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宇——大醫精誠

大醫精誠 —— 杏暖春林,人們常常用“妙手回春”來形容醫生的醫術高明。而這個詞用在他的身上,再合適不過了!今天的主人公名醫:張翔宇,北京胤宗堂中醫研究院院長。祖籍山東泰安,出生於河北。是泰安張氏“補陽通脈法”第十三代傳人。

張翔宇——大醫精誠


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華大地就有中風偏癱,半身不遂這種疾病。東漢的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就寫到,‘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脈微而數是為痺’可見醫聖早已經對中風有了清楚的認識,也說明中風在當時是很普遍的疾病,也並非是致死第一高的頑疾!張翔宇向記者講道:清代名醫黃元御曾在山東做走村竄戶的鈴醫,有一次在山東泰安時有感於病人兒子的孝心,就把治療中風的方法傳授這戶張姓人家並起名《補陽通脈法》。病癒後的張家人帶著報恩的心情也開始了鈴醫生涯。在“闖關東”的年代,張家後人有的到黑龍江,有的在遼寧,張翔宇的爺爺隨著父親流落到河北秦皇島。


張翔宇——大醫精誠

通過與張先生的交談記者瞭解到,孩童時期的他悟超象外,成年後遊歷四方,精研中醫,佛法,易經。年輕時的張先生學的多而不精,到了三十三歲,母親因肺癌去世。悲痛中的他痛恨自己學藝不精,沒能挽留最親的人!遂痛下決心,拜訪名醫,深入鑽研。後運用傳自黃元御的奇術“補陽通脈”外治法,經十多年的實踐,對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症(既傳統中醫中的心痛,胸痛,中風,眩暈,消渴)經醫學檢查前後對比,效果顯著。

張翔宇——大醫精誠

大醫精誠,貴在醫德。張翔宇始終堅持“治病救人做有功有德的事業”他將傳統工匠精神與現代科技精神相結合,關心最多的是患者,討論最多的是治療方案。他不僅以高超的醫術解除患者之病痛,更以高尚的醫德贏得了廣泛讚譽。

把鑽研醫術作為事業,他是懸壺濟世的“杏林高手”,內心始終堅信“只有更多人瞭解中醫相信中醫,才能幫助更多的患者”。有了堅定不移的信念就有堅持不懈的行動。正是在此信念的引領和支撐下,張翔宇不斷刻苦鑽研,著書《用傷寒理論解讀心腦血管病》和系列課程《一天入門傷寒論》,《八卦人生》。並用精湛的醫術治癒了更多的病人。


  

張翔宇——大醫精誠

現實生活中他熱心公益,開辦中醫知識平臺。在幫助他人中收穫快樂。對醫術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追求,體現了他把職業當事業的精誠;對患者細緻入微、關懷備至的照料,體現了他視病人如親人的至誠。 記者深深感受到一名優秀的中醫老師,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醫術,緩解的是病痛;醫德,治癒的是心靈。仁心仁術,大醫精誠。他,是仁醫,更是濟世良藥,我們希望更多人像張翔宇老師一樣,廣施仁愛之德,遍播仁愛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