧善於順應天道的人,放到國家發展的規律性,特別在經濟發展體系中,東方與西方文明發生重大沖突。本質原因,我們中國人幾千來在發展中只屬於自保,從未侵略過任何國家人民生命安全。特別在當下,我們國家不但自己強大起來,還自願承擔國際問題 ,讓人類生存命運達到真正“以人為本”的和諧共處。

自願擔負起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種“博大”的精神文明,用我們中國文化來說是老子《道德經》的迴歸生命本源,用基督文化來說是耶穌《聖經》的神性自照,用佛教文化來說是釋迦摩尼《心經》的觀自在菩薩。這三種文化皆是“博愛”精神文明的發展要素,“神即是道,道法如來,自然而成”。

當國與國之間發展和諧共處了,自然細化到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天下分久必合”,合而不同,自為人類生存下一個發展點。回到老子《道德經》第十八章社會公正被廢棄了,本質原因是早期歷史存在問題,以幾千年帝制文明家天下的情懷,在那個時候,人們在求生存上,自然需要“帝王”制度,老百姓才有活路。

“帝王”制度來源於人類認知的侷限性,在農業文明發展體系中,“體力勞動者”是一個家庭生存的重要人物,那麼男性與女性明顯就有很大的區別。以男尊女卑的觀念也就越來越強,自然女性地位就很薄弱。

人要有“批判性思維”有助自己成長,但無需去“批判”任何人事物

大道廢,有仁義

大道廢,有仁義,仁義是儒家提出的思想,“君王帝制”發展還屬於時常發生戰亂時期,那時人性的殘忍暴戾是主觀規律性,還是以自保生存為前提,更甚者為有“名”利益者,貪慾者生髮出來的人性。用“名”構架的剝削與統治,同時也是“思想”產物的侷限性。

孔子可以說是一位了不起的“博愛”之人,一生遊歷各國尋求發展,我們可以說他身上有擔當者的風範,願意為國家與百姓出一份微薄的力量,政治與經濟這樣的官職他都做過。但他的思想是從人性光輝點出發,當官與富人要為老百姓多著想,但恰恰他的思想阻礙了用“名”者的利益與貪慾,自然不得人家重用。

不得重用,唯有棄官從文去追求他自己人生的理想,提出“仁義”是他要求自己的做人做事的風範,追隨的弟子也越來越多,多受他影響來要求自己。所以後人把他的思想作為儒家治國平天下的要論,傳承至今。

孔子能做到“仁義之士”不代表人人都能做到,對那些用“名”的利益者與貪慾者更是不可能。在孔子提出“仁義”這樣的思想時,老子對他是有批判的,可是沒辦法,一個人的修學悟性不同,能領悟多少,才能做到。

老子說,大道廢,才有仁義,是遵循自然規律性,看到萬物本源的狀態,而孔子是遵循人類發展規律性,看到人性點的狀態。一個看得是海,一個看得是河,兩位先生是不同的認知,自然思想言論不同。在《大學中庸》書中,孔子明顯提出的思想言論慢慢接近了老子的思想。“唯有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智”,天下至聖是內聖外王的個體時代發展的要領,“內聖”是內在提升人格修養的要領,智者為聖。“外王”是具有時代影響力的人物,這樣的人物不侷限於一個行業,而是各個領域都會有“王者”。所以孔子在五十歲知天命,以修學易學易理來通達自己的人生。

我們不能說老子與孔子誰的思想更加高明,只能論為人的天賦與悟性不同,在影響中國文明幾千年發展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修遠領悟來說,這個時代,人們修學的觀念要更接近老子的思想,我們才能更好的生存與發展。

人要有“批判性思維”有助自己成長,但無需去“批判”任何人事物

智慧出,有大偽

當人提出以“智慧”為“名”時,自然他內在會缺失智慧的習性,原因在於,他自己缺少,就會提出“智慧”這個名號,來彰顯自己是個有智慧的人。所以,老子說“智慧出,有大偽”,當人人都提倡“智慧名”時,人人都不在認真做自己,而追逐於“名號”。慢慢人的虛偽巧詐就來了,還會到處宣揚自己的學識,告訴別人你不成功就是因為你沒有智慧。“有名無實”就是這樣得來的,要“名”就會虛,就沒有真才實學。而往往人性的弱點就是看到“名”才覺得對方厲害,才覺得對方是個高人,自己一定要跟隨高人的腳步,有求成功。

