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蘇北人把“睡覺”說成“上蘇州”?

66美好願望


此事說來話長,聽我慢慢道來。

元朝後期,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徐壽輝等紛紛起義,終於推翻了元朝的統治。此後,朱元璋與張士誠為爭奪天下,又展開了一場生死搏鬥,結果張士誠失敗被擒身亡,朱元璋創建了大明王朝。

泰州是張士誠的發祥地和重要據點,為奪取泰州城,朱元璋派大將徐達和常遇春從江邊開水路及由揚州沿陸路向泰州水陸夾攻。泰州的張士誠部將夏思恭堅守州城,頑強抵抗,因久攻不下,朱元璋便命在海安築城,切斷泰州東邊的供給與聯繫,後夏思恭因供給困難,寡不敵眾,使州城失守。城被破後,朱部軍隊把攻城的傷亡代價變成了對泰州的忿恨,大肆燒殺,將昔日繁華的東門到西門大街燒成了一片焦土。就在戰火燒遍泰州過後,朱元璋因未聞捷報,又派人扒開了洪澤湖上的高家堰,滔滔洪水似猛獸向泰州衝來,淹沒了戰火後的泰州城。有記載說,當時的泰州是“城頭三尺水,坡子七人家”。這連續的焚殺之禍與沉淪之殃,使數十代人經營了一千四百多年的古城泰州,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居民非死則徙。

偏偏在張士誠建都的蘇州,市民對朱元璋沒有好感,卻仍然尊稱張士誠為吳王。為懲罰蘇州市民,同時為復建泰州,洪武初年,發生了“洪武趕散”事件,即朱元璋將閶門一帶的蘇州人趕出蘇州,遷來蘇北的泰州地區,有的再從泰州遷往海安、東臺、阜寧、興化等地。這樣大批蘇州人就成了泰州人。由於蘇州來泰的移民,帶有懲罰的性質,受到當地官員和鄉保、里正的監督管理。移民不敢公開表達思念故土家鄉的想法,怕被冠以復辟造反的罪名。加上當時的交通不便,泰州、蘇州兩地相隔遙遙數百里,中間又有滔滔的長江阻隔,即使在長期管理逐漸放鬆的情況下,一般人想回蘇州也很難成行。然而,遷徙來泰的蘇州居民對祖輩生活過的家鄉、城市、街道、河流、水井等一草一木,存有深厚的家鄉情結,對家鄉的思念情懷,嘴上不敢議論,回鄉探望的難度又相當大。只能在睡夢中夢見上了蘇州,回到老家之中。漸漸地形成了睡覺是上蘇州,回老家的口語。

幾百年來,蘇州移民的後人,代代相傳著這一份思念家鄉的情結,稱睡覺為“上蘇州”的說法就在海陵、泰興、姜堰、興化、海安等地廣泛流傳下來。因為地緣關係,以至於江都、揚州、揚中等地現在也有這樣的說法。

泰州不少大家望族的家譜上,都有明初從蘇州遷來的記載。夏耐庵先生的《泰縣氏族略》中也說,土著之泰人,宋元以前舊族極為稀少,吾邑之氏族由蘇遷泰者十之八九,今之泰人如丁、王、朱、仲、李、鬱、夏、徐、袁、高、張、曹、黃、盧等望族,多系明初諭旨移實吾泰而來者。另外建國以後泰州出土了數十方墓誌與地券,也有多數祖籍是蘇州的記載。現有文字資料與考古資料所反映明初從蘇州移民泰州的史實,與泰州人至今仍掛在口頭上的睡覺,上蘇州,回老家是完全一致的。

從蘇州移民定居泰州的先民們,將蘇州人的聰明才智帶到了泰州,與當地的泰州人逐漸融合,經過近一百年的共同努力,至明成化年間,泰州便成了蘇北經濟繁榮、交通發達、文化昌盛、具有活力的一座城市。睡覺,上蘇州,回老家的俗語也就一直流傳了下來。


黑夢2015


元朝末年,朱元璋攻打蘇州。當時佔據蘇州的是張士誠,此人本來也是一方豪傑,雖然沒啥遠大志向,但是他對蘇州的老百姓還不錯,很得民心,所以蘇州老百姓就幫著一起抵抗。

結局當然是胳膊拗不過大腿,張士誠兵敗被殺,蘇州老百姓的日子當然也好不到哪裡去。朱元璋惱恨蘇州人“不識相”,於是把蘇州城裡大戶人家的男女老幼統統發配到當時還是苦寒之地的蘇北,偷偷跑回來的人抓住一律殺頭,而且還規定蘇州的賦稅是其它地方的十倍。

