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藝術家作畫就是取悅自己,這種說法對嗎?

觀上書苑


在法紀法規道德俗理範圍內,寫文也好繪畫也好,首先是作品人喜愛喜好(也有說法是取悅),若是自己都不喜歡的,誰願意寫或畫呢?



馬桂明12


我們說,不論人們做什麼事情,只要自己喜歡,都有取悅自己的一面。正如工人生產出了產品,農民打下了糧食,都有一種收穫成就的喜悅。畫家也不例外。畫畫對於畫家就是工作,在畫畫的過程中有喜悅,當創作完成一幅作品時,更有喜悅。正所謂工作並快樂著,收穫並快樂著。

但是,如果說藝術家作畫就是為了取悅自己,顯然就是不全面了。不錯,藝術家作畫有取悅自己的一面,但更多地是為了取悅觀眾取悅讀者。沒有哪一個畫家希望自己的畫作只是孤芳自賞,沒有哪一個畫家不希望自己的畫作能得到更多人們的喜歡和賞識。藝術家作畫更是為了得到社會的認可,得到人們的喜歡。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藝術創作的價值。

十九世紀現實主義畫家庫爾貝用了幾個月時間精心創作了巨幅油畫《畫室》。這幅畫凝聚了庫爾貝很多的心血,也集中體現了他高超的繪畫技法,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最為自得和鍾愛的一幅作品,創作完成後庫爾貝的喜悅之情難於言表。可是當他將這幅畫送往巴黎萬國藝術博覽會參展時,不想卻被剔除出來。庫爾貝一氣之下,就在博覽會展廳外的廣場一側搭了一個臨時棚子,將包括《畫室》在內的自己創作的40多幅油畫懸掛其間,搞了個“個人畫展”,引起不小反響。

由此可見,畫家作畫不僅是為了取悅自己,更是為了取悅他人,希望得到觀眾的喜歡和社會的認可。



燈影書畫


畫畫是很個人的事情,畫畫沒有多崇高,是360行裡的一道職業,和科學研究、和農耕桑田一個道理,說高了,為自己的信仰,說的樸實,就是為的生活。

話雖然這麼說,但畫畫也是要有思想的,並且是獨立的思想,不能隨流的思想,我畫畫,為取悅自己,從不為取悅別人,我這話聽來有點狠,事實又如此,生活靠自己,畫畫靠自己,誰也幫不上忙。

我用繪畫獨立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用畫畫純粹表現自己的心性,畫好畫壞,自有觀眾評論。每天每夜的創作中,畫的愜意,心中無比高興,畫的碰碰磕磕,一天到晚都鬱悶。周遭的朋友心情隨每天的股市陰晴圓缺,我的心情隨我每天的畫畫左右不定。

我作畫為自己,抱了非常大的想法取悅自己,當然,畫畫之人也是讀書之人,遵紀守法是必然的底線,在此範圍裡,我自由翱翔,用筆墨釋放心情,愉悅是藝術創作的最好催化劑。


陳莊水墨畫家


一類作畫是為了修心養性,陶冶情操,這類畫家以取悅自己為主,題材以梅蘭竹菊之類為主,像老年大學的學員,以文人畫為主的文人大家等等,他們一般不以畫畫為生。

另一類作畫是為了超越自我,力爭開創新藝術風格及流派。這類畫家一般有很高的藝術抱負,有社會擔當,題材多以反映社會主旋律,時代現實為主,他們做畫,不僅僅是為了取悅自己,更是希望通過畫作來激勵別人,感召別人,希望獲得更多人的共鳴。這類畫家多以繪畫為職業。

最後,分享幾幅我的畫,請指教。






湛江吳志賢


藝術家作畫就是取悅自己,來表達藝術家的思想情感,所獲取精神上的審美享受。藝術家創作繪畫藝術作品,是在情趣的審美感受中取悅自己對繪畫藝術的審美需要。藝術家作畫不但就是取悅自己的主觀意識,而且是把自己的審美情感傾注在繪畫作品中,為人們提供繪畫藝術欣賞的需要。



