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蘇州,南京和合肥,哪個城市發展潛力更大?

用戶71495553321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

整個江蘇能夠發展成今天這一水平的條件是什麼?


第一,沿海的地理優勢。我國發達省市除了北京,其它的都位於沿海地區。在大工業化時代,大宗商品需要承載量巨大的輪船來運輸,從而提高運量,降低運輸成本。在這種大環境中,無疑對沿海而又沿江的江蘇發展有利。江蘇也因此成為我國最早開放的省份。可謂佔據了天時地利。

第二,雄厚的歷史基礎。江蘇名義上是江蘇人的江蘇,而實際上是安徽人和江蘇人的江蘇,是安徽人和江蘇人共同把江蘇打造成今天的江蘇。

為什麼這麼說呢?

1.歷史上,江蘇上海和安徽,本來是一家。徽商曾經盛極一時,而江蘇部分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其中,像南京、揚州、鎮江、無錫和蘇州,徽商成功以後,為了更好地發展生意,這些城市就成了徽商移民的目的地。也就是說,安徽部分的精英階層轉移到後來的江蘇部分去了。


2.明朝朱元璋建立政權後,將南京作為政治中心,更從安徽帶去了大量資源。

3.江蘇安徽分家後,從1667年到1760年,近百年的時間裡,南京一直是安徽事實上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經濟中心。在這種情況下,安徽的人心自然向著南京。安徽部分的資源流向了江蘇。

4.新中國成立以後,江蘇一直變著法兒把本來屬於安徽部分經濟較富裕的地區劃入江蘇,作為交換,卻把江蘇經濟較落後的地區給了安徽。

5.改革開放以來,江蘇更是挖空心思虹吸安徽的資源,在工業初級化時期,江蘇遍地的代工廠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江蘇每年都要到安徽招工。不僅如此,江蘇利用自己的經濟實力,以高薪為誘餌,每年都到安徽挖人才——筆者的中學同學中,大學畢業後,很多都是被江蘇挖走。至今,在江蘇外來的人口中,最多的就是安徽人。可見,安徽對江蘇的經濟貢獻有多大。即便如此,每次發大水,為了保障人口更密集經濟更發達的江蘇(包括上海和浙江),反而選擇在上游的安徽境內洩洪。事後,卻沒有任何具有實質意義的補償!


第三,外貿導向性的國家政策。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長期存在工業能力不足,特別是輕工業,而且國家急需要大量的外匯以便國家發展建設。這就是為什麼我國沿海地區輕工業普遍發達的原因。相對於重工業,輕工業的技術含量較低,入門條件低,所以,沿海省份輕工業遍地開花。江蘇在這種大環境下,抓住了歷史機遇,制定了相應的政策,經濟得以高速發展,以至於今天。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必然有弊。在外貿導向型勞動力密集的大工業化時代,作為沿海沿江省份的江蘇得到了翻天覆地發展。但在進入以內需和科技導向型的年代,江蘇曾經引以為榮的經濟發展模式,反而越來越多地成為深化改革的累贅,特別是在用工成本快速攀升的今天。江蘇面臨著經濟轉型,提高產品工藝質量和科技含量,曾經的優勢反而變成尾大不掉的麻煩。

所以,我們看到了今天的江蘇人口流入緩慢,經濟增速下滑,工廠大量倒閉的局面。

與此同時,安徽不僅具有用工成本相對較低,加上雄厚的科技實力支撐,擁有後發優勢。


舉個例子,假設在江蘇月入七千,在安徽月入四千,這種所謂的高薪並不具有優勢。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離開家鄉,最起碼要租房,一切生活用度,都需要購買,最終能夠淨剩下來的,不見得高於在本地月入四千的收入。不僅如此,還要忍受親人別離的痛苦,吃的也不能保證安全合口。所以,近年來,安徽流出的人力資源每年都在迴流,且呈現加大趨勢。

與江蘇的產業結構相比,安徽的產業結構由於科技含量更高,且因後發借鑑,發展的可持續性更強。例如,合肥高新技術開發區,在2017年不僅進入全國第六,可持續性排名也高居全國第一。整個江蘇,所謂的高新技術開發區眾多,卻沒有一個進入全國十強!

在以科技為導向的年代,產品對運輸的要求,將會大大降低,這時,是否沿海已經變得不再重要。例如,用一架飛機運輸芯片,不僅比輪船效費比更高,更快捷,價值也更高。而合肥是我國著名的IC之都,是全國三大芯片研發製造基地之一,是我國智能產業領頭羊,更是全國科技策源地。

換一句話說,江蘇經濟模式的黃金期已經成為昔日黃花,合肥相對於南京和蘇州,是後起之秀。由於是我國三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更是國家傾力打造的未來世界級科學中心和世界級科技產業化創新中心,代表國家參與全球分工合作,乃至競爭。所以,合肥的發展潛力,根本就不是南京和蘇州可比的!