那些被髮配的蘇州人不敢回來,但是又忍不住思鄉之情,所以就把睡覺稱為“上蘇州”,意思是隻有睡著了做夢才能回到蘇州。

久而久之,這種說法在一定範圍慢慢流傳至今。我也確實聽蘇北的同事這樣說過,其中有一個鹽城人,族譜裡記載的祖上就在蘇州閶門。

順便再說下關於蘇州的賦稅,自古以來都很重,就是從明朝開始。不過歪打正著的是,蘇州由於有豐饒的水土和物產,當初為了懲罰而定下的超高賦稅反而使蘇州成為天下錢糧的集散地,推動蘇州在明清兩朝走向了巔峰,這一定是朱元璋沒想到的。


東臨滄海


這要從“洪武趕散”說起。1370年(洪武三年),為了報復蘇、松、嘉、湖、杭等地紳民對張士誠的擁戴,同時也為了開發淮河流域,藉口紅蠅傳播瘟疫,強行將如上所述的蘇州及周邊等地的江南四十餘萬人丁驅趕到蘇北。

根據民國《續修鹽城縣誌》卷十四援引《淩氏家譜》雲:“元末,張士誠據有吳門,明主百計不能下。及(張)士誠兵敗身虜,明主積怒,遂驅逐蘇民實淮揚兩郡”,這段材料從側面印證了正史對這段歷史記載的可靠性,那就是朱元璋攻打蘇州時,張士誠的確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同時朱元璋付出的代價是慘痛的。而且由於“明主積怒”,這北遷的四十萬人中,大部分應該是蘇州人。

洪武趕散從洪武三年一直延續到永樂末年,達五十年之久。根據《德興堂閔氏族譜》記載,始祖閔士信等“離開蘇州,經江陰西港渡江北上,至高郵,州府驗證後,趕船穿過西湖雪浪……船進太陽溝頭,族眾棄舟登陸” 。“州府驗證”之句證明,明初遷徙之民遭受的是犯人的待遇。

明朝初年淮河流域因長期戰爭,再加上洪災不斷,人煙稀少,無主荒地很多,很多家族插草為標,據有土地。但由於故土難離,再加上該地區地瘠民貧,經濟文化非常落後,江南人還是希望回到美麗、富庶的江南故鄉。而朱元璋制定了嚴厲的保甲連坐制和戶籍制度,將其牢牢束縛在土地上,不得隨意遷徙。所以包括絕大部分蘇州人在內的北遷的江南人只能在睡夢裡回故鄉。因此現在蘇北好多地方的民眾把睡覺呼為“上蘇州”或“回蘇州” 。


淮上秋陽



如雨174518627


舊社會戰亂年代,中國沒解放前,蘇北好多地方沒飯吃,划著小船南下來到蘇州富裕的地方討個飯吃,找個工作,就這樣落戶到蘇州了,老人常說,乾隆年間是最好,到清朝末期慈禧太后,就沒飯吃,戰亂死了多少人?清朝腐敗無能,毀了一個大中國,最後,還是逃難?


順心103895474


看淮東片人的生活,飲食,習性一點也不像北方人,反而接近吳語區。


66美好願望


我的太爺爺(泰州人)是弟兄三個裡的最小,解放前因為窮困潦倒,和我太奶奶(如皋人)婚後就搖著一條小船到了常州定居,然後在常州生下了我爺爺,從此,我太爺爺這條線上下來的人世代繁衍在常州。

記得兒時我的記憶裡,爺爺也會將睡覺說成“上蘇州翻席子去”,反正,我的父輩叔姑們都知道這句話的含義。

解放後,我爺爺成為了國家幹部,曾去泰州尋找太爺爺的二位哥哥,但是,結果是在我太爺爺離開不久,他的二位哥哥因為實在飢寒早已餓死了。

我一堂兄在九十年代發家,資產超億,曾委派我三叔叔去泰州尋根尋找家譜,但是回來後的三叔說,泰州有個周家村,二百多戶住著,很難查找,後就沒有下文了。








賞花聽語486


我90後泰州泰興的,那裡小孩子小時候調皮或者玩煙火的時候,爺爺奶奶輩的會經常說,你晚上要上江南了。意思是晚上睡覺尿床,老一輩不在後現在很少有人講了。


笑賤仁


包括很多安徽人


13914093900


徐州睡覺叫廢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