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大學》,一本可以一直讀的書

我在前些年讀過一段時間的論語,也聽過幾門關於《論語》慕課,讓我對傳統的儒家經典文本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當面對人生困惑時,依然能夠在諸子百家時代的思想中找到相應的答案。比如慕課中就有老師在談到論語時說:“當下生活中所有的問題,我都能在論語裡找到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西安交大的陸衛明教授在他的《論語的智慧》這門課裡,強調了一個觀點,就是對於經典,首先是需要把它記熟,就是要死記硬背,只有背下來才是自己的。很多時候,對這些經典的領悟往往在生命過程中的一些平常時候,但如果你沒有記住,那麼就是悟不出來的。

我還是很認同這個觀點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呤。”我在悠果讀書中寫過《論語譯註》和《莊子》,當然也買了本《大學中庸譯註》,看到《大學》的篇幅比較短,比如上下班時用聽書軟件隨意的聽聽。當這隻有2000餘字的文本多接觸了以後,確實對《大學》作為儒學經典以及其所起的作用了新的認識。


《大學》,一本可以一直讀的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讀《大學》並不是看過就可以了,我認為《大學》是比較適合誦讀,一次讀下來,約10分鐘,多讀了也能朗朗上口,有時能夠體會文本中所謂的大學之道。

《大學》原為《禮記》的第42篇。宋朱熹在《大學》開篇之前提示:“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而存,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蔫,則庶乎而不差矣。”

《大學》的前三章是稱為“經”的部分,涉及三綱領、六步驟和八條目。後九章為“傳”的部分,是用來解釋前面的經(即三綱領、八條日)的。“​經”在儒家文獻中佔有最高的位置,最常見的是五經。如《詩經》在孔子時代,只被稱為詩。“<strong>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詩無邪。”上升到經的高度,在於其重要性與極大的影響力。還是用詩來說吧,論語中有這樣的對話:“<strong>子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對曰:“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對曰:‘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大學》,一本可以一直讀的書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 曰: 詩無邪。

1、本末終始之道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是《大學》第一章的結句。在我看來,本與末、始與終,先與後,真的再平常不過,直白地一眼就能窮極。然而當我們去深入的討論初心,本心,源頭;去理解人生的根本時,發現就不那麼簡單了。在《大學》中有不少本與末的關係,如德者本也,財者末也,也許只有當人生走到終點時,才會真正明白錢財仍身外之物。比如生活的本意應該是幸福吧,然而在這個世界精彩的枝梢面前,在慾望、名利的面前,又有多少人能夠認得清生活的本來面目。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從這個角度講,最為簡單的道理,在《大學》中卻把它當作與這個世間最為重要的道聯繫起來。

《大學》,一本可以一直讀的書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任何事物都有終始,今天正好看到花果飄香的一篇文章標題下的一句話:<strong>陽光玫瑰終有被淘汰終​止的一天。對於人來說,始於什麼?我認為應該是始於學,《大學》中則認為始於格物,物格而後知​致。學之重要在任何時候都不過分,無論學而優則仕,還是仕而優則學,​學是始,也是終。

有一次,一位種植業的朋友來交流一些問題,在種植中,也是非常講究終始與先後的,當然更需要重視進入農業這個坑的本來目標,許多朋友出現的一些問題,許多與不能很好的堅持根本,過多關注一些末節的事情,忘了先後,也就弄不好了。所以我把這句話作為一個回覆。

清本末,知始終,順先後,近道也。


《大學》,一本可以一直讀的書

2、格物致知之道​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學習觀點,即要學習到真知,就需要去弄懂這件事情或事物的具體情況。無論是實事求是,還是調查研究,或者說科學的試驗方法,都可以與格物致知聯繫起來。《論語·衛靈公》篇: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關於格物致知,我引用丁肇中先生1911年9月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有一段特別精彩講演:

<strong>“一個人教育出發點,是格物致知,說法是從探查物體而得知知識。用這個名詞來描述現代技術的發展再適合也沒有了。​現代學術的基礎就是實地探查,就是實驗。​有一天王陽明要依據大學的指示,先從格物做起,他決定要格院子裡的竹子,於是他就搬來一條凳子坐在院子裡,面對著竹子硬想了七天,結果因為頭疼而宣告失敗。在今天,王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支配著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因為這樣的文化背景方法下,中國學生大多偏向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抽象思維而不願意動手。​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上不可缺少,而且在應對當今的世界環境中也不可缺少。在今天一般的教育裡,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 ,不管研究科學,還是人文學,或是個人的行動上保留一種懷疑求真的態度,在環境激變的今天,我們應該重新體驗到經書所說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一是尋求真理唯一途徑是對客觀事物的探索;二是探索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象力有計劃的探索的實驗精神,這應該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大學》,一本可以一直讀的書

王陽明格竹之所以有名,因為他是一個反例

3、絜矩之道

​大學對於在治國者,提出了一個絜矩之道。即“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絜矩之道是推已及人的一種處事方法,與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有所相同。在這個字數不多的《大學》篇幅中,卻對這個絜矩之道的各種情形進行了詳盡講述,也說明了其重要性。​如果說國是放大的家,家是縮小的國,那麼對於一個單位,一個團體都是適用的。人的社會性使我們都有上下、左右、前後的人際處事關係,就需要有個標準,推已及人、以身作則就變得非常重要。然而推已及人聽上去容易,身體力行還是很難。比如形式主義,盡力不去做一些形式主義的事情往往是真的很不容易的。


《大學》,一本可以一直讀的書

大學雖2000餘字,卻進入四書,成為明道之始


《大學》主要引用來自於《尚書》、《詩》的內容,以及一些是諺語以和二位士大夫的話以支持其觀點,有些觀點在當下依然是值得認真體會的。

​第七章引用了一個諺語:​“<strong>人莫知其子這惡,莫知其苗之碩。”自蒸饅頭白是一個普遍的現象,所以能夠“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修身就是要公正而不偏。

第十一章引用了《尚書-秦誓》的一段話:“​<strong>若有一介巨,斷斷兮,無他技;其賅休休蔫,其如有容蔫。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我認為能不能容人,是格局​之道的最基本要求。

第十二章引用了孟獻子的話:“<strong>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資臣。”孟獻子的話其實很是實用,一個人或者說一個單位,到了一定的階段,什麼才是最該要去做的,是值得認真思考的。​而當我們爬到山頂時,要做的是去欲窮千里,一覽眾山小,而不是盯著前面的地上看。

作者簡介:邱立軍 定海區農技推廣專家 從事果樹技術推廣26年,高級農藝師,2017年2月創辦悠果農藝公眾號。

<strong>(悠果讀書是作者邊工作邊讀書的組成部分,分享讀書的收穫和生活的感想。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