總結一下:在以科技為導向的新經濟時代,沿海優勢會大大降低;人力成本由於智能化生產和管理相應得到有效的降低;科技讓生產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大數據背景下的智能化,進而降低經濟運行的綜合成本。也就是說,勞動力密集型的大工業化曾經需要的優勢,在以科技為導向的新經濟大潮中,變得不再重要,甚至可有可無。

合肥的科技實力,根本就不是蘇州可比的!即使相對於科研實力排在合肥前面的南京,合肥的科技佈局的基礎性、前瞻性和戰略性,也不是科技實力看似強大的南京可比的!在科技是硬實力的今天,誰能主導科技,誰就能擁有燦爛輝煌的明天!

今天的合肥,才是時代的弄潮兒,更是世界未來的硅谷——《自然指數》和《科學》雜誌對合肥的評語。

寫在結尾的話:安徽要發展,必須阻斷江蘇對安徽的虹吸;合肥要崛起,同樣必須阻斷南京對其鄰近的安徽城市虹吸。江蘇對安徽,南京對合肥,除了吸血還是吸血——這是筆者自進入高中一直以來持有的觀點。


鄭瑞文2015


一般來說,落後地區的發展潛力大,但也不能一概而論。

蘇州、南京、合肥三城比較發展潛力,應該是南京最有發展潛力。

先看一個圖表:

這個是綜合實力,不以GDP為唯一,考慮教育、科研、交通、城市治理能力等因素。南京排第9,蘇州排11,合肥沒能進前20。

另外有張表:

也是綜合實力,合肥排第31。

合肥差在哪裡?簡單說,窮,儲蓄率很低,沒錢,人均收入水平與蘇州比1/2多一點。

人均水平是個什麼概念?也就是有70~80%的人達不到的水平。

拿合肥人與南京人,特別是與蘇州人比,等於窮人和富豪比差不多。

窮人可不可以和富人比?可以的,窮則思變,比出鬥志,比出幹勁,比出方法,然後結合自身資源,因地制宜,尋找到快速發展自己的路。

潛力是沒能發揮出來的能力,合肥在科技教育方面有相當的潛力,但僅憑這,發揮了潛力只能說自己進步了,要想超過南京、蘇州沒有可能。

蘇州科技方面的潛力在這三市最差,但不能忽視兩點,一是緊鄰上海大都市,二是科技無國界花錢可以買最新技術引進最尖端人才。

單純從本土科技創新看,合肥、南京不相上下,但合肥略輸南京。合肥就一個科技大,名聲很大,南京則有南大、東南、南航等一批985、211,門類廣泛。

合肥在安徽是唯一的存在,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她帶動省內其它地區發展。南京在江蘇的存在比較特殊,雖然屬於省會城市,經濟沒能幹過蘇州,不是一城獨大,與她最靠近的鎮江市,也沒能沾上多少光,蘇北更顯鞭長莫及,對全省僅僅起了個政治中心的作用。

但南京城自身的潛力至今沒能發揮出來。一是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遠勝合肥,強於蘇州,這裡有大文章可做。一是教育科研有優勢,但沒能形成產學研深度融合,開創出強勢產業,總感覺創新乏力。一是省會城市偏離落後的蘇北地區太遠,省內資源向省會集中有矛盾,不集中,省會城市難做大,集中了又不利於落後地區發展,如何搞好平衡,起到相互促進,實現省會城市帶動蘇北,不僅可以強大南京,也更加搞好全省均衡。

一孔之見,三市比較,論潛力,南京最大,合肥次之,蘇州第三。蘇州排第三,最主要是輸在政治資源上。


布衣吳新建


短期來看,蘇州仍然將領先,但長期來看,南京更有優勢,合肥還有一定的差距。

蘇州2017年GDP17319.51億元,南京11715.10億元,合肥7213.45億元,可以看出蘇州經濟是遙遙領先,處於絕對優勢。



但是從長遠來看,南京更有優勢,我做出這樣的判斷基於以下幾點。

首先是國家的戰略定位

南京是這三個中唯一被定位為特大城市、國家中心城市的城市,特大城市就不多贅述了,但什麼是國家中心城市呢,國家中心城市,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提出的處於城鎮體系最高位置的城鎮層級。國家中心城市在全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的城市,這種功能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對外交流等多方面。這種國家戰略層面的定位必定會讓南京獲得更多的政策傾斜。

