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三)

现今流行的《大学》版本出自何处?出自《礼记》,而《礼记》并非是孔子当年删定六经所作的那本《礼经》,而是西汉礼学家戴圣为《礼经》所作的注释。既是说,孔子整理的《礼经》同样失佚,只留下西汉礼学家戴圣为《礼经》做的读书笔记《礼记》。


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三)

戴圣

最早发现《大学》版本不完整的是第一位为《大学》做注释的东汉经学家,刘备的老师郑玄。郑玄注释《大学》时发现,《礼记》中有关“八目”的解释直接从“意诚”“正心”讲起,而之前“格物”“致知”只字未提。于是郑玄给出了自己的,也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格物解释: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三)

郑玄

简单明了的说,郑玄的解释唯心,认为事物的好坏在于人性观察,心存善念的人能从事物中看出善,心怀恶毒的人则能从事物中看出恶。好比刀剑,心存善念的人握在手中可以造福大众,心存恶念人手中一旦有了刀剑便会为非作歹。这便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也是历朝历代各大名家对“格物致知”的主流解释,郑玄之后的孔颖达,陆九渊,王阳明都属唯心解释的发越(发展、超越),唯心解释的大成者是王阳明,因为王阳明为唯心界定了标准——致良知。


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三)

致良知

王阳明一生受孟子影响极大,‘良知’一词最早便见于《孟子·尽心》:“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孟子的意思是说,不经考虑便能做出的认知就叫做良知,例如看到有人掉到水里几乎所有人第一个念头都是救人,之后才会权衡该不该救,能不能救,那么救人的念头便是不虑而知的良知;还比如看到有人在忍饥挨饿,绝大多数人的第一个念头都是吃穿,这人需要吃饭,需要穿衣的基本认知,之后才会权衡利弊采取下一步的行为;同理,看到有人体重超过400斤,人们的第一个念头肯定都是胖,这也是不虑而知,良知的一种。那么良知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王阳明是说它是上天赋予每个人心中的本性?其实它就是孔子说的“仁”,老子说的“弗”,子思说的“中庸”,上天赋予万物生灵平衡发展的天性。


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三)

看到有人落水,人的第一个念头为什么都是救人?因为救人代表着生,落水则意味着死,反之如果这人是下去游泳,没人会多管闲事。同理,看到有人挨饿就想到这人需要吃饭,看到有人受冻就想到这人需要穿衣。看到有人体重400斤就想到这人太胖了,需要减重恢复身体机能的良性平衡。孔子说的“仁”也是一种微妙的平衡,《晏子春秋》中同样说,古时的明君具有“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的优良品德。


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三)

晏子春秋

关于良知,佛经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说释迦牟尼在世传法时有位刺客向他忏悔,忏悔自己为了钱财刺杀频婆娑罗王,被擒后频婆娑罗王非但未杀他还释放了他,因为频婆娑罗王曾经答应释迦牟尼要学会宽容。因此刺客来找佛陀皈依,寻求心灵上的解脱。佛陀是这样回答刺客的:“我的孩子,当你察觉到自己犯下罪恶的时候,就已经走上了自我解脱的道路。”言下之意,当刺客良心发现,意识到为了钱财伤害他人的行为不对时,便已找回了良知,走上了自我解脱的道路。


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三)

释迦摩尼点化频婆娑罗王

王阳明也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哪种行为可取良知早已告诉了世人,偷窃的人都知道偷窃不对,赌博的人也都知道赌博不好,但在欲望的驱使下良知会被蒙蔽。因此王阳明说良知是行为的主张,指明了行为的方向,行为则是恪守的良知的功夫,是克制欲望的操守。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谁都偶尔有良心发现的时候,难在终身恪守良知,终身知行合一。


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三)

知是行的主张,行是知的功夫


若没有五代宋初发生的一件对中华文化影响的大事儿,“格物致知”也不至于成为千古第一学案。因为如果这事儿没发生,引起因诸家聚讼的格物学案不过是高兴与喜悦,哪个对愉悦心情的描述更为贴切的分内之争,但这此事一出儿,格物之争演变成高兴与悲伤,唯心与唯物的本质冲突。


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三)

儒学集大成者朱熹


心有灵犀的朋友应当猜到我将要讲什么,没错,那便是引起少年王阳明格竹格到吐血的朱熹有关格物致知的唯物解释,这种解释看似荒谬,但201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依然采用此解:“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也因此,清末洋务学堂将西洋的物理与化学统称为“格致”,格物致知的简称。


闲谈四书五经之《大学》(三)

清末派遣的留学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