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看中国之四川:广汉市。

广汉市地名由来

西汉高帝置广汉郡,辖区远及现陕西宁强县、甘肃省文县,因“疆域之广,至于汉水”而得名。

广汉市历史

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广汉郡,辖13县。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十三州刺史,此为益州,刺史治雒。新莽时期(9~23年),改益州为庸部,部牧驻雒县。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8年),复置益州和广汉郡,雒县为广汉郡属县。三国时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魏灭蜀,分益州为梁州。广汉郡改属梁州,雒县仍为郡治。东晋时期(317~420年),广汉郡仍属梁州,雒县为郡治。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蜀郡为益州。次年,分雒县置什邡县。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复置汉州,领什邡、德阳、绵竹3县,撤销雒县建制,由汉州直辖原雒县地区,以原雒县为州治。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在蜀称帝,建立大夏国,复置雒县。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灭大夏国。同年,省雒县入汉州,仍领三县。明末,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建置沿旧。清初,仍如明制。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降汉州为散州(单州),不再辖县,隶属成都府,沿袭至民国元年。 1913年,改汉州为广汉县(缘广汉郡而名),属川西道(次年改为西川道)。 民国防区时代为川军邓锡侯部防地。1953年开始,广汉县属温江专区下辖县。1960年什邡县并入,广汉、什邡合县。1963年重新析出复置什邡县,广汉、什邡分县。1968年温江专区改称温江地区,广汉为温江地区下辖县。1983年3月撤销温江地区,下辖12县全部归成都市管辖。1984年9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广汉县由成都市划归德阳市管辖。1988年4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广汉县,设立广汉市(县级),以原广汉县的行政区域为广汉市的行政区域。沿用至今。

2019年12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德阳市调整旌阳区等5个县(市、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5号):1、撤销北外乡,设立金雁街道;2、撤销雒城镇,设立雒城街道;3、撤销新丰镇,设立新丰街道;4、撤销兴隆镇,划归金轮镇管辖;5、撤销西高镇,划归高坪镇管辖;6、撤销新平镇,划归南丰镇管辖;7、撤销西外乡和南兴镇,设立三星堆镇;8、撤销和兴镇,将原和兴镇场镇社区、宝堂村、双江村、永和村、红安村、安平村、亲民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金鱼镇管辖;将原和兴镇国防村、华严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三水镇管辖;9、撤销松林镇,划归连山镇管辖。

地名看中国之四川:广汉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