一、繪畫作品是藝術家運用構圖、色彩、空間所創作出的藝術作品。藝術家創作繪畫作品,不但要取悅自己樂趣的享受,而且還要提供給欣賞者以視覺效果的審美享受,表達了畫家的思想情感、藝術手法、個性風格的審美理想。



二、繪畫藝術就是構圖出作品的主體與背景的特點,用色彩表達畫家的審美感受,取悅自己情趣的上的創作激情,用飽滿的熱情進行繪畫作品的創作,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藝術手法、藝術風格,表現在繪畫作品中,創作出具有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繪畫藝術作品。



三、藝術家創作繪畫作品時,以自己的審美情感表現出個性風格的繪畫作品。藝術家的繪畫藝術的風格,是表現出繪畫作品的藝術價值,是體現藝術家創作中,所付出的辛勤汗水而獲得繪畫作品。藝術家作畫取悅自己,不但是精神上的愉悅,而且繪畫作品中所表現出的藝術風格。


黃智637


有藝術的時代,就會有藝術家,關於“藝術家”頭銜的解釋,有好多種,比如,藝術家就是對周圍事件作出反應並把這種反應放到他自己的“創作”中去的人,或者說,是那些能夠把自己的內心實在和自我想象現之於形體的人,問題來了:有人說藝術家作畫就是取悅自己,這種說法對嗎?


藝術家作畫就是取悅自己,但不是孤芳自賞、自娛自樂

每一幅畫作都是藝術家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包括了那些已經發生的及從未發生的事情,所以從這方面來講,藝術家作畫就是在取悅自己,藝術家作畫是一個有感而發的過程,沒有對生活、對事物的那些靈感,就無從下筆,


我們都知道,藝術家在作畫時,都是在追求屬於自己的畫作風格,形象的說,“畫作風格”是藝術家的標籤,畫作風格形成的過程,就是藝術家取悅自己的過程,因為只有取悅自己,才能在創作過程中達到忘我的境界,創作靈感天賦不會被技巧所駕馭,




要知道,作畫時一旦被技巧駕馭著,這樣的作品是沒有情感、沒有深度的,當然了,藝術家作畫就是在取悅自己,但並不是孤芳自賞,自娛自樂,任何一件藝術作品都要迎合時代和人們的審美,要注意了,這是審美,而不是裝扮小丑、為吸引他人看熱鬧,


或許有人會說,有些藝術家的創作從來就不需要迎合人們的審美啊,比如梵高,一直遵從自己的內心去創作,但別忘了,梵高在有生之年都沒有賣出一幅畫(僅賣出去的一幅畫都是他弟弟賣的)你說作為一名藝術家,畫那麼多畫,竟然一生之中都沒賣出一幅畫,這是什麼原因?這是孤芳自賞的結果,說難聽點,就是沒人認可他的畫。


詩夜城主


我認為說的對。一個畫畫的人,首先畫要取悅自己。如果自己都不能被感動,怎麼感動他人。

比如我這幅畫,讓我感動,讓我感覺人像瞬間時間靜止,空靈。一個畫家最重要的是靈性,基本功都能通過練習得到。整體上還有讓人不滿意的地方,我想這就是我進步的預兆。



半個畫家查海明


藝術家作畫就是取悅自己,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另外一句是,然後取悅觀眾。

一、藝術家作畫首先要取悅自己。

藝術家的勞動是創造性的,從無到有,從一張白紙到一幅表達思想和藝術的畫作,靠什麼來實現呢?有人說靠藝術家的技藝。這話一點不錯,但又只說對了一半,光有技藝、技巧可以臨摹出一幅畫作來,但繪不出思想和深度。只有藝術家具備了對生活的觀察,並對生活的細節產生了深厚的情感,才能創作出一幅有深度、有思想的作品來。