蘇州成也上海,敗也上海,上海給了蘇州很多的發展機遇,承接了上海很多的產業,但是隻要有上海這個巨無霸在旁邊,就很難有實質上的突破。

合肥同為省會,卻沒有南京那麼高的國家定位,而且和南京太近,對人才的吸引上,反而和南京有衝突,在自身處於相對弱勢的情況下,和別人的長處競爭,這個明顯不利。

城市的發展還要看人才

在這三個城市中,南京無疑擁有最好的大學教育資源,擁有53所高等院校,其中還有眾多985、211這樣的優質大學,這無疑為南京帶來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只要每年能將這些人才留住一部分,那也是相當可觀的。

合肥大學雖然也不錯,擁有合肥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大學等優質大學,但仍然和南京有一定差距。

相比較而言,蘇州在這方面就相當弱勢,只有蘇州大學等還可以,但是也無法與南京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這樣的重點大學相比較。

總的來說,雖然我更好看南京,但是三個城市都有優缺點,蘇州現在的體量最大,處於絕對優勢,但是自身的政治地位不高;南京國家定位較高,但是目前仍在追趕中,仍然有一定差距;合肥發展勢頭正猛,同樣吸引著很多人才,但是仍然任重而道遠。


戰鬥的小冬瓜


蘇州人口1068萬,GDP總量17000億,人均可支配收入46494元,建成區面積458平方公里。

南京人口830萬,GDP總量11715億,人均可支配收入44009元,建成區面積755平方公里。

合肥人口796萬,GDP總量7191億,人均可支配收入29113元,建成區面積438平方公里。

數據來看,合肥和蘇州南京的差距目前還很大,區位來說,南京是江蘇省會,蘇州則位於長三角最核心區域,還是中國最牛地級市,所以這方面也比合肥有優勢。

合肥雖然成為長三角副中心,但是個人感覺得益於長三角的幫助並不大,更多還是要靠自己,所以從目前看潛力的話,起點低於對手這麼多,能夠縮小差距就算很大的成功。和國內絕大多數城市相比,合肥的潛力都算比較大的,但是和中國經濟第二強省的老大老二相比,還是要遜色一些的。


城市發展報告


合肥底子薄,曾經環城以內一個大縣城,而南京歷史古都,蘇州受上海帶動,蘇南地區最早有了改革開放政策,安徽人民也為它們輸送了能源和資源,如今蘇寧發達了也有安徽人的功勞,但合肥現在發展到這樣的水平,也屬不易,你說有沒有潛力?合肥超過不了蘇寧,但是發展不是沒有潛力的


手機用戶3231270705


被各大規劃繞開、老齡化最嚴重、人口流入接近0的江蘇,大概率走下坡路!

[人口危機] 已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1-6月,江蘇省共出生38.3萬個嬰兒,比前一年同期減少5.6萬個,減少12.8%!新出生人口持續減少,人口拐點不經意間已到來。

以下重要規劃全部繞開江蘇:

9個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成都,武漢,鄭州,西安。

11個自貿區:上海,廣東,天津,福建,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

5個左右的自由貿易港(自貿區升級版):上海已初步成型,另外天津、陝西、浙江、廈門正在積極申報。

6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雄安。

5個計劃單列市: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

3個國家科學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合肥。

3個“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武漢、重慶。

10個"一帶一路"節點城市:西安、蘭州、西寧、重慶、成都、鄭州、武漢、長沙、南昌、合肥。

東部3個經濟強省。山東省:濟南青島2座副省級城市;浙江省:杭州寧波2座副省級城市;江蘇省:僅南京1座副省級城市(2019年1月9日,濟南合併地級萊蕪市,致使江蘇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淪為全國省會首位度倒數第一。今後,它必將與江蘇貌合神離,心向安徽,導致江蘇只能依靠剩餘12個不入流的地級市參與全國頂尖城市競爭)。

當前,各大城市人口掠奪戰已經打響,在老齡化嚴重的今天,人口決定了發展。江蘇人口形勢日益嚴峻,究其原因:一是群山無峰,沒有明星城市集聚不了資源,吸引不了外省人才,留不住本省人才;二是自宮式的中考、高考制度讓深受其苦的年輕人往外跑,也讓在江蘇發展的外省人不敢落戶。

2017年,濟南市一把手在山東兩會上極其悲憤的發言:山東經濟實力雄厚,但群山無峰,缺少一個帶動力強的核心城市。未來各省間的競爭,就是城市群的競爭,或者說是核心城市的競爭。鄭州不久前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大的刺激。分析周邊鄭州、合肥,還有遠一點的武漢、長沙、成都、貴陽,這些近年發展迅猛的城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所在省份舉全省之力發展,才鑄就了今天的輝煌。核心城市是集聚起來的,我們不集聚,就會被別的城市集聚;機遇是搶抓出來的,我們不去搶,別的城市就會去搶。

