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人贬低曹操,而抬刘裕。刘裕对手除徐道覆其他还行吗?

主题曲dub


曹操的奸臣形象怎么来的?

近两千年来,三国人物各有臧否,但贬低曹操的确实有些多,尤其是民国之前,无论是戏文里、说书人口里,都基本形成了对曹操的刻版印象:白脸的曹操,与其对应的则是红脸的关公。

在古代,看戏和听说书是普通人非常重要的消遣娱乐活动,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尤其是不识字的平民百姓,这些甚至是他们了解历史知识的仅有渠道。

这样一来,在广大百姓群体中,曹操的奸臣形象就这样被刻画的十分牢固了,再经过千百年的强化,更是根深蒂固。

曹操为什么会被描绘成奸臣

为什么戏文里和说书人都众口一辞地把曹操描绘成奸臣?

无论是戏文,还是说书人都是有剧本创作的,这些事情都是古代读书人干的。

封建社会里,所谓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忠君甚至愚忠是一种主流思想,无论是身为统治者的帝王,还是士大夫读书人都极力宣传和维护这一思想。

而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当做傀儡已经是极大的不忠了,所以他自已没敢再进一步称帝。

当年曹操持九锡,称王都已经闹得非常不愉快了,他的头号功臣和创业伙伴荀彧因此离心,最后自尽。

所以曹操没敢再得寸进尺,然而备不住他儿子曹丕继位后还是走上了那一步,代汉建魏。

虽然曹丕的班底已经很少有当初的汉室老臣了,但他也没敢太过分,三请三让的形式过场不折不扣地完成了,而且对退位的汉献帝极为厚待。

不但封他为最尊贵的山阳公,还特许他在封地内保留汉室宗庙等等一系列特权。

但不管如何,在后世的读书人眼里,曹贼篡汉是不争的事实,曹操是始作俑者和奠基人,所以他必定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这一点,从明代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能看出,这部广为流传的小说里褒刘贬曹的笔墨十分的浓厚。

刘裕

题主把抬刘裕和贬曹操相提并论,其实有些不妥,至少抬高刘裕的并不多,他的知名度远远不如曹操。

曹魏篡汉被世人唾骂,后来司马篡魏,同样遭人唾弃,可是刘裕代晋却没有多少人骂他,甚至还有人夸他是“定乱代兴之君”,“南朝第一帝”,宋代爱国诗人辛弃疾称刘裕“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干了些啥?

刘裕,小名寄奴,他也是西汉皇室后裔,但已经非常非常远了,在他出生的时候,刘裕完全就是一个平民,以砍樵为生,最后投身北府军,屡立军功被上级赏识从此青云直上。

刘裕对内平定叛乱,消灭各种割据势力,使南方在五胡乱华后再次统一,这是百年未有之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又击败北魏等国,收复大量北方失地,重振汉家声威,他也因功被封为异姓王,宋王。

后来刘裕代晋自立,开启了南朝宋齐梁陈的序幕。

刘裕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加强集权,抑制兼并,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废除苛法,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

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刘裕代晋实质上干了与曹贼篡汉一样的事情,不但没多少人骂他贬低他,反而有不少颂扬追捧的。

但是现代推崇曹操的人越来越多了,魏武帝雄才大略文武双全在三国末年也的确是非常的突出。


历史痴


发家难度而言,曹操低于刘裕,你别忘了曹操的爸爸和祖上是谁,汉末宦官集团里相当有名的曹腾曹嵩耶!权势有,财力有,后来曹操还被封了兖州牧,地盘也有了,然后剿黄巾,讨董卓一步步慢慢做大,当然,前提是他或多或少利用了自身的背景和资源的。而刘裕,从下级官兵做到北府军带头的,凭的都是刀枪剑戟里面滚过几个来回攒的军功,拿命换来的前程,这一点阿瞒得服寄奴~

文治武功的话,老实说,文治我想跳过,刘裕和曹操没有可比性,准确的说,文治方面刘裕拿的出什么?阿瞒启扬建安风骨,本人《短歌行》《龟虽寿》名篇名作一大堆,还选入了中学教材,刘裕他有什么?比文治,我得判阿瞒追回一分。不过刘裕这一分丢的也不丢人,毕竟你不能苛求一介武夫去做曹操那号人,做个关羽吕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武功方面,曹操统一了北方,刘裕也统一了将近一半的半壁江山,就疆域而言大致能打平。曹操和刘裕自身都是玩军事放在当时数一数二的那号人,也不太好比,都领兵打过不少硬仗,但是基于时代和环境等因素取得的成绩很耀眼也很有限,只能判个平手,非要说的话,刘裕略胜那么一丢丢。曹操占据的是唐宋以前的北方地区,至少在唐宋以前,北方的各项发展程度普遍都是高于南方的,所以曹操是拥有地理和资源人口等优势的,相比于刘裕接盘偏居东南的东晋能取得那样的成就,私以为宋武还是略微胜过魏武的。