人要有“智慧”是肯定的,因為有了智慧我們才能做好自己,才能做好份內的事,我們不要執著於有名,甘願做一個無名有實的人,腳踏實地往前走,這是“返璞歸真”的自然性。釋迦摩尼說,世上有智慧的人不多,原因“智慧”是從心性出發,是內在生髮出來的某種見地,是觀察外在人事物發展規律性與內觀自己的一種探索。掌握世間的真理,把真理用於生活實踐中,做到通達真知的行為,視為智慧。

舉個例子,現在很多人善於理財這件事:

中國文化屬性是把生活多餘的錢財去幫助窮苦人群,讓對方用自己的勞動創造價值,而不是單單把錢給予對方。通過一種佈施的方法讓對方脫離物質貧困,同時還能為他人與社會貢獻價值。這個價值可以是一種思想,也可以是一種善舉行為,至於你幫助的人感不感恩你,那是他的事,只要你有那份心,必得錢財,必得福報。

中國有句古話,“良田千畝,不如福田一畝”。福田指人的心性,一個人要想有福報,要不斷種下福報的種子,有錢多佈施,有力多出力,有文化多出文化的力量,讓大眾都受益,自己的福報才會越來越大,那麼自然有財富“承載力”,這種福報也是我們天天說的“德行深厚”。

西方文化屬性是把生活多餘的錢財去放貸,買理財保險或者投資某個項目,用放貸的方式獲取利息視為理財,用項目作為賺錢的工具,但這兩者都具有風險性。具有風險性的投資理財是“放貸人與投資人”本該承擔的風險,所以在猶太民族的傳承裡,自有“放貸與投資”的財富規則,但猶太人也自願擔風險。本質是猶太人從小要學習《塔木德》的文化,“擁有財富並享受財富是件榮耀的事,但比起拿錢去幫助別人,我們會覺得幫助別人更有意義”,這才是猶太人致富的秘密。

猶太民族的財富成功來自他們從小信仰《塔木德》的文化,這種文化也傳承了上千年,而且他們對金錢的認知可以說比我們中國人更完善些。修遠這樣說有道理的,首先,我們來看“塔木德”這三字,“塔”,寶塔的塔型是不是金字塔的財富定律。“木”代表生長的含義,小樹要深根成長才能成為大樹,這跟我們人要提升認知是一個意思。“德”跟我們老子“道德經”裡面的德所表達含義是相同的,

猶太人認為,要想自己的財富一直屬於屹立不倒的局面,那麼一定要學會花錢,把“金錢”價值有效發揮,財富才有可能屬於增長與保持平衡的狀態。

人要有“批判性思維”有助自己成長,但無需去“批判”任何人事物

修遠只看《塔木德》一小部分的翻譯,其實塔木德的文化用漢字翻譯過來要比我們中國《道德經》字數要多幾倍。也可以說《塔木德》是猶太人的《道德經》,猶太人就是用了這本書的文化創造幾個世紀的財富神話。

回看當下,我們中國目前的金融體系,在“放貸與投資”這一塊,衝突性太大,導致金融混亂,“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是我們傳統文化思想留根。在個人之間借貸上是屬於人情,要借的錢肯定要還,如有不還真是讓人情處於苦寒之中,對於借貸人來說也是失去做人信用的問題。那麼,昇華到“商業借貸”那就是屬於投資性借貸風險,這個風險有誰來承擔?在目前中國金融借貸體系中,“商業借貸方”是不願意承擔風險的,因為“借錢就要還”文化屬性在定格著,說得直白點,我們本想學習西方資本文化來創造經濟體,但是我們並沒完全學會西方資本文化,可我們也沒有學好自己的本土文化。自然文化屬性相對立就產生,衝突性就越來越大。所以,西方資本文化並不適合我們中國金融經濟體發展,我們必須創造出適合自己的道路。

《塔木德》的財富文化是自願承擔風險,也可以說明“借貸的錢”人家有準備收不回來,也不會強收或者暴力催款的事,人家有自擔風險的能力與觀念。而把這種金融模式用到我們中國,卻有那麼多的問題。吃了人家果,不學人家如何種植果樹的方法,這是本末倒置的思想,說的在明白點,用強盜思維邏輯來達到風險轉移,這才是發生問題的根本。

眼觀全世界人,都在羨慕猶太人的財富成功,人家有傳承上千年文化的根基在那裡,我們中國有沒有?當然有,《道德經》就是中國人的《塔木德》,問題是,我們學了沒有?學會了沒有?願意學嗎?