而江蘇13個市互不認同,成了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內鬥省,實質是互相制肘,誰也見不得別人好,在城市發展中內耗相當嚴重。未來的城市競爭中,江蘇註定更加被動。

幾年前,江蘇GDP總量差點一舉超越廣東,直到差距拉小至600餘億。後來廣東初步轉型成功,迎來現代發展“第二春”,再次發力拉開與江蘇差距。據悉,廣東經濟增長速度已經連續反超江蘇六個季度,將總量差距拉開至4000餘億,2018年差距更是擴大到6000億,令大眾反過來覺得江蘇怕是變成“江輸”。

江蘇老齡辦透露:30年後,江蘇不到3個人中就有1個老人,實際上按照現在幾乎外來人口0流入,本省平均結婚年齡達到34歲,普遍不肯生二胎的現狀,老齡化問題只會比預測更嚴重更提前,到時很可能滿省皆是白髮人。再看“平均主義”發展模式,僅憑江蘇一省之力,且正在被各大規劃繞開的情況下,十年後,最大的可能是均衡發展成13個三線城市,隨之人口外流進一步加劇,繼續退化成13個四線城市。

年輕人,畢業後的首選城市很重要,一次的選擇很可能就是一生,一定要慎重!當前是城市格局大變動的時代,已經錯過了北上廣深,千萬不要再錯過目前有政策、有定位、有地位,未來必將在國家支持下晉升一線的新貴城市。








浙A太牛cool


剛剛回答過關於合肥和杭州,然後又被邀請回答合肥和蘇州,接著又看到合肥和南京。不知道下面還會是誰?


在沒有任何經濟數據的支撐下,有些人老是去意淫什麼“潛力”。有想法是好的,問題是你在意淫,別人也可以意淫,最後只能是徒勞無功,白白浪費精力而已。要比就要亮出經濟數據來一招制勝!讓對手無力回擊。


合肥目前最厲害、也最拿得出手的經濟數據就是房地產數據,2016年合肥的人均商品房銷售額打敗了廣州、天津、重慶、成都、鄭州、長沙等城市。但是目前偏偏蘇州、南京不吃這一套,2016年蘇州、南京的人均商品房銷售額數據要比合肥更強悍、更厲害。


至於合肥還有一些經濟亮點:比如2016年,合肥人均私人汽車已經超過廣州等等。偏偏蘇州、南京也不吃這一套,2016年蘇州、南京的私人汽車數據比合肥更強悍、更厲害。


2016年,看來合肥沒有什麼經濟數據能超過蘇州、南京。

然後去等待2017年的新數據?實在不行再等待2018年的新數據?

這樣的答案滿意嗎?不滿意也沒辦法,總不能無中生有地瞎編經濟數據啊。



最後合肥也要宣傳一波再走哇。

2016年,合肥人均私人汽車已經超過廣州。

具體數據如下:

2016年,

合肥私人汽車總量是: 1211845 輛(121.1845萬輛) ,

其中合肥私人載客汽車數量:1186174 輛(118.6174萬輛) 。

廣州私人汽車總量是:1848977輛(184.8977萬輛) ,

其中廣州私人載客汽車數量:1718303輛 (171.8303萬輛 )。


2016年,

合肥常住人口: 787 萬人 ,

廣州常住人口:1404.35萬人 。

2016年,

合肥人均私人汽車:0.154 輛 ,合肥人均私人載客汽車:0.151 輛 ,

廣州人均私人汽車:0.132 輛 ,廣州人均私人載客汽車:0.122 輛 。

2016年,蘇州、南京的私人汽車數據比合肥更強悍、更厲害。合肥不如 。


江南清1


蘇州、南京、合肥


齊滿平


雖然離上海太近有所限制,但是為什麼要追求行政級別這種不值錢的玩意兒? 而且離上海遠絕不是優勢。更何況世界範圍內緊挨著的超級城市也有! 蘇州第一大內陸港,上海第一大海港,長江母親河蜿蜒入中西部,天然世界第一大灣區! 天然中國的中心!世界的中心!無論北京還是廣州,從位置而言長江經濟帶尤其是上海蘇州才是未來的核心!


HaHaHaHaImcoming


潛力都很大。蘇州這些年來一直領跑江蘇。gdp一路領先不可小覷。而南京跟合肥都是安徽的重要城市。又處在蘇皖交界地帶,區位優勢明顯。潛力也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