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進攻日本為什麼不開始在沖繩投原子彈?

大人大人南


沖繩不值得。美國當時的原子彈數量非常有限,又是首次實戰,所以選擇目標也非常慎重,要求主要有兩點,一個是高價值,必須是重要的軍事中心或工業中心,打擊後有利於摧毀日本的戰爭潛力。另一個是地形有利於檢驗原子彈威力,具體就是地形平坦利於衝擊波擴散,並且城市面積要足夠大,這樣才能看出原子彈的殺傷範圍有多大。根據這個原則遴選出了十幾個城市,由於政治原因又把一些歷史文化名城排除,最終確定了四個城市作為目標。兩個首選兩個備份,最後出擊時根據天氣原因等因素選擇了長崎、廣島。這兩個城市擁有大量軍事工業和造船工業、還有軍港、指揮中心、海運樞紐等高價值目標。沖繩沒有重要工業,又孤懸海外,根本不值得用原子彈炸,而且當時城市面積小,地形多山,不利於檢驗原子彈威力。再說了,美軍還得利用沖繩的機場轟炸日本呢,扔完核彈還咋用呀……


薺菜糰子


因為沖繩島的戰略價值並不大,首先沖繩島為現在的日本沖繩縣,而在很早之前沖繩曾是琉球國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在日本本島人們的心中,沖繩人其實是被殖民者,所以即便全都死光了都無所謂,然而事實也正是如此。

就像美軍剛剛進攻沖繩島時,日軍曾強迫許多婦女綁著手榴彈朝美軍衝去,不然的話就殺死她的孩子。還有就是在日本兵自己實施萬歲衝鋒時,會拿沖繩人擋在牆面做肉盾以增加萬歲衝鋒的成功幾率。即便是在重生戰役末期,日本兵還不停地給沖繩人民洗腦,讓民眾不要投降美軍,最好去自殺或是跳崖。

其次就是軍事價值同樣也不高,雖說日本大本營曾說要死守沖繩島,但實際上日本大本營並沒有想在沖繩島做最後的決戰,畢竟就連那些沒了油的巡洋艦都是停在日本本島負責防空警備,而不是部署在沖繩島附近來干擾美軍的登陸。

最後就是實驗效果不高,其實我們都知道當時的核武器剛剛研製出不久,作為實戰意義究竟怎樣其實就連美國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原子彈攻擊的目標必須是一個非常大的城市,而且這個城市既有戰略價值又得未遭到破壞,而且各種建築還必須得多,這樣才能試驗出原子彈最佳的爆炸威力。可是反觀沖繩島,除了本島上的皇宮區域之外,其它地方不是小村落就是熱帶密林,用原子彈轟炸這種地方根本就看不出實驗效果。


九品侍衛


沖繩縣原系中國的附屬國,而後,沖繩島獨立,日本佔領。

二戰時,美國在珍珠港事件後向日本宣戰,而後的一系列太平洋戰爭,1945年6月,沖繩已經被美軍佔領。

然而,美國對廣島投扔的第一顆原子彈“小男孩”則由美國的超級堡壘“艾諾拉.蓋”B-29於1945年8月6號所執行的。



美國對長琦第二次投放“胖子”是在1945年8月9號,執行的代碼為“16特別轟炸任務”,是由5架B-29轟炸機組突擊隊所執行的。


為什麼美國一開始不選擇沖繩島,這裡不喻而明,總不能將原子彈去炸自己的士兵吧!所以,從時間上,我們已可以看出不選擇沖繩島的原因了吧!

當時,美國作戰部選擇的是日本的廣島、小倉,長岐則作為第三的奮炸城市。但選擇這三個城市是因為廣島是日本當時最重要的軍事中心之一,也是日本陸軍最大的集結地,和一堆兵工廠,也是日本第二方面軍的司令部駐地,有大量的軍需物資、軍火倉庫及碼頭設施。而美國宣戰後只對東京等城市實施轟炸,盟軍沒有對廣島轟炸過,城市相對保持完整,所以美軍選擇廣島投放“小男孩”原子彈是戰略選擇。

選擇第二方案的小倉,跟上述作用一樣,小倉在當時也是日本的重要軍事基地,小倉市的工業也很發達,是財閥三菱的總部,有40萬人口。但當天氣候霧重,5架B-29的能見度很底,在選擇目標時放棄了小倉,直接對長崎投下了“胖子”。

雖說長崎的軍事重要性沒有小倉重要,但長崎依然是日本重要的港口、軍火基地、軍需產業都市,也是生產戰列艦的海軍基地。

直到1950年,廣島累計死亡20了人。長崎累計15萬人。

逼使裕仁天皇於1945年8月15日宣佈投降。
我們可以從沖繩地形圖上看出,沖繩沒有任何戰略意義,且又有美國駐軍。所以,不選擇沖繩就不難理解了。


用戶聽松閒人


那時候還沒有呢。

投原子彈不是有了原子彈就行了。還有改裝飛機,訓練飛行員,還要把原子彈運到前線,還要有距離足夠近的出發基地。


一葉楓流


飛行員:霧霾太大空氣汙染根本看不清只知道飛到日本上空.再不扔飛機撐不住了.愛扔哪扔哪吧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