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談四書五經之《大學》(三)

現今流行的《大學》版本出自何處?出自《禮記》,而《禮記》並非是孔子當年刪定六經所作的那本《禮經》,而是西漢禮學家戴聖為《禮經》所作的註釋。既是說,孔子整理的《禮經》同樣失佚,只留下西漢禮學家戴聖為《禮經》做的讀書筆記《禮記》。


閒談四書五經之《大學》(三)

戴聖

最早發現《大學》版本不完整的是第一位為《大學》做註釋的東漢經學家,劉備的老師鄭玄。鄭玄註釋《大學》時發現,《禮記》中有關“八目”的解釋直接從“意誠”“正心”講起,而之前“格物”“致知”隻字未提。於是鄭玄給出了自己的,也是有據可查的最早的格物解釋: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為至。”。


閒談四書五經之《大學》(三)

鄭玄

簡單明瞭的說,鄭玄的解釋唯心,認為事物的好壞在於人性觀察,心存善念的人能從事物中看出善,心懷惡毒的人則能從事物中看出惡。好比刀劍,心存善念的人握在手中可以造福大眾,心存惡念人手中一旦有了刀劍便會為非作歹。這便是君子與小人的區別。也是歷朝歷代各大名家對“格物致知”的主流解釋,鄭玄之後的孔穎達,陸九淵,王陽明都屬唯心解釋的發越(發展、超越),唯心解釋的大成者是王陽明,因為王陽明為唯心界定了標準——致良知。


閒談四書五經之《大學》(三)

致良知

王陽明一生受孟子影響極大,‘良知’一詞最早便見於《孟子·盡心》:“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也,良知也。”。孟子的意思是說,不經考慮便能做出的認知就叫做良知,例如看到有人掉到水裡幾乎所有人第一個念頭都是救人,之後才會權衡該不該救,能不能救,那麼救人的念頭便是不慮而知的良知;還比如看到有人在忍飢挨餓,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個念頭都是吃穿,這人需要吃飯,需要穿衣的基本認知,之後才會權衡利弊採取下一步的行為;同理,看到有人體重超過400斤,人們的第一個念頭肯定都是胖,這也是不慮而知,良知的一種。那麼良知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王陽明是說它是上天賦予每個人心中的本性?其實它就是孔子說的“仁”,老子說的“弗”,子思說的“中庸”,上天賦予萬物生靈平衡發展的天性。


閒談四書五經之《大學》(三)

看到有人落水,人的第一個念頭為什麼都是救人?因為救人代表著生,落水則意味著死,反之如果這人是下去游泳,沒人會多管閒事。同理,看到有人捱餓就想到這人需要吃飯,看到有人受凍就想到這人需要穿衣。看到有人體重400斤就想到這人太胖了,需要減重恢復身體機能的良性平衡。孔子說的“仁”也是一種微妙的平衡,《晏子春秋》中同樣說,古時的明君具有“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的優良品德。


閒談四書五經之《大學》(三)

晏子春秋

關於良知,佛經中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說釋迦牟尼在世傳法時有位刺客向他懺悔,懺悔自己為了錢財刺殺頻婆娑羅王,被擒後頻婆娑羅王非但未殺他還釋放了他,因為頻婆娑羅王曾經答應釋迦牟尼要學會寬容。因此刺客來找佛陀皈依,尋求心靈上的解脫。佛陀是這樣回答刺客的:“我的孩子,當你察覺到自己犯下罪惡的時候,就已經走上了自我解脫的道路。”言下之意,當刺客良心發現,意識到為了錢財傷害他人的行為不對時,便已找回了良知,走上了自我解脫的道路。


閒談四書五經之《大學》(三)

釋迦摩尼點化頻婆娑羅王

王陽明也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哪種行為可取良知早已告訴了世人,偷竊的人都知道偷竊不對,賭博的人也都知道賭博不好,但在慾望的驅使下良知會被矇蔽。因此王陽明說良知是行為的主張,指明瞭行為的方向,行為則是恪守的良知的功夫,是剋制慾望的操守。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誰都偶爾有良心發現的時候,難在終身恪守良知,終身知行合一。


閒談四書五經之《大學》(三)

知是行的主張,行是知的功夫


若沒有五代宋初發生的一件對中華文化影響的大事兒,“格物致知”也不至於成為千古第一學案。因為如果這事兒沒發生,引起因諸家聚訟的格物學案不過是高興與喜悅,哪個對愉悅心情的描述更為貼切的分內之爭,但這此事一齣兒,格物之爭演變成高興與悲傷,唯心與唯物的本質衝突。


閒談四書五經之《大學》(三)

儒學集大成者朱熹


心有靈犀的朋友應當猜到我將要講什麼,沒錯,那便是引起少年王陽明格竹格到吐血的朱熹有關格物致知的唯物解釋,這種解釋看似荒謬,但2012年版《現代漢語詞典》依然採用此解:“格:推究;致:求得。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也因此,清末洋務學堂將西洋的物理與化學統稱為“格致”,格物致知的簡稱。


閒談四書五經之《大學》(三)

清末派遣的留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