都說猶太人是世界上最智慧的人,可我們的祖先早就把智慧告訴了我們,我們不相信自己國家的文化,不願意以身作則去學用,不認可自己國家的文化,請問,“財富成功”從哪裡來?吃人家的果,必要學習人家種植果樹的方法,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本質原因。

人要有“批判性思維”有助自己成長,但無需去“批判”任何人事物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在中國人情社會中,“六親不和”是常見的事,我們一直用子女要“孝順”父母長輩,父母要“慈愛”保護子女的觀念傳承著,這在我們中國來說是優良傳統,也可以說是做人善舉行為,“百善孝為先”是衡量一個人善不善的標準。

可當下為何越來越多的“六親不和”發生了?家庭糾紛日益嚴重,甚至還有的打上了官司。本質原因,父母的傳承就有了問題 ,多子女家庭,在農村來說,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一個家庭有多個兒子來說還好,有些家庭只有一個兒子就發生過度愛護的行為,把兒子養成自私自利的性格,想要讓他孝順你不太可能。有些父母很有意思,看自己疼愛如命的兒子不孝順自己,思想又發生改變了,養兒不如養女。於是又一個世俗觀念形成,要生就生女兒,生兒子都是討債的。

老子講得“六親不和”是指父母與子女、兄弟或者姐妹、夫婦的關係不和諧。父母對待子與女的生養態度不同,必然兄弟姐妹關係不和諧,兄弟姐妹關係都不和諧,那麼成人結婚後的夫妻關係也會發生不和諧。

修遠的母親一直說,種什種子得什麼果,作為父母一定要對待子與女同樣的生養態度,一旦失去偏執,不被疼愛的孩子從小就會對父母產生怨恨心裡,兄弟姐妹哪來的和諧。所以修遠的母親對待我們兄妹三個是一視同仁的,從不偏袒哪一個,也不會覺得女孩不如男孩。自然我們三兄妹對待孝養父母都沒有誰多付出誰少付出的問題,過年回家就是一團和氣,各有各的家,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每個子女成人談戀愛結婚,各自組成了小家庭,不同父母的教育會讓子女在成人以後都會受點影響,所以很多夫妻不和諧,問題都發生在原生家庭沒有脫離出來,對方難以理解甚至難以接受對方的行為,讓夫妻關係從原本的情感越來越陌生,在“物質文明”社會體系中,發生的矛盾會更大,金錢成了現在婚姻的橋樑與橫樑。

人要有“批判性思維”有助自己成長,但無需去“批判”任何人事物

古話,“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很有價值的,要說當代主要學習對象是父母,而不是給子女加重學習負擔。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自有他們人生髮展方向,不能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把自己想要過的生活複製給孩子。

老子提出“六親不和,有孝慈”說明人與人之間情感相處的本質原因,作為父母不能一視同仁對待每個孩子,講什麼孝慈是為難人性的問題。沒有付出的愛,就想回報得到愛,在孩子成人他如何學會愛待他人呢?自己都沒得到愛,都不知道愛是什麼,都沒得到溫暖,如何給予別人溫暖?這是作為父母重大思考問題 。

所以,老子的思想直接看到問題的本質,小樹從小根沒紮好,你讓它如何經受得到狂風暴雨,又如何在狂風暴雨中成長立足?

中國人,講命與運是不同的概念,命是由天不由人,可運是後天靠自己改變與掌握的。當你是個“有價值”的人,走到哪裡都是人物,沒有“價值”性作用的人,不管男女都屬於人性弱點看不起的人。為何?你對別人沒有可用的,自然人家不待見你,要想贏得做人的尊嚴,男性與女性沒多大區別。特別在當今,要讓自己“強大”起來,你有價值對別人有用,人家才會尊重你。

人類合而不同,合得是價值對換,“對換”是從人情勞動價值昇華到個體價值貢獻。不同是人要找準自己的位置,提供自己的價值。你能提供的價值是自己獨一無二的人格素養與天賦異稟的興趣與愛好。

21世紀,“自立為王”的時代來臨了,我們要帶有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塑造自己,但我們無需去“批判”任何人事物,時代發展有自然規律性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把時間與精力放在了哪裡,最後才能成就自己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