然后看两人的失误,曹操一生最大的败笔赤壁之战是被孙权刘备以弱胜强的,刘裕一生最大的败笔则是攻取长安之后急于称帝导致功亏一篑,大优势活生生被自己败个精光的,说曹操的失败还能找的出瘟疫、士兵不习水战、水土不服等客观原因的话,刘裕那个就太不应该了。所以,刘裕这一点上要略负于曹操。 最后比一下某些人非常关注的二人的私人问题。“人妻曹”可是曹老板一直以来叫的响当当的绰号,刘裕对发妻臧爱亲的态度明显要好于曹操;再看后代问题(这里仅探讨儿子辈),曹操明显比刘裕性能力旺盛得多……也可能刘裕常年在外征战,再加上没多少乱搞的事迹,没那么多时间去研究“人生”这么深奥的问题,因此没曹操枝繁叶茂也挺正常…… 曹操有曹丕曹彰曹植曹冲(早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儿子,一个成了曹魏的开国君主,政治一把手,一个军队影响力巨大,一个才高八斗,家教卷面上的成绩明显可以给高分,因材施教嘛哈哈~刘裕呢,也有刘义隆、刘义真俩宝贝儿子,一个开创了南北朝为数不多的治世之一——“元嘉之治”,另一个我就不说了……老子英雄儿混蛋的典型,不过他有个侄子刘义庆编纂了一本《世说新语》,也是非常了不起了,这里判平手略负。 综合来看,刘裕略强于曹操,但短板尤其明显,曹操发展较均衡,知名度远高于刘裕。怎么说都是一世之雄,一个乱世奸雄,一个乱世枭雄。拿出来都是当时一号大哥,怎么说都牛成一匹了。

下面就好好分析分析刘裕的对手。

一开始跟着刘牢之揍孙恩刷经验,他只是参与者之一,况且孙恩也就是帮乌合之众。后来刘牢之自己作死,间接给刘裕留下了最精锐的北府兵。(明明没费太大力气就有北府兵这种神装,击败桓玄后又总揽东晋大权,但好多人却硬要吹刘裕白手起家,一路以弱胜强自己创业,真的是看不懂)

第一个独立打的对手卢循就不说了,完完全全的菜鸡,破产版孙恩,送人头的。好多人在下面吹卢循怎样怎样猛,打败这个打败那个,我想说卢循后来不就是趁你刘裕把东晋主力抽空拿去北伐赚篡位资本才敢在后方作乱的??有人又用卢循打败过刘毅、何无忌来证明只有刘裕能打过他,那我也想说杜慧度打卢循打的更轻松更彻底。

第二个对手是桓玄,桓玄比他爹差太多,一开始进建康也完全是司马道子父子更菜,进了都城就各种作死胡来,完全不得人心,既杀北府兵又用北府兵打刘裕,简直是给刘裕送神装。

既然拥有了东晋最精锐的北府兵的拥戴,加上桓玄作死,在东晋已然没有什么敌人。

第三个对手刘毅基本算是穷人版桓玄,在荆州没什么根基,刘裕把持着东晋大权,刘毅家人基本都任由刘裕生杀,况且刘裕打刘毅的时候刘毅已经病重快死了。

第四个对手谯纵……本就是只有几座城的蜀地内部的小割据势力,和成汉这种根本没得比,加上被刘道规已经打得半死不活,刘裕灭他基本上就是走个形式。

第五个司马休之,接手刘毅死后的荆州……刘毅在荆楚都完全没有根基更别说他了…感觉基本上相当于曹操灭个

说完东晋内部的再来看看外部的,南燕本来就是当时北方诸国里势力最弱的,刘裕攻打前慕容钟慕容法慕容镇慕容超慕容昱这些自己天天混战,刘裕打得时候一堆带路党引路,基本就没正经打过。

最后就是所谓刘裕最大的功绩灭后秦,但后秦姚兴死了,内部各种乱,基本没人反抗,加上赫连勃勃在背后狂揍后秦,仇池也各种骚扰后秦。刘裕基本就是去捡人头的,况且仗基本都是檀道济王镇恶这些打的,刘裕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打骚扰他的北魏时候用了个被吹上天的却月阵,但实际对方也没什么太多战意,本来就是小规模骚扰而已。

反倒是刘裕捡了长安后各种骚操作,急着回去篡留了一堆相互之间有矛盾的将领不说,还留个12岁的小孩来总揽全局,这不就是纯作死???

再说说刘裕的忠奸,桓玄对刘裕不错,别人让杀刘裕他也不杀,还委以重任,他直接反叛桓玄。当然你可以说他是为了匡扶东晋,但看他后面着急篡位的样子和杀光司马宗室的样子,怎么都不像个忠臣。

相对于被天天骂大奸臣的曹操,第一曹操一开始就是自己创业,没背叛过自己的上级;第二曹操到死没篡位;第三不论是曹操还是曹丕,对汉朝宗室算是不错了。

综上所述,刘裕一路真没遇到啥像样对手,刘牢之自杀给他留下了一套神装,桓玄还作死给他送军队,之后基本就是靠战斗力碾压了些杂鱼。根本不是什么自己创业。况且于东晋他就是窃国大盗加冷血奸臣,也难怪他一直不招民间待见。

最后,在我看来,吹刘裕的,每天脚踢曹操拳打李世民,基本就是仗着自己道听途说有一点点为数不多的历史知识,来欺负完全不懂历史的。当然你可以反驳我,但请用历史来反驳我,别张嘴就来靠着一句宋词来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