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宋DM、榮威eRX5動力和油耗都具備的兩款車怎麼選?

阿拉豪


榮威ERX5的混動平臺技術等級落後於宋DM十年——毫不誇張

同為插電式混動汽車的榮威ERX5與宋ProDM,兩車搭載的電驅平臺可理解為“DM綠混”與“DM3.0”的差異。因為上汽EDU混電變速箱的技術源自綠混系統,持續從事行業分析超十年的人員總會有一定程度的瞭解;這裡涉及到技術團隊“跳槽”的問題,不過還本篇主要分析兩車技術的共同點與差異。


DM綠混與EDU

比亞迪第一代插電式汽車為2008款的【F3DM】,該車搭載的變速箱定義為CVT,但是結構特點與功能實際與ECVT相同。這臺變速箱由發電電機與驅動電機組成,其中發電電機與內燃機串聯主要用以行駛中發電,輔助功能則是以單速齒輪比輸出動力;車輛的主要運行模式為行車發電(增程式),HEV油電混合模式只是“備用模式”,結構特點如下。

這一組合有非常突出的優點但缺點也沒少哪去,優點為增程模式為主可以大幅降低車輛的油耗;缺點為內燃機只能以一個前進擋輸出動力無法充分發揮性能,同時在高速巡航輸出動力時也難以理想的控制NVH;而且變速箱由兩臺電機和減速器組成,其橫置結構的特點嚴格限制了電機功率,車輛在EV模式中的性能體驗是非常一般的。重點為混電變速箱只能實現前輪驅動,前驅車等級比較低。

榮威ERX5以及EMG6等車採用的是同類型混電變速箱,EDU系統最初定義為2AT,概念也是內燃機與發電機控制一個前進擋,驅動電機控制另一個檔位。結構特點與DM綠混系統相同,那麼優點與缺點自然也就完全一致了(ECVT系統可同樣評價)。至於新款定義為模擬10擋也沒有意義,因為利用發動機的升轉調整車速,這種模式等於CVT的連續不間斷傳輸,理論上可以模擬出無數檔位。

榮威ERX5的EDU混電變速箱的雙電機總功率僅僅為56kw,在去掉髮電電機的功率之後,其驅動電機還能有多少千瓦?電動機的特點是恆扭矩與恆功率:恆扭矩指起步瞬間可爆發峰值扭矩,恆功率指達到高轉速區間扭矩大幅下滑;想要讓車輛的電耗沒有那麼高,唯一的方式是提供大功率的驅動電機,否則則是性能極差且純電續航里程極低。該車NEDC純電續航成績為56公斤,實際只有30+的水平。

重點:榮威ERX5的指導價為17.59~19.99萬,因採用了EDU橫置混電變速箱導致只有前輪驅動版本(RX5PLUS-PEHV版也是前驅),在輕奢級的國產緊湊級SUV中級別太低。其次純電續航里程過短也是主要缺點,而在電驅系統技術水平足夠低且製造成本不夠高的前提下,這臺車的電池組與電芯質保僅僅為八年或十五萬公里,綜合性價比過於低了。


DM3.0雙擎與三擎

宋ProDM共有兩個版本,20萬以下是雙擎版、20萬以上是三擎版。DM3.0系統的技術水平遠超第一代綠混,其變速箱不再是集成電機的混電變速箱,而是為混動汽車打造的專用六檔溼式雙離合;1.5T內燃機有六個前進擋自然能發揮更理想的性能,並實現更低的油耗。其次內燃機集成了25kw功率的BSG發電啟動一體機,以綠混系統一樣能夠實現行車發電增程駕駛模式,而且能夠實現雙離合變速箱換擋時的發動機轉速控制——解決低速換擋頓挫問題。

內燃機與BSG屬於第一引擎,雙擎版的第二引擎指後橋的120kw獨立驅動電機。單電機的功率遠超EDU雙電機的功率,在EV和增程模式中的性能體驗很顯然會好很多,同時高速駕駛的電耗也會低很多。重點:雙擎版的驅動等級也更高,在純電與增程模式中為後輪驅動,在HEV油電混合模式中為四輪驅動,可玩性與6.5秒的性能水平可以碾壓榮威ERX5。

三擎版為雙擎平臺加入前置P3架構的110kw前驅電機,這臺電機的加入實現了三種運行模式的全時四驅,同時也將百公里加速成績提升到輕鬆突破5秒。宋ProDM的3.0代系統領先第一代綠混系統十年,那麼自然也就領先與EDU十年;技術的外流是企業無法避免的問題,然而核心技術團隊真的會走嗎?由此得出的結論也很清晰了,上汽在混合動力汽車領域遠不是比亞迪汽車的敵手。




天和Auto


在這個級別肯定考慮榮威的eRX5,eRX5一臺實力強勁的混動車型,他的外觀和內飾設計非常的吸引人,而且還擁有不錯的乘坐空間,最大的亮點是帶有很強的互聯網基因。同時他的動力也不比宋DM落多少,同樣搭載一臺1.5T和電機的組合,動力非常的夠用。


人侖沉默


新能源汽車比亞迪從技術,造車經驗都是絕對霸主,個人還是推薦宋d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