很多畫家有靈感後,將靈感付諸筆端時,他們都是亢奮的、如痴如醉的。這種狀態既是創作的一種無我的狀態,又是對自我創作的欣賞和陶醉。他們常常為自己的一個小小的、別出心裁的神來之筆而興奮不已。

二、藝術家繪畫的最終目的是取悅觀眾。

藝術家辛辛苦苦創作出一幅畫作,絕不是隻為了自己欣賞,否則,就是孤芳自賞了。只有得到許多觀眾的認可,才能最大限度地將畫作的藝術性和思想性分享給別人。進而實現畫家的抱負和理想。說白了,只有取悅觀眾,得到觀眾的喜愛,藝術家的畫作才能為藝術家帶來名和利。



綜上所述,說“藝術家作畫就是取悅自己。”是片面的,是不完整的;藝術家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其畫作必須取悅當代,併為大多數觀眾服務。


老梅尋夢


藝術家作畫是取悅自己?這個不盡然吧!

藝術家作畫,是情感、情緒、思想、觀點、哲理的表達。至於取悅誰,在不同的世間、地點、氛圍情況下,或許具有不能理解的傾向性。這也正是藝術作品的核心價值所在。

你看到了什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藝術家很少會對自己的藝術作品做過多詮釋。一幅作品,表達了什麼?批判了什麼?讚美了什麼?抒發了什麼?讓欣賞者自己解讀。才會體現作品的含蓄與美妙。

我想學畫畫,但是,現在沒錢、沒閒、沒感覺!

咋辦?[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道谷長老


畫家畫畫是為了取悅自己,我覺得這句話對了一半。

中外繪畫史上,有作畫專門取悅自己的畫家,但這類畫家畢竟很少,他們屬於為藝術獻身的一類人,把藝術與生命融為了一體,如果不畫畫,生命會有一種荒涼感。這類畫家經過歷史的篩選,最終成為了大師,根本原因是這類畫家的作品立意很高,是用藝術來引導大眾審美趣味的一類畫家。

像我國明代繪畫大師徐渭,西方19世紀末期的有印象派油畫大師梵高,他們都是作畫取悅自己的人,也是藝術的殉道者,在他們眼裡,繪畫很單純,就是表達個性情懷和人格理想的工具,不會為了賣畫掙錢為自己謀福利而畫畫,不會為了顯擺自己的藝術才華而畫畫,更不會為了討好別人給別人歌功頌德而畫畫,他們畫畫只有一個目的,我畫我心。

這類藝術家具有很高的氣節,但由於不懂得人情世故,生活往往窮困潦倒,命運相當悲慘,雖然後來成為了藝術大師,但名利跟他們無關,他們也享受不到,他們屬於用藝術點亮人們心靈的一類人,對整個人類精神文明的貢獻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歷史上多一些這樣的藝術家,絕對是藝術界的幸事。

還有一類畫家畫畫專門為了取悅別人,其根本目的是為了用繪畫追求名利,像中外歷史上的宮廷畫家,他們屬於體制內畫家,在畫畫時,必須迎合上司的審美趣味,為上司唱讚歌,討上司歡心後,他們才能嚐到畫畫帶來的甜頭。他們的畫,幾乎沒有自己的個性和情感,完全是為畫而畫。

當今,這類畫家也不少,畫畫對他們來說,是一場換取名利的交易,只要市場上有人喜歡某種類型的畫,他們就大量複製,藝術初心早已被拋到九霄雲外。

這類畫家,就像藝術界的浮萍,隨波逐流,永遠在藝術上扎不下根,也永遠無法在藝術史上留名。他們屬於活在當下的享受型畫家。

當然,更多的一類畫家走著折中路線,他們畫畫,在取悅自己的同時,又會兼顧別人的審美趣味,因此,這類畫往往既有唯美的藝術性,又不缺乏生活氣息,能達到雅俗共賞的境界,生命力很頑強,畫作能被各行各業的人所接受和喜愛。

歷史上流傳的畫作,大多數往往是這類畫作,任何人都能從作品中讀到自己的感悟和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